1、教学大参考复习备考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眷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 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 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 花比。 【注l沈:同沉。绿蚁:一种美酒 这首词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解析:“玉人浴出新妆洗”看似在写人实际上是把 庭院里月下清新脱俗的梅花比作“浴出新妆”的“玉 人”,二者相似,故为比喻;而“造化”不具有人的意识, 却写它“有意”“故教”,直接具有了人的意识和动作,所 以是拟人 参考答案:比喻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的轻盈 娇美,冰清玉洁;拟人,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剔透, 从侧面烘托了梅花的美丽可爱
2、:借代以酒面泛起的微 绿的泡沫代指美酒,以奇代凡。(任写两种即可) 作者通联:武汉二中】 学会思维,学会生活 评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画梅晓华 湖北近几年高考作文越来越强调理性思维正如 命题组专家所说之所以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是因为 作为十八岁的高中生应该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对生活中常见的种种现象应该有自己理性的认识和成 熟的态度。学会思维,学会生活是跨人大学校门积极追 求健康人生的前提。知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于丹 说:“今年有大量的作文题目都是在鼓励给人多元角度 所合成的一个立体空间延伸。这种可延展性的题目都 是对思维的一种训练,也是对一种多元、丰富、自我跟 世界关系匹配的一种肯定跟
3、鼓励。”湖北今年作文也具 _5 有这样的特点。可以狭义理解“地下的泉水”与“喷泉” 其实就是一个人所处的两种生活常态,作为即将跨人 大学的高中生应该不断增强对自我现状的价值判断 湖北作文保持去年的情景类材料作文的命题风 格,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主要在表述上更简洁清 晰,便于学生理解把握在审题立意上比去年更加清 晰。 这则材料呈现出一副动静结合,里外结合表象内 涵结合,有声有色的优美画面:泉水在地下默默蓄积一 旦喷涌而出,变汇成溪流,奔向远方,没有地下的泉水默 默积累,就没有地上清泉的匆匆流淌;地上的喷泉引入 注目,地下的泉水却鲜有关注。可从两个角度立意第 一从泉水角度立意可以从同一种泉水竟
4、有如此不同 的“际遇”其中所隐含的人生哲理出发,联系自己的人 生经历和经验,富有个性和创意地表达自己关于人生、 生命、成长等的认识和思考:“积蓄”和“喷涌”的关联简 单明了却有着多向立意的可能“耕耘与收获”“过程 与结果”“个人与集体”“积累和成功”“准备与机遇 位 置与价值”“先与后”“藏与露”“进与退”等:第二从“众 人瞩目”与“鲜有关注”的鲜明对照出发从人们对待事 情的态度与方法出发可以从“现象与本质片面与全 面”“局部与整体”“孤立与联系”“静止与发展 感性与 理性”“眼前与长远”等方面结合自己的经历立意成文。 无论从哪方面立意。我们都可以看出材料展示的 话题就是生活隐含的思辨色彩就是
5、要让学生去梳理 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其实其背后就是教学生在 自己成长过程中梳理自己所理解的生活道理然后去 快乐生活直至学会幸福生活。 生命的意义在于如何面对生活的磨砺与考验也 就在于成就一个人内心的亮度或者说增加生活的宽 度,不管在生活里遇到什么问题首先要把握自己的内 心去诚实的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不是做出聪明的比 较。湖北作文提供了一个让学生认识理解生活的角度: 我们面对生活的种种问题该以怎样的心智对待它:面 对需要选择的种种人生道路该以怎样智慧去面对等 等。这很容易让考生想到很多成功成名者的人生。如被 大家熟知的大衣哥朱之文他之所以能够最后成为“喷 泉”,是与他“不断积蓄地下水”密不可
6、分;因为他的充 分准备所以才有“机会”喷涌等等。生活中哪一个成功 者的经历不是这材料体现出来的生存智慧的印证呢? 通过以上分析我觉得高中生在语文学习和作文 备考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思维形式上要强化思维训练、学会独立思 考 因为对材料作文的立意不是导致单一层面的答 案。不是简单的对对错的判别,而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 想法可以做延伸,这是当下新材料作文的特点。以求极 大地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认识水平。事物都是 一分为二的。既有正面。又有反面;既有主流,又有支 流;既有成绩,又有问题;既有长处,又有短处。不可抓 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全面地客观 地看问题,避免片面性。
7、避免走向极端。学习用联系的 眼光分析问题,防止说“过头话”;学会用发展的观点 分析问题,防止变“近视眼: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分析问 题防止成“一根筋”。促使考生自觉运用逻辑思维。进 行独立思考判断。引导学生在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中不断走向健康走向成长走向成熟。 其次。在价值表现上要求立德树人、突出核心价值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学科高考命题专家介绍说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 时代表达。是教育的根本使命。 2015年高考语文通过试卷设计和能力架构不仅 突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 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同时突出立德树人 导向,通过素材选择和精心设题,
8、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依法治国的 认识。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看来高考不仅是评 价方式也是育人方式。要发挥高考叶旨挥棒”的积极导 向作用撬动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所以我们教师要在作文选材训练上积极引导学生 结合生活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要结合核心价值 观去分析材料中的的种种问题力求立德树人,切记不 可违背。 第三。在内容表达上要着意信息时代、传承优秀文 化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学科高考命题专家认为这 能促使考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 考,自觉运用逻辑思维,进行严密、规范的表达。体现了 语文工具性、应用性特点强化了
9、语文为其他学科提供 支撑的基础功能 无论何时,“文章合时而著”,这没有错,但是又不 能局限于逻辑思维。而且还要走进生活。所以我们在内 容表达上要结合时代特点,要着意于信息时代的特点 在内容表达上要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导 向,切不可脱离现代信息社会。 教学大参考复习备考 总而言之针对现在高考语文作文更注重对学生 思维的考查我们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应 在“思维”“核心价值 时代与传统”等方面加强引导理 解表达并引导学生紧握时代脉搏,结合信息时代特 点积极主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试着走出一条属于自 己的作文风格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作文展示自己的思 维深度和广度。 附: 【2015湖北高考作文
10、题目】:泉水在地下蓄积,一 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 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 注其实。正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 集,才有地面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断喷涌。自选角度。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文章。 【例文】 积淀 湖北一考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所能看 到的只有泉水的清澈,却不知道泉水从何而来。朱熹此 句的深意是指心灵的澄明是由于不断地汲取新知识 而其表意也提示我们泉水的清凉和甘甜是它背后无 数岁月的积累,没有这源源不断的活水便没有这股股 清泉的涌出。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来自其深厚的渊源。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
11、,台下十年功。”A4f羡慕台上 在聚光灯照射下闪亮的身影却可曾想到为了这一分 钟的闪亮。暗地里流下过多少的汗水品尝过多少辛 酸忍受过多少伤痛。但是人们往往只能看到那一分 钟也只想那一分钟。 在这个快餐式的时代,我们只想要果却忽视了 因,但是所谓因果循环,没有因,果只是缥缈云烟。在社 会急功近利的背后,无疑反映着这样一种事实。人要实 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太漫长的艰辛但是生命太短内心 的躁动让人更愿意去选择一种“捷径” 人的一生中也许不能够完成所有的理想但我们 能够做到耐下心来用我们短暂的一生去认认真真地 做好某一件事情,钻研某一件事情把这一件事情钻研 透彻。“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其实并不是需要你在
12、这 短暂的一生取得无数个成就而是如何在一件事情上 专而有精哪怕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一件值得称 赞的事情也足矣。就像泉水一样,它依靠长期的积累, 慢慢地才会呈现出它的清澈以及最后的喷涌而出这 一刻也许等了很久这一刻之前也许承受了太多的委 屈和孤寂但它积蓄的力量却是强大的也正是因为这 5 譬1 I, 教学大参考复习备考 样,才有了最终的进发和喷薄。 回顾历史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在积累中让 自己生命绽放。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从20世 纪6o年代开始他就隐姓埋名和其他学者一起推动加 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长期的积累终于有了中 国氢弹的爆炸成功:和他一样抛家为业隐姓埋名的还 有“中国核潜
13、艇之父”黄旭华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学 者的艰苦卓绝的积累研究终于使祖国的事业不断取 得长足进步 当然,也许河水的流动并不是为了最终融入大海 而是它在奔流的过程中滋养了万物 【点评】:文章紧扣材料,由泉水的喷涌,想到一个 人成功得有积累的问题,由材料引出中心:“任何伟大 的成就。都来自其深厚的渊源”。然后指出当下一些人 的错误思想。注重果。而忽视过程。并进行道理论证和 结合材料进行类比论证接着补充两位科学家的事例 论证,论证了我们为什么要积累的问题,最后作了一点 延伸性的辨证分析。我们积累的功绩成就是为了人们 服务,增加了文章的深度。文章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对 问题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认识。是篇成功
14、的考场作 品。 作者通联:武汉市江夏一中1 (上接第122页) 最终爬下悬崖,战胜自我。更妙的是,肖老师在学生想 象之后又杀了个回马枪。回到课文,让学生思考“这里 为什么不把话补充完整,而用一个破折号?”。从而让学 生进一步体会破折号所表现出“我”既胆怯又自尊心强 的复杂个性 【片段四】在替换朗读中体会语言温度 师:看第一句(“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 去,我会摔死的!”)和第二句我说话的时候用的标点符 号是(感叹号),第二次我说话时(“看见了。”)用的什么 符号?(句号) 我第二次说话的时候把它改成感叹号行不行? 师生一起反复对比阅读。(用句号和感叹号对比) 生:前面用感叹号是因为我
15、当时情绪还没有平静 下来现在用句号是说我在父亲的引导下我的情绪已 经慢慢地平静恢复了 (师:原来标点符号也能看出心理的变化。) 师生再合作朗读品味。 所以心理描写不仅在字面上在语气上还能表现 出来。 师:那我的父亲,能不能把第一句话(“下来吧孩 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也说成感 叹号? _6 生用感叹号的口气朗读 师读。 生:不行用感叹号感觉到父亲是在催促孩子不 是温和的安慰。 师:对,多好的父亲啊,你们以后读文章的时候,也 要学会从标点上读出些味道来。学生点头示意。 【赏析】这是“父亲帮助我爬下悬崖的过程中我与 父亲的对话描写”中的标点咀嚼。肖老师通过句号和感 叹号的替换
16、朗读。让学生体会“我”从你紧张害怕到恢 复平静的心理变化过程还让学生体会到了父亲温和 的安慰,这是语言的温度。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一个懂 得教育的好父亲。被一个细小的标点表现得生动鲜活, 这里细嚼标点的味道,甚至超过了咬文嚼字的味道。叶 圣陶先生说阅读时。“要尽量去体验作品中美好的内 容和形式,并陶醉于其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一个词、一 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并陶醉 于这种咀嚼语文的美好滋味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 文字的美好情感,这种美好的情感不是一句空话、大 话而是如涓涓细流,流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的无声 的语言,暗暗地说话,只要我们有心,就能听到。 f作者通联:浙江平湖市黄姑中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