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2日-5932)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2日-5932)1: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2:()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方针和学校的性质、任务而制定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单项选择题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指导书 3: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中。单项选择题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 4:教师坚持正确执业行为方向的保
2、证是()。单项选择题A、廉洁从教B、热爱学生C、锐意创新D、依法执教 5:介入教学应当()。单项选择题A、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B、在模拟的教学环境中进行C、练习者个人单独进行D、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6:主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A、是非题B、选择题C、填空题D、论文题 7:受教育者权利的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国家保护、司法保护。()判断题对错 8:教师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单项选择题A、相互促进关系B、平等关系C、授受关系D、教学关系 9:“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 10: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单项选择
3、题A、课程目标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 11:随着教学的进程,在黑板上展示教学的重点内容和细目,表现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这是()。单项选择题A、提纲式板书B、重点词语式板书C、对比式板书D、问答式板书 12: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表现出()等特点。多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E、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13: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单项选择题A、4年B、6年C、5年D、9年 14:用“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发生的明显的变化有()。多项选择题A、课程功能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
4、课程管理E、课程核心 15:课程计划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判断题对错 16: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单项选择题A、认识能力B、交往能力C、合作精神D、实践能力 17: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单项选择题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B、新教育大纲C、教学与发展D、民本主义与教育 18: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单项选择题A、阶级性B、生产性C、等级性D、相对独立性 19:因学生犯有某种过错,学校可以扣发学生的毕业证书或不出具学业成绩证明。()判断题对错 20: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和教师是
5、最基本的要素。()判断题对错 21: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单项选择题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22:“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属于()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传统教育B、现代教育C、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共同D、原始教育 23:教师专业化有利于教师地位的提高。()判断题对错 24: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25: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判断题对错 26: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
6、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榜样法B、说服法C、陶冶法D、锻炼法 27: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多项选择题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布置课外作业E、组织课外活动 28:只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判断题对错 29: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单项选择题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 30: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单项选择题A、唯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A 解析
7、3:答案B 解析 我国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 4:答案D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错误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C 解析 人与人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要针对差异进行,即因材施教。 10:答案C 解析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A,B,C,D,E 解析 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表现为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等特点。 13:答案B 解析 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小学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小学教育机构统称为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
8、限为6年。 14:答案A,B,C,D 解析 15:答案错误 解析 上述定义是课程标准是定义。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的上位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 18:答案D 解析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主要缘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19:答案错误 解析 学生有获得公正评价权,在学业期满后有获得相应的学业成绩证明和毕业证书的权利,学校
9、不得随意扣发。 2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1:答案A 解析 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 22:答案B 解析 以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相对于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倡导以儿童为中心,充分尊重儿童。 2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错误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 30:答案D 解析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