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1日-9472)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1日-9472)1: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单项选择题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B、新教育大纲C、教学与发展D、民本主义与教育 2: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是()单项选择题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现代教育 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单项选择题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 4: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请家长到学校来,以便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为学生负责。()判断题对错
2、 5: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教育价值观。多项选择题A、社会本位B、理性价值观C、个人本位D、感性价值观 6: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社会性C、永恒性D、继承性 7: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多项选择题A、杨贤江B、蔡元培C、康有为D、徐特立E、陶行知 8: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练习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发现法 9: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10: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
3、个要求反映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 11: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单项选择题A、实践性B、可行性C、衔接性D、发展性 12: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 1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单项选择题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起加速作用 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 15: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判断题对错 1
4、6:有实际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行动自觉认识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 调查法B、 观察法C、 行动研究法D、 个案分析法 17:普通教育学是()的代表作。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 18:在个体发展的动因问题上,坚持“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多项选择题A、洛克B、孟子C、华生D、荀子 19: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有关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发展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愉快教学法B、情景教学法C、尝试教学法D、成功教学法 20:人们的思想观点和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认识,都需要以一
5、定的感觉为基础。()判断题对错 21: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讲演法B、探究的方法C、直观的方法D、实习的方法 22: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单项选择题A、语言表达水平B、层次分明C、系统完整D、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23: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演示法 24: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是()。单项选择题A、学而不厌B、团结协作C、诲人不倦D、爱岗敬业 25: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多项选择题A、教育者B、受教育者C
6、、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E、德育内容 26:组织教学仅仅在上课开始时进行。()判断题对错 27: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单项选择题A、热爱学生B、团结协作C、个人发展D、为人师表 28:平时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单项选择题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B、教师、学生、教室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29: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是()单项选择题A、 理想B、 信念C、 意志D、 道德 30: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特点。单项选择题A、示范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创造性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7、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 2:答案C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A,C 解析 6:答案B 解析 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社会性。 7:答案A,B,D,E 解析 其中蔡元培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杨贤江,中图著名教育理论家,也是中国早期领导青年运动的革命家之一;徐特立、陶行知也都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8:答案B 解析 9:答案正确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12:答案C 解析 教育学是
8、关于怎样培养人的一门科学,而要解决培养人的问题,就势必会在解决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当人们体会到某些教育事实对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人的发展有某种意义,但还不了解它,同时又想知道它,弄清它,而决定去研究它时,这样便构成教育问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达到这个水平时,即把教育问题作为教育学的对象时,教育学就产生了。”因此,教育学的研究最根本的对象就是教育问题。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这句话体现的是榜样法。 15: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赫尔巴特于l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错误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A,B,D,E 解析 26:答案错误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A 解析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式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即所谓三结合教育。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