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卷第22期 2013年I1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l_52 No22 Nov,2013 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何 斌 一李 青 (1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贵州毕节551700;2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41;3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摘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可为生态旅游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本研究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环境 和经济环境4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根据专家评价的结果运用 层次分析法对
2、各个指标进行了权重计算得出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源承栽力和生态环境承栽 力其中自然资源承栽力又起主导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承栽力:评价指标体系;喀斯特山区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o4398l14(2013)22564304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System for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Karst Mountain Areas HE Bin1,2 LI Qingz (1School of Geography and Life Science,Biji
3、e University,Bijie 551700,Guizhou,China; 2Shanghai Key Lab for Urban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EcoRestoration,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3School of Life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Abstract:The assessm
4、ent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can provide evidences for the proper exploitation of eco tourismFrom the views of natural resources,ecological environment,soci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the eval uation system for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karst mounta
5、in areas was constructedAccording to the re suhs of expescoring,the hierarchy analysis was used to weight computation of the indicators affecting ecotourism environ- 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karst mountain area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jor influence factors are natural resources and e cological
6、environment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natural resources plays a leading role Key words: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evaluation index system;karst mountain areas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许多生态旅游区 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生态旅游资源的不 合理开发、游客的大量无序涌入、植被覆盖率的降 低、垃圾堆积环境遭污染等。据报道中国已有22 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发生态旅游而遭到不同程度的 破坏1l的保护区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7、 而生态旅 游环境承载力作为研究生态旅游环境系统所支持 的生态旅游活动的能力阈值提高生态旅游环境承 载力是解决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的主要 途径2,对指导旅游区的合理管理、延长旅游产品的 生命周期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 理论价值和应用的现实意义 。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 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 人及未来人的有害变化即在能保持生态系统的自 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给能力的 情况下它所能承受的旅游开发强度的极限值 。由 于旅游景区承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体系,其 影响因素多而广加之各景区的情况各不相同,涉 及的指标不尽一致因此要
8、给出一个普遍适用的旅 游景区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很困难的_7。目前关 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 收稿日期:20130308 基金项目:科技部专项基金项目(BJST2011-02);贵州毕节学院校级项目(20112002) 作者简介:何斌(1980一),男,山西朔州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电话)18817559654(电子信箱) hebin123kewen163tom。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13年 多8,91但尚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或问题如过分重视 定量评价忽视指标体系的定性选择或指标体系不 够系统和完善或忽视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地域性 和特殊要
9、求等 贵州省具备较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条件近些年 来旅游业的发展也较快。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 的出台和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被审 议通过生态旅游将被作为贵州省未来的重点项目 来进行投资建设 但由于贵州省地处喀斯特地质区 内在此独特的地质条件背景下生态系统环境的 容量较小、抗干扰能力也弱,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 相对困难。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完整而科学的喀斯 特山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以此来确 定旅游区内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发强度在有效保护 生态环境的同时如何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 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原则与方法 11
10、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指标是描述系统属性和特征的综合-o 一个具 有实际意义的指标应具有以下特征:可度量性、一 定的代表性和综合性、高度的收敛性。承载力研究 中的指标除了这些一般特征外,还应具有比较、评 价、监测、预警的功能u。结合喀斯特山区的特殊生 境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体系的设置原则本研究 确定了科学性、层次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前瞻性 与指导性、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原则。 12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喀斯特 山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关键关系到评价 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正确性。在指标的筛选中 既要遵循以上的原则又要考虑各项原则的特殊性 以及目前在研究认识上的差异
11、力求准确而又全 面、真实地反映环境承载力。目前指标的筛选法主 要有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 l213, 这些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情况 本研究将3种 方法综合运用得到一系列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景 区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 2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说明 根据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E9,14,结合喀斯特山 区风景区的特点着眼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 要限制因子,在尽量保持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 三者协调统一的同时构建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环 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主要分为自然资源承载力、生 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环境承载力 4个准则层,12个领域层和33个指标层(表1)。 自然资源承载力是指可供
12、游览地域内的自然 资源所能够承受人们进行旅游经济活动的强度。不 同旅游区人们所侧重的自然旅游资源有所不同自 然环境承载力指标也视不同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 而存在着差异。主要包括资源数量、资源敏感度、时 空承载力和资源价值4个领域层 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区的 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够 逐渐得到修复、改善。在不致退化的前提下的旅游 经济活动强度。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稳定 性和污染治理3个领域层 社会环境承载力是在旅游发展的特定阶段内 旅游区的社会环境(政治、文化、传统、习俗、心态 等)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载能力。反映了旅游 地的当地居民对到当地旅游的旅游者的喜
13、好程度 主要包括社会心理承载力、社会文化承载力和发展 潜力3个领域层 经济环境承载力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对 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载能力。反映了旅游区能够 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设施、设备及服务状态的 指标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承载力和服务设施承载力 2个领域层 旅游环境承载力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上面所 给出的指标体系是针对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风景 区普遍情况而言的每个旅游区可根据具体目标而 选择不同的指标对单项指标或因子的选择同样应 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权重的确定 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结合国内外标准采用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31 建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影响因子重要性判 断表 通过对
14、旅游学、生态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专 家的问卷调查运用美国匹兹堡大学TLSautv教 授提出的19标度法 s-建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因子间的相对重要性(表2)。 32构建判断矩阵 根据各因子的量化取值构建各因子权重大小 的判断矩阵M,其中各元素应满足两个条件:S 1;Js =1S 然后,通过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 向量和最大特征值并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最 终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得到 基层指标对总目标或综合评价指标重要性的排列 第22期 何斌等: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5645 资源数量(0577) 自然资源承载力(0413) 资源敏感度(0060) 时空承
15、载力(O133) 资源价值(0230) 喀斯 特山 区生 态旅 生态环境质量(0540) 游景 区环 生态环境承载力(0292) 境承 载力 社会环境承载力(O187) 环境稳定性(0297) 污染治N(o1631 社会心里承载力(0085) 社会文化承载力(0271) 发展潜力(O644) 经济环境承载力(0108) 基础设施承载力(O333) 服务设施承载力(O667) 植被覆盖率f0484) 生物多样性指数(O295) 植被资源承载力(0150) 土地资源承载力(0071) 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0333) 景观敏感度(O667) 旅游空间承载力(0667) 时间季节承载力(0333) 观
16、赏游憩价值(0540) 科教文化价值(0297) 资源聚集度与组合条件(0163) 大气污染指数(0192) 水质达标率(O177) 噪声等级(0075) 水土流失率(0439) 土地污染指数(0117) 自然灾害频度(011O) 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数(0581) 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数(0309) 旅游垃圾处理能力(1) 游客满意度f0739) 游客与居民比(0094) 居民对旅游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认知水平(0167) 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习俗的冲击力(O667) 旅游活动对当地生活方式的改变(0333) 经济与旅游投资潜力(0297) 生态补偿潜力(0540) 科技与管理潜力(016
17、3) 通行设施与条件(0731) 旅游车辆运载能力(O188) 停车场规模(0081) 住宿接待能力(0500) 餐饮接待能力(O500) 表2各指标重要程度量化取值 S 的取值 含义 两个因素相比具有相同重要性 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结果。 M= Sl1 S12 S1 S21 S22 S S 1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 景区环境承载力的各因素进行权重计算(表1),可 以清楚地看出准则层中各指标的大小顺序为:自然 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经
18、 济环境承载力其中自然资源承载力的权重达 0413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为0292。表明自然资源条 8 6 1 3 5 7 9 2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13拄 件的优劣是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生态环境条件的 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效果 从领域层的综合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在12个 影响因素中资源数量的影响力最大达到0238:其 次是生态环境质量和发展潜力分别为0158和 0120。由此可知在评价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景区 环境承载力时资源数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是最重要 的评价指标,同样在景区的旅游开发建设时,首先 考虑的应该是如何保护自然资源不被破坏和生态 环境不恶化 因为大量游客的涌人尤其是当游客 流量
19、超过旅游环境承载力时将会对旅游生态环境 造成严重的破坏这不仅影响景区形象还会降低 景区的旅游价值和功能 4评价模型与方法 由于在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中自然环境较为 复杂故本研究采用加权评价法来对喀斯特山区生 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利用自然资源、生态 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4个结构因子来表达。 在确定等级数值及与之相对应的权重值的基础上 根据标准等级与各指标的监测值或限值进行比较 承载力为各个指标的赋值乘以各自的权重值之和 相乘相加后得出综合评价值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多 层次的特点采用如下综合评价模型: A= ( xD ) 式中A为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 合评价值, 为各指标的权重值;D
20、 为对各指标的 实际赋值 为指标数量 根据旅游环境承载指数的大小可对其进行分 级处理。从理论上讲,对同一旅游地采用不同的开 发模式所引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有差异的 基于 国内外研究成果、旅游区具体类型以及专家咨询, 本研究把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划 分为5个等级(表3) 表3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等级 “弱载”表明研究区域对其优势生态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不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亚适载” 说明研究区域距离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 协同发展的最佳状态还有一定的空间:“适载”说明 研究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旅游 开发的程度达到了最佳程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 态:
21、“亚超载”说明研究区域旅游开发强度略微超过 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负荷应该采取适当措施 限制其发展规模处于弱可持续甚至不可持续状 态:“超载”说明研究区域的旅游开发强度远远超过 了当地自然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如果不采取措施限制旅游开发强度必然造成自然 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导致游客量的 下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5结论与讨论 科学地评价旅游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旅游开发 的前提 本研究基于资源一环境一社会一经济这一 复合系统来界定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层次分析法 分析各因素对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贡 献的大小,构建了一个兼顾四个维度的、合理的旅 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
22、层次分析法对影 响喀斯特山区生态旅游环境的各个指标进行权重 计算得到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源承载力 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其中自然资源承载力又起主导 作用。 喀斯特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景观、宜 人的气候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等发展潜力 巨大,是生态旅游开发的理想地区。通过对喀斯特 山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可为地方政府制 定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的旅游 开发战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由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涉及的因素众多包含了 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本研究提出的 指标体系吸收了相关指标体系的优点但如何更科 学地选择、确定评价因子,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 善 在评价指标权重
23、的确定上运用了层次分析方法 确定权重但其合理性仍需通过大量的实际样本数 据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蒋明康,吴小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J 农村生态环境,2000,16(3):1-4,14 E2 3赵赞李丰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桂林漓江 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802383,2385 3刘晓冰,保继刚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地里研究, 1996,15(4):92100 4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中国人 口资源与环境,2000,10(3):2830 5王剑,熊康宁,殷红梅,等旅游环境承载力在待开发景区规划 中的应用初探以贵州东风
24、湖为例J中国岩溶,2002, 21(4):303-308 6董巍,刘听,孙铭,等生态旅游承载力评价与功能分区研 究以金华市为例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3(6): 第52卷第22期 2013年11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152 No22 Nov,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植物寄生线虫项目情况分析 王殿东。,田雪亮 ,高扬帆2,郎剑锋 ,陆宁海z (1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涪陵408100;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对近13年(1999201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植物寄生线虫项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25、植物寄生线虫基金项目是以生命科学部植物保护学科和林学学科立项为主研究热点为根结线虫和松 材线虫。高等院校是基金项目的承担主体,植物寄生线虫学专家承担的项目较多。 关键词:植物寄生线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根结线虫;松材线虫 中图分类号:$4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2564704 Analysis of Projects in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 Found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0n 0f China WANG Dian-dong ,TIAN Xue-liang ,
26、GAO Yang-fan2,LANG Jian-feng2,LU Ning-hai (1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Fuling 408100,Chongqing,China; 2College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Henan,China) Abstract:For nearly 13 years(1999-201 1),projects of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 subsidiz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
27、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jeets of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 were majorly funded on plant protection and forestryThe hot research areas were related with root knot nematode and pine wood nematodeCollege and university were main undertakers of projeetsExperts
28、 of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 undertook the main programs Key words:plant parasitic nematode;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root knot nematode;pine wood ne matode 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病原之一它们广 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子上,使 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植物寄生线 虫对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1 500亿美 元。目前严重危害中国农、林、经济作物等的线虫 有100多种
29、植物线虫对某些作物的危害甚至超过 了其他病、虫、草害。中国对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生理特性、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应用, 使得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时代。中国的 收稿日期:201203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101418) 作者简介:王殿东(1979一),男,吉林德惠人,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病原线虫学研究,(ff)02372790088(电子信箱)wddwillyahoocorn 通讯作者,田雪亮,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线虫研究,(电子信箱)tianxueliangsohucom。 +“-一”+-”+ +n+
30、 10241029 7张敏,马守春,王忠斌,等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 价指标体系研究J 3四川林勘设计,2012(3):1316,21 8文传浩,杨桂华,王焕校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65 368 9刘滨谊,余露风景旅游承载力评价研究与应用以鼓浪 屿发展概念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3,19(10):99104 10朱启贵环境核算:问题与建议J财经研究,1998,201(8): 243O 11邓波,洪绂曾,高洪文试述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 力评价体系J草业学报,2004,13(1):18 l2李新琪,海热提涂尔逊区域环境容载力理论及评价指标体 系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0,23(4):363370 13毛汉英,余丹林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J地理学报, 2001,56(3):363371 f14万绪才,包浩生山岳型旅游地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 究安徽省黄山与天柱山实例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25(1):4852 15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 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罗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