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品味的分化:雍正时期画珐琅的新发展.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60886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味的分化:雍正时期画珐琅的新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品味的分化:雍正时期画珐琅的新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岸故宮第一屆學術研討會:為君難雍正其人其事及其時代 品味的分化:雍正時期畫琺瑯的新發展 施靜菲 摘 要 十七世紀晚期到十八世紀前半期(康熙晚期)開始,從歐洲傳入的各 式琺瑯器激清代琺瑯製作的蓬勃發展,除原有的掐絲琺瑯外,畫琺 瑯、內填琺瑯等新傳入的歐洲琺瑯工藝技法、琺瑯顏,使得清代的琺瑯 工藝有多樣貌的表現,新舊技法的交融、新風格與傳統的互相啟發以 及琺瑯釉彩在各種材質上的活運用,產生許多前所未彩的作品。 清宮畫琺瑯作為一新興的藝術形式,在康熙朝奠定重要基礎後,到 雍正時期的琺瑯造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畫琺瑯 當中最多的屬胎畫琺瑯與瓷胎畫琺瑯項主作品,在此時開始有 品味的分化,風格走向很同的方向。 雍正屬胎畫琺瑯裝飾仍以康熙時奠的色地(黃色為主)花卉(內 搭湖色底釉)為主,強調圖案式裝飾紋樣,與康熙時期強調吉寓意的 做法相,過新出現許多仿古及模仿同材質的新興作品,並且有一些 受到歐洲及日本藝術啟發創作的作品,或融合東西的創新風格。瓷胎的部 分則開始走向繪畫的趣味,以白瓷胎為畫布,繪製具文人品味的山水及花 鳥畫,山水畫多搭配應景的古詩詞,花鳥畫題則常帶有教化寓意。這樣的 品味分化到底透出甚麼樣的訊息?是本文想要回答的問題。 關鍵字:雍正、畫琺瑯、清宮 岸故宮第一屆學術研討會:為君難雍正其人其事及其時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