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特征探微2008 年 2 月(第 2 期 ,总第 130 期)社会科学家SOCIALSCIENTISFeb.,2oo8(No.2,GeneralNo.130)【历史纵横】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特征探微焦绪华(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摘要: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政治体制等制约了报纸的发展 ,中国报纸未能自行完成从古代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变,封建官报未进化为现代报刊.相反,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外生性.在西学东渐的宏大背景下,西方人将其文明中的现代报纸形态引入中国.但是,很快,中国人开始自办民族报刊,从而,中国报业发展实现了从西人办报向华人办报的转变
2、,从外部引进向内部生长的转型.关键词:中国;近代;报业;转型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8)02-0034-03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同于西方报业的鲜明独特性.在现代报纸形态出现之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报的历史非常久远,但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政治体制等制约了报纸的发展,中国报纸未能自行完成从古代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变,相反,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具有外生性,是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发生的,西方传教士和商人等将现代报纸形态引入中国.但是,很快,中国人开始自办民族报刊,中国报业发展实现了从西人办报向华人办报的转变,从外部引进向内部生长的转型.一,从缘起上
3、看:近代报业发展具有外生性中国现代形态的报刊的出现并非是内生的,而具有外生性.“与西方的本土文化转型引导本土报业转型不同,中国报业转型的序幕却是由外民族拉开的.换言之,西方的报业转型是自主开发的,中国的报业转型却是被动参与的.“【lL 眭王就是说,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西方现代早期报业的出现是文化转型的结果;而中国近代报业的出现则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同文化碰撞的结果.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就是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挑战,其中包括硬的手段即武力侵犯的方式,也包括软的手段即学术思想等的传播和输入.而后者即通常而言的西学东渐.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学术思想的传人所倚重的手段和工具之一就是报刊媒
4、介.鸦片战争之前报刊业在西方国家已得到充分发展,其传播之功效及宣传之威力为西方人所认识.当西方人梦想将西方文明传播到中国的时候,除了坚船利炮外,他们自然想到了利用报刊这一媒介,以较为缓和的姿态侵入乃至征服中华文明.西学东渐的先头兵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报刊媒介,中国近代的报刊业源于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传教士为了传教的目的创办报刊,这是中国近代报刊的缘起,传教士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创办报刊的传教士来自报业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西方国家,他们在采编印发等业务技能上具有明显的现代性,比中国的京报,官报先进得多.传教士报刊在内容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5、.在外报的刺激和影响下,一些接触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开始在航运发达的香港创办近代中文报刊,由此带动了由中国人自办的近代民族报刊的产生和发展.如,在欧洲濡染了西方政治,科学,文化以及先进的传播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报思想和经营理念的王韬于 1874 年 1 月 5 日创办循环日报.中国近代报刊业深深打上了西方传播观念和媒介资本运营理念的烙印.在中国近代报业初始阶段,外报占有重要的地位.“ 外报的畸形繁荣,是外国资本输入的一种表现 .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旨在攫取巨大利润,并往往与西方文化渗透并进而互为表里.“回.外国人创办的报刊,除了传教士报刊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外,一般商业性报刊主要服务于帝国主义在华
6、的经济活动,为他们的商品做广告宣传,以赢利为目的,因此,在新闻业务和生产工具方面勇于革新,在报业资本运营和管理方面援收稿日期:200711-07作者简介:焦绪华,女,山东济南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博士.34引西方报业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如,申报的创办者美查为了提高报纸的竞争力,非常重视报纸内容,发行和价格三方面的创新.内容上,尽量适合中国读者口味,并且从创刊起就确立了“新闻,评论,文艺饵J 干 U)和广告“的办报模式 .价格上 ,大幅度降低报价,积极拓宽发行渠道.外报的资本运营模式以及先进经营理念对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 1874年创办的循环日报,在版式上基本仿
7、效外国中文报纸,广告占报纸版面的 3/4 左右.同时,它以印刷业为依托,从事各种文化事业的经营.二,从发展模式上看:外部引进向内部生长的转型中国报刊形态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型并不是文化转型的结果,而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西方文明引进的结果,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具有鲜明的外生性.无论其主观目的如何,西方传教士及商人将现代形态的报刊引入中国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人的学习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很快,经过痛苦的蛰伏之后,中国人开始自己兴办报刊,中国民族报刊业得以发展.因此,从发展模式上看,中国报业发展存在鲜明的从外部引进向内部生长的转型.而这种转型得以实现要归于民族报业资本的出现.近代民族报业资
8、本的出现是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报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的发展为报业资本的出现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从地缘上来看,近代民族报业首先出现于香港,上海,广州,汉口等地,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先行,为报业的发展打下了有利的经济基础.香港,上海等地经济较为发达,环境较为安全,流动人口增加很快,较大的人口规模和特定的人口结构,有助于报业编辑队伍和受众队伍的生成与发展.在上海,广州等都市出现近代民族报刊并不是偶然.和西方报刊业发展同样,中国近代民族报刊与都市中心的形成同步发展,并密切互动.“没有都市中心,大众媒介不可能产生;同样,没有大众媒介,
9、都市中心的发展恐怕也不会成功.“131 以上海为例,在开埠之前,上海不过一东南沿海港口县城.开埠后其发展非常迅速,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下半期一跃而成为全国最大的商贸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租界相对安全的环境,使得上海成功地吸引了外国资本,清政府国家资本及中国私人资本前来兴办各类产业.1865 年上海有人口 69.2 万人,1876 年为 70.5 万人,1885 年为 76-4 万人,1890 年为 82.5 万人.H】在上海都市化过程中报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报纸上刊载的一些商业信息及产品广告等推动了上海工商业的发展;而上海的都市化进程中营造的有利环境及大量商机反过来又促进了上海报刊业的发展.同
10、时,上海都市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它成为民族报业资本向全国辐射的源泉,民族报业资本立足于上海,向全国其他地域伸出触角,吸引众多的上海以外的受众.总之,近代新式报刊归根结底是近代工商都市的产物,而其良性发展又依赖于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l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开放口岸近代基础设施从无到有的出现及一定程度的发展,也是民族报业资本得以兴起的必要条件.阎除了经济基础之外,近代民族报业的出现还需要国人具备创办报刊的强烈意识.不幸的是,这种强烈意识的出现并非国人主观上欣然向往的,而是带有强烈的外迫性,是在受到深深的触动和震撼之下萌发的.其萌发契机有二,一则,受到外人报刊的启发,认识到报刊的功能和
11、重要性;-,JJ,让国人蒙羞的两次鸦片战争启动了国人奋发图强的斗志,他们将报刊作为抵御外辱,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点在早期维新思想家们那里有鲜明的体现.在他们看来,要想国家兴旺昌盛,需要引进新式报刊并充分发挥其功效,以改变旧的传播体系下所存在的社会政治现状的弊端.如,王韬认为,国人自办新式报刊可以有效克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社会顽疾.晚清吏治的腐败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作.而旧式官报非但不能提供改善的良方,相反,却是维护腐朽的政治社会结构的工具.因此,应该发展民族新式报业,利用舆论的监督力量净化吏治,纯化民风,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一些人看来,新式报刊的兴办还有助于提高抗灾救灾
12、的能力.容闳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曾在上海发起创办匿报,借助报纸进行募捐,这一实践充分体现了其办报思想和理念.在郑观应看来,国人自办报馆有助于学习,借鉴西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商业制度,有助于提高国防能力.总之,维新思想家从多种不同的视角谈到兴办新式报刊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此外,他们几乎都认识到话语权所涉及的国家主权和国防安全问题,把它置于扞卫民族利益的舆论阵地的高度去考量.同清政府在戊戌维新之前的几十年间,允许外人在中国办外文报刊,中文报刊,却禁止国人自办报刊.对此,维新派思想家痛心疾首,大声疾呼,呼吁改变之,为民族报刊的创办奠定了思想基础.除了具备经济基础和主观意识之外,近代民族报业的出现还需要
13、主体,即报人和受众的存在.如将报业比作一个大的系统,报人好比输入端,而受众类似输出端,没有输入端和输出端两个主体的存在,报业发展也无从谈起.民族报业资本的兴起,有赖于报馆编辑管理队伍和报纸受众群体的壮大与成熟.从报人的角度讲,兴办民族报业的知识分子有的来自于旧文人群体,如王韬;有的则是在国外接受西洋文明洗礼的新式知识分子,他们耳闻目睹,深知新式报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黄胜,容闳等人为代表.此外,清政府地方官员和洋务工厂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可能随着认识的改变而投入到民族报业的兴办中去.从35受众的角度讲,其受众的出现和成熟则得益于都市人口的激增和都市化的进展.据有关记载,香港 1861年,1
14、871 年和 1881 年城镇人口在当地人口中的比例分别高达 85.5%,88.3%和 86.Oak.【珂沿海城市先进的基础设施,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办报条件,也增强了国人办报的积极性,并提供了良好的受众条件.三,从办报主体看:西人办报向华人办报的转变马克斯?韦伯说过 :“印刷在中国古已有之.但是印刷的文献,即仅为印刷而设计并且仅能通过印刷得到的文献,尤其是报纸和期刊,却只见于西方.“长期以来,中国裹足不前,封建自然经济发展缓慢几近停滞,封建政治体制僵化森严,思想禁锢日渐严厉,社会结构缺乏必要的流动性,这样的大环境使得中国无法自主萌生近代报刊,中国人无法创办不同于旧的社会体制下的信息传播媒介的新式
15、报刊.我国的近代报纸是随着西方的殖民侵略而产生的,在报纸产生的初始阶段其创办主体是西人.第一批中文近代报纸主要都是由西方传教土以传教的面目而创办的.从 1815 年 8月 5 日在马六甲创刊的最早的中文近代报纸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到 1833 年 8 月在广州出版的第一份在中国本土出版的中文近代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莫不如此.嘲1815 年,马礼逊偕妻子和助手米怜,刻工梁发来到马六甲,在那里设立印刷所,印刷书报,并创办英华书院.嘉庆二十年(公元 1815 年)JkB 五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MonthlyMagazine)在此创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出版,揭开了传教士在华办报活
16、动的序幕,同时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篇章.传教士将他们本国的办报模式移植到中国主要是为了实现其传教的目的,以此来构建某种文化霸权.他们认为要扩大教徒队伍,使更多中国人信教,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出版发行报刊.“别的方法可以使成千的人改变头脑,而文字宣传则可以使百万的人改变头脑“,因此,他们重视书报,尤其是报刊的出版工作,认为只要控制住在中国出版的“主要报纸 “和“主要杂志“,“我们就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头和脊骨“.阴参考文献:吴延倪中国新闻传播史稿 1.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2】胡太眷 .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 f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6.3】(关)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
17、1989.42.41 忻平 .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 f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40.5】沈毅 .近代民族报业资本诞生的历史条件卟北京工商大学,2006,(6).6】余绳武 ,刘存宽.十九世纪的的香港 fM】.342.r7】马克斯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序言)M 】.四川人1840 年鸦片战争后,在武力保护下,葡,英,美,法等国相继来华办报.至十九世纪末,出现了一大批由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主办的,影响深远的中外文报刊,如蜜蜂华报,中国丛报,字林西报,香港中外新报,万国公报,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等.这一时期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先后出版了大约 300 家
18、,占同时期中国报刊总数的 70%以上“【埘 .外国人在华创办报刊,从主观上来讲是服务于宗教,商业或政治上的目的;但从客观上来讲,它对于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兴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n】在外报的影响下,国内一些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报刊的社会功能,积极投身报界.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中国人开始创办自己的报刊,办报人主要有洋务派官员,商人和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1872 年广州创办采新实录,1884 年和1886 年又相继创办述报与广报.1873 年在汉口艾小梅创办昭文新报,1889 年李涵秋编辑发行公论报.上海则自 1874 年 6 月起涌现了匿报 新报词林书画报,飞
19、影阁画报,华洋日报集成,中西文报,艺林报,告白日报等一大批新式报刊.香港此期间问世的国人创办的新式报刊主要有循环日报,维新日报,粤报等.和西人所办报刊的宗教性,商业性色彩不同,国人创办的报刊具有浓烈的政论性.这是由于近代报刊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中,其创办人大多是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知识分子,因此,极为重视报刊的政治宣传鼓动作用以及思想启蒙作用.而这种政论性的目的又促进了国人创办报刊的积极性.如,维新派的思想启蒙产生了巨大影响,带动了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出现,“据统计,1895 年到 1898 年,主要是 1897 年和 1898 年两年,国人新办报刊达 94
20、种,分布于 20 多个城镇“【.总之,中国近代报业的出现并非封建社会官报的自然演变的结果,而是引自于西方,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西方先进的报纸形态开始传人中国,开启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历史.但是,中国社会内部也孕育着有利于近代报业发展的因素,从而有了民族报业资本的出现,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实现了从外部引进向内部生长的转型,相应地,从办报主体上看,也实现了从西人办报向华人办报的转变.民出版社.1986.14.8】李庆林 .我国近代报纸的源起及其特点】.新闻界,2005,(5).9】方汉奇冲国近代报刊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19.10】丁淦林 .中国新闻事业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27.11】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c】68.12】方汉奇 .中国新闻传播史M】.82-86.13】方汉奇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92.责任编校: 蒋民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