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28日-44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28日-443)1: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是()单项选择题A、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B、非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C、正式教育的主要标志D、非正式教育的主要标志 2:学校教育是万能的。()判断题对错 3: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单项选择题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4: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是()单项选择题A、 理想B、 信念C、 意志D、 道德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
2、定教师有以下权利()。多项选择题A、参加专业学术团体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C、按时获取工资报酬D、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E、参加进修和其他方式的培训 6: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单项选择题A、基础B、智能C、思维D、能力 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8: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7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判断题对错 9:我国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单项选择题A、传递-接受式B、自学-辅导式C、引导-发现式D、示范-模仿式 10:“十
3、年树木,百年树人”,表达的是人才培养的()单项选择题A、间接性B、长期性C、复杂性D、主体性 11: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是()。单项选择题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D、首陀罗 12: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单项选择题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 13: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单项选择
4、题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14: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B、课外活动C、社会实践D、校外活动 15: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判断题对错 16:对学生的激励要尽量多用口头表扬的形式。()判断题对错 17:平时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单项选择题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B、教师、学生、教室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18:历史上曾经有过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又称()单项选择题A、宫廷化教育B、平民化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制
5、度化教育 19: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单项选择题A、第斯多惠B、瓦?根舍因C、赫尔巴特D、韦特海默 20: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文件是()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单项选择题A、清政府B、北洋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21: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单项选择题A、政治观点B、思想品质C、世界观D、品德 22:决定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是()。单项选择题A、劳动任务B、工作性质C、劳动对象的特点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2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判断题对错 24:()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单项选择题
6、A、消极B、权威C、民主D、积极 25: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它分为()等几个层次。多项选择题A、僧院学校B、大主教学校C、教区学校D、普通学校E、社会学校 26: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身心健康权B、学习权C、公正评价权D、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E、人身权 27: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单项选择题A、一种主体活动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一种文化活动 28:()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单项选择题A、初中B、婴儿C、小学D、幼儿园 29:介入教学应当()。单项选择题A、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B、在模拟的教学环境中进行C、练习者个人单独进行D、随时随地都
7、可以进行 30:古代希腊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德谟克利特D、柏拉图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错误 解析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包括遗传、环境、人的个体因素等,它们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其中,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它无法取代其他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3:答案B 解析 4:答案D 解析 5:答案A,B,C,D,E 解析 略。 6:答案A 解析 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等)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7:答案C 解析 道德情感对思想品
8、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在于道德情感的核心作用,道德情感贯穿于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之中。 8:答案错误 解析 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基本形成。 9:答案A 解析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等人对该模式进行了重新改造。传入我国后,我国又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与修改,融入了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方法,成为我国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2:答案A 解析 从我国颁布的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
9、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可以得知,对中小学生的全面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13:答案D 解析 考查行动研究法的含义。 14:答案A 解析 教学是教育的最基本途径。 15:答案正确 解析 16:答案错误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式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即所谓三结合教育。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D 解析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
10、、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又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德育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正确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课堂里往往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是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际相联系的行为,消极的课堂行为是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25: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欧洲的学校教育这一知识点,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主要控制在教会手中,因此,学校教育也主要是以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等教会学校为主。 26:答案B,C,D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苏格拉底是一位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