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25日-6699)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25日-6699)1:现代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知识。()判断题对错 2:根据材料回答TSE题:记得刚毕业那一年,我接手的这个年级重新分班,一个叫小佳的孩子,异常调皮,分给谁都不要。安排到我们班时,我想:不就一个孩子吗,不信凭我的热情转化不了他。于是,我就接了下来。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这个小孩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欺负同学在屡次叫到办公室谈话、说教失去效果后,我再也忍不
2、住了,决定到他家去一趟,准备让他的父母教训他一顿。可到他家意外地发现他在屋外打扫庭院,见到我,他吃了一惊,但还是喊了一声“老师好”后,跑到屋里。在同他父母交谈时,我了解到,由于家多项选择题A、谈话法B、演示法C、参观法D、表扬与奖励法 3:教师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属于()。单项选择题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4: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单项选择题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B、实现爱国教育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5: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单项选择题A、言行一致B、衣着整
3、洁C、个人魅力D、举止端庄 6: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单项选择题A、4年B、6年C、2年D、5年 7: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毫无积极意义。()判断题对错 8:“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教育论 9:提出“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德修养方法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10: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判断题对错 11: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老子D、
4、荀子 12: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单项选择题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C、坚持科学教育为主D、要看情况而定 13: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判断题对错 14: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B、学法C、课程表D、学校环境 15:少先队文化内容的层次是()。多项选择题A、少先队组织管理文化B、少先队活动文化C、少先队礼仪文化D、少先队辅导文化E、少先队理论文化 16: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有()。多项选择题A、教育的自身状况B、人的主观能动性
5、的调动C、家庭环境D、社会发展的状况E、气候条件 17: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属于知识型课程。()判断题对错 18:板书可分为超前板书、并进板书和滞后板书,这样划分的根据是()。单项选择题A、板书的时机B、板书的形式C、板书的内容D、板书的作用 19: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单项选择题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捷性D、交往性 20:根据材料回答TSE题:彭老师在给学生上阅读课时,突然,有学生兴奋地喊起来:“哇,好大一只鸟啊!”同学们立刻把目光都移向了窗外,好奇地问:“在哪儿啊
6、?”显然,他们的注意力转到教室外那只大鸟上。彭老师见机一动,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急切地问:“在哪里?”彭老师顺着孩子们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只漂亮的大鸟,大鸟受了惊,飞走了。同学们只好回到座位上,意犹未尽,彭老师见状打开了话题:“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啊?”“因为很好看,因为它长得很大,很美丽”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个不停,顿时又变得兴趣盎然。下课多项选择题A、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B、利用教学机智,把突发事件转化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C、适当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D、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21:“多关心,少批评”行动原理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罗杰斯B、魏书生C、德雷克斯D、麦克菲
7、尔 22: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多项选择题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实际性E、操作性 23: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刘老师走进初二五班,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经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班级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 如果你是刘老师,你该如何做?()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A、要言传身教,还要言教情教B、加强自身修养C、以自己的行为举止感化学生D、制定严格的班级制度 24:我国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单项选择题A、“六艺”B、“四书”、“五经”C、学记、理学D
8、、“七艺” 25: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多项选择题A、定义B、思索C、苏格拉底讽刺D、助产术E、启发 26:用“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发生的明显的变化有()。多项选择题A、课程功能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管理E、课程核心 27:结束技能的运用,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启发作用。()判断题对错 28: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单项选择题A、明朝B、“中华民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D、清朝 29: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梅伊曼 30:“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单
9、项选择题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福禄培尔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2:答案A,D 解析 3:答案D 解析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 略。 5:答案A 解析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言语和行动上教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6:答案B 解析 1919年,小学教育机构统称为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6午,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 7:答案错误 解析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8:答
10、案A 解析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而题干正好是对这一概念的举例。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正确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不能偏废任何一科。 13:答案错误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A,B,C,D,E 解析 16:答案A,B,C,D 解析 略。 17:答案错误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的特点。 20:答案A,B,C,D 解析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A,B,C,E 解析 略。 23:答
11、案A,B,C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科举考试注重儒家经典的考核,这些儒家著作到后来逐渐演化为“四书”、“五经”,“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而“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因此,答案为B。 25:答案A,C,D 解析 苏格拉底提倡争辩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6:答案A,B,C,D 解析 27:答案正确 解析 28:答案D 解析 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定初等小学,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29:答案B 解析 在世界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他还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30:答案C 解析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