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07日-1205)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07日-1205)1: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判断题对错 2:课的类型是由()课的种类。单项选择题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B、教学任务决定的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的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可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多项选择题A、平等权利B、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C、宗教信仰自由权利D、言论自由权利 4: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传道者B、示范者C、管理者D、研究者
2、E、父母与朋友 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单项选择题A、苏格拉底B、柏拉图C、赫拉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 6: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 7:观察存在着主观的成分,“纯客观”的观察是不存在的。()判断题对错 8: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 9: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中国进入近代社会B、学校制度的建立C、各级各类学
3、校的出现D、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 10:不属于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单项选择题A、 爱国主义教育B、 劳动教育C、 宗教教育D、 民主和法制教育 11:提出“化民成俗,其必有学”的论著是()。单项选择题A、理想国B、学记C、政治学D、大学 12: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单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13:“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4、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单项选择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由国家组织编写。()判断题对错 15:板书只能以概括的形式表达教学的主要内容或重点内容。()判断题对错 16: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17:各种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判断题对错 18:教学口语应具备的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科学性B、艺术性C、思想性D、启发性E、严肃性 19:第二次世界大战
5、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其论著有()。多项选择题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C、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D、卢梭的爱弥儿E、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20:教师必须要培养的基本教育能力素养有()。多项选择题A、语言表达能力B、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C、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E、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1:以下关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论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B、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C、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智力的高低D、掌握了知识也就必然发展了智力 22: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单项选择题A、管理型B、
6、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23: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24: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单项选择题A、惟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 25:中小学生的作文不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判断题对错 26:教育的特质是()。单项选择题A、认识活动B、生存活动C、传递活动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7:我国教师法对教师的身份定位是()。单项选择题A、自由职业者B、国家公务员C、国家雇员D、专业人员 28: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
7、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判断题对错 29:二战以后的世界的教育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古典化B、终身化C、多元化D、民主化E、全民化 30: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单项选择题A、形象性与兴趣性B、娱乐性与生活性C、科学性与思想性D、知识性与个性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2:答案B 解析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3:答案A,B,C,D 解析 4:答案A,B,C,D,E 解析 5:答案D 解析 见学习精要中古代西方的教育学思想。 6:答案C 解析 7:答案正确 解析 任何观察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就算是借助于仪器进行的观察
8、最终的结果分析也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任何观察结果都是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成份的,“纯客观”的观察是不存在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8:答案B 解析 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属内发论。 9:答案D 解析 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是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10:答案C 解析 不属于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宗教教育,只有德国等一些国家才有在中小学时期有宗教教育。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错误 解析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家不组织编写教材,而是强调各学校和各科教师自主开发教材。 15:答案正确 解析 16:答案B 解析 见学习精要中效度的定义
9、。 17:答案错误 解析 18:答案A,B,C,D,E 解析 19:答案A,C,E 解析 略。 20:答案A,B,C,D,E 解析 基本的教育能力素养有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1:答案D 解析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24:答案D 解析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 25:答案错误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9:答案B,C,D,E 解析 30:答案C 解析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