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军人腰椎峡部裂的原因分析与治疗策略.paper..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57439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人腰椎峡部裂的原因分析与治疗策略.paper..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军人腰椎峡部裂的原因分析与治疗策略.paper..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军人腰椎峡部裂的原因分析与治疗策略.paper..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6 西南国防医药2014年2月第24卷第2期 临床论著 军人腰椎峡部裂的原因分析与治疗策略 荆兴泉,杨双石,龙跃兵 摘要 目的探讨军人腰椎峡部裂的发生原因与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60例军人腰椎峡部裂患者的病 例资料,根据分类,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军人发生腰椎峡部裂的主要原因是疲劳骨折(667);660例平均随访 16个月,总有效率为955,均无神经症状加重、切口感染发生。结论不科学、高强度、高频率的军事训练所致的疲劳性骨 折是军人腰椎峡部裂的主要原因;应根据腰椎峡部裂的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神经损伤情况,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 军人;腰椎峡部裂;原因;治疗策略 中图分类

2、号R 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o4-0188(2014)02-0166-03 doi:103969iissn1004-0188201402018 Causative analy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lumbar spondylolysis in soldiers Jing Xingquan,Yang Shuangshi,Long Yaobing 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Hospital 188 of PlJA,Chaozhou,Guangdong,52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3、 To explore the reason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lumbar spondylolysis in soldier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in the case data of 660 soldiers with lumbar spondylolysis who received conservative or surgic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ir disease conditionsResult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oc

4、currence of lumbar spondylolysis in soldiers was fatigue fracture(667)The average time of followup among the 660 cases was 16 months,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5 No ease of neurologic symptoms increased,and the infection of incisional wound did not occurConclusion Fatigue fracture caused by

5、unscientific,highly intensive,and ahofrequent military training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lumbar spondylolysis in soldiersEady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symptoms of lumbar spondylolysis,imaging manifestations,as well as the degree of nerve injury“ Key words

6、soldier;lumbar spondylolysis;reason;treatment strategy 腰椎峡部裂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在成人的 发病率为37|】J,在运动员及军人发病率则更 高,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目前国内对军人腰椎峡 部裂的发生原因缺乏系统认识,对治疗缺乏统一标 准,进而影响治疗及预防效果。我院2002年1月 2012年12月共收治此类军人患者660例,本研究就 相关病因、治疗方案等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腰椎峡 部裂官兵的康复,并减少部队腰椎峡部裂的发生,现 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院脊柱外科自2002年1月2012年 12月共收治军人腰椎峡部裂患者660例

7、,入院前均 诉有下腰痛或腰腿痛,且均在门诊被x片及CT证 实腰椎峡部裂。诊断标准为:症状体征与x线结果 相符。本组660例,年龄l834岁,平均23岁。陆 军430例,海军172例,空军58例。致伤原因:先天 性椎弓发育缺陷60例,训练伤致腰椎峡部创伤性骨 折160例,腰椎峡部疲劳骨折440例,占667。 12病例分类(1)单纯下腰痛364例,腰痛发生 于训练后,休息后可好转。(2)下腰痛向臀部及大 作者单位:521000广东潮州,解放军188医院脊柱外科 腿后侧放射痛190例,疼痛不涉及小腿。(3)影像上 见滑脱者106例,症状以下腰痛为主或向臀部及下 肢放射痛。其中I度滑脱96例,度滑脱1

8、0例;8O 例有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26例椎间盘无明显 变性。 1。3治疗方法 131保守治疗对影像上未见滑脱患者先行保 守治疗,本组共554例。通过局部理疗、按摩、针灸、 支具保护、服药或局部敷药、腰背肌功能锻炼等治 疗,减轻腰部肌肉痉挛及神经根水肿,进而缓解症 状。出院后减轻训练量或更换岗位,出院后要求患 者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本组有50例下腰痛向臀 部及下肢放射痛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改行手术治疗。 132手术治疗对影像上见滑脱及保守治疗无效 患者行手术治疗,本组共156例。手术目的是稳定脊 柱,解除神经根压迫,促进峡部愈合。本组采用以下 几类术式:10例行腰椎峡部骨折端骨髓移植术;15

9、例 行椎问盘镜下峡部植骨融合术(取髂骨);20例行开 放式峡部植骨融合术;5例行椎弓峡部螺钉固定加峡 部植骨融合术;20例行节段内椎弓根螺钉+u形棒固 定、峡部植骨融合术;86例行经节段间椎弓根螺钉固 定、峡部植骨融合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所有患者术 后卧硬板床休息3个月,3个月后在腰围或支具保护 下活动。适当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西南国防医药2014年2月第24卷第2期 167 2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一l8个月,平均16个月。440 例患者腰腿痛消失,190例有时轻微下腰痛,3O例患 者腰腿痛无明显缓解,总有效率955。度滑脱 患者有4例滑脱未完全纠正;有6例单纯峡部植骨 患者峡部裂未愈合,

10、形成假关节;有5例发生内固定 物断裂,峡部形成假关节。其余手术患者峡部裂均 愈合或获得椎体间融合。本组术后患者无神经症状 加重,无切口感染发生。 3讨论 31军人发生腰椎峡部裂的原因 腰椎峡部裂有 先天性、家族性、创伤性和后天性等原因。本组有 60例入伍前就常感腰部酸痛,在新兵集训前就诊, 可能与先天性椎弓发育缺陷有关。刘广杰 认为, 腰椎峡部在生长发育结构上存在缺陷,是潜在的薄 弱环节。但军人腰椎峡部裂发生率高,我们分析有 以下特殊原因:(1)某些训练科目中腰部负荷过重, 如摔、扑、后倒、障碍等科目,由于强度大、速度快、用 力猛,动作易失控,造成急性损伤。本组有160例发 病前有明显训练伤史

11、,其后感腰腿痛而就诊,考虑为 腰椎峡部创伤性骨折;(2)腹背肌力发展不平衡,腰 背肌力较弱,影响脊柱稳定性。Paabi等 认为, 由脊柱周围的肌肉、肌腱、内压组成的外源性稳定系 统,是脊柱三大稳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 又称为主动子系统。适当增加腰背肌力量训练,可 主动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减少脊柱训练伤的发生率。 (3)军事训练具有高强度、超负荷、高频率重复训练 的特征,且大多具有腰椎过伸的动作,这就造成腰椎 上下关节突尖部与峡部反复挤压、碰撞,久之易发生 峡部疲劳骨折,我们认为这是军人腰椎峡部裂的主 要原因。本组有440例无明显外伤史,长期训练后 逐渐出现腰腿痛而就诊,考虑为疲劳骨折,占

12、 667。(4)部队现有训练条件不足、预防意识不 强、组织管理不科学、技术动作不规范等,容易出现 意外损伤。(5)对恢复程度的重视不够,包括伤病 的恢复、过度疲劳的恢复和心理上的恢复,伤病治疗 不彻底、带伤训练或过度疲劳未恢复即再次进行高 强度训练,容易发生再次损伤。 32腰椎峡部裂的治疗策略 321保守治疗 尽管许多专家认同腰椎峡部裂 应首先考虑保守治疗,但峡部裂的具体治疗方法还 存在争议。保守治疗卧床时间短,缩短住院时间, 可以较快地恢复工作和训练,可以减少对部队战斗 力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担负作战任务的部队尤为 重要。有学者指出,保守治疗虽可取得较好的疗 效,但只有极少数能获得峡部骨性愈

13、合。我们认为, 如果通过保守治疗可以促进脊柱稳定,解除疼痛,且 能继续参加工作训练,不一定非要获得峡部骨性愈 合。单纯峡部裂患者,如果疼痛比较剧烈,一般要求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如果疼痛较轻,应注意休息,腰 围或支具保护。配合局部理疗、按摩、针灸、服药或 局部敷药、腰背肌功能锻炼等治疗以减轻腰部肌肉 痉挛及神经根水肿,进而缓解症状。本组有554例 通过保守治疗症状缓解,较快地回到军事训练中,仅 有50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改行手术治疗。部分经 保守治疗出院的官兵,可能病情会有反复,可再按上 述方法进行治疗。我们要求出院官兵均坚持腰背肌 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力,增强腰背肌及筋膜对疼痛 的耐受性。 3

14、22手术治疗军人群体以青年人为主。青年 军人腰椎峡部裂与中老年病人相比有着明显不 同 J:其病程相对较短,患椎相邻节段退变不明显, 多数不合并椎管狭窄,合并滑脱者多数滑脱较轻。 本组合并滑脱仅106例;合并椎问盘变性、膨出或突 出仅80例,明显低于地方病人。军人腰椎峡部裂手 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腰腿痛症状严重,经保守治疗效 果差或合并滑脱患者。手术目的是使峡部裂愈合, 恢复椎弓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从而恢复下腰椎正常 生理结构。常用术式分节段内融合和节段间融合。 节段内融合通常指峡部缺损处直接植骨修复术 (或骨髓移植),可配合节段内峡部螺钉固定或节段 间椎弓根螺钉固定。单纯峡部植骨融合术其原理 是:通

15、过在峡部骨折端植骨,使已经游离的椎弓与腰 椎前部结构相互融合,从而恢复患椎的生理结构与 生理功能。与其他术式相比,该术式有较多优点: 保持脊柱解剖的完整性,节段的活动性,手术创伤 小、操作技术相对简单。其中椎问盘镜下峡部植骨 融合,通过工作管道完成峡部缺损处的清理及植骨, 更体现了上述优点,但是该术式对术中定位、操作技 巧及熟练程度均有较高要求。相比而言,开放式峡 部植骨融合术野更直观、操作技巧更容易掌握。我 们创新采用的单纯峡部裂骨折端行骨髓移植术也属 于节段内融合范围,其适用于单纯性创伤性峡部裂 患者。本组1O例均效果良好。单纯节段内融合术 的缺点是:假关节发生率较高。本组45例单纯节段

16、内融合术,有6例发生假关节。除了与未使用内固 定、未恢复腰骶角的解剖位置、未能减少滑移剪力等 因素有关外,可能还与部队担负重要战备任务,相关 领导可能不太重视伤病员的恢复程度,让患者过早 地恢复训练及站岗等因素有关。部分病例我们采用 椎弓峡部螺钉固定加峡部植骨融合术,该术式适应 于单纯峡部裂,且经CT证实峡部发育正常者。因部 168- 西南国防医药2014年2月第24卷第2期 分患者峡部细小、螺钉难以通过、或进人椎管可能损 伤神经,故该术式目前已少用。对于峡部裂合并椎 体滑脱、但无椎问盘变性患者,我们采用节段间椎弓 根螺钉固定加峡部植骨融合术,该术式减轻了滑移 剪力,大大提高了峡部植骨融合的成

17、功率。但该术 式可显著增高邻近节段的应力,从而加速邻近节段 椎间盘的退变 ,故我们主张待峡部植骨愈合后取 出内固定物。 节段问固定融合通常指节段间固定加峡部植骨 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我们主张后路椎弓根钉棒系 统内固定,其优点为:后路累及结构少,支撑点接近 椎体中柱,内固定有力,利于滑脱椎体复位,可早期 下床活动;合并滑脱患者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 J,能 有效维持腰椎生理前凸及腰椎生物力学特性,提供 椎问纵向支撑;能有效去除椎间盘间隙的运动,缓解 合并的椎问盘源性疼痛症状,可撑开恢复椎间盘高 度 。但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操作难度较大、创伤大、 出血多,有损伤脊髓及神经根的风险,对于单纯峡部 裂患者不宜

18、采用。 【参考文献】 2 3 4 5 6 Lundin DA,Wiseman D,Ellenbogen RG,et a1Direct repair of the pars interartieularis for spondylolysis and spondylolisthesisJ Pediatr Neurosurg,2003,39(4):195200 刘广杰,林发雄,曹明俊,等全椎板切除和椎体问植骨融合治 疗腰椎滑脱症J上海医学,1997,9:4 Panjabi MM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the spineJJ Spinal Dis, 1992,5:381 谭

19、军,贾连顺,徐建伟,等峡部植骨修复拉力螺钉张力带固定 治疗青年下腰椎峡部裂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 727-729 肖文德,周初松,靳安民,等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治疗进展 J颈腰痛杂志,2006,27(3):242-244 谭俊铭,李家顺,贾连顺,等成人腰椎峡部裂椎体滑脱的进展 J脊柱外科杂志,2004,2(3):176179 截骨内固定术结合拇收肌切断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探讨 邓天琼,张怡五,蒲渝,高卫民,陈永龙,王晓勇 (收稿13期:20134)2-07)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及对比随访5年的60例拇外翻患者临床表现、术前及术后患足x片,以期找到一种有效 的治疗方法。方法对

20、重度拇趾外翻患者,根据其年龄、全身情况、临床表现及术前患足负重位正斜位x片检查结果,行相应 的截骨术、内固定术,并结合拇收肌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术后3、6个月及术后1、3、5年复查,患足正斜位x片显示拇 外翻角得到有效纠正,拇外翻角均控制在20。以内。随访5年仅2例发现拇外翻角纠正丢失,其余病例纠正的拇外翻角均无 明显丢失,未见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结论截骨内固定术结合拇收肌切断术是治疗重度拇外翻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拇外翻;截骨;内固定术;拇收肌切断术 中图分类号R 68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4_o188(2014)02_o168-03 doi:103969jissn

21、1004 188201402019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 by osteotomy an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adductor pollicis amputation Deng Tianqiong,Zhang Yiwu,Pu Yu,Gao Weimin,Chen Yonglong,Wang Xiaoyo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Hospital 324 of PLA,Chongqing,4000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an effect

22、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analysis,and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X ray files during the five-year follow-up in 60 cases of hallux valgus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hallux valgus received osteotomy and

23、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adductor pollicis amput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agegeneral conditions,clinical manifestations,and the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affected foot weight loading and oblique position X ray filmsResults In the reexamination 3 and 6 months and 1 year,3 and 5 y

24、ears after the operation,the oblique position X ray film of the affected foot showed that the hallux valgus was effectively corrected,and the valgus angle was controlled within 20。During the fiveyear followuponly two cases had the correction loss of hallux valgus angleOther cases had no obvious correction loss,fracture malunion or disunionConclusion Osteotomy an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adductor pollicis amput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allux valgus Key wordshallux valgus;osteotomy;internal fixation;adductor pollicis amputation 作者单位:400020重庆,解放军324医院骨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