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M & M Resources Center http:/ 光纤的未来专访康宁光纤通讯总经理 作者: Thomas French, Somu Subramaniam 来源: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 2002.2 资本市场对光纤科技可能还心存疑虑,不过康宁光纤通讯总经理认为,光纤科技大有可为 电信业在今年初终于盼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全球最大的光纤电缆制造商康宁公司 (Corning) ,在长达三个月的产能闲置期后,再度激活了四个厂房的生产作业。尽管一般预 测电信业要到2002年底或甚至2003年才会全面复苏,但乐观人士都希望康宁的该项行动, 能象征着电信器材的需求将再度攀升,长期
2、以来供过于求的困境可望结束了。 为深入了解光纤科技的前景,以及对网际网络是否将因宽频的出现而彻底转型有更缜密的思 考,麦肯锡波士顿分公司董事Tom French与纽约分公司董事Somu Subramaniam和康宁光纤 通讯(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总经理威克斯(Wendell P. Weeks)进行了一场 访谈,探讨高品质通 讯的前景、商业模式及其价值所在。 问:贵公司重开光纤电缆生产线的原因为何? 答:原因很单纯我们光纤电缆的库存量已逐步下降,除了满足目前的接单进度,已无多余 库存,重开生产线只是为了响应市场的需求。 问:外界可否正面解读这项举措?或者
3、,至少可以假设这个产业的状况并未恶化? 答:若将重开生产线解读为市场回春的信号,我认为是不太恰当的,但产业情况并未恶化的 说法堪称合理。 问:近来诸多宽频改造网际网络的媒体报导多抱持不甚乐观的态度,您有何看法? 答:目前这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是一种典型的反革命现象(counterrevolution),过去大家一 窝蜂地相信网际网络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型态,未做进一步了解之前,人们就开始将所有 东西移转到网际网络上去,忽视了基本的经济问题,例如付费问题。接着古典的经济理论又 出现,让资本市场不再对每一个创意想法慷慨捐输。一开始,什幺都好;到现在又变成什幺 都不好,顺其自然吧。 问:宽频真的能让网际
4、网络改头换面吗? 答:当然可以,因为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是客户的联机经验,联机经验又取决于实际感受;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M & M Resources Center http:/ 我上网的频率越来越高,就是因为不仅联机速度大幅提升,联机经验也越来越好。宽频将为 网际网络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就是这幺简单。人们毕竟重视视觉感受,我们所需要的丰富视 觉效果,只有宽频才能办到。 问:家庭用户以外的使用者会受这样的改造影响吗? 答:就家庭用户而言,只要产品速度快、能提供更丰富的体验,销路一定好。对商业用户而 言,真正的杀手级应用软件(killer application)是下一代点对点(peer-to-peer
5、)应用 程序和联机的强大威力,果真如此,你们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以及我对频宽的预测都将过于保 守。不同于目前网络环境位阶式(hierarchy)的作业方式,就是价值所在。 问:人们真的那幺注重联机的高品质吗? 答:当然。我们对联机品质的要求是无止尽的,为什幺我们不多举行几次视讯会议?为什幺 我们宁可跳上飞机,花上一天的时间,就为了开个两小时的会?就是因为联机品质不稳定。 我之所以对宽频抱持如此乐观的态度,主要就是人的因素,人们实在太重视联机品质了。想 想一天的生活中让你愉快的事情有哪一样和联机无关?这种对联机的渴望让人们可支配收入 的使用弹性更大。真要说对宽频不看好,唯一的原因就是高品质的联机不是
6、那幺容易做到, 但对频宽这一行业来说,好消息是问题不在于速度,而是联机。频宽绝对有办法支持每一个 联机,所谓对频宽的需求就在于此,也正是我对频宽的长期发展如此有信心的原因。 问:未来几年频宽的需求成长速度有多快? 答:我们自己做了一项仿真分析,频宽需求将以每年约百分之六十至八十的速度成长,但是 该问的问题应该是, 有没有能让频宽需求获利的商业模式?频宽需求的成长主要集中于资料, 但光是传送资料赚不到钱。我认为这方面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高,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找到 数据传输的获利模式。 问:你认为那些商业模式是最有前景可期的? 答:值得注意的可能是订阅式软件(subscription-based s
7、oftware) ,而这是再自然不过的 趋势。今天消费者得花大笔钞票购买这些高价值的应用程序,问题在于,所谓的价值究竟是 存在于软件内容或在于提供软件?一家公司一定要兼做二者吗?软件游戏也好, 计算机也好, 甚至电视都是各方急欲掌握客户联机点(access point)的兵家必争之地。问题是,所有的 成本都衍生于联机的提供,实际上负责联机的人,究竟如何才能拿到钱呢?日本人就想出了 一 个办法,他们在无线通讯取得的成功,全世界无人能出其右,他们想出的方法叫微计价 (microbilling) 。使用者每次进入无线通讯基地台,或者下载软件、玩游戏,都必须付费, 因为是微量计价,使用者对单次计价的微
8、量金额不以为意,但对收费的企业来说,累计之后 的金额却相当可观。 NTT DoCoMo就是这样成功的, 我相信这样的模式仍能让他们继续独领 风 骚,因为他们拋开了网络必须是免费的传统观念包袱。我认为免费本来就是个不甚 高明的想法。 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M & M Resources Center http:/ 问:这对光纤的未来又有什幺影响? 答:我想这会为新型态的资料服务(data services)带来竞争,但是新加入的竞争对手, 或甚至原有的两大对手,如果以打击对方的本业为目标,可能都无法获得市场的资金挹注。 第一个问题是技术方面的挑战,其广度和深度都随复杂性提高而增加,以往的长程骨干网络
9、 (long haul)仅单纯的将资料由甲地传输至乙地,都会区的传输网络就复杂多了,不仅从 甲地到乙地,还可能同时得传输至丙和丁地,有时要容纳网络流量,有时要处理时而壅塞时 而宽松的回路流量,或传统的声音传输(电话线路) 。这种技术问题虽异常复杂,但并非无法 解决。 问:如何解决? 答: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能使光纤科技发扬光大,并使网际网络通讯协议(IP)的功能获得充 分发挥的创意,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一旦 IP 解决了服务品质的问题,光学技术能提供 如传统线路般坚实的资料防护功能,这两者绝对可以在资料服务的每一面向获致成功。 问:第二个问题是? 答: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可能太心急。大量的资金投入C
10、LEC(竞争性的地区电信业者)即是一 例,误以为服务品质略作提升,客户自然会上门。过去从未出现一种创新技术,能够重新改 写成本结构,现在则不然,CLEC有机会利用这些创新技术做到这一点,却面临资本市场裹足 不前的窘境。事实上,期望只获得半数资金挹注的网络大幅获利,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 现在的问题是,技术已经出来了,但资金却未到位,这种情形得要一段时间才能改善。也许 在全球标准化的趋势下,有机会获得解决。网际网络有机会成为全球第一个标准化的场域, 而它不容小觑的威力,将是让众人投入精力,专注克服大问题的原动力。 问:能够获利的商业模式背后需要什幺样的趋势支持? 答: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长程骨干网
11、络长久以来的竞争,让我们汲汲在整个体系中占极小部 份的成本上打转,便利的联机(access)和其它许多值得应用的技术才是我们应该戮力创新 的层面,但大前提是必须要有需求,竞争必须是公开透明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任 何一个有足够创意的垄断业者。想想看,网络孕育了多少不同的联机方式,我自己就使用固 网和无线的通讯方式也就是行动电话,但我也可以随时转接至有线的通讯模式,此外,我 还有有线电视网络,只要稍稍升级,就能轻松传送声音。种种不同的联机方式瓜分着这块由 三套基础设施构成的大饼,成本高昂。我们已经看到创造价值的机会,但是整个产业结构必 须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创新技术。 问:这对康宁来说有何意义
12、? 答:如果你接受需求将日益茁壮的看法,那幺就等于我们将来得传输大量的信息,如果你也 同意联机品质的确很重要,那幺价值最高的联机难度最高,传输的距离也最远,必须将大量 信息传输至极遥远的彼端。从物理学来看,光是最好的选择,而光学技术也正是康宁在电磁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M & M Resources Center http:/ 技术方面的切入点,以人类基本需求为基础,其余的就交给物理学来解决。所以,光学技术 无疑是一项卓越的技术,但是成功获利的关键在于你的组织内部连结是否够紧密,进而有能 力创新。就这一点来说,我相信我们已经加入战场,身处革命浪潮中,所能做的就是加入战 局。 问:战场上的其它对手有
13、谁? 答:有新人,有旧人,还要加上尚未现身的对手。二十五年前,电信市场由传统的电信设备 业者垄断,整个产业即以他们为中心发展起来。后来康宁引进光学技术,显而易见的利益吸 引这些传统业者纷纷转进,直至今日,他们还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接着,是技术水准已超越光纤放大器(fiber amplifiers)而接近波长分段多任务技术(WDM) 的新业者,JDS Uniphase就是这类公司,该公司堪称获得金融市场奥援,进而以收购的方式 快速成立公司的典范。 此外,还有尚未现身的对手。只要解决这些问题仍有其价值,只要拥有大批资产的公司仍未 在技术创新方面急起直追,新成立的公司就有生存空间。过去十年来最强劲的
14、一股经济潮流 支撑着这一类的技术创新,未来十年也可能仍是如此。所谓的创投公司,提供了力量强大的 资金,以更有效率的方式界定技术藩篱。一个企业最大的隐忧就是组合管理流程的效率不彰; 无法当机立断做出取舍,是一种人性弱点。创投业者以强势的作为,订下多场竞赛的规则, 是极为有力的模式。 这些就是加入战局的对手,早在新技术蔚为风潮之前,康宁就已投入心血,即使热潮过了, 康宁还是会坚守岗位,不改其志,唯一的差别不过在于竞争者的有无罢了。 问:康宁的商机会出现在哪些地区? 答:现在全世界有百分之五十的地区还打不出第一通电话,所以一般来说,业者会从这些地 区着手,例如中国、后来加入的印度;总有一天非洲也会渐渐开发,还有南美洲。但除此之 外,还有一个更有利的选择,解决宽频的问题将会是一个契机,能带来惊人的成长。将宽频 布建视为全国第一要务的国家,当然就具备某些优势,因为这些国家愿意尝试更新、更好的 技术,而不受限于传统思维。就好象如果只是成立一个侃谔终日、光说不练的委员会,诸如 香榭丽舍大道这样的杰出工程能够成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