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10日-5786)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10日-5786)1: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是()单项选择题A、 理想B、 信念C、 意志D、 道德 2: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单项选择题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 3: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单项选择题A、初等教育B、平民教育C、普及教育D、义
2、务教育 4:“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单项选择题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 5:体态语言优于口头语言的一个方面是()。单项选择题A、词汇丰富B、表意清晰C、感染力强D、表现力强 6:古人所说的“学不躐等”体现了()。单项选择题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多项选择题A、孟子B、盛宣怀C、荀子D、庄子E、朱熹 8:下列教育家中持“儿童中心论”观点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洛克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
3、 9: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判断题对错 10:课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目的B、教学方法C、教学进程D、课的类型 11:王安石的伤仲永说明了()。单项选择题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B、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C、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D、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2:“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单项选择题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3:教师通过系
4、统地叙述或描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课堂讲授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 14: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教育思想D、教学原则 15:教学活动的构成有()。多项选择题A、上课B、作业C、辅导D、成绩评定E、社会实践 16: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单项选择题A、蔡元培B、席勒C、王国维D、斯宾塞 17:主张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逻辑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到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矫正理论B、现实疗法理论C、目
5、标导向理论D、和谐沟通理论 18: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复式教学 19: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20: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连贯性原则D、导向性原则 21: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毫无积极意义。()判断题对错 22: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6、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知识和技能为重点B、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C、情商和智商为重点D、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3: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单项选择题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发展性 24: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时代。单项选择题A、夏朝B、殷周C、三国D、秦朝 25:谈话法的特点是()。单项选择题A、师生对话B、教师问学生答C、学生问教师答D、教师起控制作用 26:德育一直是统治者“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这里强调的德育功能是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教育性功能 27:素质教育充分体
7、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判断题对错 28:“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传承的。单项选择题A、柏林大学B、剑桥大学C、巴黎大学D、哈佛大学 29: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工作B、教育计划C、教育途径D、教育手段 30: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单项选择题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A 解析 罗斯杰的观点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属于非指导教学模式。 3:答案C 解析 普及教育即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在中国,普及教育首先是普及小学教育。
8、 4:答案D 解析 家庭教育的特点权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而题干正是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特点。 5:答案C 解析 6:答案C 解析 学记中说:“学不躐等”,意思是,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这些说法符合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7: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小学的发展历程,1878年,张焕纶在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8:答案D 解析 9:答案正确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
9、,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A,B,C,D 解析 社会实践是教学的一种辅助途径,不属于教学活动。 16:答案A 解析 蔡元培在中国首次提出“美育”,他提倡要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0:答案D 解析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要求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基本要求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
10、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1:答案错误 解析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发展性是指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自我,具备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内在需求,以便使自我的主体性不断实现,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最终归宿。 24:答案B 解析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27:答案正确 解析 28:答案A 解析 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作是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29:答案A 解析 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教学工作。 30:答案A 解析 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技术小组。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