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学理论“生态学”的积极转向刘祖云: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用生态主义的方法来改造行政学 生态问题是人类终极性的问题;生态问题是中国大陆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大陆近些年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严重的。 美国的荒野哲学家霍尔姆斯 罗尔斯顿: “生态系统科学通常被称作终极的科学,因为它综合了各门科学,甚至于艺术与人文学科。 ”二、实现行政学与生态学的理论嫁接 理论发展的趋势与现实困境的突破口三、生态行政学是一种新的行政学理论一、大陆的研究背景: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副会长高小平教授2004年发表的论文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生态行政管理 “生态行政管理 ”;2007年出版的专著政府生态管理意义在
2、于:政府管理的对象扩展到生态事务 2、黄爱宝教授提出了 “生态型政府 ”这一学术概念,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 3、报告人与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也开始了这一选题,并在各种学术刊物也发表了学术论文8篇 4、上周日(12月27日)在 苏州大学 召开了一次小型学术会议 低碳城市与生态型政府。会议提交了14篇学术论文,并准备在社会科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做低碳城市与生态型政府的学术研究专题。二、生态行政学已成为一种学术力量 三个要素:核心的 学术概念 是否形成?一个感兴趣的 研究群体 是否产生?是否有相应的 学术成果 论文与专著? 生态行政学
3、能否成为行政学研究的新生力量,主要取决于这三个学术要素的构成,以及学术界的回应与关注 基本判断:目前在中国大陆,生态行政学的研究,它已经构成了行政学界不可忽视的一支学术力量了第一,生态行政学的核心概念业已形成,并且基本上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通过文献分析,在相关研究成果中,经常使用的三个语汇分别是 “生态行政管理 ”(2004高小平)、 “生态型政府 ”(2006黄爱宝)和“政府生态管理 ”(2007高小平)。这三个学术语汇,构成了生态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并在众多研究论文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理论阐述。其中, “生态型政府 ”使用频率最高第二,生态行政学的研究成果显示着学科发展的强劲动力。生态行政学是
4、一个中国化的行政学语汇。 “生态行政管理 ”、 “政府生态管理 ”与 “生态型政府 ”在学界被提及,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就收集到的资料,关涉生态行政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专著1部 政府生态管理;硕士论文2篇;另以 “中国期刊网 ”为据,按主题词,以“生态行政 ”、 “政府生态管理 ”、 “生态型政府 ”为检索词的期刊文章共46篇,其中半数以上的学术论文发表在部分大学的学报和省级行政学院学报,另有三分之一发表在像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具有较大影响度的核心期刊上。统计请参看大会资料第三,生态行政学的学术展开,表明一个感兴趣的研究群体正在形成江苏 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的青年学者三、研究可能涉及的
5、问题 1、生态型政府能否成为一种新的政府范式?在大陆的研究中,政府范式成为行政学的一种理论框架,用以解释政府改革与创新的一种理论 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透明政府、节约型政府、学习型政府 ,等等。在官方的文件是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 ” 2、生态行政学与行政生态学的区别与联系。 生态行政学:行政学+生态学 自然生态、生态方法论、生态主义 行政生态学:生态 政府与其环境系统的统一性、系统论的方法。 3、生态政治学与生态行政学的关系(1)理论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映(2)哲学伦理学 政治学 行政学生态哲学与伦理学 生态政治学 生态行政学理念建构 规则与规范选择 行为与行动 4、生态行政学作为一个学科对政府行为如何影响?(1)在社会的压力结构中,理论与学术对政府行为与政策选择是一种压力;(2)在大陆,这种压力形式是存在的;(3)在台湾地区,这种压力是否更大;如何互动。 5、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如何重塑行政学,再进一步,如何重塑生态行政学苏州会议:基本共识 大陆刚刚发端的 生态行政学 将在 “低碳思维 ”下获得全新的理论阐述。未来的3-5年, “低碳 ”将会成为大陆学术界的高频度 的学术语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