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东北红豆杉开发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75146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红豆杉开发研究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北红豆杉开发研究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北红豆杉开发研究进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北红豆杉开发研究进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北红豆杉开发研究进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北红豆杉开发研究进展第 24 卷第 1 期 2005 年 2 月中国野生植物资源ChineseWildPlantResourcesVo1.24No.1Feb.2005东北红豆杉开发研究进展陈庆红,陈庆瑛,黄利亚.赵晓飞(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吉林安图 133613)摘要系统论述了东北红豆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野生资源的分布现状,蕴藏量及开发前景,人工繁殖现状和技术,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关键词东北红豆杉;紫杉醇;开发利用;人工繁殖TheResearchAdvancesontheExploitationofTaxuscuspidataChenQinghong,ChenQi

2、ngying,HuangLiya,ZhaoXiaofei(InstituteofNationalNatureReserveofMt.Changbai,Antu133613,China)AbstractThispaperexpoundedsystematicallythebiologicalandec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Taxuscuspi-date,anditsdistribufionsituationofwildresources,thecontatiningamountandthefutureviewofexploitation,thesituationand

3、techniqueofartificialbreeding,andtheproblemsexistedintheresourcesexploitationandits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KeywordsTaxuscuspidata;Taxinol;Exploitation;Artificialbreeding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Sieb.etZucc.)是红豆杉科(Taxaceae)常绿乔木 ,高 l017m,胸径 1013cm,树冠倒卵形或宽卵形,大枝平展.树皮红褐色或灰红褐色,片状剥裂.叶条形,有短柄,生于主枝上者为螺旋状排列,生于侧枝上

4、者叶柄基部左右扭转,成不规则羽状排列,约成 45角斜展,柔软,先端凸尖,基部渐狭,上面光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中脉隆起,背面有两条灰绿色气孔带,长 1.52.5cm,宽 2mm 左右.雌雄异株;球花单生于前年枝的叶腋;雄蕊 614 枚,集生成头状,花药 58 裂,淡黄色;雌花具 1 胚珠,卵形,淡红色.种子坚果状,卵圆形稍扁,有 23 条棱线,红褐色,有光泽;假种皮杯形,淡红色.肉质,富浆汁,基部有数对黄色鳞片.花期 56 月,果期 78 月,种子 9 月成熟.东北红豆杉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其材质致密芳香,可做上等家具,亦可作为观赏树种.长自山植物药志记载,东北红豆杉叶含槲皮素,桂皮素,桂皮酸(

5、Cinnamicacid),鞣质,蜡状物质,二萜醇,紫杉醇(Taxinol,c2oH3oO5),紫杉素(Taxinine,C35O9),紫松收稿日期:20040202作者简介:陈庆红(1966 一),女,工程师.从事自然保护,科研等工作.素 A(Taxininea,C26H3608)和西阿多黄素(Sciadopi-tysin,C33H240l0H2O),紫杉醇是近年来从植物天然产物中提取出的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它能与微管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抗自血病,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的作用.1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东北红豆杉是典型的阴性树种,喜生于土壤湿

6、润肥沃的河岸,谷地,漫岗,常散生于海拔 60O 一1200m 的针阔混交林内,生长很缓慢.苗喜荫,忌晒,幼树和成树在冠层郁闭度 0.50.6 之间,长势好,随郁闭度增加,长势弱,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严.其天然更新方式有两种:种子繁殖和无性系萌芽繁殖.由于物种间隔离(是散生于林中)雌雄异株,异花授粉,使种子产生数量少.其种子假种皮味甘甜可食,常被鸟类,动物取食,使残存种子数量更少.另一方面,其种子种皮厚,处于深休眠状态,自然状态下经两冬一夏才能萌发,即使正常萌发,形成的幼苗抗逆性差,成活率也很低.东北红豆杉天然更新能力弱,生长也缓慢,年生长量 25cm,个别可达10cm.上述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也正是

7、其珍稀濒一41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第 24 卷危的客观内因.2 野生资源现状分布于东北地区.多生于红松,鱼鳞云杉,白桦,紫椴和山杨等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分布海拔6001200m,主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区,即吉林安图,汪清,和龙,抚松,浑江,长白及通化地区.向南延伸至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宽甸,桓仁,凤城和蚰岩等地.向北延伸至黑龙红省张广才岭东南部,老爷岭山区,小兴安岭南部的宁安,东宁,鸡西,绥棱等地.自然分布地域很窄,零星,年净生长量很低.资源储量很有限,估计总蕴藏量(鲜重)不足 300t.其枝叶,树皮采量极有限,采收量稍多即可造成植株第 2年死亡.3 人工繁殖现状及技术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浙江和东

8、北地区开始东北红豆杉扦插技术试验,繁殖技术获得突破.截止目前为止,东北红豆杉的扦插育苗技术已日臻成熟,黑龙红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在 1999 年的扦插成活率高达 98%,并从插穗处理,扦插时间,插床,激素种类及浓度等方面总结出了成套技术.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科研所于 20002003 年进行东北红豆杉的扦插试验,剪去下部 2 个小枝,底部剪口距侧枝点 0.5cm,于 45.角切下,将剪好的插穗放入0.2%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 20min,再用清水浸泡 20min,然后插入已做好的苗床内,插入深度为插穗的1/3 处.扦插床以河沙或素土为宜,床面可用敌克松或多菌灵消毒.扦插后以 75%遮阴网遮阴,

9、并定期浇水,床面湿度保持在 75%以上,60d 后生根,生根率 75%以上.生根后可换成 50%遮阴网.至秋季或翌春可移栽.4 东北红豆杉资源开发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1 开发研究存在的问题资源严重不足,可利用的野生资源十分有限,已人工繁殖栽培的目前也有限,难于满足生产需要.靠人工扦插繁殖栽培扩大红豆杉栽培资源看来已是目前最迅速,最有把握的紫杉醇资源发展之路.但由于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必要的扦插繁育技术,盲目一42 一扦插,不仅导致繁育失败,而且造成了野生资源的浪费,使东北红豆杉野生资源日趋濒危.中国的红豆杉资源开发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力量弱,也很分散,设备不足,资金短缺.各自相对独立研究开发,地

10、方保护主义严重,相互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红豆杉在中国作为一项产业来开发,仍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各环节发展不平衡.目前关键是缺乏可用原料.4.2 对策和措施(1)强化东北红豆杉野生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定位研究.东北红豆杉野生资源已十分有限,濒临灭绝.目前尚无人对野生红豆杉种群及其生长环境做长期定位定量的研究,应在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固定监测样地,对红豆杉种群生态学,生物学特性进行定位监测研究,为积极保护,促进野生资源的扩大,异地引种栽培和人工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2)强化人工栽培与快速繁殖技术试验的推广应用.东北红豆杉资源开发不能靠野生资源,而应依赖于栽培资源.具体措施有:建立东北红豆杉迁地保

11、护区,一方面保护种质资源,更重要的是进行遗传选育优良的高紫杉醇产量的红豆杉栽培品种,为大规模种植和快速繁殖提供材料;应用组织培养和克隆技术等,拓宽东北红豆杉的人工繁育途径,达到快速扩繁的目的;人工栽培与快速繁殖技术试验的推广应用.(3)应用细胞工程学方法生产紫杉醇及其具有同样抗癌活性的类似物,达到工厂化生产紫杉醇的目的.参考文献:1张继有,严仲铠 .李海日,等.长白山植物药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190.2马小军,丁万隆 ,陈震.东北红豆杉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5,7(3):75 77.3李云,梁庆丰 ,曹孜义.红豆杉体外培养生产紫杉醇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2003,25(1):86 92.4谢遵国,王辉忠 ,黄吴,等.紫杉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1999,1:l8 一 l9.5费永俊,雷泽湘 ,余昌均,等.中国红豆杉属植物的濒危原因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自然资源.1997(5):5963.6陈未名.红豆杉属 l5 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J.药学,1990,25(3):22724O.7刘本叶,叶和春 ,李国凤.抗癌新药紫杉醇的研究概况J.植物学通报,1995,12(3):814.8刘涤,章国英 ,王晓,等.红豆杉资源与紫杉醇生产概况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7,6(1):49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