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五首 饮酒,陶渊明,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重点)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难点),学习目标,作者介绍,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被称为“田园诗人”。 其现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归隐之后,有诗一百六十多首,辞赋散文等十多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写农耕劳动,写与农民的交往,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了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情意真切,格调清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称为“田园诗”。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
2、等。,饮酒(其五)选自陶渊明集卷三。此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之后,饮酒即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背景资料,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古代把汉魏以后无严格格律要求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在诗句的形式上,既有五言也有七言,还有杂言。两汉时期的“乐府诗”“古诗”,就是这种古体诗,它是一种新兴的诗体。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
3、“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知识链接,结庐( ) 喧( ) 东篱( ),检查预习,l,xun,l,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朗读指导,怎样理解开篇四句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整体感知,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有寄身庙宇,而是身处喧嚣的“人境”,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联该
4、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内容探究,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见”字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品味赏析,“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写出了诗人看
5、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而“望”字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1、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前四句叙事道理(人静无喧心远地偏)中间四句写景显理(采菊见山日夕鸟还)最后两句抒情悟理(真意忘言) 2、平易朴素的语言风格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书写归隐之情,或叙田园之乐,或到人生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含有理趣。,写法探究,饮酒(其五)一诗是如何将记叙、描写、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请简要评析。,鉴赏评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的生活环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描写
6、,细致地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悠然”的心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拓展延伸,饮酒(其五)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之可障隔,又岂俗物之所妄干。”(王士祯古学千金谱)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总 结,而无车马喧生活宁静心远地自偏内心恬淡饮酒 (其五) 采菊见南山热爱自然山夕鸟飞还生命真谛,结构图示,情景相融 物我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