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2日-1554)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2日-1554)1: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其论著有()。多项选择题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C、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D、卢梭的爱弥儿E、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3:教学策略的类型有()。多项选择题A、内容型B、形式型C、方法型D、综合型 4:“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
2、时期的教育目的。单项选择题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清朝末年新学制改革之后D、中华民国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单项选择题A、中央B、地方C、学校D、家庭 6: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单项选择题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先升后降趋势D、先降后升趋势 7: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技术职业。()判断题对错 8: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判断题对错 9:智力的个别差异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判断题对错 10: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起源论者所强调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B、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C
3、、人类语言产生后的必然要求D、对外部自然界的恐惧 1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师养成良好的()单项选择题A、 职业道德信念B、 职业道德习惯C、 职业道德意识D、 职业道德理想 12: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多项选择题A、群众性活动B、以人为核心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E、班级授课制 13:研究型课程注重的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判断题对错 1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单项选择题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4、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5:使用最广泛的课堂观察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目视法B、扫视法C、巡视法D、提问法 16: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多项选择题A、男女性别差异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17: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单项选择题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8: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单项选择题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9:教师礼仪的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率先性B、示范性C、
5、系统性D、整体性E、影响的深远性 20:在操作技能形成中实际再现出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21:智力是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和个人努力综合作用的产物。()单项选择题A、对B、错 22: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不同层次的活动组成()多项选择题A、 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B、 个体的心理活动C、 社会实践活动D、 思维活动E、 23: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单项选择题A、知情B、知行C、意行D、知意 24:个别教师以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对学生关禁闭的行为侵犯了学生
6、的()。单项选择题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 25:非正式群体一般有几种类型?()多项选择题A、求知型B、知己型C、爱好型D、好恶型 26:一份教案的核心是规划板书内容。()判断题对错 27:观察存在着主观的成分,“纯客观”的观察是不存在的。()判断题对错 28: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个性的自由发展。()判断题对错 29:课时是现代教学组织的基本时间单位。()判断题对错 30:评定学业成绩时,信度好,效度却往往不高的试题是()单项选择题A、问答型试题B、论文式试题C、主观性试题D、客观性试题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陶冶法的定义。 2:答案A,C,E 解
7、析 略。 3:答案A,B,C,D 解析 教学策略的类型有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4:答案B 解析 这是清朝时期提出的教育目的。 5:答案B 解析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 6:答案A 解析 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上升趋势。 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8:答案正确 解析 9:答案错误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早期和个体幼年时的模仿行为,像孩童出于好奇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活动就是教育。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A,C,D 解析 课外活动按活动的人数和
8、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13:答案错误 解析 研究型课程注重的是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14:答案D 解析 略。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A,C,D,E 解析 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 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方 方面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全面”的差异性,才使得人与人之
9、间各有千秋,千差万别。但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又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教育 教学情景中学生与学生之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A,B,D,E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智力的发展并非是某一个因素孤立作用的结果,而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2:答案A,B,C 解析 个体主观能动性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23:答案B 解析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见学习精要中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A,B,C,D 解析 非正式群体是非正式规定的、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求知型、知己型、爱好型、好恶型等。 26:答案错误 解析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涉及教学进程。 27:答案正确 解析 28:答案错误 解析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29:答案正确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