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解析】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48406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解析】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KS5U解析】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KS5U解析】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KS5U解析】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KS5U解析】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黄梅二中 2017年秋季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2 分=60 分)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 年)中指出,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下表为我国人口变化预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下列说法符合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是A. 出生人口性别逐渐趋于平衡B. 劳动力人口趋于年轻化C. 人均寿命增长,死亡率降低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2. 根据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推测其对我国农村的影响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变小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农村学校儿童上学平均距离缩短A. B. C. D. 【答案】1. A 2. B【解析】1. 读表

2、1可知,我国人口性别比自 2015年的 113.5下降到 2020年的 112,到 2030年下降到 107,说明性别比趋于平衡,A 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力人口趋于老年化,B错。人均寿命延长,死亡率升高,C 错。生育率自 2020到 2030年间没有变化,而死亡率升高,自然增长率应当降低,D 错。故选 A。2. 读表 1可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导致农村劳动力比例降低,农村劳动力短缺,会推动劳动力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劳动力年龄增加,错。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居住,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对。由于农村人口比例降低,农村少年儿

3、童数量减少,学校布局更加稀疏,农村学校儿童上学平均距离延长,错。故选 B。在广东省肇庆市(22.5N,111.5E)美丽的仙女湖上,有座山酷似一卧佛,每年都有几天,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10 月 3日是当地“卧佛含丹”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观测者要想看到“卧佛含丹”景观,应该在卧佛山的什么方位A. 东北 B. 东南C. 西北 D. 西南4. 若对“卧佛含丹”现象进行现场直播,则直播时间与下列图中大体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3. A 4. B【解析】3. 九、十月份,太阳应在西南方向落下,而卧佛头朝正北,脚朝正南,为南北向,所以在与日落相

4、对的方向,即东北方向,面向西南才能看见此景观;而在西南方向,面向东北,看不见日落;在东南,面向西北,也看不见日落;在西北,面向东南,也看不见,日落。故选A。.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 ,午间即正午。据图回答下列各题。5. 右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正东 正南 正西 正北A. B. C. D. 6. 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全年一样B. 正午比上午大C. 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D. 春秋分日各地一样7. 若夏至日北京时间 17:00 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 ,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A. 四季分明 B. 出现

5、极昼现象C. 酷暑难耐 D. 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答案】5. C 6. C 7. B【解析】试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计算、地方时的计算5. 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若该地位于太阳直射点的北方,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门朝正南;位于太阳直射点南方,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门朝正北,C 正确。6.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屋内地面光照面积越小;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全年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一样;正午太阳高度比上午大,屋内地面光照面积比上午小;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屋内地面光照面积达到全年最小,C正确;春秋分日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屋内地面光

6、照面积不一样。7. 北京时间 15点时该地正午,地方时为 12点,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4 分钟已知地与所求地经度差,可算出该地位于 75E;根据“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可算出该地为 68.5N或 21.5S;(75E,21.5S)位于印度洋,因此该地位于(75E,68.5N) ,寒带地区,全年气温低,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B正确。2016年 11月 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发明的。下表为二十

7、四节气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黄梅实际物候与惊蛰和霜降节气相比A. 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 B. 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提前C. 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错后 D. 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提前9. 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B. 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C. 冬季风增强,冷空气分批南下,带来多次降温D. 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答案】8. A 9. C【解析】8. 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哈尔滨位于东北

8、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故与实际物候相比,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故选 A。9.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故答案选C。点睛:白露: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

9、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盆地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 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 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盆地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盆地中部相对较少。 “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盆地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

10、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盆地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在我国雾霾天气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中西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乡村少城市多,春夏季节少秋冬季节多。据此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0. 上图中所示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是A. 湿度大,降水多 B. 气压高,气温低C. 逆温层,风力小 D. 风力小,湿度大11. 雾霾天气对下列相

11、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A. 果林园艺及乳畜业 B. 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C. 钢铁及汽车制造业 D. 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答案】10. C 11. D【解析】试题分析:10. 读图分析可知,图是降雨天气,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较少,不易出现雾霾天气, A 错。图显示某地不同气压状况的天数,不是某一天的天气状况, B 错。图中气温变化表示垂直方向上有逆温现象,可能出现雾霾天气,C 对。图表示这一天的风速较大,雾霾形成是在静风天气,D 错。11. 雾霾天气时能见度降低,看不清景物和道路,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D 对。对果林园艺及乳畜业、钢铁及汽车制造业、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影响较小,且不能直接严

12、重影响,A、B、C 错。考点:雾霾形成条件,主要影响。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2. 影响 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A. 地面状况 B. 洋流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13. P、Q 两地相比可知A. 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 P地少 B. P 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 Q地多C. 日照时数决定太阳辐射总量 D. P、Q 两地的热量条件相当14. P地所在地形区A. 使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增加 B. 使夏季印度低压势力减势C. 增加亚洲内部地区降水量 D. 削弱了东亚季风环流势力【答案】12. C 13. B 14. A【解析】12. 根据海陆轮廓,Q 地是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

13、带影响,气候常年炎热干燥,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影响 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C 对。地面状况、洋流、海陆位置不是日照时数多的主要影响因素,A、B、D 错。13. 根据海陆轮廓,P 是青藏高原区。结合图示等值线数值,P、Q 两地相比,Q 地的年日照时数比 P地多,A 错。 P 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 Q地多,B 对。日照时数影响太阳辐射总量,C错。P、Q 两地的热量条件差异大,D 错。14. P地所在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区,高原山地地形阻挡冬季风对南亚的影响,使南亚次大陆气温年较差变小,A 对。不能使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减弱,B 错。减少了亚洲内部地区降水量,C 错。不影响东亚季风环流势力,D

14、 错。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方的特点,素有“中亚绿洲” “塞外江南”的美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 据图分析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地形封闭,各大洋水汽都难以到达,但有四周高山冰川的融水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利于形成地形雨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 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冬冷夏热A. B. C. D. 16. 该地区的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生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山脉“阴阳脸”。下列关于“阴阳脸”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叙述是( )A. 阳坡温度高,不适合树木生长B. 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湿度大

15、,林木生长旺盛C. 阳坡山地放牧与过度樵采毁坏了森林D. 阴坡为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适合树木生长【答案】15. C 16. B【解析】15. 伊利河流域北部为北天山山脉,南部为南天山山脉,海拔都在 4300米以上,两山形似一“三角形” ,该“三角形”向西开口,中部为海拔在 3500以下的乌孙山,而伊利河位于北天山山脉和乌孙山之间。该地盛行偏西风,这样的地形有利于形成地形雨,正确;较多的降水使得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大,错误;北部高大的山脉可阻止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南侧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正确。该地冬冷夏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大陆性强,错误。故正确

16、,答案选 C项。16. 阴坡位于背阴坡,温度较低,蒸发较弱,湿度较大,所以有利于树木的生长;而阳坡温度较高,蒸发较强,湿度较低,水分条件就不如阴坡,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故答案选 B项。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7. 上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18. 上图示区域A. P地坡度最陡 B. 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C. 适宜发展果林业 D. Q 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答案】17. A 18. C【解析】17. 图中河流在甲处坡度数值

17、最大,说明甲处坡度最陡,坡度越陡,河流流速越快,故选D。18. P处坡度值小于甲处,所以甲处坡度最陡,A 错。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图中给出的是坡度大小分布,不能看出海拔高低,所以不能判断河流流向,B 错。由图中坡度线分布可以看出该地坡度较大,不适于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林果业,C 对。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Q 低位于丙、丁北侧,是迎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好,D 错。故选 C。【考点定位】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河流水文特征【方法总结】等高线数值的判读:等高线值的判读是以等高线为基础,综合题目信息对所求地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

18、,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2、根据示坡线判定。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3、根据等高距判读。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 0.6100m) ,可计算出这两地间的相对高差。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

19、判读。 (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 (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以根据公式计算。H 高H 低HH 高H 低+2d,其中 H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程,H 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下图中乙图为甲图中我国某 L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 导致 L河流量变化如图乙所示的主要原因是A. 连续暴雨 B. 气压变化 C. 气温变化 D. 连续阴雨20. 正常年份,该季节流域农作物易遭受A. 融雪洪涝 B. 干旱 C. 暴雨 D. 病虫害21. 依据图中信息判定,当地气候类型为

20、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C. 高原山地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19. C 20. A 21. B【解析】试题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19. 从图中可看出,连续两天的径流量最大都出现在午后,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间,流量与温度变化成正相关,可知流量变化的原因是气温的变化,C 正确。20. 4月为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农作物易受融雪洪涝的影响,A 正确;春季因积雪融化,可缓解干旱;东北地区雨季在夏季,春季不易出现暴雨;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春季病虫害少。21.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B正确。阿联酋是一个

21、热带沙漠广布的国家,其每年从荷兰大量进口绿色植物和鲜花,而这些植物和鲜花大多数是荷兰从中国进口的半成品经过培植而成。2017 年 5月,某中国绿色植物和鲜花生产商直接在阿联酋建设新型智能大棚,移栽我国半成品植物和鲜花,实现绿色植物和鲜花的就地生产和销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2. 中国成为荷兰半成品植物和鲜花进口来源地的主要优势是A. 距离远,易于检测产品成活率 B. 生产成本低,利润提升空间大C. 生产技术成熟,产品质量可靠 D. 国土面积广阔,产品品种丰富23. 该新型智能大棚的主要作用是A. 增强光合作用 B. 防止土地盐碱化C. 调控温度、湿度 D. 减弱紫外线辐射24. 中国绿色植物和

22、鲜花生产商直接投资阿联酋,可以A. 改变当地炎热气候 B. 丰富我国鲜花品种C. 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 D. 提高产品经济效益【答案】22. B 23. C 24. D【解析】22. 荷兰相比中国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更高,中国相比荷兰绿植的生产成本更低,荷兰从中国进口半成品植物和鲜花,利润提升空间更大。选 B正确。23. 阿联酋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降水少;鲜花和植被生长需特定的水热条件,建设新型智能大棚,可调控温度、湿度才能移栽我国半成品植物和鲜花进行生产。选 C正确。左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右下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 5个观测点信息(岩层代号 P-Q

23、-S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5. 图中与该小组考察的路线基本一致的是A. L1线 B. L2 线 C. L3 线 D. L4 线26. 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M处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B. M处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C. N处地貌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D. N处断层发育多地质灾害【答案】25. D 26. A【解析】25.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图的判读。主要根据海拔高度来判断考察路线。据图可知,起点海拔 531米,排除 L1和 L2线;沿途海拔最高处达到 600米以上,可排除 L3线,L4 线符合。故选 D。26.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据图,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可判断 N

24、处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部位,是良好的储油构造,M 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部位,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 错误;M 处顶部受挤压力,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A 正确;N 处岩层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被侵蚀,N 处地貌形成以外力侵蚀作用为主,C 错误;据图看不出 N处多断层,D 错误。故选 A。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右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 2728 题。27. 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S点在 T点西南方向 B. 在 P点可以看到 T点C. T处不适合露营 D. 在 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28. 正确表示经过 PQ

25、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 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A. B. C. D. 【答案】27. C 28. A【解析】试题分析:27. 据图可知,S 点在 T点的东北方向;S 处的径流向两边分流,说明为山脊,不会有洪水威胁;PT 之间有山脊 S阻挡不能通视;T 处为径流汇集的山谷,易发生山洪,不宜宿营,所以 C正确。28. 据图可知,从 P到 Q依次经过山坡、山脊(S) 、山坡、山谷、山坡、山脊、山坡,据此判断剖面图,山脊处的等高线凸向地处,山谷处等高线凸向高处,据此判断等高线的分布所以本题 A正确。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我国云南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下图为“云南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

26、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9. 按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A. 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断裂 B. 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C. 岩浆喷出、褶皱、岩浆侵入、断裂 D. 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断裂30. 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匹配的是( )A. 挤压隆起 B. 岩层断裂C. 岩浆侵入 D. 水平挤压【答案】29. A 30. D【解析】29. 由图可知:断层两侧岩层不连续,故断层最后发生,侵入的岩层阻断了喷出岩,故侵入岩后发生,而褶皱最早发生。选 A。30. 为喷出岩,A 错;为沉积岩中的洞穴,为溶蚀作用,B 错;为形成不同岩层的界面,C 错;为岩石的弯曲,为地壳运动,水

27、平挤压所致,D 对。【点睛】地质作用形成先后顺序的判读原则:被断层切断的岩层先于断层形成;被岩浆侵入的岩层先于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被侵蚀的先于侵蚀作用形成。二、综合题(14 分+14 分+12 分=40 分)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某科考队于某年 12月考察 M岛(如图所示)。考察中发现,该岛东部与西部自然差异显著;在对南部某自然保护区考察时,还发现很多树木匍匐在地,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或“醉汉林”景观。出现该现象与该岛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1)描述 M岛所处的海陆位置。(2)简述该岛东部与西部突出的自然环境差异。(3)分析在该岛出现许多“醉汉树”的原因。【答案】(1)地

28、处南美洲(大陆)南部(端),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2)西部海岸线曲折(多海湾),东部海岸线较平直;西部地势较高(多山地冰川),东部地势较低;西部降水量较大,东部降水量较小 (3)地处西风带,全年多盛行强劲的偏西风,树木顺风势而立,(风力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冠)不断生长;加之土层贫瘠,树根扎不深【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地理位置的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景观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从图中可以看出 M岛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2)自然地理环境可以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等方面来作答。读图,该岛是南美

29、洲南部火地岛。西部海岸线曲折,多海湾,东部海岸线较平直。西部地势较高,多山地冰川活动,形成许多峡湾海岸。东部地势较低。受西风带影响,西部是迎风坡,降水量较大,东部是背风坡,降水量较小。(3)该岛地处西风带,全年多盛行强劲的偏西风,树木顺风势而立。风力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或树冠不断生长,加之土层瘠薄,树根扎不深。所以出现许多“醉汉树”。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鄂霍次克海被称为“太平洋冰极” 。2017 年 1月,有多艘俄罗斯船只因为海面迅速冰封而被迫滞留在俄罗斯远东的鄂霍次克海,几百名船员被困。专家指出,营救工作难度很大。材料二 鄂霍次克海位置示意图材料三 南千岛群岛

30、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群岛向南延伸部分,目前在俄罗斯的实际控制之下,日本称为北方领土或北方四岛,总面积 5038.33km2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而且拥有优良的港湾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大陆架煤气资源储量约 16亿吨,黄金储量约 1867吨,银 9284吨,铁 2.73亿吨,硫 1.17亿吨。最近,俄罗斯邀请中国和韩国共同开发南千岛群岛。(1)分析鄂霍次克海成为“太平洋冰极”的原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自然条件分析营救被困船员可能面临的困难。(3)简析开发该区南千岛群岛的优势条件。【答案】 (1)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受寒流影响大;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温剧烈;海域封闭,与大

31、洋的能量交换较少 (2)正值北半球冬季,气温低,冰层厚;风力大;因暴风雪而使能见度较差等 (3)海运便利;渔业资源丰富;附近海域海底矿产资源丰富;政策支持【解析】本题以鄂霍次克海为背景,考查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考查区域发展的区位优势,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主要从纬度位置、洋流、地形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该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度较小,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沿海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冬季受西北风的影响,降温剧烈;海域较为封闭,与大洋的能量交换较少。(2)据材料可知,该季节正值北半球的冬季,气温较低,冰封较厚;冬

32、季风力较大,且因暴风雪影响导致能见度较差。(3)考查区域发展的区位优势,主要从交通、政策、资源量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有利于物资的运输和商品的流通;沿海地区渔业资源丰富;附近海域海底矿产资源丰富;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1)锋面活

33、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 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

34、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年来,随着鄱阳湖面积缩小,湖畔出现了面积达 20平方千米的沙山,一湖清水、金黄沙砾一起构成了黄绿相间的“山水沙漠” 。2014 年冬季,鄱阳湖再创历史最低水位,放眼望去,大片湖底就像一片北方的大草原。(1)指出甲、乙两地年平均雾日数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沙山”的形成原因。(3)为遏制鄱阳湖萎缩,有专家提出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修建大坝。你认为是否可行?简述理由。【答案】(1)乙地年雾日数较甲地多。影响因素:水文、地形 (2)

35、鄱阳湖流域多低山丘陵,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大量泥沙被河流搬运到湖区沉积;冬季风强劲,将湖盆内裸露的泥沙搬运至沿岸地区堆积 (3)可行。理由:提高枯水期水位,保持其湿地功能;利于鄱阳湖区的防洪和抗旱;带来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或不可行。理由:影响湖泊的调蓄功能,汛期吸纳洪水和枯水期补给干流径流能力下降;湖区由于水流变慢,泥沙淤积加剧,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影响湖泊的调蓄功能,加剧下游的洪水压力;阻隔了江湖的自然联系,影响鱼类洄游,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答出一种意见及其理由即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雾的原因,以及外力作用于地貌,大坝建设的利弊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6、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根据图示等值线数值变化可知,甲地平均雾日数少于乙地。甲地距湖泊较远,水汽较少;而乙地靠近湖泊,水汽充足;且乙地为山地地形,气流沿山坡抬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易形成雾。(2)沙山的形成和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以及风力搬运、堆积等作用有关。鄱阳湖流域多低山丘陵,夏季多暴雨,因此流水侵蚀作用强,碎屑物质(泥沙)丰富;大量的泥沙经河流搬运作用进入湖区后沉积;冬季时,湖泊水位较低,泥沙裸露,该地受强盛的西北季风影响,将裸露的泥沙搬运至沿岸地区堆积而形成沙山。(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表明不同的态度,若果回答可行,就从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来进行分析,如果不可行,就从不利方面

37、和不利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在鄱阳湖入江水道之间修建大坝,可以保证鄱阳湖枯水期维持一定的水面及水体容积,保护和改善鄱阳湖水生态环境;水体的维持,可以解决环湖地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能在干季枯水时,增加湖区有效灌溉面积,增产粮食;水位的保证,也能改善湖区航运条件,有利于吃水深的船航运;保证湖泊一定的水位,在枯水期为长江下游补充流量,满足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可增强鄱阳湖枯水季节水体的稀释降解能力;水闸的右岸还将设置阶梯式鱼道,可稳定保护区湿地面积,保护越冬候鸟及水生珍稀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湖区水位的保证还有助于减少湖区有螺洲滩面积,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防效益;但是建设大坝的同时,也会使湖泊在汛期蓄

38、洪能力和枯水期补给干流的能力下降;由于大坝的建设,下游水量减少,湖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湖床抬高,水湖泊的调蓄功能,加剧下游的洪水压力;同时由于流速减缓,与外界水体的交换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下降;大坝的建设阻隔了江湖的自然联系,影响鱼类洄游,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点睛:修建水库的利弊:1、主要作用:防洪抗旱/防汛抗旱(最主要) 、发电 次要作用:灌溉、供水、航运、 渔业 、旅游.2兴建水库的弊端(1)增加库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影响兴建水库可能会诱发地震,增加库区及附近地区地震发生的频率(2)泥沙淤积.库区泥沙淤积造成水库的实际库容不断减小(3)下游土地的土壤盐碱化不断的灌溉又使地

39、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碱化(4)库区及下游的水质恶化库区水面面积大,大量的水被蒸发,土壤盐碱化使土壤中的盐分及化学残留物增加,从而使地下水受到污染,提高了下游河水的含盐量.(5)对下游河道的影响 由于水势和含沙量的变化,还可能改变下游河段的河水流向和冲积程度,造成河床被严重冲刷侵蚀,入河(海)口向陆地方向后退.(6)移民问题和对库区风景、文物的影响由于水位上升使库区被淹没,需要进行移民(大问题).并且由于兴建水库导致库区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被淹没,需要进行搬迁、复原等.(7)对疾病传播的影响由于水流静态化导致下游血吸虫病等流行病的发病率增加,库区也会更容易滋生蚊蝇及其他致病微生物.(8)对气候的影响库区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水的蒸发量上升,因此会造成附近地区日夜温差缩小,改变库区的气候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