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解析】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48384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解析】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KS5U解析】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KS5U解析】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KS5U解析】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KS5U解析】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三历史试卷命题学校:赤壁一中命题教师:李青山 审题教师:谢江娥考试时间:11 月 3 日 10:00-11:30 试卷满分: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本卷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A. 周王室安全B. 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C. 王位世袭制D. 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答

2、案】D【解析】材料中“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等与周王室安全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与嫡长子继承制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与王位世袭制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这些周礼维系着宗族分封下家庭关系、君臣关系、邦交关系等,有助于巩固社会秩序,故 D 项正确。2. 某学者在比较东西方古代专制制度过程中指出:“专制主义不是无限王权,而是有限王权,它大致都受到法律、习俗、官僚机构和各种社会力量的限制。历史上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统治者一人取得绝对的权力,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可以为所欲为的情况君主制、共和制、城邦制,甚至民主制、民主集中制下,都

3、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古代专制实际上是开明专制B. 个人独裁和当时的政体没有太大关系C. 有限王权是民主的源头之一D. 专制主义统治在古代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统治者一人取得绝对的权力,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可以为所欲为的情况君主制、共和制、城邦制,甚至民主制、民主集中制下,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可得出,个人独裁和当时的政体没有太大关系,故 B 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反映 A 项和 C 项;D 项虽然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统治者一人取得绝对的权力,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可以

4、为所欲为的情况君主制、共和制、城邦制,甚至民主制、民主集中制下,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得出材料主旨,分析各选项即可。3. 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A. 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B.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C. 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D. 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答案】C【解析】根据“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田庄体现了宗族的特点,聚族而居拥有强大的凝聚力,一个田庄实际上就是一个坞堡,久而

5、久之容易形成地方割据,造成国家分裂,故 C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B 项说法错误,直接由材料分析不出田庄与朝廷分庭抗礼;D 项说法虽然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 “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结合所学分析解答。4.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A.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答案】C【

6、解析】由“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可以看出董仲舒批判不同思想,最终给予统一的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主要是通过此措施来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故本题答案选 C 项;A 项不选, “神化儒学”材料没有体现;B 项不选,道德与统一思想无关;D 项不是儒家思想的用意,排除。5.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

7、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A.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B.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C. 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D.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题干要求从“趋势”背景下分析推断,实际上肯定鸦片战争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产物,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的结果,故选 B 项,排除 A 项;C,D 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住关键信息“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

8、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结合近代世界发展的资本主义趋势分析解答。6. 19 世纪 6a 年代,广东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步艰难B. 国货工艺水平低不如洋货受民众欢迎C. 半殖民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贸易的窘境D. 外国商品税务负担轻成本低【答案】C【解析】题干所反映的现象是因为作为洋货在中国销售可以少交税,导致成本低,更容易赚取利润,但是题干问的是实质问题,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导致的,故排除

9、 D 项而选 C 项;A 项题干所反映的并不是民族工业而是商业贸易,故排除;B 项的说法不符合题干原意,因为自始至终都是在讲国货的销售,而没有说到洋货,故排除 B 项。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 “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结合 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分析材料。7. 革命党人朱执信说:“社会主义这个词是日本翻译的,若按中国的说法, 社会主义本译民生主义” 。1907 年,孙中山在接受法国时代杂志记者访谈时明确说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和欧洲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革命核心仍是民

10、权B. 革命内部发生分歧C. 革命策略发生改变D. 革命指导思想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孙中山主张“和欧洲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要建立一个社会矛盾比较缓和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体现了孙中山的政权构想,表明是三民主义的革命核心是民权,故选 A 项;朱执信是孙中山的追随者,材料没有表明革命内部发生分歧,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策略问题,排除 C 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没有发生改变,排除 D 项。点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和欧洲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分析解答即可。8.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

11、:“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 ”以该学者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间题是A. 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B. 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C. 倡导“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 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答案】D【解析】实行民主宪政,符合民主法治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 A项错误;B 项通过法律确立民主,符合法制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 B 项错误;C 项倡导主权在民,符合民主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 C 项错误;D 项违背材料中“宪法者非因一时

12、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的问题,不符合法制精神,符合题意,故选 D 项。点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 ,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目的分析解答。9. 下图是民国时期金蝶饭店的广告。该广告反映的社会景象说明A. 尊孔排外之风抵制西化B. 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C. 西方饮食文化成为主流D. 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答案】B【解析】材料民国时期饭店的广告,反映出当时生活方式的西化,与尊孔排外之风无关,故A 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采用公历纪年,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也开始在中国出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可见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故 B 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出生活方

13、式的西化现象,没有反映出西方饮食文化的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生活方式的西化现象,没有反映出国人的接受程度,故 D 项错误。10. 二延安地区延川县第三乡 321 户(部分)阶级成分表:据此可知当时A. 中国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B. 地主阶级在中国已经被消灭C. 边区政府注重革命根据地建设D. 二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成效显著【答案】C【解析】有材料时间看出,图表反映的是抗战时期延安地区延川县第三乡 321 户(部分)阶级成分,抗战时期中国农民生活水平仍很落后,选项 A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地主阶级在中国已经被消灭是在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后,选项 B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

14、学知识可知,贫民比重的下降、中农、富农的增多是边区政府注重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结果,也反映了边区政府是注重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边区政府而非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选项 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1. 近代某一思想家认为:圣贤之道并不鼓励发展人民的能力,反而抑制其重要活动力的自由施展;传统统治者们也鼓励节俭,反对发展财富,反对积极进取,推祟知足。他认为,这些都违反了西方通过提高人类能力与智力来加速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原则。此思想家最可能是A. 康有为B. 严复C. 孙中山D. 陈独秀【答案】B【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传统统治者为了便于控制国家,一直尽力使老百姓处于无知虚

15、弱的状态。为了保持稳定,他们贬抑竞争和革新,训诫老百姓遵循祖制。他们鼓励节俭,反对发展财富。他们祟古贬今。他们反对积极进取,推崇知足。 “这些都违反了西方通过提高人类能力与智力来加速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原则”说明此思想家认为上述统治者的做法违背了人类进化的规律的,故选 B 项,因为严复是最早在中国宣传进化论的人。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这些都违反了西方通过提高人类能力与智力来加速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原则。结合所学可知,符合思想家严复的思想。12. 19$0 年 8 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

16、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 ”这表明了中国A.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B. 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C.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D.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答案】A【解析】根据“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表明邓小平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要守法,体现了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故 A 项正确;材料是邓小平的一段讲话,不能体现“法制不断完善” ,排除 B 项;C 项和 D 项与材料无关。点睛:关键要抓住材料的主旨:邓小平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要守法。然后逐一排除不符合主旨的选项即可。13.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护照不论在护照种类上,还是在内容格式上,都经历了多次变

17、革。先后印制了 30 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 1950 版、1953 版、1958 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 版、1975 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答案】B【解析】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推动了中西关系的正常化,结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71 年”可知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还没有实现正常化,故 A 项排除;据材料中“1950 版、1953 版、1958 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可得出当时中国实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而“1971 版、1975 版改为中

18、法英文对照”源自于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改善,中国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故 B 项正确;“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是在新时期,与材料时间不合,故 C 项排除;“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反映的是建国初期,也不能反映题意,故 D 项排除。14. 1958 年 6 月后,中央先后作出了下放计划管理权限,下放基建项目审批权、下放财权和税收权以及下放商业、银行管理权等一系列决定,把铁路、交通、邮电、航空、港口、电力等重点企业也下放给了地方,该措施A. 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 协调了中央和基层经济关系C. 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D. 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答案】C【解析

19、】材料讲述了中央“下放计划管理权限” ,并不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事实上改革开放前中国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其弊端一直存在,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扩大地方的经济建设的管理权限,以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大搞建设,不涉及协调中央和基层的经济关系,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在大跃进运动期间,中央变中央集中管理体制为地方为主的分散的多中心的计划管理体制,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故 C 项正确;材料导致工业生产的无计划性,使工业生产混乱,不利于其健康发展,故 D 项错误。15. 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以下观点

20、属于“一致”的是A. 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B. 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C. 以个人判断为标准D. 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的学者均以个人判断为标准,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体现理性思想,是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而非古希腊学者的思想,A 不符合题意,排除;全体公民参加城邦管理属于政治态度,而古希腊的学者的政治态度是不尽相同的,B 不符合题意,排除;古希腊的学者均强调公民政治而非平民政治,D 不符合题意,排除。16. 雅克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写道:“(在欧洲)16 世纪有关圣经理论的文章以及彼此攻汗的文

21、章不再完全用拉丁文来写作,专供僧侣阅读了,而是开始使用比较流行的方言,通过新生的大众传媒手段向民众宣传推广各种思想。 ”这种行为A.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B. 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C. 摧毁了教会思想专制D. 有利于培育国家意识【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基督教会的影响程度,故 A 项排除;奠定文艺复兴基础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故 B 项排除;摧毁了教会思想专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C 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期间, 圣经语言开始使用本民族语言,不再使用拉丁文,这有利于培育民族和国家意识,故 D 项正确。17. 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说:“卢梭的学说不但批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且批判了一

22、切社会组织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 ”该学者的观点是A. 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B. 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C. 人天生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D. 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答案】B【解析】材料的主旨不是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排除 A 项;根据材料可知卢梭的学说“批判了一切社会组织” ,而社会的运行必定要依赖组织结构的有效运行;同时, “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 ,可见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解决由于卢梭的影响出现了过度主观的倾向,不利于科学决策,故卢梭的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B 项

23、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天生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排除 C 项;材料没有体现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排除 D 项。18. 马克思在 1872 年曾说:“由于最近 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 “这个纲领”是指共产党宣言B. 工业革命促使工人阶级力量壮大C. 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促使革命原理逐渐完善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代发展要加以更改【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题干中的纲领是共产党宣言 ,A

24、 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与“由于最近 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相符合,不符合题意;由“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砚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可以看出这个纲领过时需要逐渐完善,C 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的,只需完善,而非更改,D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 项。19.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B. 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C. 开

25、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D. 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答案】C【解析】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的意义,A 项不符合题意;B 项是对俄国自身的意义,无法体现“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故排除 B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是强调十月革命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一一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故 C 项符合题意;D 项无法体现材料“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故排除 D 项。20. 下面是 1922-1926 年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达成的租让合同数量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变化反映了A. 新经济政策逐渐遭到了废止B. 苏联对经济建设模式的探索C. 苏联转向对外来资本的排斥D.

26、 西方加强了对苏联经济封锁【答案】B21. 1929-1933 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这反映A. 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B. 苏联的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灾难C. 意识形态阻碍了美苏经济交往D. 美国把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29-1933 年期间是经济危机时期,是盲目生产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而非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盲目生产是美国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即材料反映了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A 正确;

27、当时的苏联是斯大林模式不主张自由贸易,选项 B 错误;苏联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足以证明美苏经济交往是存在的而非受到阻碍,排除 C 项;美国把农民的贫困而非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22. “政府不是我们的问题解决者,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这是美国总统里根在 1981 年就职典礼说的一句话。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 体现小政府大市场施政理念B. 源于政府缺位引发经济危机C. 基于对政府和公权力的信任D. 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起【答案】A【解析】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滞胀” ,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国

28、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根据时间“1981 年” ,联系所学知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可知,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市场的调节作用,故 A 项正确,C 项错误;197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干预过大,故 B 项“政府缺位引发经济危机”错误;美国总统里根的话说明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 D项错误。23. 在 20 世纪上半期,有两个国家扮演了世界革命者的角色。一个国家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另一个国家则充当意识形态的挑战者,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A. 美

29、国和苏联B. 德国和苏联C. 德国和美国D. 苏联和中国【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30 年代,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1917 年十月革命苏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挑战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秩序,故 B 选项正确;20 世纪上半期美国没有建立法西斯专政,也没有挑起世界大战,美国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符合“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 “充当意识形态的挑战者” ,AC 选项错误;中国在 1949 年后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但不符合“20 世纪上半期”的时间范围,故 D 选项错误。24. 有学者在评

30、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与这一文学艺术流派相似的是A. 蓝色的多瑙河B. 等待戈多C. 向日葵D. 拾穗者【答案】D【解析】据材料“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特点, 拾穗者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故 D 项正确;蓝色的多瑙河属于浪漫主义,故 A 项错误;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故 B 项错误;向日葵属于印象画派,故 C 项错误。第卷

31、(非选择题共 52 分)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悬崖(旧知识的象征) ,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 18 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

32、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 T 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康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孩抵杭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材料三 19 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大西洋”带来的贸易格局的变化。概述“地

33、理大发现”对传统的思想挑战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当时英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并分析其对英国国际政治地位的影响。【答案】 (1)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挑战: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神学理论,沉重打击教会的权威,证明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激发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2)原因: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 ;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3)贸易关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4、;英国是世界贸易中心。影响:巩固了英国的殖民帝国地位;加剧了英国与其它列强间的矛盾。.(2)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19 世纪中期英国”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可以从政治制度、工业革命、军事实力、交通、殖民扩张等方面分析归纳。(3)本问考点是工业革命对英国世界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是世界贸易中心。影响:根据英国世界殖民帝国地位和加剧了英国与其它列强间的矛盾分析回答。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娃

35、。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读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夹;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到德?曰:杀戮之谓形,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纬非子材料二事实上存在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二一一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百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天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以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

36、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西塞罗(古罗马法学家)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出两条关于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不同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说明合理,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信息一:内容不同。韩非子: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主张严刑峻法,认为法律是统治者强化统治的工具。西塞罗:强调自然法的理性、正义原则,认为自然法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永恒性。说明:韩非子时期,诸侯国变法图强,兼并战争;思想百家争鸣,文化繁荣;小农经济产生,韩非子从维护专制统治的角度形成了严刑峻法的法律思想。西塞罗时期,罗马法成为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工具;人文精神传播;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繁

37、荣,因此他的法律思想体现自然法观念。信息二:效果不同。说明: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强化了统治,完成了大一统,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但因其严刑峻法,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使其短暂而亡。西塞罗的法律思想指导了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维护了罗马的统治;成为近现代制定法律的基本原则。【解析】首先提取信息,根据材料可提炼出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韩非子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主张严刑峻法,认为法律是统治者强化统治的工具,而西塞罗强调自然法的理性、正义原则,认为自然法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永恒性,两者在内容上是不同的;结合所学可知两

38、者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性质、作用等均有不同,从中再选出一条不同即可。其次进行说明,结合所学,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选取的两条不同进行说明,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简要总结,进行升华。2728 题、29 题是选做题,请任选一题作答27.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在处理“国与民”的关系上,梭伦改革和商鞍变法各有选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校伦改革的各项原则较其细节更为重要。校伦通过用法律手段恢复最下层各阶级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加强他们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他把国家(注:指稚典城邦)笠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的法律经宗教仪节而斌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

39、度地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正的理想。他诉之于理性、自由、温和与人道。雅典时常不能达到校伦的标准,但它承认这些标准是其永恒的遗产。摘编自哈蒙德希腊史材料二商鞍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于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极。商鞍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中协调“国与民”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2)据

40、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鞍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鞍变法在处理“国与民”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答案】 (1)原则: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维护城邦利益;实行法治;责任适度,倡导公正;注重人道主义。(2)目的:控制民众,强化集权,实现富国强兵。举措:严刑峻法;什伍连坐;实行小家庭制;奖励耕战。(3)价值取向:梭伦改革中城邦重视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视城邦与公民为一体;商鞍变法中国家控制民众,民众只是政府实现富国强兵的工具。【解析】 【历史一一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据材料一中“梭伦通过用法律手段恢复最下层各阶级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加强他们在

41、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得出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他把国家(雅典城邦)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得出维护城邦利益;他的法律“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得出实行法治;“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度地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正的理想”得出强调责任适度,倡导公正;“他诉之于理性、自由、温和与人道”得出注重人道主义。(2)目的:由材料二“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得出达到控制民众,强化集权,实现富国强兵。举措:由材料二中“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得出严刑峻法,什伍连坐;“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得出实行小家庭制,

42、奖励耕战。(3)两次改革在处理“国与民”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综合两则材料看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重视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民众只是政府实现富国强兵的工具。28.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日俄战争是指 1904 年到 1905 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当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

43、。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性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饱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误认为是“间谋” ,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幕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此外,这次战争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神经,让他们从中看出专制国(俄国)永远无法战胜立宪国(日本)的道理,从而促进了中国的立宪民权运动,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摘编自日俄战争请回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2)依据材料,概括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造成的影响。【答案】 (1)背景: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争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

44、0 世纪初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俄两国既定的侵略政策等。(2)侵犯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给东北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和财产损失;促进了立宪民权运动的开展(“预备立宪” ) ,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解析】 【历史一一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背景:依据材料“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三个角度回答,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争夺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0 世纪初的国际形势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俄两国既定的侵略政策。(2)影响:据材料“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

45、踏”得出侵犯了中国领土和主权;据材料“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得出给东北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和财产损失;据材料“让他们从中看出专制国(俄国)永远无法战胜立宪国(日本)的道理,从而促进了中国的立宪民权运动,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得出促进了立宪民权运动的开展(“预备立宪” ) ,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29. 【历史选修 4:历史人物评述】甘地用独特的思想引领印度人民走向独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甘地出生于一个宗教家庭,从小受印度教思想的熏陶,其毋对于印度教的无比虔诚和宗教的圣洁给甘地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所有的西方文化中,对甘地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世界文学巨人列夫托尔斯

46、泰他的人道主义和宗教哲学著作天国就在你心中使甘地为之倾倒。朱其兵历史教学要有“根”的情怀材料二甘地的非慕力不合作精神资源来自“真理与爱及非暴力所产生的力量” 。甘地在人际关系方面,崇尚博爱、平等。甘地他们通过反复的和平抗争方式,反复冲击挑战这种政策与法规,也反复承受因此带来的惩罚,从而使某政策与法规在道义上无法立足,在法理上漏洞百出,在现实上举步维艰,最后唤起全民的抗争,同时也唤起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者的反省,使他们不得不寻求走出现实困境的路径,终至双方坐下和平协商解决问题。王德邦文明制度下的文明反抗甘地非基力不合作运动浅议材料三甘地把历史上自发的宗教非暴力抗争,不仅发展成大规模发动民众的现代

47、政治手段,也发展出相应的一套理论,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甘地在当时就风靡全球,包括风靡英国。它的历史背景是:包括英国在内,强国对殖民历史本身普遍的反省和道德谴责。甘地大量反基力哲人格言,展现的对民众的号召力,一身“拖地”纷纱和东方式神秘,不断入狱绝食的政治道德形象,使他成为世界偶像。摘编自林达重读(甘地自传)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甘地独特思想的来源。(2)据材料二、三指出甘地独特思想的主要内容,试举两例说明甘地是如何践行这一思想的。(3)据材料三,概括印度人民崇拜甘地的最主要理由。指出甘地“成为世界偶像”的主要原因。【答案】 (1)宗教、家族环境、西方人道主义。

48、(2)内容:强调真理、博爱、平等、非暴力。举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布运动,绝食等。(3)理由:甘地领导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取得独立。原因:对殖民与战争暴力现象的反思;非暴力主张的号召力;政治道德形象的影响。【解析】 【历史一一选修 4:历史人物评述】(1)从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和句“宗教家庭” 、 “从小受印度教思想的熏陶” 、 “其母对于印度教的无比虔诚和宗教的圣洁给甘地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所有的西方文化中,对甘地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世界文学巨人一一列夫托尔斯泰”可概括得出。(2)内容:材料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精神资源” 、 “在人际关系方面,崇尚博爱、平等”可以得出博爱、平等、非暴力;举例:从“通过反复的和平抗争方式,反复冲击挑战这种政策与法规,也反复承受因此带来的惩罚,从而使某政策与法规在道义上无法立足,在法理上漏洞百出,在现实上举步维艰”可以举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布运动,绝食等。(3)理由:根据“甘地把历史上自发的宗教非暴力抗争,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得出。原因:从材料三“甘地在当时就风靡全球,包括风靡英国。它的历史背景是:包括英国在内,强国对殖民历史本身普遍的反省和道德谴责。甘地大量反暴力哲人格言,展现的对民众的号召力,一身拖地纺纱和东方式神秘,不断入狱绝食的政治道德形象,使他成为世界偶像”分析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