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解析】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48354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解析】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KS5U解析】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KS5U解析】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KS5U解析】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KS5U解析】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华中师大一附中 2017-2018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年 7 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

2、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人工智能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电影、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 “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事实上,现在所有人

3、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 ,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 “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未来,应通过对人工

4、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 AI 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

5、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人明日报 (2017 年 08 月 23 日 05 版,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它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B. 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事很多人对人工智能将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表示出了忧虑。C. “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加重了人们对“人际关系”的焦虑,人为加剧了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D. 人工智能作为从属于人类的工具,它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既肯定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机遇,又深入地分析了未

6、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B. 文章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分析对象,借用现实例子,探讨未来发展走向,体现了时评文章及时性的基本特点。C. 文章引用相关的文件规定和科学家的观点,提出热门已经意识到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问题。D. 对于人工智能,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中的优势作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我们能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机遇,必将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B. 如果我们正确认识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理性看待人际关系,我们会发现人机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C. 如果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

7、管控能力,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人工智能将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D. 只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人工智能,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就能避免未来人工智能时空的风险。【答案】1. B 2. A 3. D【解析】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意。A 项是变未然为已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C张冠李戴:加重焦虑的应该是大众传媒;D 项混淆概念:“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点睛: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作者态度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 “因果倒置” “

8、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等类型,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寻找细微的差别,就会得出答案。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对进行推断论证观点。A 并没有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而是谈论人们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忧虑。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文章观点。D“只要就”说法绝对。一般过于绝对的话常常是错的,要仔细比对原文。(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庄子:一个飞翔的人朱以撒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看到挂

9、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尽管社会后来的发展明显地循孔说来立名立言,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

10、无所不迭。他的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魇、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才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那些千奇百怪的形象,汇聚于庄子笔下,浩渺阔大又幽微蕴藉,也许有人要说庄子一定过着十分优渥的日子,闲来无事爱胡思乱想。错了,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 “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 ,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 。庄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 “天乐” ,他的自然主义审美情怀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无遮无拦无始无终。现在我们读庄子,大抵哈哈一笑而过,日子是越过越实在了。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

11、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的灵气冲天的长诗。庄子是异于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射山神人、浑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不同的是屈原不像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不惜以自己的

12、血肉之躯肩住那已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他的放逐成为必然。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罗江,那时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腕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在这个瑰丽的世界飞翔的时日毕竟短而又短,泽畔行吟,夕阳古道,总是让他听到鼙鼓动地干戈交响,这时他飞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满了铅,再也难以动

13、弹了。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在飞翔的高度上,两人都是乘奔御风一般的高手,这使我们翻开他们的文字,一不小心就坠入字里行间,不能自已。庄子死了。屈原也死了。庄子之死无疑属于喜剧,他的死如同他的梦,化蝾翩翩而去;屈原之死必然是一个悲剧,他是由于绝望而去死的,有责任感的屈原不是让自然界的代谢法则来执行,而是自己中断了生命的延伸,以至今人提起屈原颇感沉重。在古文人的许多辞章里,我抚摸到了他们各种各样的梦,时光绵长得让人晕眩,庄子和屈原的梦就越发瑰丽诱人,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明显的是令人的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我

14、们也越来越少做梦了,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有删改)4.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作者眼中,庄子是“一只鸟” “一首诗” ,是因为庄子身上呈现出的超乎常人的灵气深深吸引和打动了同样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作者。B. 文中大量列举庄子和屈原作品中的意象,既体现出作者对二人的熟悉和热爱,同时也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C. 写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写屈原及他的心灵飞翔,能够更好地衬托庄子精神上的自由境界。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D. 本文充满意趣,这得益于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由表及里的联想

15、使人们对庄子的认识逐步深入,文章的主旨也在此中得以深化。5. 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1)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2)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6. 这篇散文的结尾段令人回味,请欣赏它的妙处。【答案】4. C 5. (1)本句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摹了庄子的文章语言文采飞扬、想象丰富奇特;庄子人格精神;心灵自由。(2)本句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屈原所描摹的自由瑰丽而梦幻的理想世界中附着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沉重的现实压力的不自由的色彩。 6. 运用对比、比喻手法,写出了古文人和今人的不同状态。对庄子、屈原为代表的古文人浪漫的情调,个性张扬,充满梦想的状态的景仰与向往、缅怀;对现代社会中

16、人们思想情感浮躁状态的叹惋和忧虑。【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C 用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同庄子的作品进行比较,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出庄子的作品语言和内容的诙谐幽默、洒脱自然的独特魅力,不是精神上的自有境界。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思路是:第一是要分析此句所用的手法,第二分析这种手法表达的内容,分析关键词语内含,从表层到深层,比如“飞翔” “镣铐”的寓意,第三结合上下文作者的解读,整合答案要点。如第段描摹了庄子的文章语言文采飞扬、想象丰富奇特;庄子人格精神;心灵自由。第段展现了屈原所的理想世界中附着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沉重的现实压力的不自由

17、的色彩。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关键语段或句子的表达效果。首先找出此段的表达技巧:运用对比、比喻手法;接着概括文意:写出了古文人和今人的不同状态;进一步分析作者对核心人物的观点态度:对庄子、屈原为代表的古文人浪漫的情调,个性张扬,充满梦想的状态的景仰与向往、缅怀;最后写出写作意图:对现代社会中人们思想情感浮躁状态的叹惋和忧虑。点睛:鉴赏议论抒情的结尾的思路为:指出手法+分析手法表达的主要内容(有时候可能分为两到三点)+分析作者寄寓的情感态度和感情倾向+有没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的写作意图。(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的

18、“新课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 185 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实际上,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然而,自 2010 年以来,5 年中有4 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 1998 年。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媒体报道也随之跟进。城市内涝的“病根”主要源于内外两个方面。从全球气候大环境来看,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加之往年受厄尔尼诺等各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

19、给城市越来越大的挑战。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湿地和湖泊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充分(如地下车库、地铁等),种种做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薪。(摘编自新华网雨季总“看海” ,城市内涝志坤如何解? )材料二: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建设一个“海绵城市” ,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办法。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

20、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我国自 2015 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 2017 年 4 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 420 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 544 亿元。全国已有 370 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摘编自经济观察报文章反思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 )材料三: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至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从而

21、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政策制定者还需要在决策时全面权衡。首先,从城市的现实规模、生态出发,建设海绵城市有没有必要?如果一个城市本身就拥有发达的水系足以实现有效排水,那么另投一笔资金建设海绵城市是否划算?其次,在制定规划时是否对整个城市生态进行过系统的统筹?假使主政者总是罔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解决城市内涝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评价,我们是否有可靠的评价系统?假使都像一些地方“治水”那样,钱花出去了却不问效果,到头来公共财政打了水漂,大家依然只能“看海” 。(摘编自南方日报文章面对海绵城市须回归理性 )7

22、. 下列对于材料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A. 材料一结合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并列举了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而产生的生态问题。B.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认为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不在市政管网排水系统,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没有合理性。C. 材料三站在理性审视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立场,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设和可能存在的隐患,也对现有已出现的不妥做法提出了批评。D. 海绵城市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城市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就不可能建设真正的海绵城市。E.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并取得初

23、步成效,但要看到全部功效,还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检验。9. 请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在解决城市内涝过程中应采取的合理做法。【答案】7. C 8. CD 9. (1)在扩张城市规模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2)城市管网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都要进行,标本兼治。(3)应具备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制定政策时应全面权衡。(4)建立可靠的治水效果评价系统。【解析】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意。功能不仅仅是下雨时积存与渗透,还包括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分析评价作者观点。C 正确,现有的不妥做法是指“假使都像有些地方钱花出去了不问效果” ;D

24、正确,判断源自于“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置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下,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 ,既是前提,选择支中“如果那么”的表述就没有问题。A 材料一介绍原因并没有结合详实的数据,属移花接木。B 材料一的原文是“仅依靠市政管网排水已是杯水车薪” ,材料二的原文是“把排水作为主要问题,治标不治本” ,并不是说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没有合理性。属误读原文/过分解读。E “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有误,我国只是启动了建设试点,370 个城市也只是提出了专项规划,并不是全面启动建设。点睛:做这类题主要运用比对法,细心回到原文寻找答题区域,然后一点一点比对,看看推断是不是符合原文表达内容,考查

25、细心和推断能力。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整合概括文章要点。做这道题要三则材料结合分析,寻找答题区域,有的是正面表达,有的是反面推断,比如材料一是说生态环境被破坏, “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薪” ,从危害性推出:在扩张城市规模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从材料二“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建设一个“海绵城市” ,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办法”推出:城市管网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都要进行,标本兼治。材料三开头直接表明观点:应具备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制定政策时应全面权衡。从“解决城

26、市内涝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评价,我们是否有可靠的评价系统?”推出:建立可靠的治水效果评价系统。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 ”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 ”遂不复出。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 ”乃事之才,受河图 、 洛书 、 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

27、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 ,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 ”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 ”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

28、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 ,有删节)10.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人无贵贱少长一

29、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B. 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C. 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D. 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物理性命之学”系指有关“万物中的道理和性质以及人生性命的学说” 。B. “及执亲丧,哀毁尽礼”是说到了他的至亲去世的时候,他尽力守丧,哀伤过度导致身体毁伤。C. “投劾”是指官员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这是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30、D. “赠秘书省著作郎”是指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的官职, “赐谥康节”是指皇上追赐给他官爵称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师,学习河图 、 洛书 、 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B. 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 ,自号安乐先生。C. 邵雍宽厚仁义。门生故友因新法之事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但应该尽己之力让老百姓多受一分恩赐。D. 邵雍不重名利。嘉祐时,皇帝下诏求贤才,王拱辰把邵雍上荐应诏,前后两次推举他任同一官职,结果他都坚决推

31、辞,称病不赴任。13.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2)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答案】10. B 11. D 12. D 13.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所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邵雍德行气质纯粹敦厚,看上去就知道他很贤良,但邵雍自己从来不设置什么界限,没有架子,和大家在一起安闲和乐谈笑风生,和他人没有什么大不同。【解析】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然后再根据动宾关系及主谓关系断开;最后再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

32、句,比如“故”表示下结论,表示主谓结构并列,中间断开“贤者悦其德” “不贤者服其化”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和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的理解。 “赐谥康节”是指皇上特地又追赐他谥号,谥:谥号。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意。D“前后两次推举他任同一官职”错。点睛:做筛选信息,概括中心意思题目,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重要句子的翻译。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

33、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注意一下关键词的翻译:(1)蓬荜环堵:所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芘:挡,避。躬樵爨:亲自打柴、烧火做饭。 (2)德气粹然:德行气质纯粹敦厚。防畛:即畛域,界限。燕:安闲和乐。参考译文邵雍,字尧夫。邵雍年少的时期,也是自称有雄才大志的人,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凡是书籍他都要去认真的去读。开始为学就是艰苦而勤奋的。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打扇子,夜里不睡觉地刻苦学习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 过去的古人们,为求学尚好访友拜师的,但唯有我自己没有去四方走走学学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越过黄河、

34、汾河、徒涉江淮、汉江平原。考察了西周的那些分封国的齐、鲁、宋、郑遗址,游历了很长时间,然后幡然归来感叹地说道:“道就在这啊!”于是不再出行远游。当时北海李之才担任共城县令,听说邵雍好学,便亲自造访其庐。问邵雍说:“你知道万物中的道理和性质、性命的学说吗?”于是侍奉于李之才左右,系统学习了河图 、 洛书 ,伏羲氏八卦六十四图像。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非常的贫寒,所居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虽然总是很穷苦,什么也没有,但他很安然自得其乐的样子,周围的人不能理解。 (人们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就这样的安然生活的原因何在。 )到了他母亲

35、去世的时候,他尽力守丧,哀伤过度导致身体毁伤。当时的前宰相富弼、做过高官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大学问家、著名诗词家吕公着等退居洛中,敬重邵雍的儒雅高深的学问,为大家在一起交谈的方便就集资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宅院。从此,邵雍依据时节耕种收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为自己的宅院起名叫“安乐窝” ,于是自己起个道号叫“安乐先生” 。 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 ,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春秋农闲时节,常出入城乡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出门就乘坐小车,一个人推着,随意所行。当官的人家听到他那独特熟悉的车音,争相迎候,连小孩子和老夫

36、人和那些仆人、衙役们都会欢愉的说“我家先生来到了。 ”不再直呼他姓名的。有时候留下连宿两夜才离开。有好事者在洛阳周边建有别致的小屋,如同是邵雍的小歇的居所,以方便他的到来时居住。名字叫“行窝” 。司马光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它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不要做不好得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 ”有读书的士子取道洛阳,有不去官府,但必到邵雍处拜望的。邵雍德行气质纯粹,看上去就知道他的贤良,但邵雍自己没有架子,和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没有区别于他人。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

37、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待人不分贵贱,不论年纪大小,一样诚恳地接待。所以,贤良的人喜欢他的德行,不贤良的人也佩服他的感化力。一时间洛阳人才特盛行,忠厚之风传遍天下。熙宁时颁行新法,官吏受胁迫难以推行,有的就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想要离开。邵雍居住在州县的门生旧友都带着书信造访邵雍,邵雍说:“这是有才德的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苛严,能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有什么好处呢?”嘉祐时,皇帝下诏求散失的贤才,西京留守王拱辰把邵雍上荐应诏,任命他为将作监主簿,下诏再推举有杰出才能的人,补任颍州团练推官,都坚决推辞之后才接受任命,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熙宁十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

38、秘书省著作郎。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完成下列小题。咏钱唐罗隐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 。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咏钱唐徐寅多蓄多藏岂足论,有谁还议济王孙。能干祸处翻为福,解向仇家买得恩。几怪邓通 难免饿,须知夷甫 不曾言。朝争暮竞归何处,尽入权门与幸门。【注】梯媒:媒介。邓通:蜀郡南安人,汉文帝男宠;凭借与汉文帝的亲密关系,依靠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景帝即位,邓通被革职,其家产被没收,饿死街头。夷甫:世说新语载王夷甫清高, “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39、的两项是A. 罗诗第一联,深刻东西了金钱的危险性的一面,颇具警示意味。B. 徐诗第二联,揭示了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C. 罗诗对小人的钻营表现出深深的蔑视,徐诗对邓通的命运表现出深深的同情。D. 两首诗都较强烈地表达了愤世嫉俗之情,且对社会阴暗面的认识有相同之处。E. 两首诗都以讽刺诙谐之笔,辛辣批判了“小人” “权门”对金钱的疯狂追逐。15. 在表现手法上,这两首诗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4. CE 15. 相同之处: a 题材上两诗都是咏物诗,两首诗都用托物言志,通过“钱”这一形象,揭露了小人和朱门富户虎狼般的贪婪本性。b 手法上两诗都用了对比,罗诗以志士和

40、小人进行对比,徐诗以邓通和夷甫进行对比;c 主题上两诗都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怒之情,用讽喻手法对这种社会现象充满了讽刺和批判。不同之处:徐诗用了典故,罗诗没有用典故。【解析】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从整体上鉴赏评价诗歌的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C 徐诗对邓通的命运没有同情之意;E 徐诗并不诙谐。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比较鉴赏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比较鉴赏可以先整体后局部。整体可以根据诗的题材是咏物诗分析是否有托物言志,以志士和小人,邓通和夷甫为对比,局部是典故手法的运用。点睛:诗歌比较手法技巧解题方法: 审清题干,明确要考查的表达技巧的类型。 熟知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 修辞方法;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41、、间接抒情;描写手法白描、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视听结合等 结构安排首尾照应、开门见山、过渡、以景入情、卒章显志、伏笔铺垫等。 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渲染等; 合诗句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技巧及效果。注意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三)名句名篇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表明诗人心中郁积的凄苦之情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 。(2) 离骚 “_,_”两句中,屈原认为人们各有乐趣,而自己的乐趣在于“爱美”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一句,从国力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答案】 (1). 艰难苦恨繁霜鬓 (2)

42、. 潦倒新停浊酒杯 (3). 民生各有所乐兮 (4). 余独好修以为常 (5). 入则无法家拂士【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繁霜鬓” “潦” “浊” “修” “拂” 。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金鸡报晓辞旧岁,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人们的企盼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性修养,嫉恶如仇扬正气,就是要对一切腐蚀诱惑

43、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上海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必须以人为本,要在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朗读者 ,一档开播即火的节目,再次让董卿成为炙手可热的屏霸,为这个端庄大气而又满腹诗书的女子圈粉无数。在贵州贵定县支教时,武汉大学的学生赵小亭不幸被山石击中头部而罹难,年仅 20 岁,对此家中的亲人都悲痛欲绝,真是百身何赎啊!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辨析。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这里属于望文生

44、义,可改为“冰消雪融” ;防微杜渐: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千金买骨: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用在这里使用正确;广开言路: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是上级对下级而言,句意中代表们积极发言,应该是广泛讨论。属于望文生义的错误。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属于对象用错。百身何赎: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正确。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时代评价称,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B.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要

45、求,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能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能按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学校和教师排队。C. 学生培养的质量是一所高中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素质是所有高中进行教育改革时要面临的重要课题。D. 央视大国崛起系列节目播出后反响巨大,中国的振兴之梦、砥砺前行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和修改。A“归功” ,把功劳归于(某个人或集体) ,前面已有“功劳” , “归功”的“功”赘余。B 主谓搭配不当, “实现”和“要求”搭配不当。D 搭配不当, “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应改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 。点睛:高考

46、说明要求掌握的病句类型有六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语病的方法有: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19. 一位老年男子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幅挽联,其中有三幅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是 昔日教诲亲承犹子鲤庭聆教范;此日音容顿渺儿曹马诫感遗书北斗顿沉天光黯;美德犹存家景长半子荷深恩,玉镜台前承色笑;一朝悲怛化,璇闺堂上失慈晖。A. 挽伯父 挽岳父 挽父亲 B. 挽岳父 挽父亲 挽伯父C. 挽父亲 挽伯父 挽岳父 D. 挽伯父 挽父亲 挽岳父【答案】D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

47、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鸡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说文解字说它是“知时畜也” 。 “知时畜”指的是_,所以我国一直有“雄鸡报晓”的说法。雄鸡报晓又称“金鸡报晓” ,这是因为作为十二生肖的鸡,_, “酉”按阴阳五行属“金” ,于是便产生了“金鸡”一说。任何动物的本能原本无所谓好坏,但自从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门下的两名门客装鸡扮狗,偷盗狐裘,骗开城门之后,_便成了人们对没什么大本事或偷偷摸摸做事的人的一种讥讽与轻蔑。【答案】 (1). 公鸡(雄鸡)在黎明(早上)打鸣(啼叫)的生物特性 (2). 按天干地支对应的是“酉” (3). 鸡鸣狗盗这个成语21.

48、重阳节 (下图)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一。请从构图要素和寓意内涵两个角度解说这幅作品(除文字要素外) 。要求:语言准确、表达鲜明,不超过 60 个字。【答案】 构图要素:“双九”“菊花”整体图案是一个圆寓意内涵: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赏菊习俗表达了欢庆又幸福圆满。【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简明准确。找到简单的构图要素步骤:找到画面中的文字(包括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 、图案、相关的说明或名称等要素,确定这些要素的基本含义。难点在于有些文字或图案较为抽象,如文字或字母是某个词语的汉语拼音或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有些图案抽象不易理解,分析时要结合图形整体、主

49、题和平时的知识积累展开合理的联想。比如此题“双九”寓指“农历九月初九” , “菊花”是指重阳节赏菊习俗,这些是学生应该知道的文化常识。点睛:观察图片中的构图要素。图片由基础的图案、文字等组成,分析语意的基础先弄清楚图片中包含的构图要素,看要素蕴含什么含义。四、写作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文摘一:屠格涅夫有篇著名的散文诗叫乞丐 ,写他在街上遇到一个衰老的乞丐,很想有所施舍,可搜遍全身口袋也没找到一钱一物。于是,只好紧握着乞丐伸出来的手说,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乞丐也握了握屠格涅夫冰冷的手,微笑着说,您能握着我的手叫兄弟,这也是一种施舍,同样让我感激不尽。文摘二:萧伯纳在莫斯科度假时遇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并同她一起玩耍。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