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6月26日-953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6月26日-9530)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一说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发展主体论 2:教学研究中的观察法是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来认识教学现象的。()判断题对错 3: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直接经验B、科学实验C、社会实践D、间接经验 4: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
2、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5: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 6:小学教育能不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归根到底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判断题对错 7:上课拖延时间说明教师认真负责,是教师优良品质的体现。()判断题对错 8:教学语言按其传递方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内部语言B、提问语言C、对话语言D、朗读语言E、独自语言 9: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单项选择题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
3、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10:获得教师资格就能上岗。()判断题对错 11: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活动是个体的()。单项选择题A、评价活动B、感知活动C、心理活动D、交换活动 12: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多项选择题A、布鲁纳B、怀特海C、瓦根舍因D、赞科夫E、克伯屈 13: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业成功B、人性完善C、适应社会D、身心健康 14:下面的观点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A、 凡是给教师带来麻烦的行为都属于问题行为B、 问题行为具有稳定性C、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教育,在一定条件和诱因下,问题行为可能发展为变态行为D、 偷窃、打架等属于
4、人格性问题行为E、 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家庭、社会文化、学校和学生四个因素 15: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成为其他方面发展基础的活动是()单项选择题A、个体的生理活动B、个体的心理活动C、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D、个体的日常活动 16: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多项选择题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D、“官本位”价值取向 17: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杜威B、华虚朋C、伯克赫斯特D、克伯屈 18:少先队队员应为7周岁到14周岁
5、的少年儿童。()判断题对错 19:“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教育所推崇的理想单项选择题A、前制度化B、非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 20: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在内容上,要以传授()为主。单项选择题A、间接知识B、直接知识C、课本知识D、基本经验 21: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单项选择题A、人口环境B、社会生产C、政治制度D、自然环境 2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判断题对错 23:教师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是教师教育权的体现。()判断题对错 24:我国在建国后颁布了关
6、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废除了旧学制,实行新学制,其时间是()。单项选择题A、1949年10月1日B、1950年10月1日C、1951年10月1日D、1952年10月1日 2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单项选择题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6: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要求B、一般特征C、根本特点D、理想要求 27: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内因论的典型代表。()判断题对错
7、 28:我国法律规定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生存的权利B、受教育的权利C、安全的权利D、受尊重的权利E、平等娱乐的权利 29: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单项选择题A、论语B、大学C、学记D、师说 30: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单项选择题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个人魅力D、举止端庄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正确 解析 3:答案D 解析 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4:答案B 解析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而颜回的话正是该原则的例证
8、。 5:答案B 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够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 6:答案错误 解析 7:答案错误 解析 8:答案C,D,E 解析 教学语言按其传递方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对话语言、朗读语言和独自语言。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错误 解析 除了另有规定的高校教师外,申请认定其他类教师资格要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A,C,D 解析 由教育学常识可知,布鲁纳、瓦根舍因和赞科夫均为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 13:答案B 解析 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人性完善。 14:答案B,C,E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9、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 则的公民,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 社会的效益来衡量。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这种观点1、打破了人生来就天然地具有真善美品质的神话,认为个人的发展都是后天 社会化的结果;2、在某些方面割裂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一味强调个人 17:答案D 解析 设计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首先提出的。 18:答案错误
10、 解析 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A 解析 学校工作在内容上,要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 21:答案B 解析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这个上层建筑领域。 2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3:答案错误 解析 教师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权的体现。 24:答案C 解析 略。 25:答案D 解析 略。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错误 解析 “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28: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宪法规定少年儿童有生存的权利;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中,未成年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 29:答案C 解析 战国后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它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30:答案A 解析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言语和行动上教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