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岱河煤矿1.2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

上传人:QQ153893706 文档编号:1740949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3.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岱河煤矿1.2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岱河煤矿1.2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岱河煤矿1.2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岱河煤矿1.2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岱河煤矿1.2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 国 矿 业 大 学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姓 名: 学 号: 学 院: 应用技术学院 专 业: 采矿工程 设计题目: 岱河煤矿 1.2Mt/a 新井设计 专 题: 残留煤复采技术 指导教师: 职 称: 讲师 2009 年 6 月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采矿 05-3 学生姓名 任 务 下 达 日 期 : 2009 年 3 月 8 日毕业设计日期: 2009 年 3 月 9 日至 2009 年 6 月 5 日毕业设计题目:岱河煤矿 1.2Mt/a 新井设计毕业设计专题题目:残留煤复采技术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主要内容分为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英文翻译:

2、分别为岱河煤矿1.2Mt/a新井设计,残留煤复采技术,综放沿空巷道底板受力变形分析及底鼓力学原理。要求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大纲要求的内容。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摘 要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一般部分为岱河矿 1.2Mt/a 新井设计。岱河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北市东北面,交通便利。井田走向(东西)长约 1.34.0km,倾向(南北)长约5.6km,井田总面积为 19.16km2。主采煤层为 5 号煤,平均倾角为 8.5,煤层平均总厚为 4.64m。井田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井田工业储量为 127.39Mt,矿井可采储量 89.87Mt

3、。矿井服务年限为53.49a,涌水量不大,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113.66m3/h,最大涌水量为191.52m3/h。矿井瓦斯涌出量较低,为低瓦斯矿井。井田为双立井两水平开拓。大巷采用胶带运输机运煤,辅助运输采用无极绳连续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前期中央并列式通风,后期中央分列式通风。矿井年工作日为 330d,工作制度为“三八”制。一般部分共包括 10 章: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2.井田境界和储量;3.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4.井田开拓;5.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6.采煤方法;7.井下运输;8.矿井提升;9.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10.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专题部分题目:残留煤

4、复采技术翻译部分主要内容:综放沿空巷道底板受力变形分析及底鼓力学原理英文题目为:Study of mechanical principle of floor heave of roadway driving along next goaf in fully mechanized sub-1evel caving face关键词:工业储量 ;立井开拓 ;工作制度 ;采煤方法 ;矿井通风ABSTRACTThis design includes of three parts: the general part, special subject part and translated part.The

5、 general part is a new design 1.2Mt/a of daihe mine. Daihe mine lies in northeast of Huaibei of Anhui province. The traffic of road and railway is very convenience to the mine. The run of the minefield is 1.3-4.0km ,the width is about 5.6km, well farmland total area is 19.16 2.The five is the main c

6、oal seam, and its dip angle is 8.5 degree. The thickness of the mine is about 4.64m in all. The proved reserves of the minefield are 127.39Mts. The recoverable reserves are 89.87Mts.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ine is 53.49 years. The normal flow of the mine is113.66m3 percent hour and the max flow of t

7、he mine is 191.52 m3 percent hour. The mineral well gas gushes the deal lower, for low gas mineral well.The well farmland is two level in shaft well to expand.The working system “three-eight” is used in the daihe mine. It produced 330d/a.This design includes ten chapters: 1.An outline of the mine fi

8、eld geology; 2.Boundary and the reserves of mine; 3.The service life and working system of mine; 4.development engineering of coalfield; 5.The layout of banes; 6.The method used in coal mining; 7.Transport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8.The lifting of the mine; 9.The ventilation and the safety operation

9、 of the mine; 10.The basic economic and technical norms.Special subject parts of topics is the resources of mining technology abandoned coal pillar.Translation part of main contentses is Study of mechanical principle of floor heave of roadway driving along next goaf. English topic is: Study of mecha

10、nical principle of floor heave of roadway driving along next goaf in fully mechanized sub-1evel caving face.Keywords:industry reserve ;vertical shaft development ;labor system ;mining method ;ventilation of coal pits.目 录一般设计部分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111 交通位置112 地形、地貌113 气象及地震114 地温115 矿区经济概况116 矿井电源、水源情

11、况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地层122 地质构造123 水文地质124 勘探程度13 煤层特征131 煤层132 煤层的围岩性质133 煤质1111222337791010111113131414151518181818182 井田境界和储量21 井田境界211 井田范围22 矿井开采储量221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222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计算223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1 矿井工作制度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21 确定依据3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23 矿井服务年限324 井型校核4 井田开拓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411 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

12、及坐标412 工业场地的位置413 开采水平的确定及采带区划分414 主要开拓巷道415 方案比较1920202222222228283235414141414141424242424343454646485050505142 矿井基本巷道421 井筒422 井底车场及硐室423 主要开拓巷道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51 煤层地质特征511 带区位置512 带区煤层特征513 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514 水文地质515 地质构造516 地表情况52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521 带区准备方式的确定522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523 带区生产系统524 带区内巷道掘进方法525 带区生产能力

13、及采出率53 带区车场选型设计531 带区车场的形式和线路布52545961636466707070737373737374747478797981838383848787878888置532 带区主要硐室布置6 采煤方法61 采煤工艺方式611 带区煤层特征及地质条件612 确定采煤工艺方式613 回采工作面参数614 回采工作面破煤、装煤方式615 工作面采煤、运煤机械的选型616 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与支架选型617 各工艺过程注意事项618 回采工作面吨煤成本619 工作面劳动组织和作业循环图表6110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的分析和论证62 回采巷道布置621 采区巷道布置622 回采巷道

14、断面选择及其掘进方式7 井下运输71 概述71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712 煤层及煤899091919293949494959698100100100101104105106106106106108111111111112113113116121质713 运输距离和货载量714 矿井运输系统72 带区运输设备选择721 设备选型原则722 带区运输设备选型及能力验算73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731 胶带大巷设备选择732 辅助运输大巷设备选择733 运输设备能力验算8 矿井提升81 矿井提升概述82 主副井提升821 主井提升822 副井提升设备选型9 矿井通风及安全91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

15、定911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912 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913 矿井主扇工作方式选择914 带区通风系统的要求122123124124126126128128130130134136144151152915 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916 工作面风流方向的选择92 矿井风量计算921 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922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923 硐室需风量924 其它巷道所需风量925 矿井总风量926 风量分配93 矿井阻力计算931 矿井最大阻力路线和通风网络图932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933 矿井通风总阻力934 两个时期的矿井总风阻和总等积孔94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941 选择主扇942 电动机选型9

16、43 对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要求95 安全灾害的预防措施951 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措施952 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953 防水措施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专题部分1 概述11 边角煤的成因12 边角煤赋存特征13 采区边角煤的特点14 边角煤开采原则15 边角煤开采方法16 轻型放顶煤设备选择配套的原则2 旋转开采工作面的关键工艺技术21 扇形区旋转开采回采工艺22 液压支架的移架及支护方式23 工作面循环作业3 旋转开采巷道优化布置4 旋转式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41 矿压观测内容与方法42 矿压观测数据分析5 旋转开采工作面特殊区域顶板控制51 东平巷超前压力影响区顶板的支护控制52

17、旋转开采工作面端头区顶板的控制6 一通三防61 通风62 煤尘防治63 瓦斯防治64 防灭火7 结论翻译部分英文原文中文译文参考文献致 谢一般部分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 页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1.1.1 交通位置岱河煤矿所在行政区划,属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管辖,其井田范围所占土地为杜集区高岳镇、矿山集镇、朔里镇辖区。岱河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北市东北 4 千米处,在杜集区区域之中,因西部靠近岱河而得名。北距江苏省徐州市 50 千米,南距安徽省宿州市 50 千米。岱河煤矿交通十分便利。铁路:向西 1 千米以矿区专用铁路与国铁符夹线相接,向北约 45 千米与陇

18、海线相连,向南约 23 千米与津浦线相连。公路:向北 10 千米有连霍高速公路,向东 15 千米有京福高速公路。另外,矿区周围国道、省道等公路四通八达(见图 1.1) 。1.1.2 地形、地貌矿区均为 45.0278.06 米厚的第四系冲积层覆盖,构成一个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的较为宽阔的山间盆地平原。区内地形较为平坦,海拔高度一般在 31.533.5 米之间,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 2 米。矿区东西两侧皆为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北东、南西走向的低山丘陵,东部有白顶山、老鸦山等;西部有相山、陈蒋山等,海拔高度一般为 100350 米之间,这些小山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天然分水岭。区内流经的地表水系自西向东

19、为岱河,岱河最高洪水位为+32.60m。随着矿井开采,地表塌陷,在矿井田工业广场南部、西南部形成面积较大的塌陷积水区,曾经积水常年不枯,后因建设用地,利用煤矸石充填进行改造。在井田其他地段也有较大开采塌陷区,多经地方政府改造成鱼塘、农田等。1.1.3 气象及地震(1)气温矿区为海洋大陆过渡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风,年平均气温 15左右,1 月份最冷,最低气温零下 1820,8 月份最热,最高气温 3542。(2)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 2325.7 小时,年承受的太阳辐射总量为 124.5 千卡/平方米, 其中 68 月日照时数最多,12 月最少。年平均蒸发量13009000 毫米。年平

20、均无霜期 202 天。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2 页(3)降水年平均降水量 900 毫米左右。降雨多集中在 7 月份,12 月和 1 月降水量最小。每年 68 月为雨季,一般 6 月下旬开始,至 8 月结束。雨季平均降水量在 450 毫米左右,占全年的 50以上,平均降雨天数 37 天,占全年降水天数的 40。年平均于 12 月 12 日出现初雪,3 月 2 日出现终雪,积雪最大厚度 0.35 米,初终雪日为 80 天,土壤冻土深 0.30 米。受雨季影响,降水呈两个特点,一是季节不均,二是年际变化大。夏季易暴雨成灾,冬季又易干旱,偏旱年份有增加的趋势。(4)风向春、夏两季

21、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 3.2 米/秒,其中 34 月平均风速达 3.7 米/秒,9 月平均风速最小,为 2.4 米/秒。春末夏初常有干热风,最大风速为 20 米/秒。夏季时有暴风,最大风力 9 级,冬季可达 6 级。(5)地震资料 淮北矿区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东有郯庐大断裂,北有秦岭纬构造带,南有宿南断裂。自公元 179 年以来,在淮北矿区内发生的地震以及邻省波及的中强地震有 40 余次。1973 年 9 月 22 日 11 时 53 分,在濉溪县临涣发生里氏 4.5 级地震,震中居民有强烈震感,少部分土房轻度破坏。1983 年 11 月 7 日 5 时 9 分,山东菏

22、泽市与东明县交界处(距淮北市 200 千米)发生里氏 5.9 级地震,波及淮北矿区。据全国地震烈度区域报告,淮北矿区大部分地区在 6 度范围内,东部少数地区在 7 度范围内。岱河煤矿地震烈度为 6 度,按 7 度设防。1.1.4 地温本矿区年平均地温 15左右,恒温带深度 30m 左右,其恒温为 15左右。本矿井属地温正常区,地温梯度小于 3/100m,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温将随之升高。1.1.5 矿区经济概况本矿地处华东平原,地区经济发达,工农业基础好,对能源需求大,很有必要建设大中型矿井来满足本地区的需要。1.1.6 矿井电源、水源情况矿供电电源为马庄变电所 3565、3567 两个回路

23、;供电电压为 35 千伏和 6 千伏;电力负荷 5900 千瓦。供电方式:地面变电所 35 千伏侧为全桥式结线,6 千伏侧为单母线分段式结线。高压电缆由井底中央变电所经大巷、采区上(下)山至采区变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3 页电所,经降压后的低电压,由低压电缆引向配电点、用电地点。图 1.1 岱河煤矿交通图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地层钻孔接露的本井田地层由老至新为石炭系、二叠系、第四系,其中石炭系、二叠系为本区含煤地层。如图 1.2 地质综合柱状图所示。(1)中石炭统本溪组(C2b)假整合于中奥陶统老虎山组灰岩之上,厚约 22m。上部为厚约 4m 的灰白色隐晶质灰岩

24、(13 灰) ,中下部为厚约 18m 的灰绿、紫红色铁铝质泥岩。13 灰的顶面为与太原组的分界面。灰岩中含海相化石:Fusulina cylindricaFusulinella bocki(2)上石炭统太原组(C3t)整合于本溪组之上,厚约 162m。其岩性主要为灰岩与煤、泥岩互层夹粉砂岩和砂岩,规律性明显。该组含灰岩 12 层,编号自上而下为 112 灰。一般厚度为 24m。厚度在 8m 以上的有第 3、4、5 和 12 灰,12 灰最厚达13.50m。1、2、3 和 12 灰较为稳定。1 灰平均厚 2m,为本区的主要标志层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4 页之一( 标志层)

25、。富含海相化石:1Klophocrinophgllum Sp.Dictyodostus taiyuanensis(Gyabav)及海百合茎等;该组含薄煤层 11 层(井田内 11 个孔接露) ,个别煤层局部厚达 0.95m,其余均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1 灰( )灰岩层顶面为二叠系的分界面。1K(3)下二叠统山西组(P11s)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平均厚 107m。灰色砂质泥岩和灰色灰白色砂岩为主,夹泥岩。底部为厚 10m 左右的黑色砂质泥岩与下伏厚约 21m 的黑色泥岩连续沉积,其底面为与石炭系分界面。其上为细中粒砂岩,泥钙质胶结,见斜层理;中部以灰深灰色砂质泥岩夹条带砂岩及泥岩,泥岩中常见杂

26、色团块及菱铁质鲕粒,富含植物化石;上部发育一层灰白色中粗粒含硕石英砂岩,钙质胶结。该组下部含 6、7 煤层。6、7 煤层为薄煤层,仅有个别可采点。(4)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与山西组整合接触,平均 241m。泥岩、粉砂岩为主,砂岩次之。底有一层厚约 3m 的浅灰灰白色铝质泥岩,致密块状,含菱铁鲕粒,层位稳定,为良好标志层之一( 标志层) 。其底面现定为下伏山西组的分界面。中、2K上部以灰杂色泥岩为主,局部为灰白色砂岩和少量粉砂岩。该组含煤 4 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2、3、4、5 煤层。2 煤层局部可采点;3煤层一般具有 23 个分层,只有 3、2 煤层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4 煤层局部较稳定,为

27、中厚煤层,浅部多与 5 煤层合并,深部逐渐分开,该煤层受岩浆侵蚀破坏严重,大部分不可采;5 煤层为较稳定的厚煤层,仅有个别不可采点,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5)二叠统上石盒子组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井田内揭露最大厚度为 487m,主要为杂色和青灰色块状泥岩、粉砂岩和浅灰灰白色细中粗粒砂岩,局部含有菱铁鲕粒。底部为一层平均厚 19m 的灰白色中粗粒含砾砂岩,较为稳定,是井田煤系地层标志层之一( 标志层) ,其底面为上下石盒子组的分界面。该组含煤3K一层,编号为 1 煤层,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薄煤层。(6)第四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厚 19103m,平均厚 65m。上部为棕红色、灰色粘土及砂质粘土;中

28、部由粘土和粉砂组成,夹细砂、粉砂 37 层,厚2135m;下部为棕黄色、橘红色粘土夹砾石,平均厚约 30m,分布稳定,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6 页为较好的隔水层。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7 页迭 统 组 P12487.058.0LLK12 0-1.91-0.450-2.2-0.743-58194.034.0古 盒子底 部 为 灰 白 色 细 至 粗 粒 石 英 砂 岩 , 厚 度 平 均 20m左 右 ,为 标 志 层 ( K3) , 本 段 见 有 少 量 植 物 化 石 , 为 :Taeniopteris spStgmaria Cordtes sp

29、anularia Lepidoendron Posthuni Jongmanst上 二 上 上石 上 部 以 杂 色 和 转 红 色 泥 岩 为 主 , 夹 有 数 层 粉 砂 岩 及砂 岩 。 中 部 以 灰 色 和 杂 色 泥 岩 、 粉 砂 岩 为 主 , 夹 有砂 岩 。下 部 以 厚 层 灰 色 、 杂 色 泥 岩 为 主 , 粉 砂 岩 及 砂 岩 次之 。 局 部 含 可 采 煤 层 1至 2分 层 , 为 1煤 层 。 在 1煤 层以 上 局 部 夹 三 层 煤 线 均 不 可 采 , 间 距 均 在 8左 右 。代号组统系界新生界 第四系 新生界 Q 顶 部 为 土 灰 至

30、褐 黄 色 耕 植 土 , 主 要 为 砂 质 粘 土 、 亚粘 土 。 其 下 为 2至 10m的 细 至 中 粒 沙 层 , 向 下 为 粘 土 。中 部 为 浅 褐 色 细 至 中 粒 沙 层 , 厚 10至 23m, 其 下 为砂 质 粘 土 或 粘 土 , 夹 有 薄 层 沙 层 。底 部 为 黄 色 、 红 色 粘 土 及 粘 土 夹 砾 石 层 , 层 后 15至25m。 局 部 层 段 含 瓣 鳃 及 腕 足 类 动 物 化 石 。地 层 单 位 及 厚 度 煤 岩 层厚 度最 小 -最 大-平 均m间 距m编号累 厚m层 厚m 岩 性柱 状1:0岩 性 描 述71.071.0

31、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8 页图 1.2 地质综合柱状图2K19.014.64-05.26510.00.75-03.39415.00.45-00.8734.0 0.69-03.32235.06.03 0.48-01.17789.0241.01P下组子盒石界 CaliptcridiutrigonumSchenk sp SchenkiNilsonia FraheCodphlebis sp ficoidsTaeniotr Sphenophylum sp该 段 含 植 物 化 石 丰 富 , 含 有 植 物 化 石 为 :局 部 地 段 4、 5煤 层 成 分 叉 合 并 关 系

32、。厚 3m左 右 , 为 标 志 层 ( K2) 。5煤 层 下 含 煤 线 1至 2层 , 底 部 为 浅 灰 色 铝 质 泥 岩 ,层 。 3煤 层 1至 3个 分 层 , 其 下 为 4煤 层 和 主 采 5煤 层 ,下 部 为 下 石 盒 子 含 煤 组 , 含 有 局 部 可 采 2煤 层 和 3煤岩 和 砂 岩 , 局 部 含 一 到 二 层 煤 线 。马家沟组31B323BA1B2B45B6B7B9B10B1B13灰12灰 1灰10灰 9灰 8灰7灰 6灰 5灰 4灰 3灰3.70-4.50/4.100-0.20/0.100.4-0.5/0.4910.57-13.50/12.00

33、-0.80/0.53.0-4.0/3.500.30-0.5/0.5148390.30-0.95/0.510-0.49/0.362.2632800-0.85/0.51.12201695-.36/2.100150084.18-7.0/5.590.2-0.43/0.310-4.18/2.900-12.6/6.300-0.30/0.158.28-12.78/10.530-0.30/0.152.16-8.71/6.510-0.61/0.422灰 3.40-4.81/4.101.90-1.712.0821.01灰15.00.34-00.725.070.75-02.1667.0124,034.01090.0

34、2.01068.0906.0107.02OC3CP统 组西山组原太统上组溪本统中统中系陶奥界生古下 系炭石系Actinoceras Eoisotelus spMaluyitcyliopteru蓝 灰 色 灰 岩 , 质 纯 , 少 具 化 石 。紫 红 、 灰 绿 至 棕 色 铁 铝 质 泥 岩 , Fusulina bocki顶 部 为 灰 白 色 隐 晶 质 灰 岩 , 含 泥 质 及 鲕 子 , 其 余 为Margnifera sp Pliabifera spCbocolo TrtctsAvonia sp Cancrinela sp采 的 薄 煤 层 , 常 以 灰 岩 为 直 接 顶

35、板 , 所 含 化 石 有 :本 组 含 煤 12层 , 即 A1 B1至 B1, 为 极 不 稳 定 , 不 可物 化 石 。色 , 隐 至 细 粒 结 晶 , 含 泥 质 及 燧 石 结 核 , 富 含 动灰 4, 灰 5, 灰 12较 厚 , 在 8m以 上 , 多 为 灰 至 涤 灰上 一 层 灰 岩 厚 m左 右 , 为 标 志 层 ( K1) , 其 中 灰 3,互 层 , 夹 有 砂 岩 , 灰 岩 共 12层 , 一 般 厚 2至 4m。 最顶 部 为 黑 色 泥 岩 , 厚 20m左 右 , 其 下 为 灰 岩 、 泥 岩Cordaiteris sp Taenioptris

36、spPecopteris sp Calipteris sp植 物 化 石 有 :7煤 板 不 稳 定 , 仅 局 部 可 采 。6煤 局 部 河 流 冲 刷 变 薄 或 无 煤 。含 煤 1至 5层 。下 部 主 要 为 砂 岩 、 粉 砂 岩 及 条 带 砂 岩 , 泥 岩 次 之 ,40m左 右 。色 团 块 , 夹 有 条 带 状 砂 岩 , 局 部 夹 有 一 煤 线 , 距 K2中 部 以 灰 色 至 涤 灰 色 泥 岩 及 砂 质 泥 岩 为 主 , 见 有 紫层 灰 白 色 中 至 粗 粒 石 英 砂 岩 , 含 细 砾 。上 部 灰 色 泥 岩 , 含 紫 色 团 块 及 菱

37、铁 鲕 子 , 其 下 发 育 一上 部 以 砂 岩 、 粉 砂 岩 为 主 , 夹 有 泥 岩 , 局 部 含 薄 煤线 一 层 。 中 部 主 要 为 杂 色 、 灰 色 泥 岩 , 有 少 量 粉 砂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9 页1.2.2 地质构造井田的构造以褶曲为主,断裂构造为辅。区内主要褶曲有官庄向斜、马庄向斜等。主要断裂构造有丰沛断裂、宿北断裂、光武固镇断裂;夏邑固始断裂、丰涡断裂、大刘家断层,南坪断层、固镇长丰断裂,西寺坡断层等。本矿井内次级褶曲较为发育,而断裂却相对较少。(1)褶曲1)官庄向斜位于井田南部,向斜轴在 16 线附近,枢纽向西南仰起、圈闭,轴向

38、NE35,长约 0.8km。向斜东翼倾角 15;西翼倾角 18。2)马庄向斜位于井田中北部,轴向 N1020E,呈 S 形,为椭圆短轴向斜盆地,轴长约 2,000m。盆地地层倾角西翼略陡,为 22;东翼稍缓为 17。盆底 6煤层底板标高约-560m,控制可靠。(2)断层井田内历次勘探所揭露的落差大于 10m 的断层,已经查明的有 3 条,详见表 1.1。(3)岩浆岩五层煤以层状岩床侵入为主。5 煤层岩浆侵蚀区分东西两部分,22 线以东为闪斜煌斑岩,最大厚度为 18.29m。18 线以西辉绿玢岩为主,最大厚度为 4.33m。表 1.1 主要断层特征表断层名称 断层性质 走向 倾向 倾角()落差(

39、m)延展长度(m)IF1 正断层 N1735E 107125 4683 5 522IF2 逆断层 N40E 270 7080 2550 426IF3 正断层 N35W 130 70 2025 600IF4 正断层 N78W 150 40 60 800IF5 正断层 N75W 200 40 63 1220IF6 正断层 N47E 215 35 80 3625IF7 正断层 N40E 175 35 75 7601.2.3 水文地质(1)含水层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0 页1)第四系孔隙含水组普遍存在于井田范围内,厚度 4080m,一般 60m,井田两翼厚,中间薄,含水段为流砂

40、层,其厚度变化较大,一般 611m,大部分呈透镜体状分化带发育有孔隙水,赋水性弱,该组底部中粗粒砂岩稳定,赋水性相对较强,是本组含水段,单位涌水量 0.04080.6831/s.m,渗透系数0.0131.933m/d,水质类型 ClNaCa 型。3HCO2)下石盒子组 5 煤裂隙含水组厚 5070m,井田内属埋藏型,以裂隙发育的砂质泥岩、砂岩为含水层,含水层厚 1.437.1m,平均 14.5m,该含水组裂隙不发育,赋水性较弱,单位涌水量 0.0008750.0787l/s.m,渗透系数 0.01260.326m/d,呈承压转无压状态,其水位逐年下降,水质类型 Na 型。3C3)山西组 6 煤裂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