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毕业设计(论文)-卡板级进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上传人:QQ153893706 文档编号:1740751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卡板级进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毕业设计(论文)-卡板级进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毕业设计(论文)-卡板级进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毕业设计(论文)-卡板级进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毕业设计(论文)-卡板级进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 日 制 普 通 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 卡板级进模具设计THE DESIGN OF CARD BOARD-LEVEL PROGRESSIVE DIE由于部分原因,说明书已删除大部分,完整版说明书,CAD图纸等,联系153893706学生姓名:学 号:年级专业及班级:200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 指导老师及职称: 学 部:理工学部提交日期:2012 年 月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诚 信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

2、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毕业设计作者签名: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 1关键词 11 前言 .11.1 冲压模具市场情况 11.2 冲压模具水平状况 21.3 冲压模具未来的发展重点与展望 22 冲压件工艺分析 .32.1 零件介绍 32.2 确定方案 32.3 确定排样图 32.4 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42.4.1 确定毛坯尺寸 42.4.2 确定钝角 U形弯曲的尺寸差 52.4.3 确定预冲孔直径尺寸 52.4.4 确定双斜楔结构角度参数 52.4.5确定翻边凸模、凹模间隙 62.5 模具结构形式和

3、选材 62.5.1 模具结构形式 62.5.2 模具材料选择 63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73.1 冲压工艺力的计算 83.1.1 冲裁力 83.1.2 翻孔部分的力计算: 93.1.3 卸料力及推件力的计算: .104 模具主要零件设计与选择 104.1 圆形凸模的设计 .104.1.1 凸模长度计算 .114.1.2 承压应力校验 .124.1.3 抗纵向弯曲应力的校核: .134.1.4 圆形凸模固定端面的压力 .134.2 切断凸模设计 .144.2.1 凸模承压力校核: .144.2.2 抗纵向弯曲应力的校核: .144.2.3 切断凸模固定端面的压力 .164.3 翻孔凸模设计 .

4、164.3.1 翻孔凸、凹模圆角半径及工作部分深度的确定 .164.3.2 凸、凹模间隙 .164.3.3 落料口大小的确定 .174.4 凹模的设计 .174.4.1 凹模孔口形式及主要参数 .174.4.2 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174.4.3 凹模强度校核 .194.5 弹簧的设计 .194.5.1 设计弹簧的一般步骤: .194.5.2 弹簧类型的选择 .204.5.3 弹簧材料及许用应力 .204.5.4 弹簧相关几何尺寸的计算 .214.6拉伸凸模设计 234.6.1 拉伸凸、凹模圆角半径及工作部分深度的确定 .244.5.2 凸、凹模间隙 .244.5.3 落料口大小的确定 .2

5、44.7 凸模固定板的选择 .244.8 凸模垫板的选择 .255 确定凸、凹模间隙及计算工作部分尺寸 .255.1 冲裁间隙值的确定 .255.2 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 255.2.1 确定凹凸刃口尺寸的原则 .255.2.2 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265.2.3 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266 模具总体设计 286.1 定位零件的设计与选择 .286.1.1 挡料销的选择 .286.1.2 定位板的设计 .296.1.3 止退块的设计 .296.1.4 导料板的设计 .296.2 卸料装置的设计 .306.2.1卸料板的设计 .306.2.2 卸料弹簧的选择 .316.2.3 卸料弹

6、簧有关尺寸计算 .336.2.4 卸料弹簧的窝座深度 H和安装厚度 B336.2.5 安装孔内径 .346.3 凸模固定板的设计 .346.4 导向零件的选用 .356.5 模架的选用 .357 模具结构 367.1 模具主要结构设计 .367.2 模具工作过程 .368 结束语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39附录 .401卡板级进模具设计学 生: 指导老师: 摘 要:通过对卡板的工艺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冲孔、落料、压弯、翻边等成形工艺,给出了多工位级进模的冲压方案,介绍了卡板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特点、模具的工作过程和设计要点。卡板模具经调试、试制,零件成形效果理想。此模具能满足其精度要求,

7、提高了生产效率。关键词:卡板;级进模;模具结构;设计The design of card board-level progressive dieAuthor: Tutor: (Oriental Science Design; Progressive Die; Die Structure1 前言1.1 冲压模具市场情况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已趋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2近年来

8、,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模具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近 10年来,中国模具工业增长速度保持在 15%以上;生产厂 2万余家,从业人员 50多万人,年产值达450亿元以上。另外,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和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行业总体发展速度;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面向市场的专业模具厂家数量及能力快速增加。从应用趋势方面分析,受用户要求模具的生产周期缩短影响;快速经济模具的开发将被重视,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且采用计算机控制和机械手操作的快速换模装置、快速试模装置技术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另外,随着车辆和电机等产品向轻量化方向发展,压铸模的数量、寿命和复杂程度要求将更

9、高;随着以塑料代钢、以塑代木的发展和产品零件的精度和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塑料模的比例、精度和复杂度也将随着相应提高。1.2 冲压模具水平状况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 50多吨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 12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 Ra1.5m的精冲模,大尺寸(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国模具行业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模具自产自配比例过高。国外模具自产自配比例一般为 30%,我国冲压模具自产自配比例为 60%。这就对专业化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

10、。现在,技术要求高、投入大的模具,其专业化程度较高,例如覆盖件模具、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等。而一般冲模专业化程度就较低。由于自配比例高,所以冲压模具生产能力的分布基本上跟随冲压件生产能力的分布。但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汽车覆盖件模具和多工位、多功能精密冲模的专业生产企业的分布有不少并不跟随冲压件能力分布而分布,而往往取决于主要投资者的决策。例如四川有较大的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能力,江苏有较强的精密冲模的能力,而模具的用户大都不在本地。1.3 冲压模具未来的发展重点与展望冲压模具共有 7小类,并有一些按其服务对象来称呼的一些种类。目前急需发展的是汽车覆盖件模具,多功能、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这些模具现在

11、产需矛盾大,发展前景好。模具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朝信息化、高速化生产与高精度化发展。因此从设计技术来说,发展重点在于大力推广 CAD/CAE/CAM技术的应用,并持续提高效率,特别是板材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模具 CAD、CAM 技术应向宜人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并提高模具 CAD、CAM 系统专用化程度。32 冲压件工艺分析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性,即冲裁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大小、尺寸偏差、形位公差与尺寸基准等是否符合冲裁工艺的要求。冲裁件的工艺性对冲裁工件的质量、材料利用率、生产率、模具制造难易、模具寿命、操作方式及冲压设备的选用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12、一般情况下,对冲裁件工艺性影响最大是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要求。良好的冲裁件工艺性能满足材料省、工序少、产品质量稳定、模具较易加工、操作方便且寿命较高等要求,从而显著降低冲裁件的制造成本。2.1 零件介绍 图 1所示为卡板零件,材料:1Crl8Ni9Ti,抗剪强度 =460520 MPa,抗拉强度 =580640 MPa,屈服强度 =200 MPa,厚度为 1mm。bs2.2 确定方案 冲裁件的结构形状应尽可能简单、对称、避免复杂形状的曲线,在许可的情况下,把冲裁件设计成少、无废料排样的形状,以减少废料,矩形孔两端宜用圆弧连接,以利于模具加工。该工件结构简单,也无复杂形状的曲线。冲裁件各直线或曲

13、线的连接处,尽量避免锐角。除在少、无废料排样或采用镶拼模结构时,都应有适当的圆角相连,以利于模具制造和提高模具寿命。工件图如图 1所示:图 1 零件图Fig1 Part drawing该零件成形需冲孔、落料、压弯、翻边 4 道工序完成。该件结构虽然简单,但是零件宽度尺寸 10+/-0.05 mm 要求较严,而且翻孔尺寸为 6.2 mm,导致预冲孔尺寸较小。若用单工序模冲制精度不易保障,而卡板材料为硬钢,需要精密导向,并结合提高材料利用率。经综合分析,最后确定用 8 工位级进模在 J2363 冲床上生产卡板。2.3 确定排样图4经工艺分析设计了图 2 所示工艺排样图。采用单排排样,条料宽 76

14、mm,为了增强两侧冲裁凸模的强度,步距定为 14 mm。用同位双侧刃做模具定距,以中间载体运送冲件半成品,为了提高弯曲精度,在料中间冲切了导正孔,在弯曲时对条料进行校正定位。不仅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且由于 2 个单向弯曲设计在同一工位,抵消了弯曲而产生的侧向力,使弯曲时受力合理,以导正钉精确定距,保证步距精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导正钉定位,模具采用反翻边孔结构。图 2 排样图Fig2 Layout2.4 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2.4.1 确定毛坯尺寸由零件可知主要是圆弧处尺寸展开的精确性决定毛坯展开的精度,因该零件有 4处 R1 的此处已删除55.2.3 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1)冲直径为 3mm的圆

15、形孔:采用凹、凸配合加工,则应以凸模为基准,然后配做凹模。凸模磨损后尺寸变小,设工件尺寸为 ,则0A= pA0+xp(29)式中 凸模刃口尺寸( mm) ;p凸模制造公差( mm) , = 。p4表 6 规则形状(圆形、方形件)冲裁时凸模、凹模的制造公差 (mm)Table 6 Shape ( circular, square pieces) during blanking punch, die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mm )公称尺寸 凸模 p 凹模 p 公称尺寸 凸模 p 凹模 p18 0.020 0.020 180260 0.030 0.045 1830 0

16、.020 0.025 260360 0.035 0.050 3080 0.020 0.030 360500 0.040 0.060 80120 0.025 0.035 500 0.050 0.070 120180 0.030 0.040表 7 系数 xTable 7 Coefficient X非圆形 圆形1 0.75 0.5 0.75 0.5材料厚度 t/mm工件公差/mm1 0.16 0.170.35 0.36 0.16 0.1612 0.20 0.210.41 0.42 0.20 0.2024 0.24 0.250.49 0.50 0.24 0.244 0.30 0.310.59 0.60

17、 0.30 0.30查表 6 =0.020mm, mm;查表 7 x=0.5。p0.8= =pA0.21250.214凹模尺寸按凸模配做,保证双面间隙为 0.08 0.12mm。:(2) 冲直径为 2.06mm的圆形孔:同(1) ,则 =p0.254凹模尺寸按凸模配做,保证双面间隙为 0.08 0.12mm。:孔心距: = = mm。L孔 89.26(3)切断(落料):采用凹、凸模分开加工。考虑制件边缘质量,以免出现毛刺。凸模宽度应适当加宽,可以每边加宽 1.5mm。凹模为非规则件,未标注公差,按 IT14处理。为了保证冲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需满足下列关系式:maxin|pdZ(30)或取:

18、axinm0.6()4dp(31)落料 ax0()ddD(32)0minaxmin()()p pPDZZ凹(33)式中: D d落料凹模基本尺寸(mm);Dmax落料件最大极限尺寸(mm);Zmin凸凹模最小初始双面间隙(mm); p 凸模下偏差; d 凹模上偏差;x磨损系数,Dp落料凸模基本尺寸(mm);制件公差。; =4 =0.096mm, =4 =0.064mmmaxin0.6()0.64.02416dpZmdp查上表 7 x=1(1)半径为 10的半圆弧mmmax0()ddD0.240.24(1.96)= = mminmaxminp pP pZDZ 凹 0.16(1.8)0.1695(

19、2)半径为 5的半圆弧= = mmmax0()dd0.2451.90.247= = mm0 0minaxmin()()p pP pDZDZ 凹 0.16(51.48)0.16456 模具总体设计6.1 定位零件的设计与选择为限定被冲压材料的进给步距和正确地将工件安装在冲模上完成下一步的冲压工序,必须采用各种形式的定位装置。用于冲模定位零件有导料销、导料板(导料尺) 、挡料销、定位板(钉) 、导向销、定位侧刀和侧压装置等。为了保证模具正常工作并冲出合格的制件,要求在送进的平面内,坯料(块料、条料)相对于模具的工作零件处于正确的位置。坯料在模具中的定位有两个内容:一是在送料方向上的定位,用来控制送

20、料的进距,通常称为挡料。二是在与送料方向垂直方向上的定位,通常称为送进导向。 【8】6.1.1 挡料销的选择挡料销用于限定条料送进距离、抵住条料的搭边或工件轮廓,起定位作用。挡料销有固定挡料销和活动挡料销两类。除上述挡料销外,存级进模中首次冲压条料时还使用始用挡料销。用始用挡料销时往里压,挡住条料而定位,第次冲裁后不再使用。或当挡料位置与凹模刃口太近会影响凹模强度时采用初始挡料销。始用挡料销又称初始挡料销或临时挡料销。始用挡料销(b)型图 13。把侧刀两端做成凸部,当带料边缘连接处出现毛刺时也处在凹槽内不影响送料,但制造稍复复杂。挡料销一般用 45钢制造,热处理硬度 44 55HRC。当料厚在

21、 3mm以下时,挡料销:的厚度可高于料厚 1mm左右。图 13 始用挡料销Figure 13 The beginning of sales using the backgauge6.1.2 定位板的设计单个毛坯进行冲裁时,一般采用定位板。在最后弯曲工序中,为了防止过度地送料,用定位板把带料顶住,保证弯曲工序顺利进行。一般定位板厚度取 t+1mm。6.1.3 止退块的设计8工作中为防止到弯曲凸模的偏移,必须把弯曲凸模校正,设计一止退块把凸模顶住,防止凸模在工作中偏移,保证弯曲件的弯曲质量。6.1.4 导料板的设计条料沿导尺送进保证了送进方向。为了条料的顺利通过,导尺间距离应该等于条料的最大宽度在

22、加一间隙值 3mm.有导板卸料板)的简单模或连续模,经常采用导尺作送进导向。导料板(导料尺)的作用是导正材料的送进方向。导料板有时还靠其一侧定位,将条料送进。导料板一般用两个,压装在凹模上的为固定式,在卸料板上的为活功式。导料板有分离式和整体式的两种结构。为便条料顺利通过,导料板与条料间隙,当无侧压板取 0.5 1.5mm,有侧压板取 5 8mm。导料板的厚度一般为材料厚度的 2.5 4mm,导: :料板的最小厚度为 4 6mm,考虑到要在导料板上打孔,取导料板厚度为 10mm,导料板长度 L=两倍于模具压力中心到一支承座边缘的长度,算出 L=259mm。导料板之间在张开的时候距离为 23mm

23、,导料板一般采用 45钢,下表面应磨削以便与凹模装配,工作侧面粗糙度 1.6 以下。下图 13为一导料板结构图。aRm图 13 导料板结构图Figure 13 Guide plate structure6.2 卸料装置的设计6.2.1 卸料板的设计卸料板的作用的主要作用是把材料从凸模上卸下,有时也可作压料板用以防止材料变形,并能帮助送料导向和保护凸模等。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卸料力一般取 5% 20%冲裁力;:(2)卸料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其厚度可按下式计算,即H=(0.8 1) (34)dH式中 H卸料板厚度,mm;凹模板厚度,mm。d9可取 H=0.8 =0.8 25=20mmdH但

24、卸料板有一小部分要下行压料,取宽度为带料宽度 20mm,厚度参照导料板与料厚选取,取凸出厚度为 10mm,那么卸料板最宽处为 30mm。(3)卸料板要求耐磨,材料一般选用 Q235钢,淬火,磨削,粗糙度。0.48aRm:(4)卸料板安装尺寸,计算中要考虑凸模有 4 6mm的刃磨量。:(5)卸料板可根据工件形状制成圆形或矩形,型孔与凸模的配合为 。H76h图 14 弹性卸料板结构图Figure 14 Elastic unloading hardening composition卸料板一般分为刚性卸料板和弹性卸料板两种形式。固定卸料板常用于较硬、厚度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冲裁,结构简单,卸料力大。弹

25、性卸料板卸料力小,但具有压料作用,所以冲裁件比较平整。为保证工件上两个孔孔心距,工件的平整性,选择弹性卸料板既可以压料,又可以卸料,还可以为凸模导向。在冲裁时可以不需要增添别的压料装置,定位装置,减少机构结构,减小机构体积,节约成本等。弹性卸料板结构如图 14所示。10弹性卸料板孔形尺寸如下图 15所示, 卸料板孔与凸模的单边间隙=0.1 0.2t,取 =0.3mm。卸料板底面高出凸模底面的尺寸 k=0.2 0.8mm,取2Z:2Z :k=0.5mm弹性卸料板凸台高度 H=a-t+(0.1 0.3)ta为卸料板厚度,H=28.8mm.卸料螺:钉孔直径 处最小值为:模座材料为铸铁 HT200,

26、=d. = d+1(mm) 1d minL1d图 15 弹性卸料板孔形尺寸Figure 15 Elastic unloading plate hole size6.2.2 卸料弹簧的选择弹性卸料装置中的弹簧,一般不用进行强度校核,而是按标准选用。选择标准弹簧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压力要足够,即0.5 P预 n卸(35)式中 弹簧预压力,N;P预卸料力,N;卸弹簧根数。n(2)压缩量要足够,即= + + 1F总 预 工 作 F修 磨11(36)式中 弹簧允许的最大压缩量;1F弹簧需要的总压缩量;总弹簧预压缩量;预弹簧的工作行程,冲裁中 =t+1;工 作 F工 作凸模总修磨量,一般取 4 6mm

27、。F修 磨 :(3)符合模具结构空间的要求。因模具闭合高度的大小,限定了所选弹簧在预压状态的长度;上、下模板的尺寸限定了卸料板的面积,也就限定了允许弹簧占用的面积,所以选择弹簧的根数、直径和长度,必须符合模具结构空间的要求。根据模具结构初定弹簧根数为 4,每根弹簧分担的卸料力为0.5 = =686.43NP预 n卸 0.591.4根据 686.43N 和模具结构尺寸,可选序号为 57 61的弹簧,其 =1120N 686.43N.预 :P预 其图 16为负荷行程曲线,可得下列有关数据:图 16 负荷行程曲线Figure 16 Load - stroke curve序号 64 67的弹簧均满足

28、,考虑到卸料板到上模座的高度,选择序号 64:1F总弹簧。序号 64 弹簧规格:外径 D=30mm ,钢丝直径 d=6mm,在自由状态下弹簧高度H=60mm。由此可知,弹簧装配高度为:=H- =60-17=43mm 2HF预6.2.3 卸料弹簧有关尺寸计算(1)弹簧的中径 与内径1D212=D-d=30-6=24mm = =(30+24)/2=20mm2D1D2()(2)节距 PP=d+ + (37)Fn总 注:一般 0.1d(3)有效圈数 n:H=nP+( -0.5)d 0n(38)式中 支承圈数,一般取 2.5。0n查表 7-1, =33mmF总由 7-4与 7-5可以得出:取 =1mmn

29、=7.3,P=10.7mm(4)总圈数 1n=n+ =7.3+2.5=9.8mm 06.2.4 卸料弹簧的窝座深度 H 和安装厚度 B图 17 卸料弹簧的窝座深度Fig 17 Unloading spring socket depth如图 17,卸料弹簧的窝座深度 H应使模具在闭合状态时,弹簧压缩到最大允许压缩量,其计算公式为:H=L-F+h1+t+1-h2+h3 (39)式中 L弹簧自由状态长度(mm) ;F弹簧最大允许压缩量(mm) ;h1卸料板厚度(mm) ;t材料厚度(mm) ;h2凸模高度(mm) ;h3刃口修磨量,一般取 4 6mm。:13查表得 F=27.5mm H=90-27.

30、5+30+1.5+1-78+6=23mm安装厚度 B=弹簧的自由高度 H-模具闭合后上模座下表面到卸料板上表面的距离 S-弹簧的窝座深度 H安装厚度 B=90-62.5-21=6.5mm6.2.5 安装孔内径和孔底厚度 H值的选取参考见表 8 3D表 8 D3 和孔底厚度 H 值Table 8 D3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bottom of the hole the value of H弹簧外径 D/mm 孔底厚度 h/mm 弹簧外径 D/mm 安装孔内径 D/mm610 3 610 D+1 1020 5 1015 D+1.52035 7 1520 D+23550

31、10 2025 D+2.52530 D+3 5065 1330 D+3.5由表 8得出: =30+3=33mm,h=10m3D6.3 凸模固定板的设计见下图 18图 18 凸模固定板Fig18 Punch-retainer plate6.4 导向零件的选用常用的导向装置有导板式和导柱式。导板的导向孔按凸模断面形状加工,采用14IT6-IT7级精度间隙配合。模具工作时凸模始终不脱离导板,从而起到导向作用。导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厚度,其平面尺寸一般与凹模相同。冲压加工零件的形状复杂时,导板加工困难。为了避免热处理变形,时常不进行热处理,所以其耐磨性能差,实际上很难达到和保持可靠与稳定的导向精度。生产中

32、经常采用导柱、导套方式导向。较大型模具多用阶梯形导柱,其大端直径取等于导套的外径,从而使上、下模板安装导柱、导套的孔径相等,可以在一般的设备上同时加工保证同轴度。即使在中、小型模具中导柱、导套孔径不相等时,上、下模板上的导套孔、导柱孔也应同时加工,以保证上、下模部分的同心和导向的可靠性。为了提高导向的可靠性增加导向部分长度,可取导套长度比模板的厚度大些。导柱和导套应具有耐磨性与足够的韧性,一般用低碳钢制造,渗碳、淬火。导套的硬度(56 60HRc)应稍低于导柱。导柱导套有滑动式结构和:滚动式结构两种形式。当冲模工作速度较高或对冲模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滚动式的导柱、导套装置。导柱、导套应按国

33、家标准选用。这次设计中由于模架是采用的标准模架,导柱、导套的结构形式是随标准模架配套的。因此,一旦模架确定,导柱、导套也就确定了。本次设计中选用的模架标准为凹模周界 L=1000mm、B=500mm、闭合高度导 H=315 350mm、I 级精度的后侧导柱模架 1000 500 315 350 I GB/T : :2851.3;与此模架配合的导柱规格为 30 200 GB/T 2861.1;导套规格为 30 125 48 GB/T 2861.6。 【9】6.5 模架的选用模板在上、下模板上安装全部模具零件,构成模具的总体和传递压力:模板不仅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刚度。刚度问题往往

34、容易被忽视。如果刚度不足工作时会产生严重的弹性变形而导致模具零件迅速磨损或破坏。一般情况下是上模板与冲头、冲头固定板及垫板等装配成一体,用 3个以上的螺栓紧固构成模具的上模部分;下模板则与凹模、凹模垫块等组成模具的下模部分。此外,上、下模两部分还分别对称地用两个销钉销紧,以防转动和错位。上、下模板中间联以导向装置的总体称为模架。模具设计时,通常都是按国家标准选用模架或模座,只有在不能使用标准的特殊情况下才进行模板设计。设计时,圆形模板的外径应比圆形凹模直径大 30 70mm,以便安装和固定。同样,矩形模板的长:度应比凹模长度大 40 70mm,而宽度可取与凹模宽度相同或稍大些。:模板大多是铸铁

35、或铸钢件,因此其结构应能满足铸造工艺要求。大型模板为选用运输方便和安全,应有起吊孔,在其侧向加工。模板的厚度一般设计或选用得比凹模(凹模垫板)厚些。下模板通常比上模板取得厚一些。根据设计要求,查文献2( 后侧导柱模架 GB/T 2851.31990) ,选取模架相关15参数如下:凹模周界 L=1000mm、B=500mm、闭合高度 H=315 350mm、I 级精度的后侧导柱模架:1000 500 310 350 I GB/T 2851.3。:各零部件规格如下:上模座: 1000 500 50mm 下模座: 1000 500 60mm导柱: 30 200mm 导套: 30 125 48mm7

36、模具结构图 19所示为 8工位级进模的模具结构图。7.1 模具主要结构设计模架结构设计。该模具以四导柱模架进行导向,上、下模板均采用钢制模板,以增强刚性和冲压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良好的模具制造间隙。凹模结构设计。为了便于刃磨刃口,采用拼合凹模,待全部拼块组合后,由前、后、左、右 4条围框以止口咬合,并用螺钉紧固。为了增强冲裁凹模的强度,把第 5工位定为空位,为了便于制作,在第 5、6 两工位处分断,从而更好地保证组合的冲裁精度。卸料板结构设计。在弯曲时弹压卸料板设计成反凸台形,凸出部分可进入两导料板间,凸台与导料板的间隙为 05 mm,以免弯曲过程中工件产生微量滑移,防止板变形,弯曲后又起卸料作

37、用,从而提高了弯曲质量。卸料板的各形孔与对应凸模的配合间隙为 003005mm,从而起到导向和保护作用。导向机构设计。为了更好地保证模具的冲裁精度,除了有四导柱模架导向外,同时在卸料板与固定板间设有一对小导柱、导套进行辅助导向,其配合间隙为002003 mm,同时也能更好地对卸料板起到导向作用,保障了各凸模、凹模的间隙,提高了卸料精度,从而对第 14 工位的小凸模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翻边孔结构设计。在翻边工序中采用了双斜楔结构(见图 6),翻边凸模采用先导正后翻边的形式。该结构能够对两侧孔同时进行翻边。为了保证翻孔的同时性,各斜楔及滑块均必须保证其夹角度数相同,各对称件需一次装夹加工而成。双

38、斜楔结构的动作为:上模板下行时,固定在上模板上的主动杆会随之下压从动斜楔 9使之下行,从动斜楔 9推动水平滑块 4水平运动,水平滑块 4会推动升降滑块向上运动,从而使翻边凸模向上对孔进行翻边,同时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待翻边结束后,升降滑块 5、水平滑块 4在复位弹簧 2、7 的作用下回到起始位置,而从动斜楔也会上升到原始位置。7.2 模具工作过程该模具用于生产冲孔、落料、压弯冲压件,是一套冲孔、剪切、压弯、翻边、切16断级进模。该模具的动作过程是:合模前,从机床左侧进料,由导尺导正,该模具的第 1工位冲导正孔,为以后的工序定位做准备。第 2工位以导正钉导正,冲两侧的 2个翻边预冲孔。第 3工位

39、以导正钉导正,将两侧废料切除。第 4工位以导板定位,将两端废料切除。第 5工位为空位,但以导板进行导正,以防止条料在冲制过程中发生变形和左右倾斜而影响弯曲精度。第 6工位以导正钉导正对板料进行弯曲,此时导板已不起导正作用。第 7工位以导正钉导正对预冲翻边孔进行翻边。第 8工位以导正钉导正,将中间载体切除。待下一工序进料时将该件推落。卡板模具经调试、试制,零件成形效果理想。由于采用了双斜楔机构,两侧翻边孔效果良好,从而也显示出了比一般杠杆机构来加工该类零件的优点,所冲制的卡板不但生产效率高,而且精度达到了图纸要求。图 19 卡板级进模装配图Figure 19 Card board level i

40、nto the mold assembly drawing8 结束语做了几个礼拜的毕业设计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颇有心得,其中有苦也有甜。从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尤其是冲压模具设计方面的。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下面我对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第一,接到任务以后进行选题。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端,选择恰当的、感兴趣的17题目,这对于整个毕业设计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系极大。我自己结合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兴趣所在,选取了冲压模具设计这一块。 第二,题目确定后就是找资料了。查资料是做毕业设计的

41、前期准备工作,好的开端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通过到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既方便又快捷。特别是通过图书馆的超星图书搜寻资料,十分方便。这使我在短暂的时间内就找到了许多冲压模具设计方面的资料。 第三,通过上面的过程,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对所选的题目也大概有了一些了解,这一步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综合已有的资料来更透彻的分析设计题目,对所设计工件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 第四,完成工艺分析和方案确定后,便开始进行主要的工艺计算。第五,当做完上面几步后,就可以进行主要零部件的计算和设计了。在设计主要零部件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一些尺寸不合理等。当主要零件基本确定完后,便开始在电脑上绘制总

42、装图,在画图的过程中在来不断发现问题和修正问题。就这样不断的修正和完善,直到所有零部件的最终确定。第六,完成总装图和主要零件图的绘制。在这个过程中,我又重新温习了制图方面的知识和 CAD的使用技巧等。同时,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指点。最后,就是完成说明书的撰写。在这次设计中,我也学到了许多冲压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以及查找资料的能力。自己独立完成一份设计后的心情是十分自豪的,因为自己从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这对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是非常重要的。总之,通过这次设计我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时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

43、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在此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给我这样的机会锻炼。虽然本次设计做的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将使我终身受益。参考文献1王树勋等. 典型模具结构图册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42涂光祺. 冲模技术 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93王卫卫. 材料成形设备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4杨玉英. 实用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185翁其金. 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

44、10.76赵孟栋. 冷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7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18傅建军. 模具制造工艺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9王新华 冲模设计与制造实用计算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王秀凤、万良辉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1彭建声、秦晓刚 模具技术问答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2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编写委员会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265-29213王新华,袁联富冲模结构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525-52814王志恒,李丹等影

45、响拉深筋结构及应用的因素分析J锻压技术,1997(2),20-2315李元元,张卫文等,镁合金的发展动态和前景展望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4(1)1717.16 日太田哲冲压模具结构与设计图解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29-47,145-15917苏联萨洛金镁合金板料冲压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58:120-12518涂光祺冲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203-217,241.19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锻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341-346.20 JHYoon,HHuh Efficiency Enhancement in Sheet M

46、etal Forming Analysis with a Mesh Regularization MethodJ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3,125-126:616-62121Gow-Yi Tzou, Ming-Nan Huang. Analytical modified model of the cold bond rolling of unbounded double-layers sheet considering hybrid frictionJ.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3,125-126:6

47、22-627.19致 谢本设计在选题及设计过程中得到了陈志亮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陈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这次设计进展中,老师多次询问设计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设计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总之,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同时在这儿我还要一并感谢周光永老师、陈立航老师、陈文凯老师、高英武老师等。在他们的课堂上,我受益匪浅,对我的毕业设计帮助很大。我还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最后,非常感谢阅读这篇毕业设计的人们。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这篇毕业设计。附录附录 1:A0 图纸一张附录 2:A1 图纸两张附录 3:A2 图纸三张附录 4:A3 图纸一张附录 5:A4 图纸三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CAD/CAE/CAM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