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3日-9597)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3日-9597)1: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单项选择题A、斯巴达B、埃及C、古希腊D、雅典 2: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多项选择题A、“明了”B、“预备”C、“联想”D、“系统”E、“方法” 3: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多项选择题A、以教师为中心B、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C、以儿童为中心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E、
2、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特点。单项选择题A、示范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创造性 5: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单项选择题A、基础教育B、职业技术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 6: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思想是采取平凡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判断题对错 7:学记体现的教学原则有()。多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8:正义感要求教师以公正不倚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判断题对错 9:把人分为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三种集团或三个等级的代表人物
3、是()。单项选择题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孔子 10:教学中的启发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判断题对错 11: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康德 12:在非指导性教学法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单项选择题A、促进作用B、领导作用C、管理作用D、主导作用 13: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性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称为()单项选择题A、 配置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常模参照评价 14:小学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
4、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单项选择题A、对B、错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单项选择题A、当地教育行政部门B、当地政府C、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D、当地教育督导组织 16: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单项选择题A、宪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教师法D、教育法 17:“学不躐等”体现了()。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8: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多项选择题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B、“个人
5、本位论”价值取向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D、“官本位”价值取向 19: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单项选择题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个人魅力D、举止端庄 20: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昆体良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21:愉快教学法的实质是要让学生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好学”。()判断题对错 2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的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23: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单项选择题A、途径与目的B、部分与整体C、
6、过程与结果D、现象与本质 24: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 25:进行体态表达技能的训练,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 表情的训练B、 与口语表达配合的训练C、 表意的训练D、 表达器官功能的训练 26: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单项选择题A、前提B、基础C、条件D、目标 27: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多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E、因材施教原则 28: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29:素质教育
7、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判断题对错 30: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单项选择题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A,C,D,E 解析 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3:答案B,D,E 解析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4:答案A 解析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5: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成人教育。 6:答案正确 解析 7
8、:答案B,C 解析 8:答案正确 解析 9:答案B 解析 柏拉图根据理性、意志、情感在德行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将人分为三等。 10:答案错误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康德于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小学教育的内容几乎都是最普遍,最基础的,对人的一生影响最大的,最长远的内容,所以此观点是正确的。 15:答案C 解析 识记性试题,对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
9、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 则的公民,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 社会的效益来衡量。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这种观点1、打破了人生来就天然地具有真善美品质的神话,认为个人的发展都是后天 社会化的结果;2、在某些方面割裂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一味强调个人 19:答案A 解析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言语和行动上教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20:答案D 解析 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21:答案正确 解析 22:答案A,C 解析 文化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对学校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和课程结构的更新。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A,B,C,D,E 解析 略。 28:答案A 解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29:答案正确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