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95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950)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判断题对错 2:儿童发展的源泉是()。单项选择题A、儿童主体的活动B、机体的结构和功能C、家庭和社会教育D、社会环境 3: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多项选择题A、“明了”B、“预备”C、“联想”D、“系统”E、“方法” 4: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单项选择题A、目的
2、性B、自然性C、遗传性D、获得性 5:“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单项选择题A、生存权B、隐私权C、受尊重权利D、身心健康权 6:教师备课的内容有()。多项选择题A、备课程标准B、备教材C、备学生D、备教法E、备学法 7:小学生容易把“i”写成“1”,这说明小学生的()还不成熟。单项选择题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单项选择
3、题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我国于1862年在北京的()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单项选择题A、奏定学堂B、南洋公学C、乡学D、京师同文馆 10: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单项选择题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1: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小型化B、个别化C、现代化D、心理学化E、个性化 1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
4、、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单项选择题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13:地方课程的编定权在()单项选择题A、国家B、省、自治区和直辖市C、县D、校 14:学校作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单项选择题A、认识B、设计C、设想D、安排 15: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单项选择题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 16:
5、小学课程设计要体现()的高度统一。多项选择题A、科学性B、时限性C、具体性D、思想性E、预测性 17: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中。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弟子三千的私学是()单项选择题A、苟子私学B、孟子私学C、孔子私学D、韩非子私学 18: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 19: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哪个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之后?()单项选择题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 20:诉讼可分为几种()。多项选择题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
6、行政诉讼D、复议 21: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演讲比赛B、诗歌朗诵会C、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D、主题讨论会E、主题报告会及汇报会 22: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班级授课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 23: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判断题对错 24: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还不成熟。单项选择题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 25: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多项选择题A、社会、知识和儿童B、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C、政治、经济和文化D、知识、能力和需要 26:在游戏中,男生喜欢扮演坚贞不屈的英雄,女生则喜欢
7、扮演温柔美丽的角色。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多项选择题A、不均衡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互补性 27: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判断题对错 28: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多项选择题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指导学生校外、课外生活和活动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29: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30: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学说,开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之先河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
8、A、苏格拉底B、柏拉图C、赫拉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1)小学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2)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学校教育帮助个体形成自身发展的自主能力,使个体的发展自由提高到自觉阶段。 2:答案A 解析 略。 3:答案A,C,D,E 解析 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4:答案A 解析 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
9、有目的韵活动,他把动物本能NJ1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 5:答案D 解析 6:答案A,B,C,D,E 解析 7:答案A 解析 感知能力就是对感觉刺激、知觉对感官刺激赋予意义进行认知的水平,取决于感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而且经验和知觉决定对刺激的判断,具有笼统性和模糊性。 8:答案C 解析 教师把数学运算用馒头来演示,属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答案D 解析 我国于1862年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 10: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1:答案C,D,E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对学生晓之
10、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同时要注意德育过程的多开端性和针对性。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体育竞赛不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16:答案A,D 解析 小学课程设计要以通俗的、小学生能理解的形式体现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根据班级授课的优点可知。 19:答案C 解析 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为“六三三制”或新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20:答案A,B,C 解析 诉讼分为三种,即: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21:答案A,B
11、,C,D,E 解析 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主题竞赛、主题晚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讨论会、主题报告会及汇报会。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正确 解析 24:答案A 解析 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感知具有笼统性,精确性比较差的特点。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错误 解析 德育个体发展功能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28:答案A,B,C,D,E 解析 ABCDE五选项均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 29:答案C 解析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 30:答案D 解析 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最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做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