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3日-642)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3日-642)1: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具有明显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理解层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多项选择题A、 记忆B、 解释C、 证明D、 复述E、 推导 2: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3: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关键性的要素是()。单项选择题A、行B、情C、意D、知 4: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单项选择题A、中华人民共和
2、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课堂类型和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具有统一的模式。()判断题对错 6:根据材料回答TSE题: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追问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项“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的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
3、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多项选择题A、因材施教原则B、疏导原则C、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练习法B、实习作业法C、实验法D、谈话法 8:前苏联()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单项选择题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B、斯米尔切诺夫C、凯洛夫D、申比寥夫 9: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多项选择题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4、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10: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多项选择题A、库姆斯B、伊里奇C、杜威D、保罗?朗格朗E、泰勒 11: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单项选择题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先升后降趋势D、先降后升趋势 12:教学是进行智育的唯一途径。判断题对错 13:教学技能既表现为教师的个体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判断题对错 14:课堂活动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课外活动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判断题对错 15: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陈述中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方法就是教法B、教学方法就是学法C、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
5、作用的活动方式D、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 16: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导师,要善于运用()。多项选择题A、晕轮效应B、马太效应C、角色效应D、竞争效应E、皮格马利翁效应 17: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多项选择题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意见原则D、提早自立原则E、无歧视原则 18:性的成熟是一个人生长过程中生理发育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出现时期是在()单项选择题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人期 19:课业及进程是指()。单项选择题A、教程B、课程C、课表D、学期 20: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受制于()。多项选择题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
6、学目标D、课程目标E、政治制度 21: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判断题对错 22: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直接经验B、科学实验C、社会实践D、间接经验 23: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是()单项选择题A、价值取向问题B、个人发展问题C、思想方法问题D、社会发展问题 24: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的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25:在我国历史上,将教师纳入“天、地、君、亲”序列的人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老子C、庄子D、荀子 26: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
7、的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 讲演法B、 探究的方法C、 直观的方法D、 实习的方法 27:教育的本质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传授性B、积累知识C、有意识D、有目的性E、有序性 28:下面的观点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A、 凡是给教师带来麻烦的行为都属于问题行为B、 问题行为具有稳定性C、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教育,在一定条件和诱因下,问题行为可能发展为变态行为D、 偷窃、打架等属于人格性问题行为E、 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家庭、社会文化、学校和学生四个因素 29: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单项选择题A、单纯依赖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B、儿童
8、中心论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D、片面单一知识的学习 30: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 查看答案 1:答案B,C,E 解析 2:答案A 解析 小学德育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3:答案A 解析 4:答案D 解析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答案错误 解析 6:答案B,C,D 解析 第一题为什么没有违背因材施教原则?(本解析由233网校学员提供)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 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9:答案A,D,
9、E 解析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0:答案A,B 解析 库姆斯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11:答案A 解析 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趋势,因为随着教师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12: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是进行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智育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进行。 13:答案正确 解析 14:答案错误 解析 课外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比课堂活动更高的组织能力。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C,E 解析 现实生活中,人
10、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班主任要利用好的就是这两种效应。(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7:答案A,B,C,E 解析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其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的定义。 20:答案A,B 解析 教
11、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具体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要求,所以课程设置必然要受它们的制约。 21:答案正确 解析 22:答案D 解析 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A,C 解析 文化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对学校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和课程结构的更新。 25:答案D 解析 由教育学常识可知,我国历史上,荀子将教师纳入“天、地、君、亲”序列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C,D 解析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有意识和有目的性。因为教育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28:答案B,C,E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谈话法的定义。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