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阅读欣赏,【赏析】 此词天然美真,不事雕饰,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词的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下阕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深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 朱自清,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2、,课 前 预 习,wng,m,b,ln,y,fn,颤,屑,差,酣,娜,僻,3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叙述的什么内容?请写在下面。 答:背影写于1925年,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文章写的是1917年冬,因祖母去世,作者从北京至徐州,和父亲一道回乡奔丧,丧事办完后,父亲去南京谋事,作者返回北京上学,父子在浦口车站送别的情景。,课 内 动 脑,qin,zhu,s,du,lin,词 语 辨 析 (1)斑驳/斑斓 二者都有色彩错杂之意。“斑驳”着重指颜色花纹相杂,一般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或颜色深浅不一,花花搭搭的,如树影、布满渍痕的墙壁等。“斑斓”是色彩错杂灿烂,多指鲜艳颜色的花衣服、艳丽的羽毛兽皮等。(
3、2)风致/风韵 二者都可形容“姿态美好”。“风致”指美好的容貌和举止,还可指风味、风趣,除此之外,还有风度、品格和情趣等语义。比如“溪流连着我那些似有若无的绮丽的梦想,远处的凤山显得更见风致了”。“风韵”除了指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外,还可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比如“领略那脉脉浮动的幽香和疏影横斜的风韵”。,(3)霎时/刹那 “刹那”和“霎时”都是名词,都表示极短的时间,都常在句中作状语。但这两个词仍是有区别的。“刹那”可说成“一刹那”,而“霎时”则不能说成“一霎时”。“刹那”除了作状语,还能作宾语,而“霎时”则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宾语。如不能把“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刹那”说成“这是他一生
4、中最辉煌的一霎时”。,成 语 辨 误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垂头丧气,联合式成语,指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侧重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被李德才一口回绝说情的事,运涛垂头丧气走出来。”没精打采,意思是没有精神,不振作。多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也可能是生理因素。侧重人本身因素的影响,比如“一旦缺乏甲状腺素、肾上腺素,人就会显得没精打采”。,【含情脉脉/暗送秋波】 含情脉脉,意思是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比如“朱丽叶含情脉脉地看着罗密欧”。暗送秋波,以前的意思是比喻美女
5、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现在指暗中眉目传情。侧重不公开表示,比如“北洋军阀一边镇压学生爱国运动,一边向帝国主义暗送秋波”。,【蓊蓊郁郁/郁郁葱葱】 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只能用于形容树木,比如“湖畔是一圈蓊蓊郁郁的树木”。郁郁葱葱,意思是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比如“丛树和屋舍密集重叠,大有郁郁葱葱的气象”。 【风姿绰约/风华绝代】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适用于女子,范围较狭窄,比如“画中女子风姿绰约”。风华绝代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适用对象不限男女,侧重的是才华,比如“徐志摩文采飞扬,风华绝代,可谓
6、一代诗才”。,作 家 作 品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 、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收录在朱自清全集。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2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
7、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3写作背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失败,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血腥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正处于苦闷彷徨中的作者由一直在呐喊、斗争的“大时代的一名小卒”而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自己的思想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哪里走)面对现实的黑暗,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4通感手法 通感,
8、也叫移觉,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手法。,1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 我的见解: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2本文结构有什么特点? 我的见解: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3本
9、文的文眼是哪句? 我的见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 4第一段中“月亮渐渐地升高了”中的“渐渐地”一词能不能省略?为什么? 我的见解:不能。“渐渐地”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照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间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5“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踱”字能否换成“走”字?为什么? 我的见解:从文中看,这里的“踱”字不能换成“走”字。“踱”字写出了作者若有所思的神态、放松随意的心情和暂时摆脱世俗的安宁。如果换成“走”字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6作者在第三段中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10、;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 我的见解:“另一世界”是指超脱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平常的“我”是被哀愁困扰的“我”;此时的“我”是借对眼前幽雅淡静景色的欣赏而暂时摆脱了哀愁变得超脱、自由的“我”。,7课文第4段写什么景,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 我的见解: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8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鉴赏品味它的妙处。 (第1组)荷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我的见解:用田田写出了叶子之多。又运用比
11、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我的见解: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状。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我的见解:运
12、用通感的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我的见解: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我的见解: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