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市 2016 年初中生学业考试说明地 理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室制定2016 年 3 月2016 年福建省厦门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学科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是一种标准参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价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以下简称课标 )所规定的学业水平。根据厦门市 2016 年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工作方案的规定,地理属于中考考试科目,考试成绩将按卷面成绩依考生总数的 4:3:2:1 的比例分别折合为 A、B 、C、D 四个等级,参与高中录取等级计算。初中生地理学业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
2、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二、命题依据以课标为指导,以2016 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地理) 及本考试说明为依据进行命题。三、命题原则(一)导向性原则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考试内容的育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指引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促进创新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培养,做到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统一,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3、,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动初中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基础性原则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区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调动已有地理基础知识,合理应用地理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出偏题、怪题。(三)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与本考试说明要求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内容科学严谨,文字简洁、规范,答案准确合理。注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人地协调观的形成、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有效地发挥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例如,考查学生对于地理事
4、物的记忆能力,可以设计填图、填充、选择类试题;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设计读图、阅读分析类试题;考查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试题;考查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可以设计开放性试题。四、考试范围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厦门地理。五、适用范围2016 年厦门市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二(八年级)学生。六、考试目标要求(一)考查目标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具体测试要求了解(记忆)要求对所列地理基础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关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理解 对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事物及现象有正确的理会,能够解释、举例或
5、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如解释或说明)问题。应用 将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运用于新情境中,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2技能与能力目标技能与能力目标 具体测试要求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方法能够阅读和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利用文字和绘制的图表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初步掌握所要求的地理实验、观测、调查的基本方法。地理记忆能力 对所学地理知识能再认、再现(记住)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能运用地图进行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指出或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特点;阐明不同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能用判断、归纳、比较、概括、分析等方法有逻辑地解答问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能发现地
6、理问题,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设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二)能力层级能力层级 认知过程1.记忆学生能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知识。1.1 再认 确认长期记忆中和事实一致的知识。1.2 记住(再现)从长期的记忆回忆有关知识。2.理解学生能从教学内容建构意义。2.1 解释 能够将信息的一种表征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征方式。2.2 举例 能找出某一概念或原理的具体例子。2.3 分类 根据概念或原则将某些事情(事物)归属于某类别中。2.4 总结 能提出一个陈述代表已呈现的信息或抽象出一个一般主题(要点) 。2.5 推断 能够从已有的一组信息中发现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从而得出逻辑结论。情
7、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具体测试要求认同 学生完成由“知”到“信”的转化。在测试中表现为能够表达感受、态度,并进行价值判断等。领悟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观念等。在测试中表现为能结合实例运用正确的信念、价值观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并且能做到举一反三地加以应用。2.6 比较 查明两个(或以上)客体、事件、观念、问题和情境等之间的异同。2.7 说明 能够建构或运用因果模式。一个完整的说明包括阐明某一系统中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它们之间如何发生变化等等。3.应用学生能运用不同的程序去完成操练或解决问题。3.1 执行 运用一个程序完成一个熟悉的任务。3.2 实行 选择和运用一个或多个程序完成一个陌生的任务
8、。4.分析学生能将材料分解为其组成部分,并确定各部分之间如何相互联系以形成总体结构或达到目的4.1 区分 能够按照其恰当性或重要性来辨析某一整体结构中的各个部分。从整体结构中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部分。4.2 组织 建立系统性和连贯性的要素的连结。先要确定相关的或重要的因素,然后再考虑要素适配的总体结构。4.3 归属 确定材料中隐含的观点、价值和意图等。5.评价学生能依据准则和标准来作出判断。最常用的标准是质量、有效性、效率和一致性。5.1 核查 对某一操作或产品检查其是否具有内在一致。5.2 评判 基于外部准则或标准来判断某一操作或产品的一致性程度。6.创造将要素整合为一个内在一致或功能统一的整
9、体。这一过程包括了 6.1 生成(提出假设)、6.2 计划(设计)和 6.3 创作(构建)。七、考试内容与要求依据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与要求,确定以下考试内容与要求。(一)地理基础知识(地理记忆能力)领域 内 容1.再认地球仪的基本要素:地轴、赤道、两极。2.再认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数据。3.记住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方向和周期。4.记住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5.记住重要的地理经纬线及其数值。6.记住地球五带(热量带)的名称、界线和范围。7.记住纬度带(高、中、低纬度)的界线和范围。8.记住地形部位的名称:山顶(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地球与地图9.记住主要地形类型
10、的名称: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1.记住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2.在地图上再认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3.再认常见天气符号。4.记住气温垂直递减率(约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5.记住世界三大人种的名称。6.记住世界三大宗教名称。世界地理7.记住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气候特征、极昼极夜、极光、特有生物;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1.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陆地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领海范围 12 海里,管辖的海洋面积约 300 万平方千米)。中国地理2.记住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3.记住我国主要河流的名称:长江、黄河
11、、淮河、黑龙江、珠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4.记住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名称、特点。5.记住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6.记住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1.记住厦门市区级行政区名称。厦门地理 2.记住厦门市主要对外交通干线:鹰厦铁路、福厦高速铁路、厦深高速铁路、福厦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厦金(海上)航线。(二)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地球和地球仪内容标准【能力层级】 标准细化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1】知道地球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几个阶段。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1.1】再认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数据。用
12、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2.4】记住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转述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7】用下列地理现象解释地球自转: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一昼夜 24 小时) ; 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用下列地理现象解释地球公转: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五带的划分;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差异;四季更替;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一天内不同时间(日出、正午、日落)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2.5】记住纬线和经线的基本特点,知道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的划分方法。能找出特殊
13、纬线(赤道、回归线、极圈和高中低纬度的分界线);明确南、北半球的划分和纬度带的划分;理解地球五带(又称热量带)的划分及其地理现象(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能找出特殊经线(0、180,20W,160E) ;明确东、西半球的划分。地图内容标准【能力层级】 标准细化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3.2】掌握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包括有指向标地图、无指向标地图和经纬网地图。阅读经纬网地图(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除外) ,正确判读经纬度(已知地图中某点位置,能正确写出该点的经纬度;已知某点的经纬度,能在地图上正确标注该点的位置) 。识别三种形式的地图比例尺;在有比例尺的
14、地图上量算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能运用地图比例尺进行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换算。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顶) 、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2】根据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的特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顶) 、山脊、山谷和鞍部,判断陡坡、缓坡和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或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上估算某地的海拔和两地的相对高度。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1】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的地形类型(山地与丘陵、高原与平原、盆地)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5.1】运用图例获取图上地理信息,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根据所要查找的
15、地理信息的性质,选取适当比例尺的地图、选取相应专题的地图,并在图上查找地理信息。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2】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影像等在外出旅行、科研、农业、工业、国防、防灾救灾等方面的应用。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海洋与陆地内容标准【能力层级】 标准细化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4】读图(或数据)估算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平分地球为两半,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全球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大陆和岛屿。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1】读世界海陆分布空
16、白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大小次序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能在地图上区分大陆、岛屿、半岛。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3】用实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如: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床遗迹、台湾海峡原先是陆地、珠穆朗玛峰在升高(升降运动) ;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大西洋和红海在扩大(水平运动)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5】在图上识别六大板块,会读图例(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17、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世界著名山系、岛弧和海沟(举例) ;板块张裂拉伸形成海洋和裂谷(举例) 。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气候内容标准【能力层级】 标准细化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4.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和本质区别,能区分用于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句。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2.4】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并能读天气图描述图示地区当时的天气状况。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2】主要实例有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冬季采暖燃烧煤、天然气、石油排放的
18、废气,焚烧垃圾和作物秸秆造成的污染,地表植被破坏形成的扬沙等。阅读世界年平均和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2.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和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基本方法(一看读数,二看疏密,三看走向) ,看懂图例,能从图中获取估算某地气温值,比较气温差异。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气温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高温地区(高于 20) ;两极地区为低温地区(低于-10) 。世界 1 月、7 月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气温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北半球同纬度带气温差异;同一纬度海陆气温差异。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19、【2.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的基本方法(一看读数,二看疏密,三看走向) ,看懂图例,能从图中获取估算某地年降水量,比较两地年降水量差异。世界年平均降水量水平分布特点: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岸降水较少: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3.1】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4】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或气候统计表) ,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正确描述气候特征。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20、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4】读图说出某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主要从纬度位置(热带、温带、寒带地区)和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内部)两方面描述,也可从区域地理相对位置的角度描述。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2】用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海陆分布造成中纬度地区(如亚欧大陆)沿海与内陆间的降水差异;地形因素造成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地势高低造成山顶与山麓间的气温差异(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能比较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1、。【2.2】根据某地气候特征说明其对当地人类生产(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与生活(服饰、习俗、民居等)的影响(利弊两方面的影响)。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还可以体现在: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引起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差异;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季节、年际)的气候差异引起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差异;气候异常变化所带来的灾害。居民内容标准【能力层级】 标准细化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4】阅读世界人口统计表和世界人口增长图(获取数据):根据人口数据,绘制简单的人口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折线图) ;计算某地人口密度;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运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资料
22、,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2】从以下方面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1)对环境的影响:人均资源占有量下降;环境质量下降。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等方面。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体质特征) , 【1.1】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3.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3.1】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1.1】识别反映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景观的图片。运
23、用地图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3.1】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3】读景观图比较城市与乡村(农村、牧村、渔村)在道路、交通、房屋建筑、人口、经济活动、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差异。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5】读聚落景观图,说出:聚落的分布位置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依山傍水,沿河流、湖泊、海岸、山麓分布。聚落的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屋顶坡度与降水量、降水形式有关;墙壁的厚度和窗户大小与气温高低、干湿度有关;建筑材料与当地自然资源有关(如竹楼、窑洞、冰屋)。地域发展差异内容标准【能力层级】 标准细化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2.6】从以下方面比
24、较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活动的现代化水平、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居住、收入、消费、教育等) 。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2.4】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知道“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2.1】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需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需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认识区域内容标准【能力层级】认识大洲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 【3.1】简
25、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5】认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识地区置的特点。 【3.2】(某地区地理位置特点主要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邻位置)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 【3.2】解释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7】(某地区地形地势特征主要从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分布格局、特色地形五方面进行描述)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7】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
26、,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2.4】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2】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2.1】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1.2】认识国家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3.2】(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包括该国家在上一级地理单元中的大致方位、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7】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2】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2.5】第三部分
27、中国地理疆域与人口内容标准【能力层级】 标准细化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7】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方面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落实在地图上。在地图上估算我国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说出我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大国的比较,可凸显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蒙古、日本等国家比较,可凸显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1.2】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2.1】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2.4】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陆地总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我国有 12 海里范围的领海,管辖的海洋面积约
28、 300 万平方千米。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在地图上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四海一洋)、主要的海峡和内海、主要的岛屿和群岛。从我国辽阔的陆上国土和海洋国土、漫长的海岸线和陆上国界线、众多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2.1】记住它们的简称知道我国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政区空白图上准确找出其分布位置。和行政中心。 【1.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2.7】说明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化特点。理解我国调整人口政
29、策的原因和意义。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2.4】读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知道黑河腾冲一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即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2.4】读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汉族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内容标准【能力层级】 标准细化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4】运用地形图,从地形类型构成、地势倾斜状况二方面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作简要评价。指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指图说出我
30、国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分布特点。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7】运用气候资料(等温线分布图、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气候统计资料、季风示意图等) ,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包括温度带、干湿地区) ;季风气候显著(包括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特殊天气、洪涝灾害)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分析对气温、降水的影响)。读图说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概况。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2.4】在中国河流分布空白图上分别找出我国流入太平
31、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河流以及主要的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外流河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7】主要水文水系特征:发源地,入海口,流向,各河段分界点及主要特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发利用(水能、航运等) ,人地关系中突出的问题。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2.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2.2】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能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知道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总量大、人均少的特点。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7】“资料”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某些国家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等地图、统计图表及文本材料。我国土地资源特点主要包括总量大、种类全、主要利用类型分布不均、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