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方经济学总结.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7347909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4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西方经济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西方经济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是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资源.2.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资源的稀缺性。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后放弃其他用途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4.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5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欲望的一门科学。6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经济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理论。7.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把整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

2、,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理论。8.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指超脱或排除人们对事物的主观价值判断标准,通过对事物运动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反映事物的一般现象,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研究方法。9.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以既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为前提,来分析和评价事物发展状态的研究方法。10.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是指对自变量每加一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值所进行的分析。11.均衡:西方经济学的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以至这一体系内不存在变动要求的状态。均衡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12.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分析某一经济变量达到

3、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时,不考虑时间因素和经济变量具体变动的过程的分析方法。13.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各种静态分析结果的方法,在均衡条件发生变化以后,对新形成的静态均衡结果与原来的静态均衡结果进行比较的分析方法。14.动态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对,是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连续的过程来看待,主要考虑时间因素对经济变动的影响,即分析各种变量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动而相互作用,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均衡的分析方法。二知识归纳1.人类的欲望或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实现自我的需要2.1776年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3.英国经

4、济学家艾尔费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4.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学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5.微观经济学的特征:研究对象的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6.宏观经济学的特征:研究对象是整体经济;研究目的是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采用总量分析方法。7.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具有基本相同的研究方法。8.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差别:是否有价值判断;要回答“是什么”还是“应该是

5、什么”的问题;结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规范分析是实证分析的延伸。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1.需求:是指在消费者的收入、嗜好以及其它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一个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的两个条件:消费者愿意买;消费者有能支付能力。2.需求曲线:是对够买倾向的一种简便的概括,是对需求表的图解,它是一条表示在所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物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3.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和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的两个条件:有出售的欲望;有供应的能

6、力。4.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相同的需要,即在消费中相当程度上可互相替代的商品,称为替代品。5.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相互补充,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则称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6.均衡价格: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均衡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共同决定的,在均衡价格下的交易量成为均衡产量)7.支持价格:也叫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8.限制价格:也叫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二知识归纳1.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

7、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对未来的预期;其他因素(政府政策,时间变化) 。6P 1T2.炫耀性商品:(珠宝,文物,名画。)这类商品的价格已成为消费者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价格越高,越显示拥有者的地位,需求量也越大;反之,当价格下跌,不能再显示拥有者的地位时,需求量反而下降。3.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指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之外,其他影响需求因素的都不变。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的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炫耀性商品和吉芬商品除外)4.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身价格变动),商品随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变现为同一条

8、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5.需求的变动: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变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6.影响供给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对未来的预期;政府的政策; 自然条件。4P 1C 1T 1N7.供给曲线是根据所有可能的价格与对应这些价格厂商的供给量二者组合的点,描绘出来的一天曲线。8.供给规律:是说明商品本身的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为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的价格下降而减少。9.供给量的变动:是

9、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变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10.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其他因素引起的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11.供求定理: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产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产量减少。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产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产量减少。12.价格对经济起调节作用的条件: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存在市场;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13.为维持支持价格政府采取的措施:政府收购过剩的

10、商品,或用于储备;政府对该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限制。14.限制价格时,当市场短缺严重会出现抢购或黑市交易。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采取配给制,发放购物券。第三章 弹性理论一名词解释1.弹性:弹性描述的是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亦即,要计算当自变量变化1个百分点时,因变量会变化几个百分点。2.需求价格弹性:是用来描述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即当价格变动1个百分点时,需求量会变动几个百分点。3.需求收入弹性:又称收入弹性,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交叉弹性可正可负,取决于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4.需求交叉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

11、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5.供给弹性:也叫供给的价格弹性,是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二知识归纳1.需求的弧弹性:表示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2.需求的点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向于零时,需求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3.需求几个弹性的类别:/Ed/=0,即需求完全无弹性,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Ed/=,即需求弹性无穷大,它表示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需求量是无限的,而且一旦高于既定价格,需求量即为零,说明商品的需求变动对其价格变动异常敏感。/Ed/=1,即需求是单位弹性。/Ed/1,即需求缺乏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

12、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Ed/1,即需求富有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必需程度;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商品用途的广泛性。5.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其销售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销售收益与价格则是同方向变动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对于单位弹性,即E=1 的商品,降低或增加价格不影响厂商的销售收入。6.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收入无弹性,即Em=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

13、动。收入富有弹性,即mE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收入变动的比率。收入缺乏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收入变动的比率。收入单位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等于收入变动的比率。收入负弹性,即Em0,这说明消费者货币收入的增加将导致这种商品的消费量下降,以至于不再购买这种商品。7.正常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正值,即E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该商品即称为正常品8.抵挡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负值,即E0,表示随着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该商品即称为抵挡品。9

14、.根据商品交叉弹性分为三类:(1)Exy0,则X与Y为替代品。(2)Exy0,则X与Y为互补品。(3)Exy=0,则X与Y 为相互独立的商品。10.供给弹性的分类:(1)Es=0,供给完全无弹性,其供给曲线是与纵轴平行的一天垂直线。(2)Es=,供给弹性无穷大,其供给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3)Es=1,供给为单位弹性。(4)Es1,供给缺乏弹性,此时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5)Es1,供给富有弹性,此时,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11.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生产的难易程度;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程度;生产要素的供给难易程度;成本的变化。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

15、名词解释1. 效用:是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欲望或需要的性能。2.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3.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指(当所有其他的商品的消费水平保持不变时)从额外一单位商品中所获得额外满足(即效用)。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当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的时候,其边际效用下降的规律。5.消费者剩余 : 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6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物品消费量的平面坐标内的一条曲线。该线上每一点(表示两种物品的不同组合)能为所给定的消费者带来完全等同的效

16、用满足程度。 7.边际替代率:指如果消费者在收到额外一单位商品X之后要保持满足水平不变而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 边际替代率应该是负值。8预算线:表示对消费者没有区别的市场篮子的点的轨迹9.消费者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10.替代效应:当消费者的满足水平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改变。11.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消费者实际收人变动,进而会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12恩格尔曲线:是描述收入增加与商品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的

17、变化引起需求量怎样的变化。二知识归纳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物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边际效用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负值意味着消费者对于某种物品的消费超过一定量以后, 不仅不能从消费物品中获得满足,反而会引起伤害和厌恶。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同一坐标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代表消费者消费商品组合的一个效用水平,并且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2)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

18、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4)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4.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5.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均衡单移动的轨迹。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点的轨迹。由价格消费曲线可以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6.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变动引起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移动的轨迹。由收入消费曲线可以导出恩格尔曲线。7.恩格尔曲线:表示消

19、费者砸每一收入水平下对某商品的需求量。第五章 生产理论一名词解释1.总产量(total product TP):是在资本投入既定的条件下,与一定可变生产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总和。2.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AP):是指平均每单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所能生产的产量。3.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MP):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位某种投入品(其他投入品的数量保持不变)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4. 等产量曲线:表示能够产生某一产量的所有可能的(有效率的)投入品组合。5.边际技术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了增加

20、一单位某种商品而需要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单位数。6.规模收益:分析厂商的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全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化有三种情况: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7.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如果不断添加相同增量的一种投入品(且若其他投入品保持不变),这样所导致的产品增量在超过某一点后将会下降,也就是说,边际产品将会减少。8.生产扩张线:表示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上所能采用的最佳投入组合的轨迹。9.等成本线: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等成本线表示。等成本线也称为企业预算线。是在企业成本和生产要素既定的条件下,

21、生产者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最大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等成本线可以因为总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而平行移动)二知识归纳1.生产理论所要研究的经济主体是生产者,也称为厂商或企业,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种经济目标而独立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厂商主要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砸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了,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种特定数值时,增加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生产理论中应用或转化形态。3.等产量线的特点:(1)

22、在同一坐标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表示的产量水平越高;反之,等产量线离原点越近,代表的产量越小。(2)在同一坐标上,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会相交。(3)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值。(4)等产量线是凸向原点的,因为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5)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5.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1)规模报酬不变:所谓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

23、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2)规模报酬递增:所谓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3)规模报酬递减:所谓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第六章 成本理论一名词解释1.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2.隐性成本:是对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厂商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最大价值。4.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经济成本之间的差额。5.正常利润:是厂商经营企业的报酬,也是厂商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6.边际成本:7.短

24、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需要的成本总额,包括短期总成本、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8.长期成本:长期成本是指规模可以变动,各种要素数量都能够变动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必须花费的可能的最低成本,包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9.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S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包括总不变成本和总可变成本两部分。10.总不变成本(total fixed cost , TFC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而购买不变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11.总可变成本

25、(total variable cost,TVC )是指厂商砸短期内为生产一定产品而购买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12.短期平均成本(short-run average cost ,SAC )是厂商在短期内在平均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全部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不变成本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之和)13.平均不变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1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14.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AVC )是指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可变成本。15.短期边际成本(short-run margina cost, SMC

26、)是厂商在短期内变动1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量。16.长期平均成本(long-run average cost,LAC )表示的是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点总成本。17.长期边际成本(long-run marginal cost ,LMC)是指在长期内没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二知识归纳1.会计利润:即一定时期内,厂商实现的总收入与所产生的实际耗费即总会计成本的差额。(会计利润=总收入-会计成本)第七章 不同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一名词解释1.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 )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果。2.总收益(TR):

27、是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商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3.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出售一定数量商品,每单位商品所得到的收入,也就是平均每单位商品的卖价。它等于总收益与销售量之比。4.边际收益(MR)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商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5.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买者的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6.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又称为纯粹竞争。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这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不存在垄断现象;二是不受政府影响。7.

28、收支相抵点:在SMC与SAC的交点上,厂商既无经济利润,又无亏损,称为“盈亏平衡点”或“收支相抵点”。8.停止营业点:S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也称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9.完全垄断:完全垄断又称独占、卖方垄断或纯粹垄断,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相反,完全垄断市场结构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10.自然垄断: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时,这个行业是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 )。11.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在同一时问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

29、同购买者的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12.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市场又称寡头市场,指由少数几家大型厂商控制某种产品供给的绝大部分乃至整个市场的一种市场结构。13.卡特尔:一个行业的独立厂商之间通过对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协议而设立的一种组织形式,或者说是寡头垄断行业中各寡头厂商之间用公开方式勾结,以达到协调行动,牟取行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组织形式。二知识归纳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1)市场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2)参与经济活动的厂商出售的产品具有同质性,即不存在产品差别。(3)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4)参与市场活动的经济主体具有完全信息。(5)个别企业出售量

30、占市场份额微不足道所以不能影响市场价格。2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相等且都等于既定的价格。(AR= MR = P)3.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1)厂商数目唯一,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2)完全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3)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4)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4.价格歧视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在厂商根据消费者意愿为每单位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产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和消费者确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

31、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可以增大社会总福利-通过增大生产者的剩余而不是增大消费者的剩余来实现总剩余最大化。3.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市场中存在着较多数目的厂商,彼此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2)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或成为“异质商品”。(3)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资源流动性较强。第九章 微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的分配商品和服务。2.垄断:指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里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几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3.信

32、息不对称: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4.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是指各市场参与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均匀分布的市场。也可以看做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非对称信息的集合体。5.柠檬市场:也称为次品市场。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常常把处于信息不对称环境中的次品市场称为柠檬市场。6.道德风险:指的是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契约后,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使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并且并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的行为。7.委托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的委托人难以观察、了解代理人的全部和真实的行为,代理人则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凭借信息优势实施违背委托

33、人利益的行为。8.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9.外部性:如果某人或者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该个体又没有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则这种危害或利益就被称为外部经济,也叫外部性。10。生产的外部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经济。11.消费的外部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12.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13.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34、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14.科斯定理: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并且可以自由交换,只要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不论所有权在开始如何分配,市场机制所导致的均衡状态符合最有效率状态。15.公共产品:是指是指由政府部门生产,并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一切物品和服务的总称。16.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也就是说,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更多一些。17.逆向选择:市场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对方受损时,信息劣势的一方便难以顺利地做出买卖决策,于是价

35、格便随之扭曲,并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进而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18.信号显示:是指为了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了把自己的某些优质物品或自身的某些优秀特性显示出来,不被埋没,就会通过某种方式向处于信息劣势的人发出市场信号以表明自己的物品或自身与众不同的行为。19.信号甄别:是指在进行市场交易之前,信息劣势方首先以某种方式使得信息优势方不得不发出表明自身特征、品质、类型等的信号,以供信息劣势方辨别、解读,从而改变自己在市场交易中所处信息劣势地位的行为。20.道德风险:指的是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契约后,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而且

36、并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的行为。21.委托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人难以观察、了解代理人的全部和真实行为,代理人则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凭借信息优势实施违背委托人利益的行为二知识归纳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不对称信息。2.进入障碍产生垄断的原因:(1)资源垄断。(2)政府创造垄断。(3)自然垄断。3.反垄断法:顾名思义就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它是通过经济国家基本的法律制度,又称反托拉斯法。我国发垄断法于20098年8月1日起实施。4.一般来说,如果某人或者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该个体又没有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

37、到报酬,则这种危害或利益就被称为外部经济。也叫外部性。受到危害叫做负的外部性,得到的利益叫做正的外部性。5.外部性的分类:(1)生产的外部经济。(2)消费的外部经济。(3)生产的外部经济。(4)消费的外部经济。6.外部性的政策:(1)使用税收和津贴。(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7.科斯定理: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并且可以自由交换,只要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不论所有权在开始如何分配,市场机制导致的均衡状态符合最有效率状态。8.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1)政府提供。(2)政府与私营机构签订合同。(3)政府授予私营机构经营权。(4)政府给提供公共产品的私营机构提供补

38、贴。(5)私人提供。9.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能以的因素:(1)社会劳动分工使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行业信息差别。(2)专业化生产的信息差别也同样导致了信息不对称。10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的基本形式:(1)由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市场。(2)有买主与买主之间的信息差别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市场。(3)由卖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市场。11.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1)在交易契约中,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的行为,最多只观察到行为产生的不利后果。(2)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无法确定这种不利后果的产生是否与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的行为不当有关。课后练习

39、题答案:第一章五、简答题1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使用和消费各种资源。在某一时点上,人们拥有的资源是一定的,人们的欲望却是无穷的,要以一定的资源来满足无穷的欲望就会产生两个在逻辑上递延的问题:一是资源不足的现实,也就是资源的稀缺性问题;二是选择问题,即如何把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欲望。这就产生了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从而导致了经济问题的产生,进而形成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学体系。所以,我们可以说资源稀缺性和由此产生的选择性使经济学得以产生。2现代西方经济学学说是从西方古代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中发展变化而来。产生于古希腊的西方经济思想经过15、16世纪的重商主义,17、18

40、世纪的“古典革命”,19世纪的“边际革命”和20世纪的“凯恩斯革命”,形成了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内容为核心、学派众多、理论庞杂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以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种思潮的竞争和相互渗透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因应解决西方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现实经济问题的要求,形成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流派,从而推动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3(1)区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整体经济研究目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主要内容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

41、、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2)联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依存。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个量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微观经济理论的坚实基础,就没有宏观经济理论的深入发展。二者之间就好比树木与森林的依存关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相把对方研究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即微观经济学在研究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时,总是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假设条件;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时,总是以经济资源

42、的最优配置为前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进行了分析,二者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的基本内容。 4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指超脱或排除人们对事物的主观价值判断标准,通过对事物运动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反映事物的一般现象,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是以既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为前提,来分析和评价事物发展状态的研究方法。(2)均衡分析法与边际分析法。对经济变量均衡的形成和变动条件的分析,称为均衡分析。包含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法是指对自变量每加一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

43、值所进行的分析。(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分析某一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时,不考虑时间因素和经济变量具体变动的过程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经济现象的方法。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各种静态分析结果的方法,指均衡条件发生变化以后,对新形成的静态均衡结果与原来的静态均衡结果进行比较的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是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连续的过程来看待,分析各种变量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动而相互作用,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均衡的分析方法。六、计算题 1现要花掉的这1000元的机会成本是一年后得到的1000(1+5%)=1050元的银行支付2(1)不同情况下社会所能提供的服务量如下

44、表:ABCD割草4002025洗汽车0402025(2)C的配置中是无效率的。只要比较C和D就可以知道,只要简单调整三人的时间分配,就能提供更多的服务量。七、案例分析题1、如果驱车到那家商店所付出的代价小于50元(100-50),我会驱车到那家商店买;如果驱车到那家商店所付出的代价大于50元我不会。选择驱车到那家商店买的机会成本是在第一家店买节省的成本;选择在第一家店买的机会成本是放弃50元的收益(节省50元的支出)。假设第一家商店对某商品的要价为6000元,而第二家商店的要价为5950元,我还会作出同样的决定。因为边际收益一样是50元(6000-5950=100-50),而边际成本未变:驱车

45、到那家商店所付出的代价。只是很多人的心理因素,受相对量的影响(前者省一半钱:50/100,后者省不到1%:50/6000),没有看到绝对量未变。2、作为一国总理应对经济学专家的实证观点和规范观点都感兴趣,只是对实证观点的兴趣更大。一国总理为了科学决策,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了解现实经济的真相,即现实经济现象“是什么”:实证的观点;同时,一国总理的决策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会体现社会的价值或总理个人的价值观,表现出“应该是什么”:规范的观点。经济学专家的规范观点有助于总理明晰社会的、自己的价值观,清楚实现决策目标的民意基础和必要性。所以,总理应对经济学专家的实证观点和规范观点都应

46、了解。只是经济学专家的规范观点是经济学家个人的、主观的东西,不应影响总理的全局考虑;经济学专家的实证观点却有助于总理在了解现实经济真相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更好地实现决策的目标。所以,一国总理对实证观点的兴趣更大。第二章五、简答题1、答: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商品本身的价格。商品自身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量最直接的因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大一些,反之,商品价格高,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少。(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者对所想要的商品的支付能力,因而收入水平高低与商品消费量之间一般呈同方向变动关系。(3)消费者偏好。偏好是消

47、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或者说购买欲望。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偏好越强烈,需求量越大;反之,则越小。即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关系。(4)相关商品的价格。与某商品相关的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与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对于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而言,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转向消费其替代品,从而导致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提高将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使得购买其互补品的数量减少。(5)对未来的预期。预期是消费者根据现有的条件对未来状况做出的估计。在决定是否购买某商品,尤其是大件商品时,消费者对未来该商品的价格及自身的收入水平的预期会影响到商品的需求量。(6)其他因素。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包括国家的政策因素(如最近中国政府的家电下乡政策促进了农村对家电的需求)、人口规模、文化习惯、消费示范和攀比等。2、需求定理的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财务报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