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2 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学会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作品,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领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
2、锋芒指向孔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文字或图片材料展示新文化运动前,北京大学的课堂里师生间问候官气十足的情形。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好!终生:大人好!老师:老爷们辛苦了!终生:升官发财!)进而引出北大的这种风气随着一场运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 12 课:新文化运动。二、新课讲授目 标 导 学 一 : 新 文 化 运 动 的 兴 起1.旧闻拾遗 1: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2.教师提问:材料一报道了袁世凯的哪些行径?他接受“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复辟帝制;以换取日本的支持,实现皇帝梦3.旧闻拾遗 2:女子世界是专为
3、女子创办的杂志。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节烈女子事例,主张男子多纳妻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对婚恋自由。4.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5.问题思考: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有哪些?当时有哪些著名人物认识到这一点?提示: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6.图片展示:展示陈独秀照片和青年杂志和新青年封面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过程。2提示:创办人 陈独秀地 点 上海杂志名称 青年杂志1915 年发表敬告青年 ,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代表人物 胡适、李大钊、鲁迅地 点 北京杂志名称 新青年1917 年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目 标 导 学 二 : 新 文 化 运 动 的 内 容 与 意 义(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思想革命1.材料展示:材料一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2.教师提问: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除此之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还有哪些主张?(学生讨论)3.教师总结:民主
5、与科学,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文化。4.教师补充: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推行孔教(被袁世凯作为统治工具的“孔子之道” ,主要指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封建礼教) ,掀起一股文化逆流。基于此,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孔教。5.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祥林嫂之死(片段)以帮助理解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即漠视人的价值,扼杀人的生命,剥夺人的权利。(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文学革命1.材料展示: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
6、: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王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3.教师提问:分析白话文的普及在当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讨论今天我们是否可以不学古文?(学生讨论)4.教师总结归纳:利于实现语言与文字、文学更好的统一,利于普通群众的接受,利于宣传新文化、新思想。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列表归纳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代表人物发表的文章及思想。提示: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鲁迅 狂人日记:号召 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6.问题思考: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是“
7、新”文化,究竟“新”在哪里?3提示:它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运动,其核心是民主与科学。7.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积极性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但它任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三、课堂总结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
8、用。板书设计新文化运动兴 起 标 志 : 新 青 年 的 创 办代 表 人 物 : 陈 独 秀 、 胡 适 、 李 大 钊 、 鲁 迅 等主 要 阵 地 : 北 京 大 学 和 新 青 年 )内 容 抨 击 旧 道 德 和 旧 文 化提 倡 民 主 与 科 学提 倡 文 学 革 命 )影 响 积 极 : 一 次 伟 大 的 思 想 解 放 运 动消 极 : 对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看 法 带 有 一 定 片 面 性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对比,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采用讨论法分组合作,课堂气氛活跃,且能对新文化运动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