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新课标语文:专题7-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含答案).ppt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732061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640 大小:19.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新课标语文:专题7-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含答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0页
2018年新课标语文:专题7-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含答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0页
2018年新课标语文:专题7-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含答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0页
2018年新课标语文:专题7-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含答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0页
2018年新课标语文:专题7-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含答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第1讲,子母题型变式考点技法精要跟踪训练验收,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考纲在线 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正确使用熟语”指能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恰当地使用熟语。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 考情透析 实词在2015年之前是每年的必考考点。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和翻译题,考查范围是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选择题的分值一般是3分。对于这一考点,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中的实词题一改往年单音词的考查形式,四个选项考查的全是双音词,这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

2、要求既要掌握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还要总结归纳一定数量的双音节词备考难度和范围有所加大。2015、2016年全国卷没有考实词,改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说明实词变成一个轮考考点。 虚词是高考的常考考点,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和翻译题,考查范围是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选择题的分值一般是3分。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虽然没有对虚词单独设选择题考查,但这一考点一直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因此复习时也不容忽视。不理解虚词,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对于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2018年高考,本考点一定会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本考点,切不可放弃对实词、虚词的复习,

3、因为实词、虚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不理解常见实词、虚词的意思,就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原味母题,C 解析 本

4、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正确断句的能力。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如句中的“承宪”“储贰”“术士”“陛下”“承宪妻”“勋贵”“朝绅”等专有名词,“怀”“藏”“窥觊”“广结”“重惩”“扬言”“恐喝”“簧鼓”等动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另外也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文意可知“重惩”是动词,后面应该加宾语“冒籍”,“承宪妻”是名词,应该做下一句的主语,由此可以排除A、D两项;“扬言”为动词,后接宾语“事由己发”,故排除B,这样即可选出答案。,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

5、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D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移疾犹移病,指官员上书称病,并没有“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意思。,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

6、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曲解了原文意思,对应原文是“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翻译为“分发库银赈济灾民”,而不是“筹措钱款赈济灾民”。,4. 把文中画横线的

7、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5分)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5分),答案 (1)这中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使自己安身。(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解析 第(1)句中重要的实词有:“刚直”是刚正之意,“弗胜”是不能经受之意,“龃龉”是攻击、倾轧之意,“安”是使动用法。重要的虚词有:其,代词,这;而,连词,表转折,译为“但是”;“安其身”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第(2)句重要的实词有:“啖”是吃之意;“矢”,通“屎”

8、,此处指雁粪;“囊”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包”;“示”是给看;“进”有进献、送之意。重要的虚词有:“进之于朝”的“之”(代词,译为“这件事”)、“于”(介词,到)。,5. 20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 征授:征召授予 B. 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 疏陈:上疏述说 C. 不但惠安遭其虐焰 虐焰:残暴的气焰 D. 干挠盛典,蓄隐邪谋 盛典:盛大的典礼, ,对点子题, , , ,D 解析 “盛典”在文中的意思是“重要的典章制度”。,D 解析 D 项,“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但是。A. 因,第一个是副词,趁此、趁机;第二个是介词,通过,经由。

9、B. 之,第一个是音节助词,不译;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的。C. 以,第一个是介词,译为“凭借”,第二个表目的,译为“来”。,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5分) (2)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5分),(1)回到朝廷,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阻挠这件事。 (重要实词:会,恰巧、正赶上;方,正在;阴,暗中;沮,同“阻”,阻止,阻遏。重要虚词:之,代词。) (2)近年来言官,壬午年以前害怕淫威,那么刚正的变软弱了;壬午年以后拘

10、于情面,那么正直的变得巧言谄媚。(重要实词:岁,年;怵,害怕;昵,亲近,亲昵;佞,巧言谄媚。重要虚词:于,介词,译为“在”;则,译为“那么”;为,变为),参考译文 陈登云,字从龙,是唐山人。万历五年(考中)进士。担任鄢陵知县,被征召任命为御史。出京巡视辽东,上疏陈明安定天下、排除祸患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快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又巡视山西。 回到朝廷,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阻挠这件事。万历十六年六月便趁发生灾害上书直言,弹劾贵妃的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之位),而且广泛结交有道术的人。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

11、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功臣权贵,以巧言蛊惑朝廷大臣。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就连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他)干扰重要典章制度,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奏疏呈上后,贵妃、郑承宪都恼怒了,同僚也以为陈登云有危险了,但皇上把奏疏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很久以后,(陈登云)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又弹劾贬退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弹劾罢免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弹劾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登云于是上疏说:“近年

12、来言官,壬午年以前害怕淫威,那么刚正的变软弱了;壬午年以后拘于情面,那么正直的变得巧言谄媚。这中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使自己安身。二十年来,凭正直提升为京官的一百人中只有一二个。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的,言官却占了其中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却让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家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一开始就谨慎地考察人选。”于是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出京巡视河南。,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登云随即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分发库

13、银赈济灾民。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陈登云)按年资长短应当提升为京卿,(公文却)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考点精讲,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指依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具体的考查范围包括:(1)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40个常用实词;(3)重要文化常识中的实词。所谓“在文中”,即指语境。实词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的意义,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考查重点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

14、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其中对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类型一 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的分类如下:,实词按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出现了通假现象。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胡乱代替,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时积累。,【针对训练】 1.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秦王还柱而走_通_,_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_通_,_ (3)失其所与,不知 _通_,_,(1) “还”通“环”,环绕 (2) “冯”通“凭”,乘 (3

15、) “知”通“智”,明智,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千石不能禽制 禽:通“擒”,捉拿 B. 时遂年七

16、十馀,召见 召:通“诏”,皇帝的命令 C. 不副所闻 副:相称 D. 上闻遂对,甚说 说:通“悦”,高兴,B 解析 A. “二千石不能禽制”中“二千石”是官职名称,“禽制”是对前文所言“盗贼并起”的处理办法,“禽”按本义讲不通,可考虑其为通假字,“禽”通“擒”,意为“捉拿、擒获”。B. “召见”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召”就是“召”,不通“诏”。C. 由成语“名副其实”可推知“副”应译为“相称”。D. 根据语境可知,“甚说”应是皇上听到龚遂的回答后的愉悦心理,“说”通“悦”,意为“高兴”。,参考译文 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邻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捉拿制服他们。宣帝要选

17、一个能管理(这个地区)的人,丞相和御史推荐了龚遂,认为他可以胜任,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七十多岁,被召见时,由于他身材矮小,宣帝见到后,(认为龚遂)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心中不免(对他)有轻视之感。(宣帝)对龚遂说:“渤海郡一片荒乱,我十分担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盗贼,来使我称心满意呢?”龚遂回答说:“渤海郡地处偏远之地,圣上的恩德教化不能惠及,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迫,地方官吏却不知加以救济,致使陛下的子民群起反抗。现在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很高兴,说:“选贤良之臣前去,本来就是想对他们进行安抚。”,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吴既

18、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 反: (2)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坐: (3)女忘会稽之耻邪 女: (4)厚遇宾客,振贫吊死 振:,(1) “反”通“返”,返回;(2) “坐”通“座”,座位;(3) “女”通“汝”,你;(4) “振”通“赈”,救济。 参考译文 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句践返回越国,于是使自己的身体劳苦,让自己焦虑地反思,把苦胆挂在座位上,坐处、卧

19、处抬头就能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常自语:“你忘了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其妻子亲自织布;不吃肉食,不穿有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降低身份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苦的人家,悼念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类型二 多义词 多义实词的考查,一直都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较常见,在以单音词为主的文言文中更是普遍。一般来说,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之分。 1. 本义 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原始、最具体的意义,称之为本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

20、2. 引申义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关系。词义的引申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连锁式: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步步延伸开去,因此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有密有疏。,例1 寒本义:冷引申义:贫寒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引申义:恐惧,害怕(大渡桥横铁索寒),(2)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开,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紧密度相同。 例2不难看出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3. 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

21、成为转义的一种。 例3,【图解技法】,【针对训练】 4. 解释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 (1)有碑仆道_ (2)何可胜道也哉_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_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1)名词,道路,路边;(2)动词,说;(3)名词,道理;(4)名词,风尚;(5)名词,道德,道义。,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孟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馀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 (节选自北齐书

22、列传第三十八,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河王岳拜司州牧 拜:拜见 B. 闻业名行 行:出行 C. 业形貌短小 形:形容 D. 后寻业断决之处 寻:寻找,(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用:才能 B. 寻迁东郡守 寻:不久 C. 以宽惠著 著:著称 D. 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 合:集合,(1)D 解析 A. 根据语境可知“岳”是人,“司州牧”是官职,把“拜见”代入语境很明显语意不通顺,此处“拜”应解释为“被授予官职”。B. 根据语境可知“名”“行”是并列关系。“名”是“名声”之意,“行”应是“品行”之意。C. 根据语义搭配

23、,“短小”的应是“形体”,所以“形”应是“形体、身体”之意;另外,“形”“貌”是并列关系,“貌”是“容貌”之意,所以“形”也应该是个名词。D. 根据语境,是后来高岳找到孟业判决过的案件,“寻”应为“寻找,找到”之意。,(2)D 解析 合:全。判断这个“合”的意义时,我们可以采用“联系成语联想法”,可联系“合家欢乐”的“合”,由此得出解释。 参考译文 天保初年,清河王高岳被任命为司州牧,(他)听说孟业的名声品行后,便又征召孟业做法曹。孟业身形矮小,等到谒见时,高岳(因其矮小)从心里看不起他,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后来高岳找到孟业判决过的案件卷宗,才对孟业说:“您判案英明,可以说是不可貌相。”不久,

24、(孟业)升为东郡太守,他为官以宽厚和仁惠著称。那一年,麦子一根茎上长五个穗,其余的也是三四个穗长在一根茎上,全郡的人都认为这是被(孟业)的政令教化感动的结果。,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性审慎,不妄交游。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 孝武初,周文(帝)与语,奇之。周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大统)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频征,(刘彦

25、)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周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有删改),(1)抛弃; 委托;随从,顺从。(“委”为多义词,义项有“委托”“抛弃,舍弃”“放置”“曲折”等)(2

26、)暗中,暗暗地; (如果)没有; 卑贱。(“微”为多义词,义项有“隐蔽”“深奥,微妙”“微小”“稍微”“暗中,暗暗地”等) (3)道歉,谢罪;告诫;辞别; 拒绝;感谢。(“谢”为多义词,义项有“道歉,谢罪”“推辞” “告诫”“拒绝”“辞别”“感谢”等) 参考译文 申徽,字世仪,是魏郡人。(他)性情慎重,不乱与人交往。元颢进入洛阳,任用元邃做东徐州刺史,元邃推荐申徽做主簿。元颢失败,元邃被装入囚车押送到洛阳,元邃原先的属吏、门客都抛弃他而离开,只有申徽去送他。等元邃得到赦免,他就广召宾客朋友聚会,赞叹申徽有古人风骨。,孝武初年,周文帝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周文帝观察申徽(认为他)深沉细密有气

27、量,每逢有事都很信任地委托他去办,于是(申徽)做了大行台郎中。当时军队和国家刚刚建立,幕府的事务很多,四方文书檄文都是申徽写的。河桥之战,朝廷的大军出师不利,近侍官吏逃散的很多,只有申徽不离左右,魏帝称赞他。(大统)十年,(申徽)升任给事黄门侍郎。 (朝廷)多次征召,(刘彦)不接受命令,(他)又在南方勾结吐谷浑,将要图谋叛乱。周文帝动用大军镇压比较困难,想用灵活的谋略擒拿他。于是让申徽做河西大使,秘密命令申徽谋取刘彦。申徽率轻骑五十人出发,到了以后,住在宾馆。刘彦见申徽单独一人来做河西大使,就不怀疑他。申徽就派一个人暗暗地劝刘彦归附朝廷,用来揣测刘彦的意图,刘彦不听从。申徽又派人辅助促成刘彦到

28、宾馆商议事情,刘彦就听从了他,于是来到宾馆。申徽先前已和瓜州的豪门大户秘密商议捉拿刘彦,于是就呵斥捆绑了刘彦。刘彦说自己没有罪,申徽一一列举他的罪状说:“你没有一点点的功劳,,却掌管着一方重要的权力,依仗着地方偏远做一些违背命令、放诞妄为的事,不恭敬地进献贡品,杀害侮辱朝廷派的人,轻视朝廷的命令。统计你的罪行,实在是杀了你也抵偿不了你的罪行。但在我接受朝廷的命令那天,本是要我把你送到朝廷,遗憾的是我不能立即申明法度将你惩处,来向边地的百姓谢罪。”于是宣读诏书慰问官吏、老百姓和刘彦的下属,又说大军接着就到,城内没有一个敢闹事的人。,类型三 古今异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

29、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 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的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窄,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宽了。,【针对训练】 7.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古义:_ 今义:_, ,古义:称母亲的姐妹。今义:晚辈对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2. 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的缩小”,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词义宽,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窄了。如:“臭”,古代用来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

30、。“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只有第一种意义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8.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 古义:_今义: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古义:_今义:_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古义:_今义:_, , , ,(1)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2)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子,与“丈夫”相对。(3)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 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方面的意思

31、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人,现在则专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置币遗单于”(苏武传)中的“币”,古义指“财物”,今义已转移为“钱”。,【针对训练】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古义:_ 今义:_ (2)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义:_ 今义:_, , ,(1)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2)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

32、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阙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其实:他实际上 B. 左右皆引试之 左右:侍从 C. 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 不过:只是 D. 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以为:认为,C 解析 不过:不超过。A项中的“其实”、B项中的“左右”为古今异义词。 参考译文 齐宣王喜爱射箭,喜欢人家说他能够使用强弓;他实际上用的弓不超过三石(的力气),把(弓)给侍从看,侍从都拉着弓试一试,全只拉到一半就停止了,都说:“(拉开它)至少要九石的力

33、气,不是大王,谁能拉得开呢?”齐宣王非常高兴。但是齐宣王使用的是不超过三石力气(的弓),但是他一辈子都认为自己拉开了需要九石力气的弓。三石是实,九石是名,齐宣王喜欢名而失了实。,4. 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的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是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下,含贬义。“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的过失,如“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针对训练】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古义:_ 今义:_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4、。(曹刿论战) 古义:_ 今义:_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古义:_ 今义:_, , , ,(1)古义:可爱之意,褒义词。今义:令人怜悯之意,中性词。(2)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今义: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3)古义:指杰出、英俊,褒义词。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5. 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但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在已换用“眼睛”;“寡”现在已换用“少”;“足”现在已换用“脚”。,【针对训练】 1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读书欲睡,

35、引锥自刺其股。(战国策) 古义:_ 今义:_ (2)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古义:_ 今义:_ (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古义:_ 今义:_,(1)古义:大腿。今义:指大腿。(2)古义:买。今义:指城镇、集市。(3)古义:告诫、告诉。今义:感谢。,由于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所以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必须注意古今异义词,以免理解时产生偏差。 【针对训练】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成化中,历侍读、中允,侍孝宗于东宫。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太监李广死,

36、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帝慰答之。十三年,星变,自陈乞休。报许,赐敕驰驿,加太子太保,以侣钟代。 (选自明史列传七十一,有删改) (1)改庶吉士,授检讨 检讨:_ (2)经刚介方正 方正:_ (3)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 疾

37、:_,(4)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 交通:_ (5)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 竞:_ (6)臣但有寸金、尺帛 但:_ (7)以为奔竞无耻之戒 以为:_ (8)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 干涉:_ (9)报许,赐敕驰驿 报:_,(1)官职名,掌管国史修订编纂的官员;(2)端方正直,品行端正;(3)憎恨,厌恶;(4)勾结;(5)争逐;(6)只要,如果;(7)把作为;(8)关联,牵涉;(9)回复。 参考译文 周经,字伯常,是刑部尚书周瑄的儿子。天顺四年考中进士。(他)改任庶吉士,被授予检讨职务。成化年间,先后做过侍读、中允,在东宫侍奉孝宗。周经刚强耿直,喜欢极力诤谏,即使深深触怒皇上的旨意也不顾及。宦官、贵戚都

38、害怕他并且憎恨他。太监李广死了,皇帝得到朝中大臣参与赠送李广财物的账簿,非常生气。科道官员趁机弹劾大臣勾结李广的情状,有人提到了周经。周经上疏辩解说:“昨天科道官员弹劾朝廷大臣争着投靠李广,擅自写上了我的名字。虽然蒙受皇上恩德没有被审问,我实在是(感到无比冤枉,)含伤忍痛,没有办法来自己说明情况。人们争相投靠李广,希望他能在皇帝面前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宠幸眷顾啊。陛下您试着想想李广活着的时候,曾经谈到我没有。况且交结李广赠送他物品的账簿就在您的跟前,请求检查有没有我的姓名。,还应该严厉审问李广的家人,我只要有寸金、尺帛(财物进献李广),就惩治我交结李广的罪过,在集市上斩首,作为对争着投靠李广

39、等无耻行为的警诫。如果没有关涉,也请皇上替我洗脱耻辱,或许能让我施展才能,终生侍奉圣明的主上。如果让我带着侮辱忍受诟骂,即使我死了埋在沟壑,我的眼睛也不能闭上。”皇帝安慰并答复了他。弘治十三年,星宿变化,自己陈说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许可,并下诏赏赐他可以驾乘驿马疾行,加封他太子太保,让侣钟代替他。,类型四 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为陪衬。,【针对训练】 14.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偏义复词:_ 释义:_ (2)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 偏义复词:_ 释义:_(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偏义复词:_ 释义:_,(4)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渊明桃花源记) 偏义复词:_ 释义:_(5)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偏义复词:_ 释义:_(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偏义复词:_ 释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