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内容 狐狸和乌鸦第二 课时 学习小主人 主备人训练主题 课 型 新授课 审核人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学习重难点通过朗读、表演等来感受狐狸的狡猾,乌鸦的轻信。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读写说安排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写一写课后词语。3.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道理?知识链接 时间预设 自主学习 分;合作展示 分;发现建构 分;达标测试 分学案(自主、合作、建构) 学法 导案一、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一、复习检查1、读准字音(复习“一”的不同读音)一棵树 一开口 看了一眼(都读四声)一片肉 一溜烟 眼珠一转(都读二声)2
2、、读读词语 :叼一片肉 没有回答 看了一眼 非常得意直流口水 眼珠一转 赔着笑脸 摇摇尾巴问:这些词语与谁有关系?谁来具体说一说?生:左边的词语与乌鸦有关系,右边的词语与狐狸有关系问:从右边的词语中感受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3、你瞧,此时,这只狡猾的狐狸正在树林里找吃的,看见 一只乌鸦,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问:馋得直流口水的狐狸会想些什么呢?生:我一定要吃到那片肉。(师:这是最直接的想法,说明狐狸饿极了)生:哈哈,这片肉是我的了。(师:你这么自信啊,你有什么好办法?)师:要想得到这片肉,如果去“抢”行不
3、行?为什么?生:不行,狐狸不会上树;即使上了树,乌鸦也会飞走。师:所以,狐狸用了“骗”的方法。怎么“骗”?生:让乌鸦开口说话师:那狐狸吃到肉了吗? 乌鸦说话了吗?生:吃到了了 说话了师:它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于是狐狸就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二、感受狐狸的狡猾1、狐狸为了骗取乌鸦的信任、得到那块肉,说了几次好话?狐狸是怎么说的?乌鸦又是怎么表现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2-5 自然段,边读边用“ ”画出狐狸说的话,用“ ”画出乌鸦的表现。2、出示狐狸的话,出示乌鸦的表现。师:你发现狐狸三次说的话有什么相同吗?生:都有“亲爱的乌鸦”,都有“您”。师:从这两个词语你可以看出来什么?生:狐狸有礼貌,狐
4、狸尊重乌鸦。师:叫的这么亲密,是真心的吗?生:不是,其实它是想吃那片肉。师:谁能把狐狸这种语气读出来?尊敬、有礼貌;假装的、讨好的;师:那你发现狐狸三次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吗?生:第一次问候乌鸦,第二次问候乌鸦的孩子,第三次狐狸说了几句好话?想夸乌鸦什么?(羽毛漂亮、嗓音好听)师:(出示乌鸦图和麻雀图)乌鸦真的比麻雀漂亮许多吗?狐狸为什么要这说?(为了讨好乌鸦,骗乌鸦开口)师:想欣赏一下乌鸦的“歌声”吗?(点击播放乌鸦的叫声)好听吗?狐狸为什么这么说?(为了讨好乌鸦,骗乌鸦开口)师: 听了狐狸的这番好话,乌鸦有什么表现?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板书:非常得意)结果?“哇”她刚一开
5、口,肉就掉了下来。师:唉,傻乌鸦还是上当了,我想,如果当时咱们小朋友在场,提醒提醒她,也许她就不会上当了。出示: “乌鸦,你应该了解自己呀!你的羽毛并不 ,你的歌声也并不 ,千万别 ,不然 。”三、概括训练,发现建构三、明白道理1、读了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故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狐狸?(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联系课文内容讲一讲)2、乌鸦本来可以好好地享受这块味道鲜美的肉,可最终为什么会被狐狸给骗走了呢?(爱听好话,所以才会上当受骗)3、从这个童话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出示:喜欢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4、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出示: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莎士比亚
6、)齐读名言六、想象编故事1、同学们,当乌鸦嘴里的叼着的肉被狐狸骗走后,当她眼睁睁地看着狐狸一溜烟跑掉后,她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请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目,发挥想象,编一个小故事。2、出示:肉被骗走以后第二天,狐狸又看见乌鸦叼着一块肉站在树枝上达标检测板书设计狐 狸 和 乌 鸦狡猾 馋 爱听好听话容易上当受骗审核指导教后反思:狐狸和乌鸦教后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爱听好听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本课孩子们学得开心,我教得顺心。自己总结了一下,有四点做得不错。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培养了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2. 以读促讲,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传神。然后举一反三读好第二、三次对话,既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了情感,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加强了对语言的感受力。3.精心设计训练,语言亲切自然。 4.充分激趣,强化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运用多种激趣手段辅助教学,表情朗读,表演等,大面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参与欲望,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