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科学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731261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科学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科学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科学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科学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传统的教学比较单一,主要是由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技能,这不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只能将学生培养成考试的能手.新世纪需要创新人才,需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因此新课改大力提倡进行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尤其提倡开展探究式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实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具体的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实施科学探究教学呢?笔者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索,在此谈谈科学探究教学的开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有思考解决问题的动力.

2、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首先需要诱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法比较多,但创设教学情境是最常用方法.比如,生活中常用到放大镜,它可以将很小的事物放大,让人们看的清楚;照相机上的镜片也是“放大镜”这样的凸透镜,但它能照出比较小的照片,还有爷爷、奶奶的老花镜,我们平常人戴了后,感觉天昏地转为什么呢?学生自然的感觉到这是一个有趣的物理问题,激发了探究其奥秘的欲望.他们就会迫切知道,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有时候可以放大,有时候可以缩小. 二、指导与点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假如直接的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成功率极低.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他们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

3、.因此,老师要发挥教学中指导、点拨的作用.使科学探究的难度降低到适合学生研究的位置.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主宰着课堂的,结合演示实验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灌输给学生,然后叫学生死记,这不利用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化,不少老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总是将问题直接给学生探究,自己做一个“旁观者”,学生经常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逐渐失去了信心.这样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对于凸透镜规律的探究,老师应该作适当的指导,从而降低点难度.具体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导:首先介绍光具座的正确使用,并说明这个实验的物体是蜡烛火焰,而不是蜡烛.然后向学生粗略的说明,凸透镜成各种像的原因在于物体到凸

4、透镜的距离,它叫物距,并说出什么叫像距.大家主要探究物距造成的不一样像的规律,并做好有关的记录. 三、鼓励学生进行猜测 让学生猜想物距增大像怎么变化,像距怎么变化? 设计实验 制定好然后测量物距、像距,然后摆放好透镜、蜡烛、光屏.并画个数据的表格.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老师指导学生将物体放在较远的地方,逐步靠近透镜,看看屏上像的变化情况,然后确定几个特殊的距离进行探究.如,物体在两倍焦距外、两倍焦距上、两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一倍焦距上、一倍焦距内.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设计的表格内.当学生做完实验后,就要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出规律. 四、做好及时的评价工作 评价不是可有可无的过程

5、,而是一个画龙点睛之笔.新课程教学不是让学生学到了什么,关键是体验学习的过程,尤其要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因此在评价阶段,老师要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多激励他们,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在评价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不少学生确实努力了,他们也知道自己尽最大努力了,老师应该尊重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能下一个你很不认真、很不努力的结论.同组的学生在一起合作探究,相互比较了解,谁思考的比较积极,谁做的工作比较认真,谁看的问题比较透彻,因此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很重要的. 五、对探究教学的思考 1.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兴趣.初中生生性好动、好奇,他们的行为常受情感的支配,如果学生对

6、科学探究有了兴趣,就会积极的探究;假如科学探究没有兴趣,就消极应付.因此,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时候,老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探究学习的积极性.物理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实验,学生对物理实验是由衷的感兴趣,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好的教学策略. 2.创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亲近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发现困难及时的给予帮助.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照顾,心中要装置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几个尖子学生. 总之,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新课标的重要体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江苏省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初中 (225824)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