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19日-830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19日-8303)1:我国社区教育主要类型是()。多项选择题A、以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B、以政府为主体的社区教育C、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区教育D、以社区为中心的社区教育E、以家庭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2: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单项选择题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
2、盾运动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互相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讲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媒体D、教学研究 4:普通教育学是()的代表作。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 5:“完形一顿悟说”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 桑代克B、 斯金纳C、 苛勒D、 奥苏伯尔 6: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单项选择题A、3岁B、5岁C、7岁D、9岁 7:“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属于()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传统教育B、现代教育C、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共同D、原始教育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单项选择题A、 政治立场
3、和观点B、 政治思想品质C、 共产主义道德品质D、 品德 9: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单项选择题A、惟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 10: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单项选择题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B、新教育大纲C、教学与发展D、民本主义与教育 11:少先队文化内容的层次是()。多项选择题A、少先队组织管理文化B、少先队活动文化C、少先队礼仪文化D、少先队辅导文化E、少先队理论文化 12: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单项选择题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C、培
4、养演说家和雄辩家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 13: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单项选择题A、认识B、设计C、设想D、安排 14: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实践活动。()判断题对错 15: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单项选择题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 16: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决定的。单项选择题A、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B、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C、教育自身的性质D、教育自身的活动 17: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
5、。单项选择题A、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 18: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自动教学机B、程序教学机器C、电影和电视D、计算机辅助教学 19:小学德育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小学德育的基础性,二是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判断题对错 20:少先队辅导员是()。多项选择题A、少年儿童人生的引导者B、少年儿童实践的组织者C、少年儿童健康的服务者D、少年儿童权益的保护者E、少年儿童发展的营造者 2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C、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
6、趣 22:格塞尔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判断题对错 2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24: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单项选择题A、1902年B、1903年C、1912年D、1922年 25: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单项选择题A、认定制B、审定制C、选定制D、国定制 26:“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上有所不同”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不均衡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 27: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7、单项选择题A、顺序笥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28: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教育价值观。多项选择题A、社会本位B、理性价值观C、个人本位D、感性价值观 29:课程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基础性课程B、拓展型课程C、选修课程D、必修课程 30: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单项选择题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查看答案 1:答案A,B 解析 2:答案B 解析 杜威是现代教育家,强调“在做中学”,教学过程的实质就
8、是从现有的经验出发,不断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前进和发展。 3:答案A 解析 4:答案B 解析 赫尔巴特于l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5:答案C 解析 6:答案C 解析 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7岁。 7:答案B 解析 以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相对于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倡导以儿童为中心,充分尊重儿童。 8:答案D 解析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9:答案D 解析
9、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 10:答案B 解析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 11:答案A,B,C,D,E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雅典城邦高度重视教育。早在公元前6世纪,梭伦立法中就明确规定,父亲有责任让其子女接受适当的教
10、育,否则,子女成年后有权不赡养父亲。雅典人认为,要培养公民在履行公共义务时所应具有的理智、聪慧和公正等品质,这是要由国家来规定的。 13:答案D 解析 安排了环境才能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14: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过程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其他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三方面。其中,第三种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因此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主要活动,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15:答案C 解析 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德育方法。 16:答案A 解析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决定的,它表现
11、为教育独有的矛盾运动规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不是意识所决定或规定的,而是教育这种社会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生成的;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已有的教育事实基础上对教育特性的抽象和概括,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 17:答案A 解析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18:答案D 解析 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1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0:答案A,B,C,D,E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错误 解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 23:答案C 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存在于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
12、机能之间。此题干是说互补性在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的体现。 24:答案D 解析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称之为壬戌学制。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 25:答案B 解析 1985 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条例指出:今后中小学教材的建设,把编写和审查分开,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编写,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部门学校教 师和专家可以编写;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审定后的教材由教育部推荐,供各地选用。后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教材国定逐步过渡到审定制。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因材施教即指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反映了人的个体差异性。 28:答案A,C 解析 29:答案C,D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根据任务进行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