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布展方案.doc

上传人:暖洋洋 文档编号:1728597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5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布展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布展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布展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布展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布展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 庙 布 展 方 案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2明清时期,天津文庙既是天津地区学宫所在,又是祭祀孔子的专门场所,同时也是天津地区最大的,最具特色的儒学与传统文化传播载体,有着“中华双学第一庙”之称。孔子思想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所以,在展览展示与举办相关活动之时,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天津文庙拟举办与孔子思想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四个基本陈列:一、 天津文庙府庙祭孔复原陈列 (在府庙一线)二、 大哉孔子展 (在新建展室)三、 孝德展 (在县庙崇圣祠)四、 文明之光天津教育展 (在县庙一线)3一、 天津文庙府庙祭孔复原陈列天津文庙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 年) ,是明清两代天

2、津地区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也是天津学宫所在。清朝雍正年间,天津由卫升州再升府,天津文庙的规格也升为府庙,在府庙的西侧修建了天津县庙,由此形成了府学、县学并列独特的建筑格局。我馆拟在天津文庙府庙一线举办祭孔复原陈列 。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涌现出众多的儒学大家,其中对儒家学说贡献巨大的先贤和先儒历经历朝的甄选,按照固定的位次,陪祀于大成殿和东西庑之中。地方文庙中设立名宦祠和先贤祠来纪念那些勤政惠民的地方官吏和对沾溉乡里的贤达。陪祀人员根据孔子享受的祭祀规格递减。通过天津文庙府庙的复原陈列,

3、将传统祭孔的场景展示给世人,将两千年来中华民族以祭祀方式表达对孔子、先贤先儒、良吏和乡贤的尊崇传递给观众,发挥天津文庙应有的社会教育作用。根据孔子研究大全的相关资料和我馆收藏“圣诞纪念会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于民国十一年( 1922 年)出版的大成殿祭器、乐器位置图和民国十二年(1923 年)出版的天津祀孔文庙位次图以及天津府志和天津县志的记载,经过考证研究制定复原陈列方案:1天津文庙祭祀规格为大祀。据天津政俗沿革记记载清光4绪三十二年(1906 年) ,孔庙祭祀升为大祀;大成殿祭器、乐器位置图中记载孔子享用的边、豆各十二个,也是大祀的标准。所以,复原陈列按照祭孔大祀场景恢复。2大祀中陪祀人员的

4、祭祀规格。 大成殿祭器、乐器位置图之刊印了孔子牌位前大祀祭器种类和数量非常明确,但其他陪祀人员的规制忽略不记。根据孔子大全中记载的蔚州文庙大祀祭祀图的祭器数量来确定复原陈列中其他陪祀人员的规制。3确定文庙从祀先贤先儒名册。根据天津文庙位次图记载,东西两庑供奉着 156 位先贤和先儒的牌位,其中最后一位先儒李塨未列入其他文庙的两庑中,而天津文庙位次图记载“是图现时之牌位序列并遵录内务部所印,孔子庙祭祀位次序表之原文未敢轻易一字,合并声明”。这个位次应是国家的定制,故增加李塨的牌位。天津文庙位次图两庑中先贤先儒的位次与其他文庙有出入,复原陈列将按天津文庙位次图的位次排列。4在崇圣祠恢复孔孟皮的牌位

5、。 天津文庙位次图中,孔子之兄孔孟皮在崇圣祠陪祀,据天津县志记载,清朝咸丰七年,清政府下诏,将孔孟皮入崇圣祠,故恢复孔孟皮的牌位。5天津文庙官宦祠入祀官宦的人数为 25 人。据 重 修 天 津 府志 天 津 府 属 祀 典 博 议 载 天 津 文 庙 名 宦 祠 供 奉 二 十 二 人 。 而 另 据 重 修 天 津 府 志 名 宦 祠 载 , 供 奉 18 人 , 其 中 在 两 处 都 有 记 载的 15 人 , 另 各 有 记 载 的 10 人 , 共 25 人 。 在 没 有 其 他 文 献 记 载5考 证 的 情 况 下 , 天 津 文 庙 名 宦 祠 复 原 陈 列 中 , 将 2

6、5 位 名 宦 一 一列 入 。天津府庙各殿庑祭祀的祭器、乐器名称、规格数量说明如下:一、大成殿天津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 年) ,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黄琉璃瓦歇山顶,斗拱交错,雕梁画栋,面阔七间。殿中塑孔子帝王像,其两侧为四配、十二哲坐像,并配有祭器、乐器等。“四配”的“ 配” 是配享的意思,即祭孔时他们列侍于孔子塑像之旁,陪同受祭。唐贞观二年(628 年)复圣颜回、唐睿宗太极元年(712 年)宗圣曾参、北宋熙宁年间亚圣孟轲、南宋咸淳三年(1267 年)述圣孔伋先后入庙奉祀,形成“ 四配” 定制。唐开元八年(720 年) ,唐玄宗李隆基命国学祭祀孔子,以孔

7、门“四科”中的十人为“十哲” 配享从祀孔子。四科为 德行科:颜回、闵损、冉耕、冉雍;言语科:宰予、端木赐;政事科:冉求、仲由;文学科:言偃、卜商。南宋咸淳三年(1267 年) ,度宗皇帝诏令以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配祭孔子,史称“四配” 。曾参被升为四配之一,于是又增补颛孙师为“十哲” 。康熙五十一年( 1712 年) ,增补南宋理学家朱熹为“ 十一哲” 。清乾隆三年( 1738 年) “升有子若为十二哲,位次卜子商。移朱子(熹)次颛孙子师”(清史稿 礼志 ) 。至此,配享祭祀的“十二哲” 从此固定于文庙大成殿中。在祭祀礼制上,孔子的规格最高,孔子帝王像前设牌位设一张6笾豆案,陈设盛放祭品

8、的祭器:篚一,爵三,铏二,登一,簠二,簋二,笾十二,豆十二。次,一张俎案上摆设着三牲:整牛,整猪和整羊。再次,一张香案上摆着一只香炉、两只烛台。四配:每人一案、一龛,像前设牌位,按照定制减登,减边和豆各二,减牛,即:篚一,爵三,铏二,簠二,簋二,笾十,豆十。次,一张俎案上摆设着二牲:整猪和整羊。再次,一张香案上摆着一只香炉、两只烛台。十二哲:每人一案、一龛,像前各设牌位,按照定制依次爵减二,铏减一,二簋不设,笾豆各减四,即:篚一,爵一,铏一,簠二, ,笾四,豆四。次,一张俎案上摆设着二牲:整猪和整羊。再次,一张香案上摆着一只香炉、两只烛台。大成殿中陈设着祭孔时所用的乐器:祝版一、琴六、瑟四、镈

9、钟一、特磬一、编钟一、编磬一、应鼓一、鼍鼓一、搏鼓一、拊鼓一、鼗鼓二、排箫一、笛一、壎一、篪一、笙一、箫一、敔一、籈一、柷一、止一、旌四、節四、羽三十二、籥三十二、干三十二、戚三十二另 , 府 县 大 成 门 两 侧 钟 鼓 各 一 套二、崇圣祠原为启圣祠,雍正二年(1723 年)追封孔子上五代祖先为王爵后,改为崇圣祠。面阔五间,位于府庙中轴线建筑最北端。祠内中间供奉孔子五世祖肇圣王木金父、左供高祖父裕圣王祁父(夷父) 、右供奉曾祖父诒圣王防叔、再左供奉祖父昌圣王伯夏、再右供奉孔7子父亲启圣王叔梁纥。正位东侧先贤孔孟皮(咸丰三年入祀) 、先贤曾点(四配之一宗圣曾参之父) 、先贤孟孙激(四配之一

10、亚圣孟轲之父)以配享,西侧先贤颜无繇(四配之一复圣颜回之父) 、先贤孔鲤(四配之一述圣孔伋之父)以配享。再两侧以先贤周敦颐之父周辅成、先儒张载之父张迪、先贤二程(程颐、程颢)之父程珦、先哲朱熹之父朱松、先儒蔡沈父亲蔡元定为从祀,在孔庙大祭时一并受祭祀。1神位(1)正位:肇圣王木金父公,正中南向;裕圣王祈父公,东一位,南向;诒圣王防叔公,西一位,南向;昌胜伯夏公,东二位,南向;启圣王叔梁公,西二位,南向。(2)配位:先贤孔孟皮、先贤曾点、先贤孟孙激(东侧配享,南向)先贤颜无繇、先贤孔鲤、空位(西侧配享,南向)(3)从祀:先儒程珦、先儒张迪、先儒蔡元定(东从祀,西向)先儒周辅成、先儒朱松(西从祀,

11、东向)正位每位一案,各设牌位,分设五张笾豆案,其祭祀规格(照先师位)为篚一,爵三,铏二,登一,簠二,簋二,笾十二,豆十二。设五张香案,每案设一只香炉,两只烛台。院中设一张俎案,摆着整羊、整牛、整猪8配位陈设每位一案:各设牌位,按照定制,爵减二,笾豆各减四,不设登,即篚一,爵一,簠二,簋二,笾四,豆四。每位一香案,设一只香炉,两只烛台。从祀位陈设,三人一龛一案:各设牌位。每龛设一张笾豆案,按照定制,簠、簋各减一,即爵三(每位一爵) ,簠一,簋一,笾四,豆四。每龛设一香案,案设一只香炉,两只烛台。三、东、西庑东西二庑为从祀孔子的历朝历代先贤、先儒的纪念性建筑,从祀的先贤先儒原为画像,金时改为塑像,

12、明成化年间一律改为木制牌位。从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 72 年) ,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从祀开始,历代王朝对两庑中的先贤先儒的甄选标准不同,先贤先儒的人数各有不同。天津文庙复原陈列根据天津文庙位次图记载,恢复 156 先贤、先儒牌位。东庑:由北至南,先贤四十人,先儒三十九人,共七十九人,依次为:先贤公孙侨,先贤林放,先贤原宪,先贤南宫适,先贤商瞿,先贤漆雕开,先贤司马耕,先贤梁鳣,先贤冉孺,先贤伯虔,先贤冉季,先贤漆雕徒父,先贤漆雕哆,先贤公西赤,先贤任不齐,先贤公良孺,先贤公肩定,先贤邬单,先贤罕父黑,先贤荣旗,先贤左人郢,先贤郑国,先贤原亢,先贤廉洁,先贤叔仲会,先贤公西舆如,先贤邽巽,先贤陈

13、亢,先贤琴张,先贤步叔乘,先贤秦非,先贤颜哙,先贤颜何,先贤县亶,先贤牧皮,先贤乐正克,先贤万9章,先贤周敦颐,先贤程颢,先贤邵雍;先儒公羊高,先儒伏胜,先儒毛亨,先儒董仲舒,先儒毛苌,先儒杜子春,先儒郑康成,先儒诸葛亮,先儒王通,先儒韩愈,先儒胡瑷,先儒韩琦,先儒吕大临,先儒谢良佐,先儒尹焞,先儒胡安国,先儒李侗,先儒吕祖谦,先儒袁燮,先儒陈淳,先儒蔡沈,先儒魏了翁,先儒王栢,先儒陆秀夫,先儒许衡,先儒刘因,先儒陈训,先儒方孝孺,先儒薛瑄,先儒胡居仁,先儒罗钦顺,先儒吕楠,先儒刘宗周,先贤黄道周,先儒陆世仪,先儒顾炎武,先儒汤斌,先儒颜元,先儒李塨,空位。西庑:由北至南,先贤三十九人,先儒三

14、十八人,共七十七人,依次为:先贤蘧瑷,先贤澹台灭明,先贤宓不齐,先贤公冶长,先贤公皙哀,先贤高柴,先贤樊须,先贤商泽,先贤巫马施,先贤颜辛,先贤曹卹,先贤公孙龙,先贤秦商,先贤颜高,先贤壤驷赤,先贤石作蜀,先贤公夏首,先贤后处,先贤奚容蒧,先贤颜祖,先贤句井疆,先贤秦祖,先贤县成,先贤公孙句兹,先贤燕伋,先贤乐欬,先贤狄黑,先贤孔忠,先贤公西蒧,先贤颜之仆,先贤施之常,先贤申枨,先贤左邱明,先贤秦冉,先贤公明仪,先贤公都子,先贤公孙丑,先贤张载,先贤程颐,空位;先儒谷梁赤,先儒高堂生,先儒刘德,先儒孔安国,先儒后苍,先儒赵岐,先儒许慎,先儒范宁,先儒陆贽,先儒范仲淹,先儒欧阳修,先儒司马光,先

15、儒游酢,10先儒杨时,先儒罗从彦,先儒李纲,先儒张栻,先儒陆九渊,先儒黄干,先儒辅广,先儒真德秀,先儒何基,先儒文天祥,先儒赵复,先儒金履祥,先儒吴澄,先儒许谦,先儒曹端,先儒陈献章,先儒蔡清,先儒王守仁,先儒吕坤,先儒孙奇逢,先儒黄宗羲,先儒张履祥,先儒王夫之,先儒陆陇其,先儒张伯行,空位,空位。先贤先儒各设牌位,四位一龛一笾豆案,按照定制每案设篚一,爵四(每人一爵) ,簠一,簋一,笾四,豆四,另外加四个盛肉的胙盘。四位设一香案,每案设一只香炉,两只烛台。每庑居中设一俎案,整猪、整羊各一。四、名宦祠名 宦 祠 供 奉 在 天 津 本 地 做 官 时 期 作 出 杰 出 贡 献 的 政 府 官

16、 员 。对 他 们 的 祭 祀 崇 拜 是 统 治 者 利 用 乡 土 情 感 强 化 儒 教 教 化 的 重 要 方式 。 天 津 文 庙 名 宦 祠 位 于 大 成 门 前 东 侧 , 三 开 间 , 硬 山 屋 顶 覆 布筒 瓦 。祀明朝天津道毛恺,清朝直隶总督张存仁、李荫祖、熊学政、朱昌祚,直隶巡抚王登联、金世德、于成龙、格尔古德,郭世隆、李光地、于成龙、赵宏燮、方观承、曾国藩,天津镇总兵赵良栋,天津道朱宏祚,礼部侍郎督理子牙河务许汝霖,巡视长芦盐政监察御史莽鹄立,刑部尚书魏象枢,学政熊伯龙,直隶布政使陆费瑔,天津府知府石赞清,天津县知县陆费元鐄、谢子澄。11名 宦 各 设 牌 位 ,

17、 四 位 一 龛 一 笾 豆 案 , 依 照 定 制 每 案 设 篚 一 、爵 四 ( 每 位 一 爵 ) 、 簠 二 、 笾 四 、 豆 四 。 四 位 设 一 香 案 , 每 案 设一 只 香 炉 , 两 只 烛 台 。 祠 居 中 设 一 俎 案 , 整 猪 、 整 羊 各 一 。五 、乡 贤 祠明 朝 嘉 靖 四 十 四 年 (1565 年 ), 天 津 道 黄 中 创 建 名 宦 祠 和 乡 贤祠 , 乡 贤 祠 位 于 大 成 门 前 西 侧 。 明 清 两 代 天 津 文 庙 的 乡 贤 祠 供 奉着 11 位 乡 贤 , 其 中 明 朝 人 7 位 , 清 朝 人 4 位 。

18、其 选 拔 过 程 , 经公 议 明 白 后 , 将 候 选 乡 贤 的 姓 名 、 履 历 及 职 位 等 如 实 上 奏 朝 廷 批准 。祀 明 朝 人 郑 海 、 倪 维 城 、 王 绍 庆 、 蒋 明 仪 、 张 愚 、 汪 来 、 倪尚 志 ; 清 朝 人 刘 得 宁 、 朱 玉 成 、 侯 肇 安 、 沈 兆 云 。乡 贤 各 设 牌 位 , 四 位 一 龛 一 笾 豆 案 , 每 案 设 篚 一 、 爵 四 ( 每人 一 爵 ) 、 簠 二 、 笾 四 、 豆 四 。 四 位 设 一 香 案 , 每 案 设 一 只 香 炉 ,两 只 烛 台 。 祠 居 中 设 一 俎 案 , 摆

19、 整 羊 、 整 猪 各 一 。(一)文物复制清单1 祭 器 :篚 70 个 竹 质 ;爵 237 个 青 铜 质 ;铏 24 个 青 铜 质 ;登 6 个 青 铜 质 ;簠 98 个 青 铜 质 ;簋 72 个 青 铜 质 ;12笾 328 个 竹 质 ;豆 328 个 木 质 ;胙 盘 4 个 青 铜 质 ;献 爵 3 个 青 铜 质 ;香 炉 70 个 青 铜 质 ;蜡 扦 140 个 青 铜 质 ;羊 模 型 18 个 木 质 ;豕 模 型 18 个 木 质 ;牛 模 型 1 个 木 质 ;2 桌 案 :笾 豆 案 70 张 ;俎 案 14 张 ;3 牌 位 :牌 位 221 个 (

20、先 师 、 四 配 、 十 二 哲 牌 位 比 较 复 杂 ) 。 4塑像:孔子像等塑像 17 尊;神龛 79 个;塑像砖质须弥座 17 座;5 乐 器 :祝版一、琴六、瑟四、镈钟一、特磬一、编钟一、编磬一、应鼓一、鼍鼓一、搏鼓一、拊鼓一、鼗鼓二、排箫一、笛一、壎一、篪一、笙一、箫一、敔一、籈一、柷一、止一、旌四、節四、羽三13十二、籥三十二、干三十二、戚三十二。另 : 府 庙 、 县 庙 大 成 门 钟 鼓 各 一 套 , 青 铜 铜 质 , 鼓 皮 面 。 6十三通石碑:恢复文庙原有创建、修建和增建的石碑 13 通,碑文见天津通志 ,每通石碑(含书写费、雕刻费、制碑费及碑座)因尺寸不一,加

21、配不锈钢材质护栏。7文庙内复原场景:府庙、县庙铜缸 4 口;府庙、县庙横式大香炉 2 座;府庙、县庙圆式香炉燎炉 4 座;府庙、县庙大成殿抱柱匾 2 对;金声、玉振匾 2 块;阁魁星点斗石碑 1 通;文昌像、神龛、牌位、香案 1 套;8文庙新增场景程门立雪等场景(明伦堂) 2 组 论 语 、 大 学 、 中 庸 墙 在 府 县 两 庙 的 院 墙 266 米 。石质孔子胜迹图在明伦堂与府庙的院墙 89 米。(二) 其他费用拜垫 70 个;人物说明牌 221 个;各殿石质说明牌 20 个;14仿古垃圾箱 20 个;备注:关于增加复原陈列文物复制费用的说明:根据文献记载,天津文庙的祭祀规格为大祀,

22、故复原陈列中的文物复制数量大幅增加:(1)根据复原陈列所需要复制文物的实际数量由 100 件增加到1616 件,(2)复制祭孔乐器 31 件增加到 167 件(3)复原陈列中的龛、案由原来的 23 套增加到 79 套。(4)复原陈列中的三牲模型由原来的 6 个增加到 37 个。(5)复原陈列中新增加的牌位 221 个。15大哉孔子前 言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 年) ,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举世敬仰的文化巨人。孔子生逢乱世,一生坎坷,但始终自强不息,兴学设教,周游列国,壮志难酬;孔子主张仁政德治,提倡天下为公,小康大同;整理古籍文献,传

23、承中华传统文化。 孔子所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是治国安民的圭臬,也是修身立世、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准则,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为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从公元前开始,孔子思想陆续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六世纪以来,孔子思想又陆续传入意大利、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了促进作用。当今孔子思想精华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增进人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24、,并加深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文字: “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 25 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88 年诺 贝 尔 奖 获 得 者 在 巴 黎 论 坛 的 结 论16第一部分 孔子一生一 坎坷成长文字: 孔子原是殷微子之后,宋国公族,世为上卿。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国内乱中被杀,其子逃亡到鲁国,以孔为氏。孔子之父叔梁纥仕鲁为陬邑大夫。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母亲颜征在携子迁居鲁都阙里。照片微子塑像文字说明:微子是商纣王的庶兄,周灭商后被封为宋公,以奉商祀。 图为微子塑像。图片 1 叔梁纥力托悬门文字说明: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一员武将,在偪阳之战中他曾

25、力托敌人放下的悬门,救出入城的鲁军 士兵,以勇力 闻名各国。2圣迹图尼山致祷文字说明:叔梁纥与颜征在系老夫少妻,为求生子,祷于尼山。照片 1 夫子洞 文字说明:相传孔子生于此洞中,又称坤灵洞。洞在尼山书院前。2 尼山 文字说明:孔子幼年就生活在尼山脚下的昌平乡,今名鲁源村。 3 颜母井 文字说明:相传颜征在生孔子后曾饮此井之水,又称扳倒井,井在尼山之东的颜母山前。表:宋国公室及孔子先世表17宋国公室及孔子先世表微子 微仲宋公稽丁公申湣公共 炀公熙弗父何 厉公方祀宋公周 釐公举世子胜 惠公覵哀公孔父嘉正考父木金父戴公防叔武公穆公叔梁纥伯夏皋夷孟皮殇公宣公湣公庄公桓公襄公成公孔子18照片:1 孔子

26、故宅门 文字说明:建于明初,门内相传为孔子古宅2 阙里坊 文字说明:孔子 3 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他随母 亲迁居鲁都阙里。明初建坊,成 为孔子故里的标志3 孔宅故井 文字说明:相传孔子当年的吃水井,明代立栏维护。4 梁公林 文字说明:孔子父母的墓园,又称启圣王林5 尼山孔庙 文字说明:尼山为孔子发祥之地,北魏时建庙祭祀叔梁纥、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建庙奉祀孔子。6 尼山书院 文字说明:尼山为孔子发祥之地,北魏时建庙祭祀叔纥、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建 庙奉祀孔子。7 圣迹图合葬于隋 文字说明:孔子幼年丧父,十七岁时其母又故,孔子将父母合葬于曲阜城东隐山之阴。文字: “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 ,以食无求饱

27、,居无求安的精神,如饥似渴的追求知识,他学无常师,好古敏求,不耻下问。晚年仍“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终于成为知识渊博、多才多艺、集文化学术之大成的巨人。图片: 孔子入学 文字说明:孔子 7 岁时进入乡学学习。乡学是官办的学校,不收平民子弟入学。孔子因为先祖是贵族才有资格入学。颜母教子图文字说明:颜征在年轻丧夫,带着三岁的孔子,迁居鲁都阙里勤俭持家,孔子学 业有成,与母亲的教诲是分不开的。19照片1 问礼故址 文字说明:曲阜周公庙即古太庙旧址。后人于庙内建问礼堂,纪念孔子,今堂 毁。2 孔子入周问礼处 文字说明:在今洛阳东关大街北侧,清代立碑纪念。3 孔子闻韶处 文字说明:孔子

28、36 岁时入齐,听到“韶”乐,沉醉其中,三个月都 尝不出肉味来。图片:1圣迹图俎豆礼容 文字说明:孔子自幼喜爱礼乐制度,连游戏都仿照大人演习祭祀礼仪。2圣迹图访乐苌弘 文字说明:孔子曾向周大夫苌弘问乐谦让好礼,获得赞赏。3圣迹图太庙问礼 文字说明:孔子谦虚好学,入太庙,每事都要 问。4孔子见老子 文字说明:孔子专程去周都洛阳学习周礼和文献,曾向老子问礼。二 有教无类文字: 孔子自称“三十而立” ,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将施教对象扩展到平民,传授“礼” 、 “乐” 、“射” 、 “御” 、 “书” 、 “数”六种技艺。 “礼” 、 “乐”讲道德行为规范,“射”

29、、 “御”教人锻炼体魄, “书” 、 “数”教人增长知识技能。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创立了声势显赫的儒家学派。照 片 :1 峄山 文字说明:孔子教授生徒的地方 2 杏坛 文字说明:相传孔子当年设教的地方,金代始建亭。3 泗水 文字说明:泗水与洙水并称洙泗,后人用作文教兴盛地的代称。204 舞雩台 文字说明:本是鲁国祭天求雨的祭坛,孔子经常带领弟子到此活动。5 瞿相圃 文字说明:相传孔子练习射礼的地方,旧址在孔庙西墙外。图:1 孔子讲学图 【明】佚名2圣迹图大夫问师 文字说明:孟僖子将死,嘱其二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3昼息鼓琴 文字说明:弟子们都有很高的音乐素养,

30、听到孔子见到猫捉鼠时的琴声就能辨出孔子有心事。4圣迹图步游洙泗 文字说明:鲁国都城北面的洙水、泗水之间是孔子施教的主要地方。5圣迹图舞雩从游 文字说明:孔子教育弟子要先劳后得,批评要对事不对人,不要一怒不计后果。6圣迹图金人铭背 文字说明:孔子在后稷庙见到嘴上贴有封条的金(铜)人,教育弟子要谨言慎行。照片:1 鞭打芦花处文字说明:闵损幼年丧母,其父续娶,后母不 贤,用芦花为闵损做棉衣,遭父责打方知其故。闵损无怨言,劝父恕之,事后母益恭。2 闵损墓文字说明:在济南市闵子骞路侧。3 仲弓祠文字说明:在山东菏泽城东。4 子贡墓文字说明:墓在河南浚县南关5 子游墓 文字说明:在江苏常熟6 子路祠坊文字

31、说明:祠在河南濮阳。217 颜子庙乐亭文字说明:颜子“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以学 习为乐 ,宋代建亭井 侧以作纪念。8 林放墓 文字说明:林放以孔子弟子从祀孔庙,墓在曲阜城南。9 文亭山 文字说明:仲弓与曾参、冉耕、冉有会文处,在成武西关。10 曾参墓 文字说明:曾子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以孝著称。画像 颜子像 子贡像 子路像 子游像 子夏像 子张像 闵损像 冉耕像 仲弓像 冉有像表:孔子著名弟子简表孔子著名弟子简表姓名 字 生卒年 国别 家庭 任职 备注颜回 子渊 前 521前 481 鲁 平民 曲阜有庙、有墓闵损 子骞 前 536? 鲁 平民 费宰 墓在济南冉耕 伯牛 前 544? 鲁

32、 贱人 菏泽城东有三冉祠冉雍 仲弓 前 522? 鲁 贱人 季氏宰 菏泽城东有三冉祠冉求 子有 前 522? 鲁 贱人 季氏宰 菏泽城东有三冉祠仲由 子路 前 542前 480 鲁 卞之野人 季氏宰蒲 大夫 微山有庙宰予 子我 鲁卫大夫孔悝邑宰临淄大夫墓原在曲阜端木赐 子贡 前 520? 卫 商人 信阳令信 阳宰言偃 子游 前 506? 吴 武城宰 武城宰卜商 子夏 前 507? 卫 清寒 莒父宰颛孙师 子张 前 503? 陈 鄙家 原墓在萧县曾参 子舆 前 505前 432 鲁 平民 庙、墓在嘉祥澹台灭明 子羽 前 522? 鲁 士宓不齐 子贱 前 521? 鲁 单父宰 墓原在安徽寿州原宪

33、子思 前 515? 鲁 贫寒 孔子家宰 墓原在费县公冶长 子长 齐或鲁 孔子女婿,安丘有书院南宫适 子容 鲁 贵族 孔子侄女婿公皙哀 季次 齐 贫寒曾点 子皙 鲁 平民 曾参父22颜路 无繇 前 545? 鲁 平民 颜回父商瞿 子木 前 522? 鲁 费宰武城宰卫士师高柴 子羔 前 521? 卫或齐漆雕开 子开 前 540? 鲁或蔡 墓在河南上蔡公伯缭 子周 鲁司马耕 子牛 ?前 481 宋 贵族樊须 子迟 前 515? 鲁或齐 鱼台有讲学台有若 子有 前 508? 鲁公西赤 子华 前 509? 鲁 富裕巫马施 子期 前 521? 鲁 单父宰梁鳣 叔鱼 前 522? 齐颜幸 子柳 前 505?

34、 鲁冉孺 子鲁 前 501? 蔡伯虔 子循 前 501? 蔡公孙龙 子石 前 498? 楚三 为官治国 文字: 孔子面对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提倡仁政德治,力图重整秩序。孔子 51 岁时任中都宰,后升任鲁国司空、司寇,参与国政,他为官 4 年,政绩卓著,鲁国大治。齐国害怕鲁国强大,用美人计离间鲁国君臣,孔子只好辞官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论语书录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文字说明: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 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 对

35、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图 1 孔子为鲁司寇像 文字说明:相传唐代吴道子所绘,明代重摹。2圣迹图化行中都 文字说明:孔子 51 岁任中都宰,制定养生送死之节,一年之后大治。3圣迹图鲁国大治 文字说明:孔子 52 岁升任大司寇,使鲁国呈现井然有序的大治景象。234圣迹图归田谢过 文字说明:齐鲁盟会,齐景公因失礼而将过去侵占的鲁国土地送还以示谢罪和修好。5圣迹图职司委吏 文字说明:孔子 20 岁曾任季孙氏的“委吏” ,即管理仓库的小官吏,秤量算数都很准确。6圣迹图职司乘田 文字说明:孔子 21 岁时,当季氏的乘田吏,管理牛羊畜牧,牛羊肥壮。

36、7圣迹图泰山问政 文字说明:鲁昭公二十五年(前 517)鲁国内乱。孔子和弟子到齐国避难,看到一妇人在痛哭,妇人哭诉家中三代均死于虎口,但不愿搬到山外受官吏欺压。孔子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感叹。8圣迹图诛少正卯 文字说明: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年) ,孔子岁,由大司寇摄行相事,孔子执政七天,诛杀乱政大夫少正卯于两观台之下。9圣迹图夹谷会齐文字说明:鲁定公十年(公元前 500 年)齐鲁相会于夹谷。齐国先后演奏四方之乐和宫中之乐,都不合礼的规定。孔子先以国君相会不能用夷狄之乐为由迫使景公撤走乐舞,后又以匹夫惑乱诸侯迫使景公处罚乐人,取得外交胜利。 10圣迹图因膰去鲁 文字说明:鲁国大治引起了齐国畏惧。

37、为离间孔子君臣,齐国将女乐 80 名、好 马30 驷送给鲁君,鲁国君臣沉溺其中,从此怠于政事并疏远了孔子。孔子愤而辞官离开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之路。四 周游列国 文字: 孔子 55 岁时为了推行自己 “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寻求治国平天下的机会,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他前后 14 年在 7 个诸侯国之间奔波,各国国君热衷于使用武力争夺权柄,都不任用他。孔子历尽磨难却壮志难酬,六十八岁时又回到了鲁国。图片:孔子周游列国示意图24照片: 1 夫子洞、晒书石文字说明:洞在河南永城县芒砀山。传说孔子过宋避雨处,天晴后就在晒书石上晾晒被淋湿的竹简。2 孔子还乡祠 文字说明:孔子到了宋国,首先回到祖居地祭

38、拜祖先。3 河南长垣学堂冈 文字说明:孔子一边寻找从政的机会,一边讲学收徒。学堂冈就是孔子讲学处。 4 三官寺 文字说明:孔子在陈国,住在司城贞子家,三官寺即其故地,在河南淮阳。5 负函城故址 文字说明:楚国叶公的封地,孔子周游列国向南走的最远的地方。6 孔子击磬处 文字说明:孔子在卫国击磬,一个挑筐的人劝谕孔子:没有人了解自己就罢了。7 孔子返驾处 文字说明:孔子想去晋国,走到黄河边,听 说晋国赵简子杀了贤大夫, 临水叹息而返。8 商丘文雅台 文字说明:孔子“德治”思想在宋国也遭到冷遇,孔子师徒只得到城外大檀树下休息。受过孔子批评的宋国司马桓魋派人拔倒了这棵大檀树,留下深深的树坑。后人景仰孔

39、子的临危不惧,在树坑旁盖起一座纪念亭。9 弦歌台 文字说明:虽然被兵马围困,孔子却信心百倍地弹琴歌唱不止。后人为纪念孔子在陈绝粮弦歌不衰而建,在孔子弹琴歌唱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弦歌台(在今河南淮阳)。1圣迹图灵公郊迎 文字说明:孔子到了卫国,灵公很高兴, 亲自到郊外去迎接,并以礼相待。2圣迹图丑次同车 文字说明:在卫国,孔子曾跟在卫灵公夫妇游春的车后当陪衬。他看出卫灵公喜好女色而轻视品德,决定离开卫国。 253圣迹图匡人解围 文字说明:孔子不甘心只担虚衔,便离开卫国到陈国。但途径匡地时,被匡人 误认为欺凌过他们的鲁国大夫阳虎,被围拘了 5 天。弄清真相后,孔子又返回卫国。4圣迹图五乘从游 文字说明

40、:孔子离陈去卫,路过蒲地被围。弟子公良孺带着自己的五辆车随行,死战才脱险。5圣迹图在陈绝粮 文字说明:孔子沿陈、蔡两国边界应邀前往楚国。 陈、蔡两国都怕楚国任用孔子而对本国不利,便各自派兵把孔子师徒围困了 7 天 7 夜。弟子们被困挨饿,面有饥色。后来子贡使楚国派兵来迎接,才免除了灾 难。6圣迹图子西阻封 文字说明:楚昭王的确打算任用孔子,但遭到令尹子西的阻挠。孔子师徒在楚国边境稍作停留,就又返回卫国。图片 孔子遇隐士 文字说明:孔子到处劝说统治者实行德治的做法时常受到隐士的嘲笑和讥讽。但孔子毫不在意,仍然为改进社会现状而四处奔波。9圣迹图适卫击磬 文字说明:孔子周游列国途中,时时用击磬来表明

41、自己的心志。10圣迹图作歌丘陵文字说明:孔子离开鲁国 14 年后,鲁国新君鲁哀公才派人捧着厚礼迎接孔子回国。返国途中,孔子面对山谷独自开放的兰花弹唱起即兴创作的猗兰操,表白自己此时的心境。场景复原:孔子周游列国场景复原:陈蔡绝粮五 集古大成 文字:公元前 484 年,孔子回到鲁国,被尊为“国老” 。孔子虽然仍关心国事,但已失去了往日从政的热情。他是一个勤奋自勉的人,虽年近古稀,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致力于教学和整理古代文献。261圣迹图杏坛礼乐 文字说明:孔子师徒共同删定诗经、校正乐谱。2圣迹图韦编三绝 文字说明:孔子整理易经,多次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翻断了。3圣迹图西狩获麟

42、 文字说明:公元前 481 年,叔孙氏西郊打猎, 获得一只麒麟。孔子认为仁兽之死预示着道之难行,便停止了春秋的写作。照片 1 折中六艺 文字说明:孔子返回鲁国着力整理古代文献,删诗、 书, 订礼、 乐,系周易、作春秋,为古代文献传承做出重大贡献。2 春秋书院 文字说明:曲阜市息陬村,传说孔子作春秋的地方。3 洙泗书院 文字说明:位于洙泗二水之间,是孔子聚徒讲学整理典籍的主要地点。4 孔子墓 文字说明:孔子死后,弟子们将其葬于鲁城北泗上,子孙接冢而葬,成 为占地 2 平方公里的家族墓地。5 子贡手植楷 文字说明: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各从家乡带树栽于孔子墓周围。6 子贡庐墓处 文字说明:孔子去世,弟

43、子们守墓三年,独子 贡守墓六年。7 万古长春坊 文字说明:1594 年建,位于孔林神道上。8 明墓群 文字说明:孔林是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表:孔子生平年系表27孔子生平年系表鲁哀公二十二年 公元前 551年 1 岁孔子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其父叔梁纥为鲁之陬邑大夫,其母颜征在。因孔子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四年 公元前 549年 3 岁 孔子父叔梁纥死,葬于鲁城东防山,母子迁居鲁都阙里。鲁襄公二十七年 公元前 546年 6 岁 孔子嬉戏“陈俎豆,设礼容。 ”鲁昭公五年 公元前 537年 15 岁 孔子自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鲁

44、昭公七年 公元前 535年 17 岁 孔子母死,与其父合葬于防,赴季氏宴,被拒于门外。鲁昭公九年 公元前 533年 19 岁 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为妻。鲁昭公十年 公元前 532年 20 岁 任季氏之乘田及委吏。生子,鲁昭公送鲤鱼,因取名鲤,字伯鱼。鲁昭公十七年 公元前 525 27 岁 学琴师襄,郯子朝鲁,孔子见而问学。鲁昭公二十年 公元前 522年 30 岁 孔子自谓“三十而立” 。开始设学,收颜战船、曾点、仲由等弟子。鲁昭公二十四年 公元前 518年 34 岁 孔子收孟懿子、南宫敬叔为弟子,赴洛邑,问礼于老聃,观明堂。鲁昭公二十五年 公元前 517年 35 岁 鲁昭公因斗鸡事件被季氏赶出鲁国

45、。孔子随之奔齐,通过高昭子见齐景公。鲁昭公二十六年 公元前 516年 36 岁 孔子在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 。齐景公问政,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鲁昭公二十七年 公元前 515年 37 岁 齐大臣晏婴等阻封孔子田,孔子离齐返鲁。鲁昭公三十二年 公元前 510年 42 岁 昭公死于晋国乾侯。孔子对季氏不满。鲁定公九年 公元前 501年 51 岁 孔子在鲁任中都宰,升司空,晋大司寇。鲁定公十年 公元前 500年 52 岁 鲁国大治。鲁、齐夹谷相会,孔子摄行相事。鲁定公十二年 公元前 498年 54 岁 孔子为削弱“三桓”势力,而堕三都。郕城未下。鲁定公十三年 公元前 497年 55 岁齐人惧孔子治鲁

46、强盛,送女乐。鲁君怠于政事。孔子离鲁适卫,在匡蒲被围,解围后又返卫。鲁定公十四年 公元前 496年 56 岁 孔子在卫,见南子,随卫灵公等出行,为次乘。鲁哀公二年 公元前 493 59 岁 灵公向孔子问阵,孔子不答,欲渡河赴28年 晋,未果。鲁哀公三年 公元前 492年 60 岁 孔子离卫,过曹,微服过宋,去郑,至陈。鲁哀公六年 公元前 489年 63 岁 孔子自陈去蔡,叶公问政。陈蔡绝粮,获楚昭王迎接。鲁哀公十年 公元前 485年 67 岁 孔子在卫,夫人亓官氏卒。鲁哀公十一年 公元前 484年 68 岁季桓子遣使迎孔子。返鲁,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鲁哀公十二年 公元前 483年 69 岁

47、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易 , “韦编三绝” 。弟子颜回死。鲁哀公十四年 公元前 481年 71 岁 春,西狩获麟,孔子作春秋绝笔。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请伐。未成。鲁哀公十五年 公元前 480年 72 岁 弟子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杀鲁哀公十六年 公元前 479年 73 岁 四月乙丑(夏历二月十一日)孔子死,葬于鲁城北泗上。六 万世师表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但当时的统治者并未认识到其思想学说的价值,后世的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孔子思想对治国平天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汉代起,历代王朝都把它奉为正统思想。不仅给了孔子生前未曾意料的殊荣,一直追谥加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奉为“万世师表” ,并

48、在全国各地修建庙宇,而且泽及后裔、弟子以及为阐述、发展其思想有过贡献的后儒代表人物,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文化史自始至终贯穿着尊孔崇儒的内容。照片 1 孔子“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塑像 2 曲阜孔庙大成殿 3 清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匾4 大成殿祭孔乐舞5 北京国子监文庙大成殿6 衢州孔庙7 天津文庙298 哈尔滨文庙9 台南文庙文字说明:自唐太宗诏令天下遍建孔庙以来,在各地兴建了不少孔庙。表:历代帝王追封孔子谥号一览表 历代帝王追封孔子谥号一览表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前 479 年) 孔子去世,鲁哀公尊称为“尼父”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 1 年) 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 年) 追尊孔子为“文圣尼父”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 年) 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年) 追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唐太宗贞观二年(628 年) 尊孔子为“先圣”贞观十一年(637 年) 改称孔子为“宣父”唐高宗乾隆元年(666 年) 追尊孔子为“太师”武周天授元年(690 年) 追封孔子为“隆道公”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 年) 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 加尊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大中祥符五年(1012 年) 改尊“至圣文宣王”元武宗至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