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渠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并能认识到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并识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根本任务及出发点;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独特性;4、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意义和方法,并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学以致用。教学重点: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3、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教学难点
2、: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2、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3、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经济规律。教学方法: 讲解法、启发法、案例法教学过程: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一)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经济和政治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例如:现在大家闭起眼睛来想一想你一天中的生活,是不是都在和经济与政治打交道呢?早上起来,肚子里就开始敲锣打鼓,你要去食堂吃饭,这就涉及到经济生活中的交换与分配问题对不对?我们学习用的纸笔,我们穿的衣服都是厂家生产的。所以,我们的的确确脱离不了经济的包围。但是,政治是研究的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作为
3、普通老百姓,会不会和政治没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政治和经济一样,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周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的大使馆被炸了,我们愤怒。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我们只抗议而不做出实际行动,为什么不能像美国一样说打就打?我们的外交政策中有一点叫做韬光养晦。我们必须有了足够的实力才能打,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否则,痛快一时,可就要痛苦几年甚至于几十年。伊拉克不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吗?今年,中日关系非常紧张,主要围绕着修改历史教科书、入常问题、钓鱼岛主权归属、东海油气田开采、公开阻挠欧盟解除对我军售禁令、专属经济区划分等问题。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当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此外,政府的政策会影响到社会中的
4、每一个人,比如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教育政策,什么样的就业政策,这些都会影响到在座的每一个人。所以,政治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刚刚我们举到的一些事例,看似是政治问题,仔细分析一下都有深层次的经济原因。经济和政治时常纠缠在一起。我们这里要学的这门课,是政治经济学,是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但又不同于这两个独立概念的一门新学科。这一学科,体现出政治和经济深层次的关系。1、独立学科的形成(1)代表人:蒙克来特(2)缺陷:研究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方法也只注重对现象的说明。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是法国重商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安德蒙克来特,他是一个法国人,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概念。大家
5、不要小看了这两个词语的组合。它们的组合就代表着经济的研究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地研究自然经济或是简单的家庭或庄园经济,而是上升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高度。这也就体现出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为经济服务。但是,重商主义者的缺陷在于研究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方法也只注重对现象的说明。2、古典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开始了它的生命。然后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生命是如何成长的,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成长历程。随着工场手工业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起来,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也就应运而生。(1)创始人:威廉配弟(英国)代表作是赋税论,配第的经济思想就是所谓的
6、“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他认为社会财富的真正来源是土地和劳动,而课税的最终对象也只能是土地的地租及其派生收入。他没有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明确区分开来。(2)集大成者:亚当斯密代表作是:国富论,1776年此书出版后,极受英国资产阶级的欢迎与褒誉,因为它为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在价值论上,不仅论证了劳动价值论,而且还确定了这一原理的最早理论体系。它的深刻见解为后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3)完成者:大卫李嘉图代表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学说构成了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石。(4)成就:一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二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7、,试图说明剩余价值的源泉;三是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并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初步说明了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5)缺陷: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不能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但是,由于当时的资本主义本身发展还不够成熟,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这就决定了研究它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必然带有局限性和不科学的部分。这一部分被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继承发展,形成了庸俗政治经济学,而其中科学的部分被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并加以发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庸俗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萨伊(法国)、马尔萨斯(英国),主要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19世纪30
8、年代以后,庸俗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去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放弃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描述从经济表面现象所见到的似是而非的外在联系,赋以学究气味,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符合人的本性的、自然的生产方式,从而把它宣布为永恒的真理。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一词自17世纪被认定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这门学科的名称后,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后,这门学科的名称逐渐由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但两者在外延和内涵上是相通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就成为两支。一支为庸俗政治经济学,“ 庸俗化”了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了“边际革命”,进而“数理化”、“计量化
9、”、“均衡化”、“边际化”,更重视对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不再侧重对国家政策的分析;另一支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将经济学更加“政治化”、“革命化”,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分析中,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推翻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不能把“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也不应理解为从政治角度研究经济的学科。(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1、历史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的完成,手工劳动被机器大工业所取代,这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
10、制之间的矛盾,也产生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过程中,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要想不被剥削,结束被压迫的命运,无产阶级要革命,这就需要革命的理论来指导他们的行动,这也促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2、理论来源(1)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理论来源。前面我们讲过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17世纪中叶诞生,资本主义生产力已经战胜了封建主义的生产力,成为一种新的先进的生产力。而古典政治经济学就代表了赖于这种新的生产力基础上产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它有它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11、,即能够以科学态度探讨和研究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其规律。(2)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直接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 材料: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我们学过三个,圣西门、欧文、傅立叶。圣西门出身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曾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后来由于生活状况的恶化而转向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圣西门认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是资产阶级同封建主的斗争,也是贫苦大众同封建主、资产阶级的斗争。在他的著作中,圣西门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关于未来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空想的方案。但他的学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罗伯特欧文是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1771年5
12、月生于威尔士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由于家境贫寒,9岁时欧文便开始自谋生活。通过刻苦自学,欧文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学识的人。后来,欧文转向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并成为一位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作为一名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不但满怀热情地宣传他的思想,而且还积极付诸实践。但是他的每次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1858年11月欧文与世长辞。欧文作为一位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不仅从思想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还从行动上积极实践自己的理想。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的“新和谐”公社,就是他的一个实际尝试。公社面积1200多公顷,公社成员居住在集体建筑里,亦工亦农。刚开始时公社的生产、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后来由于管
13、理意见分歧,导致了“新和谐”的解体。在英国和美国,欧文还建立过好几个公社,但同样都解体了。这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新社会的设想是不可实现的。傅立叶1772年4月生在一个富商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善于思考问题。在他的学说中,他无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建立起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傅立叶为了自己的美好的设想,曾进行过一些尝试。虽然他的设想都失败了,但傅立叶关于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却给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3、科学的理论指导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最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是社会生产关系,这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
14、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不可能对经济现象作出科学的研究,从而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研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理论基础上,在总结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资本主义发展实践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地分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了原则性的预见,从而对政治经济学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主要体现在:(1)第一次明
15、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而是在物掩盖下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它揭示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阐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其实,这就是咱们这个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就是讲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帝国主义论。(2)对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最深刻的提示和研究。(3)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一)发展原因1、社会实践的发展每一门学科都基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然也要不断变化。2、理论基础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有两大理论来源,社会在发展,西方经济学也
16、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将吸收其他学科发展的优秀成果。(二)发展阶段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贡献:马克思有两个大的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是方法论,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详细地介绍学习这一理论。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有两个,一是创立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帝国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列宁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中,提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的绝对规律,并由此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道德在少数或单独一
17、国内获得胜利的新结论,改变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垄断前资本主义做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一切或大多数先进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结论。另一个是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比如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可以同时并存的理论;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关于合作社的理论等等。3、毛泽东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是: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纲领。以毛泽东为核心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实际出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革命
18、胜利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根据马列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4、邓小平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里有个著名论断“不管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是计划还是市场
19、,都是手段,而不是区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理论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任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还包括速度和效益的问题的可持续发展问题。(6)外部条件论(7)领导依靠力量论(8)思想路线理论(9)“一国两制”论当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着邓小平理论,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是否同一概念?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20、对象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概念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的方式改造自然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二)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生活资料来源于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要生存,必须解决衣、食、住、用、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2、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还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只有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满足以后,才能去专门从事政治、文化、科学、教育活动。而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科学,其研究的出发点只能是物质资料生产。3、物质资料的生产作
21、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还为人类社会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动力和认识源泉。(三)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1、劳动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要本标志。一切劳动过程包括三个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1)劳动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通过消耗自己的脑力和体力,有目的地去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类需要的活动。(2)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是指劳动者用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包括三类:一类是把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从而直接充当改变劳动对象形态的生产工具;第二类是充当劳动对象的载体以及将劳动对象输送到加工地点的物质条件,如管、
22、桶、道路、运河、运输机具等;第三类是为加工劳动对象所需要的其他物质条件,如厂房等。在这三类劳动资料中,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因为它的发展状况标志着人们进行生产和对自然界的改造所达到的程度,标志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3)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分为两大类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如深埋在地下的矿藏,原始森林里的树木;是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铁等。在以上三种要素中,占主导作用的是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总和构成了生产资料,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资条件。思考:任何物质产品生产都是这三个要素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再无其他要素?回答:随着
23、社会生产的发展,在这三个简单要素的基础上,会逐渐加入一些新的要素,如科技要素,资金要素、信息要素等等。而且,生产越是发展,这些要素的作用就越大。2、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统一体。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与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分不开的。这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1)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方式。(2)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分配:适合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促进生产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发展。交换:交换
24、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范围的扩大和交换条件的改善,能够有力地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使生产的发展遇到困难。消费:生产的目的只有通过消费才能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才能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3、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方面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又要在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前者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表现为生产力,后者是生产的社会形式,表现为生产关系。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都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1)生产力生产力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
25、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去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因素,也包括被利用的自然力和科学技术以及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等社会结合方式。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践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思考:为什么人的因素是根本因素?因为,第一,只有当劳动者同生产工具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第二,在生产工具的制造、使用、变革和发展中,劳动者也起着能动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变化开始
26、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科学技术会渗透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中,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研究了机器大工业生产后提出,“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邓小平着重研究了20世纪中叶以
27、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6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而且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4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当代世界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由科学技术进步所推动的。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这意味着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力中已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思考:为什么说科学技术上第一生产力?因为:第一,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能够改变劳动者的思想观念;第二,能够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第三,能够变革生产工具,实现生产力水平的上升;第四,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
28、,从利用天然材料到人工合成材料;第五,科学技术可以引起管理革命,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现代管理”。(2)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除了要和自然界发生关系以外,人与人之间也要发生紧密的相互联系。人们在和自然界作斗争时,从来不是单个人孤立进行的,而总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来进行。因此,任何生产都是社会生产。马克思说:“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在社会生产中,人们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就形成了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
29、物资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生产关系首先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不仅仅局限于这个范围,因为,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指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它涵盖整个社会范围,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在这个社会生产总过程中,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按照各个社会成员在社会再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按照其权利,各自分得应得的部分,这样就在人们之间产生了分配关系。在社会分工存在的条
30、件下,人们所获得的产品,往往不是或不完全是他们所直接需要的,这就必须在人们之间互相交换产品,从而产生了人们之间的交换关系。然后人们把通过分配和交换所获得的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的消费,从而就在人们之间产生了消费关系。总之,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经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终进入消费,然后社会生产过程重新开始进行。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是广义的生产关系,或称生产关系体系。但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最本质的问题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谁拥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决定生产什么,在什么时候生产,如何分配产品,如何消费这个产品。
31、在奴隶社会,生产资料奴隶主所有,也只有奴隶主可以享用,而奴隶们就不可以。所以说生产资料所有制,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思考:请列举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例子。慈禧太后、一大二公等。1824年欧文到美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二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是受到上层建筑影响的,因此要揭示生产关系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就必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必须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生产的这两个方面存在着有机的必然联系,是对立的统一体。这种对立统一关系,首先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概括地说表现在两个方面:(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各种类型、性质各不相同的生产关系,如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度的生产关系、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
33、、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每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2)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会局部发生变化或实现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的现有状况而发展变化。如果超越了现有的生产力状况,人为地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反而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被动地由生
34、产力所决定,它也会对生产力起巨大的反作用,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的新的变革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就能有力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归根到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这就是说,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历史表明,生产力不会永久地、长期地停留在一定点上,而是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有生产关系发生相应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第
35、一,生产关系不能过分长久地落后于生产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法语的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建立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新型的生产关系。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如果生产关系的变革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同样会破坏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这种生产关系也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下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认识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以及新、旧生产关系更替的依据。因此,政治经济学虽然不是专门研究生产力的学科,但应当
36、重视对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考察,既要分析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又要分析它的现状,还要探讨它的各个层次及其发展变化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一)、必须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研究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还要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研究生产关系。在一个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性质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建立起一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上层建筑也会或早或迟地相应发生
37、变化。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着积极的反作用。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而旧的腐朽的上层建筑,则为维护旧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延缓它的死亡,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可见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重大的。因此,政治经济学虽然不是专门研究上层建筑的学科,但是,既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就不能脱离开上层建筑而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通过与上层建筑的有机联系,来揭示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否则就不能了解生产关系变化和变革所需要的社会政治条件,就不能适
38、时地改革或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所以只有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才能正确揭示它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三、 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经济规律(一)经济规律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即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二)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就像人的生命,要经历生老病死一样,任何人都不能逃脱这几个过程。为什么经济规律是客观的?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的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的内容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既不能按照自己的主
39、观意志去废除某种经济规律,也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创造或者改造规律。3、经济规律对人们经济活动的支配或制约往往带有强制性,人只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现在是市场经济,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现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人们在市场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方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犹豫徘徊的时候,广东提出“遇到红灯绕着走,遇到黄灯闯着走,遇到绿灯抢着走”。这在当时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名次 GDP(亿元) 增长() 常驻人口(万人) 人均GDP(元)1 广 东 37775.49 5.83 9449 399782 山 东 33621.32 8.20 9367 358933 江 苏 33478
40、.76 10.45 7625 439074 浙 江 22716.98 5.73 5060 448955 河 南 19724.73 7.16 9360 21073(三)经济规律性类型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只要有某种经济条件存在,与这种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经济规律也必然存在并且发生作用。而当一定的经济条件改变或消失时,经济规律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所谓经济条件,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经济规律。在不同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经济规律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根据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经济规律分为几种类型:1、一般经济规
41、律同一客观经济条件在所有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存在时,这一基础上产生的经济规律,就成为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共有的经济规律当一客观经济条件在几个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时,在些基础上产生的经济规律就是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商品经济,奴隶社会没有。3、特有的经济规律当某些客观经济条件只存在于某一社会制度时,就是该社会所特有的。一般经济规律和共经济规律才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缓发展;而特有的经济规律使各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运动本质相区别。(四)经济规律客观性的要求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人们必须经济规律,要按照经济规律要求办事。要发挥主动性,认识经济规律,利用经济规律。举
42、例:都说农民种地不赚钱。陈桂棣著中国农民调查有这样一个事例:安徽肥西县清平乡神灵村种植大户吴正仓,从中国家科院植物所引进的人参果,亩产创下16万元的破天荒记录。这与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市场的价值规律不无关系。吴高中毕业后开始在农村试种葡萄,后来南下深圳打工,打工的间隙,他到处考察农业能不能致富,为了了解市场行情,他居然还用辛苦赚来的血汗钱跑了一趟香港。他相中了原产于南美洲的人参果。他引进人参果,种了两亩多地。果子收获后,他不急于出手,而是将它储藏在冷库,选取几个送到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让他喜出望外:人参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可以增加人的免疫力,甚至具有抗癌功效。于是他给人参果
43、取名“世间仙果”,请人设计了一个孙大圣手捧人参果的包装盒,与西游记第24回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的故事扯到一起,使这种产品“奇货可居”。在深圳“高交会”上,香港老板竟用200元一公斤的价格买了去,使这东西名声大振。等操办好了以上这些事,吴正仓这才胸有成竹地跑到人才市场,招聘了几名懂营销的大学生,并首先“礼品市场”进行公关销售。几经包装的人参果,在合肥市场一亮相,顿时引起轰动效应。他两亩多地收获了五千多公斤人参果,赚了四十多万元,被传媒惊呼“在田里放了卫星”!(五)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1、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日起日落,斗转星移)而经济规律是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44、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2、自然规律大多是恒久不变的,而经济规律随着经济条件而变化;举例:四季更替,春暖花开;3、自然规律的认识无国界;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具有阶级性;举例: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面对这种新的疾病,之所以如此快速地找到治疗办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各国科学家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充分体现了自然规律的无国界性。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却庆贺风景这边独好。(六)经济规律是一个体系在一定的社会形成中,存在着多种经济规律,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形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但是有一种起主导作用
45、,是基本的经济规律。比如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是基本规律,而竞争规律等其他规律就是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和影响。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唯物辩证法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学习和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否则,不是徒劳而一事无成,就是歪曲研究对象的原貌,形成错误的观点,得出错误的结论。马克思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只有运用唯物辩证法,才能揭示一个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并利用这种必然性去组织社会经济运行;才能认识社会经济制度更替的必然性,顺其潮流而勇往向前。唯物辩证法这一基本方法的运用,是通过科学的抽象法和逻辑与历史
46、相统一的方法而得到具体贯彻。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辩证方法,简单说来,它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研究客观事物发展变化。马克思不仅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用来认识和解释自然。运用这种观点来研究政治经济学、解剖社会经济问题,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划分经济方面,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科学的政治学所研究不应该是物,而是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去剖析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并确认它是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再从更深层次剖析下去,就会发现社会生产关系还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因为这种社会生产关系还必须有它的物质基础,从而必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
47、生产力性质或水平。这样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就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还原为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经济发展表现为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从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而言,还是从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来说,都是如此。即都是遵循对立统一的、量变到质变和否定之否定等规律揭示客观经济过程的发展变化的。一种社会内在的经济矛盾是推动该社会经济运动同不成熟阶段到成熟阶段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在其成熟过程中,必须进行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和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也是从它的内在矛盾对立统一关系去说明其必要性;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则是前者内在经济矛盾对立充分发展的结果,是后者胚胎在前者母体中孕育成熟的结果。以上这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既不是突发式的偶然奇迹,也不是随便离开其内在因素而作外来式的主观强加。它们都是对立统一体从量变渐进到质变飞跃和经过否定之否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