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7日-8346)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7日-8346)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单项选择题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 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若干问题,即()。多项选择题A、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B、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C、怎样
2、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D、采用哪些教育方法和手段去实现教育目标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4: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是()。单项选择题A、环境B、教育C、社会D、实践 5: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杜威B、加德纳C、布卢姆D、布鲁纳 6: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判断题对错 7: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传授知识B、开发智力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 8: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过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判断题对错 9: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判断题对错 10: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
3、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 诊断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相对性评价 1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12: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制约的标志。单项选择题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C、文化传统D、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13:班级管理的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规范的强制性B、目的的教育性C、过程的统一性D、内容的广泛性E、对象的不成熟性 14: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多
4、项选择题A、干预与服从B、责任与义务C、教育与被教育D、管理与被管理E、监护与被监护 15: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单项选择题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6:“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单项选择题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人的关系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D、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17:某小学三年级老师在教“笑迎”这一新词时,首先复习“跃进”、“斗志昂扬”等词语。“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扬”的“昂”字下半部加上“辶”就组成了“迎”。然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
5、易掌握了。这位教师运用的是()的教学原则。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量力性 18: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错误率信息。()判断题对错 19: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目的性。判断题对错 20: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21:教师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是教师教育权的体现。()判断题对错 22: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启发法B、鼓励法C、演示法D、实验法 23:与家庭教育、社会教
6、育相比,学校教育()。单项选择题A、并不重要B、是教育的主体形式C、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D、教育形式更为灵活,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24:强调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 25:范例导人多用在德育课和技能操作课的教学中。()判断题对错 26: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众多的教区学校,适当讲授()知识。单项选择题A、天文B、几何C、读写D、修辞 27: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单项选择题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先升后降趋势D、先降后升趋势 28: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直观感知的方法包括(
7、)。多项选择题A、演示法B、参观法C、讨论法D、谈话法 29:普通教育学一书的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30:课的类型是由()课的种类。单项选择题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B、教学的任务决定的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 【答案解析】“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教学中采用的“一刀切”“一锅煮”就是对待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
8、:答案A,B,C,E 解析 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研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并给予了理论化的回答:(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从而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建立起了经典的课程研制活动的四个基本环节:分析课程资源,确定基本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 4:答案A 解析 遗传提供的可能性无论多大,都必须通过环境才能实现。 5:答案A 解析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针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的主张,强调实用
9、主义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 6:答案错误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正确 解析 (1)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2)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9:答案正确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D,E 解析 14:答案C,D 解析 学校和学生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要由教育法调整。 15:答
10、案B 解析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记还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钻研思考。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16:答案A 解析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把教育看作治国安民的工具,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通过培养统治人才和化民成俗的工作,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17:答案B 解析
11、 系统性原则又称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的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编写一个讲授提纲,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提纲的运用可以灵活掌握,或边板书边讲解,或边进行教学活动边概括,或者两者结合。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8:答案错误 解析 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通过率信息。 19:答案错误 解析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20:答案C 解析 学记中说: “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21:答案错误
12、解析 教师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权的体现。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正确 解析 范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讲述生活实例,从而引出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它多用在德育课和技能操作课中。(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6:答案C 解析 西欧封建社会为了更好地布道,让老百姓信教,在举办宗教教育的同时,也适当讲授一些读写知识。 27:答案A 解析 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趋势,因为随着教师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28:答案A,B 解析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