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5日-5874)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5日-5874)1: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单项选择题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B、实现爱国教育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单项选择题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3:小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规则的发现学习B、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C、从范例
2、中学习D、没有正确答案 4: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 5: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他于1632年出版了其代表作()多项选择题A、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学与发展D、普通教育学E、给教师的建议 6:德育过程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必要()。单项选择题A、条件B、途径C、动力D、内容 7:教师采取民主的态度,学生的发展将会表现出()。多项选择题A、情绪稳定B、组织性较差C、态度友好D、不能自制E、具有领导能力 8:根据材料回答TSE题: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一次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气愤
3、地要求何某抄写课文十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该生抄写课文一百遍作为处罚。TS李老师的做法对吗?()单选题单项选择题A、对B、不对 9:提出“化民成俗,其必有学”的论著是()。单项选择题A、理想国B、学记C、政治学D、大学 10: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作用。单项选择题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 11: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判断题对错 12:“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时期的教育目的。单项选择题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清朝末年新学制改革之后D、中华民国 13: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大纲B
4、、课程计划C、教科书D、教学指导书 14: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惟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二为一,这是指古代学校教育特征的()单项选择题A、道统性B、阶级性C、刻板性D、专制性 15: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内因论的典型代表。()判断题对错 16: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为重点。单项选择题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全面发展C、和谐发展D、德智体全面发展 17: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单项选择题A、专业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职业教育 18: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所以又叫强迫教育。()判断
5、题对错 19: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保障。()判断题对错 20:()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单项选择题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 21:根据材料回答TSE题: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句型1”、“句型2”今天我们练习一下这些句型。出示句型1师: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这些关键词以句型1造句,大家先在小组里进行练习。(学生按座位以四人为一组开始练习句型,学生各自根据要求,将黑板上的名字说一遍。十分钟后)师:好,停。同学,你来说第一句。(随机抽取学生逐一汇报练习结果)出示句型2TS这位老师旨在运用哪一种学习方式?()单选题多项选择题A、实践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
6、D、网络学习 22:我国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道尔顿制D、班级授课制 23: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 24:班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本要求是()。多项选择题A、确立班风日标B、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C、培养正确舆论D、强化行为训练E、加强榜样示范 25:“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名言出自()单项选择题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第斯多惠D、乌申斯基 26:学校组织学生的
7、社会实践,它的意义在于()。多项选择题A、可以减少课堂教学的时间B、有利于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性D、有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向E、可以让学生有赚钱的机会 27: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单项选择题A、法国的左拉B、英国的斯宾塞C、中国的孟子D、苏格拉底 28:教学目标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描述。()判断题对错 2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单项选择题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0: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多项选择题A、定义B、思索C、苏格拉底讽刺
8、D、助产术E、启发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 2:答案C 解析 早期的教师是由一些名儒和官吏出任,随着教师职业的发展,才出现了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 3:答案C 解析 4:答案C 解析 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 解析 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影响制约着德育过程的效果。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德育任务)同受教育者原有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7:答案A,C,E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B
9、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德育存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巾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11:答案正确 解析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主要表现在:(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培养人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作用。 12:答案B 解析 这是清朝时期提出的教育目的。 13:答案C 解析 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教科书。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错误 解析 “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16:答案A 解析 17
10、:答案B 解析 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有三条:首先是发展基础教育,其次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最后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8:答案正确 解析 19:答案错误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他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让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的人格。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该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24:答案A,C,D,E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B,C,D 解析 略。 27:答案B 解析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28:答案错误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30:答案A,C,D 解析 苏格拉底提倡争辩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