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望据此开发出快速检测芯片科技日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和基因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能在患者未出现症状前发现感染的检测方法,且已经在人体标本实验中获得了验证。研究人员称,下一步他们将据此开发出相应的检测芯片和便携检测设备,有望使传统的感染检测过程更加简单、快速、准确。新方法基于银纳米粒子导向目标追踪技术,能够在感染初期发现血液中一种特殊的分子标志物。当光线照射到样品上时,纳米粒子就会立即附着在这种分子标志物上,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光学指纹,提示感染。负责该项研究的美国杜克大学普拉特工程学院特聘教授,菲茨帕特里克研究所光学研究中心主任图安福-迪纳说,他们已经证实这
2、种方法能够从人体中检测到特定的遗传物质。他同时也是一位化学家,在纳米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这个跨学科研究项目中,福-迪纳的团队与杜克大学基因组科学与政策研究所的科学家进行了紧密的合作。IGSP 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通过分析 RNA 测量宿主对感染反应的方法。杜克大学的这项技术与一种被称为拉曼散射的现象密切相关。在实验中,当光线照射在样本上时,目标分子会发生振动并发出一种独特的光散射,这种现象被称为拉曼散射。通常情况下,这种拉曼反应是极其微弱,难以察觉。但一旦目标分子与金属纳米粒子或纳米结构发生耦合后,拉曼效应会大幅增强,有时幅度甚至会超过 100 万倍,这时观察起来便会容易得
3、多。新研究正是借助这一现象发现感染的。杜克大学基因组科学与政策研究所基因组医学部主任杰弗里金斯伯格说,新研究为多基因组的标记铺平了道路,今后将有助于开发出更准确、快速的诊断设备。基于这一技术的新设备将有望改善抗菌治疗的效果,加快精密医学的发展,帮助患者更快地摆脱疾病困扰。该项目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美国国防部的支持。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分析化学杂志上,福-迪纳实验室的博士后王新能是论文的第一作者。科技日报在气候变暖形势不断恶化的今天,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热。 “给城市降降温吧”已经成为夏天里人们最热切的渴盼。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大背景下,为城市找到降温的好办法不仅
4、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它也成为一个生死攸关的考量。 为此,建筑师和城市规划专家脑尽绞汁提出了各种降温办法,比如,中东的建筑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能捕捉冷风以便给建筑内的居民降温。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日报道,一些尚处于襁褓阶段的新技术和新的设计理念,或许可以让人们炎炎夏日,在人造森林的斑驳光影或地下“冰棍”冒出的丝丝冷气中略感凉爽。 城市越来越热,极端事件频发 早在 19 世纪初,英国业余气象学家卢克霍沃德就首先阐述了城市发展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他发现伦敦的气温要比周边乡村高 2 度。造成这种效应的 “罪魁祸首”是砖和石板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会在白天吸收太阳的热量并在晚上释放出来。后来,城市街道上遍
5、地都是水泥,而且,汽车和空调的家用也越来越普及,在过去 50 年间,这种“城市热岛效应”与日俱增。最新研究表明,人口密集的发达城市的温度可能比周边郊区的温度高 12 摄氏度。祸不单行,全球变暖形势不断加剧,导致极端事件频发,比如,热浪在城市停伫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当热浪流过城市的热岛时,温度会立刻飙升。美国的民间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最近的分析表明,到本世纪末,美国最大的 40 个城市平均每年夏天将有长达 7周的极热天,时间是目前的 8 倍。热浪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沉重的压力,也会让空气污染“雪上加霜” ,因此,死亡率在夏天会激增。例如,2003 年,肆虐欧洲的热浪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平时多 3.
6、5 万人,大多数都是城市居民。NRDC 也估计,到本世纪末,极端热浪每年将会在美国最大的城市肆虐,夺取 3300 条生命。随着白天和晚上变得越来越热,人们将发现,住院人数不断激增,每年新增死亡人数将高达数千人,其中大部分是老人。 尽管如此,城市气候控制方面的科学技术仍处于襁褓期,而且,人们对城市气温的了解直到最近才变得详细一些。希腊雅典大学的物理学家玛特斯桑塔莫瑞斯表示,打开空调这一单一的降温方式有可能使问题雪上加霜,因为空调排出的热空气会堆积在街道上,导致热岛效应加剧,而且也会加大能源使用需求。当雅典进入夏天时,由于居民一直使用空调,能源消耗量一般会翻番。 那么,我们如何给越来越热的大都市降
7、温呢?技术和智慧的规划能让这些大城市在全球不断变暖的威胁下保持凉爽吗? 世界各地大城市降温各有各招 一直以来,伊朗和埃及建筑师们都会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留一些开口或者有沟槽的塔,他们将这些开口称为风斗或风穴。这种设计模式可以捕捉到该地常刮的风,也能利用温度梯度制造冷空气流。而在诸如有“风塔之城”美名的伊朗雅兹德,这些建筑物还与提供蒸发冷却的地下水供应系统紧紧连接在一起。 印度斋浦尔的著名建筑风之宫殿之所以获得这一美名,是因为该宫殿开有数百扇窗户,人在其内时有时时被风吹拂之感,这就使得它在炎炎夏日成为人们消暑纳凉的好去处。 树木制造的斑驳阴影可以让树下物体的温度比周围环境的温度低 7 摄氏度,但是,
8、水源和土地供应不足意味着种植树木这一理念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过,现在,日本东京大学的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人工替代品:一种遮阳伞,可以为人们提供一整年的照拂。他们设计出来的“模拟森林”使用了同叶子形状比较类似的不规则碎片形设计,对其进行优化可以很好地将特定方向的太阳光“拒之伞外” 。科学家们正在位于东京都江东区的“日本科学未来馆”里测试这种人工遮阳伞的性能。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米娜赫扎耶德港的海滨开发项目在高温降温方面则另辟蹊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大幕,可以随着太阳光的照射方向在建筑物周围自动移动。同时,该大幕也可以给在中央公园游玩的人遮阴。该项目预计于 2014 年竣工。 正
9、在葡萄牙北部城市帕雷德斯如火如荼进行的普兰尼特谷是葡萄牙政府花大力气打造的生态之城,城市规划人员在设计街道时,就计划通过街道布局来让冷风四处流动。另外,遍布整个城市的传感器网络也会使用光伏设备产生的过量的电来制造冰用来充当城市的空调。该生态城于 2010 年年底动工,预计 5 年完工。 全球最冷的首都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尽管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接近零摄氏度,但是,城市居民也必须年复一年忍受能把人烤熟的夏季以及严重的空气污染,这两大因素促使政府尝试一个新奇的环境改善方案。 2011 年 11 月,工程师们开始在该城市北部深挖了一个大约 30 公顷的洞网,然后用水填满。工程师们的设想是,每
10、到冬天,水会在地下冰冻成约 2 米长的冰棍,随后,在夏天慢慢融化后流入本地的湖泊中,不仅有助于植物生长也可以给风降温,从而让城市居民倍感舒适。 当然,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但如果该计划能起作用,那么,全球各地或许都可以效仿该计划,因为乌兰巴托的问题并非独一无二。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目前都生活在城市,而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热。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大背景下,为城市找到降温的好办法不仅是为了让人们舒适地生活,它也成为一个生死攸关的考量。像乌兰巴托市采用的“冰棍”这样天才的创意能让热浪真正从城市中消失殆尽吗?这些都是横亘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反光材料毁誉参半 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简单方法是首
11、先确保城市吸收的热变少。有鉴于此,桑塔莫瑞斯和同事正在研发能反射能量而非吸收能量的铺路材料和屋顶材料。 桑塔莫瑞斯说,如果这种铺路材料和屋顶材料总共能占城市表面积的一半,它们会少吸收很多热,有望让街道温度大幅降低。作为欧洲凉爽屋顶理事会的主席,他正在全球各地游说,为这一想法争取更多支持。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哈什姆阿克巴里是这一想法的拥趸,阿克巴里也是全球凉爽城市联盟的顾问,该联盟希望能在全球最大的 100 个城市里安装热反射屋顶。 这一做法值得吗?实验证明,一个能反光的屋顶可以通过减少整座建筑物内居民对空调的需求来削减能源费用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但是,很难证明反光的表面对城市的小气候会产生多大
12、影响。目前,大多数证据都来源于大规模的模拟:例如,2010 年,科学家们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全球所有的城市安装反光屋顶可以使城市最高气温减少 0.6 摄氏度。另外,在科学家们进行的几项实地研究中,有一项是减少温室气体在西班牙东南部的扩散,当地通过用热反射塑料和玻璃取代灌木丛,可以让温度每 10 年下降 0.3 摄氏度。 如果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再加上能够反射红外线波段能量的无机矿物质粒子组成的反光表面,会给城市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桑塔莫瑞斯已经有了答案。2010 年,雅典弗斯霍斯公园内采用了这种方式制造而成的铺路板,占地面积达 4500 平方米。夏季测量表明,这种铺路石的温度比一般铺路石要低
13、12 摄氏度,桑塔莫瑞斯估计,这或许有助于将公园内的温度降低 2 摄氏度左右。 但是,反光表面本身也可能存在问题。去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使道路反射能量来降温可能会导致热被挤进附近的建筑物内,从而增加建筑物内的居民对空调的需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的研究得出结论称,广泛采用这样的反光材料实际上有可能让全球气温上升。另外,尽管反光材料在夏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在美国丹佛和俄罗斯的莫斯科等具有大陆气候的城市内表现良好,但它们也会增加冬天的热成本。 公共绿地善莫大焉 因此,有人提出将反光铺路板换成公共绿地可能更有效。通过蒸发冷却并通过制造阴影来增加绿色空间会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仅仅这一方法就足
14、以让温度下降 7 摄氏度。但是,在人口已经过度拥挤的城市增加公共绿地并不实际,尤其是在那些房价高得离谱的城市。英国威尔士班戈大学循证种群保护中心的安德鲁普林表示:“在空间有限的城市地区,绿色的屋顶、墙壁以及街道树木可能更加实用,而且,从理论上来讲,还可以逆转热岛效应。 ”但是,由普林和同事对城市绿化研究进行的分析表明,研究人员仍然不知道哪类植物在这方面表现得最好,也不知道绿地的降温效应可以覆盖多大范围。现在,研究人员甚至并不清楚需要栽种多少草木才能弥补给定数量的沥青或水泥带来的热效应。 因为操控城市的微气候并非易事而且成本也不低,另外分析工具也一直非常简陋,例如,我们仍然缺乏简单的模型来测量城
15、市热岛效应。桑塔莫瑞斯表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多盖白色屋顶或者多多种树,在进行测量时,也必须将地形等局部因素考虑在内。 很多城市的城市重建项目都开始考虑到这一点。这些项目也在为一些追踪温度或者湿度的技术提供基础,这些项目也能告诉工程师们为了使环境更舒适,什么地方必须栽种绿植。另外一个更雄心勃勃的计划被科学家们用在改善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历史中心的微气候上。希腊建筑师、国际建筑协会前主席尼柯斯芬提卡基斯同桑塔莫瑞斯合作,已经为不同的热缓解策略对该地区的温度和风速的影响做出了模型,结果令人鼓舞。因此,2012年,他们对一个 2 平方公里的地区进行了重新翻修,引入了大量植物、遮蔽物以及桑塔德莫瑞斯的
16、另外一个创意热变色涂料铺路石。热变色涂料铺路石中包含有能随温度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热敏感材料。在寒冷的冬天,这些铺路石呈黑色,这就使它能有效地吸收热;但随着温度升高,它会变成绿色,接着变成白色,因此,能反射更多热。桑塔莫瑞斯表示,这种铺路石的工作效率很高,目前,他正在对该系统进行商业开发。芬提卡基斯说:“如此一来,该地区夏天的温度下降了 3 摄氏度。 ”这一结果与他们的预测相符合。 该设计的最后一部分是一套地空热交换器。这些交换器会吸入热空气并通过埋藏于温度要低几度的地下 3 米的长管道来让其循环,冷却后的空气接着会被一人高的导管吹进公共空间内。芬提卡基斯希望很快能将这些装置安置妥当。 建筑物的格
17、局也不可小觑 地拉那城的翻新并不止于此。建筑公司格雷姆肖已为该城市制定出了总体翻修规划,计划在 14 公里范围内实施同样的翻新策略。 不管怎样,在城市改造中,工程师们不仅应强调城市中公共空地的作用,也应重视实际上使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的结构:建筑物。英国雷丁大学的气象学者珍妮特巴洛表示,商店、房屋和办公区域的形状、大小、分布都能被用来影响风速。巴洛的模拟表明,街道的宽度应该是建筑物高度的 1.5 倍,这样可以制造出一种持续不断的空气流,让居民感觉凉爽并有助于污染物的扩散。 这一理念目前正被普兰尼特谷采用,普兰尼特谷的设计者、葡萄牙科技公司 Living Plan IT已经研发出了一个模型,综合考
18、虑了该地区的地貌和气象条件。在该模型中,通过查看建筑物的大小和方位影响阴影、温度和风速的方式,他们设计出了一种空间格局,能让建筑物顶部的风速变大,这样就可以利用风力涡轮机发电,同时,街道上的人也会感觉凉风习习。 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的工程师罗埃尔路恩表示,建筑物本身能被用来管理其周围的环境,目前正在进行的阿布扎比米娜赫扎耶德港滨海项目就是一个例子。一个圆柱形的建筑物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移动的大幕内,该大幕就像向日葵一样,能随太阳光的移动而移动,这就为位于建筑物中央的室外公园提供了全天候的阴凉。路恩说,工程师们也在研发其他有效的建筑物模式,包括能通过改变颜色来调节温度的温度感应型聚合物与桑塔莫瑞斯
19、的热变色涂料铺路石的原理类似等。 不过,科学家们强调称,最终,还是那些技术含量低的解决方案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比如,普兰尼特谷内打算使用毫不起眼的冰块当空调用,这种冰块由太阳能电池板上多余的电力制造而成。 蒙古清洁空气基金会乌兰巴托项目的协调人娥德妮巴塔表示,他们的冰棍项目似乎正在初露峥嵘,政府也计划大规模推广这种天然空调。巴塔说,这种空调可以应用于任何具有大陆气候的城市,为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提供凉爽的休闲地, “不仅如此,其还非常节能” 。家住福州的郑秀萍女士,平日里一遇上感冒发烧,习惯性地自行服用左氧氟沙星来缓解。这不,前几天,郑女士听说服用左氧氟沙星,可能会引起视网膜剥离,可把她吓坏
20、了。究竟这传闻是否真实?这“带刺”的抗菌“明星” ,能不能继续用呢?如果能用,又如何拔掉附着其上的“刺”呢?对此,来自临床一线的专家,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眼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陈梅珠,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志强进行了如下相关解读。跨越四代,叫好又叫座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氟喹诺酮类和喹诺酮类,是一类的药物,前者只是在药物的分子结构上均有氟原子,增加了其抗菌谱和抗菌力。喹诺酮类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抗菌谱广,活性强,组织渗透性好,不易产生耐药性,对静止期和生长繁殖期细菌均有明显作用。它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为靶,妨碍DNA
21、 回旋酶,进一步造成细菌 DNA 的不可逆损害,达到抗菌效果。该类药物与许多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是理想的抗菌药。该类药物分为四代,第一代抗菌作用弱,只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少部分变形杆菌有抗菌作用,已被淘汰。第二代抗菌谱也相对较窄,仅对革兰阴性菌有效,多用于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吡哌酸是国内主要应用品种。第三代除对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的部分菌株等作用进一步增强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效,且抗菌谱扩大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及结核杆菌,国内已生产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
22、沙星等。第四代在第三代的基础上,加强抗厌氧菌活性,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部分厌氧菌、革兰阳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明显提高,并具有明显抗菌后效应。产品有加替沙星与莫西沙星等,不良反应更小,但价格较贵。大部分喹诺酮类药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药效相对较高。除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外,其余药物的吸收均达给药量的 80%100%,可在肺、肝、肾、膀胱、前列腺、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内膜等,组织和体液中分布广泛,达到较高的药物有效浓度。有些喹诺酮类药物在人体内已无法检测时,仍在 26 小时内对某些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有明显抗菌长效性。同时,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可通过正常或炎症脑膜进入脑脊液达到有效治
23、疗浓度。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强穿透性,可在细胞内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一棒打死”并不科学国外有研究报道说,在服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中,出现视网膜剥离的危险比一般人高出 5 倍。目前,该药在眼科临床上应用较广泛,常用于眼科内眼、外眼手术前给药,预防术后感染,眼科患者还经常用到氟喹诺酮类滴眼液。任何一种研究都会存在一些瑕疵。据上例报道中,研究人员只是分析了患者处方情况,并不能确定患者是否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正在服用的患者可能存在风险,但最近和以前曾服用该类抗生素的患者,与视网膜脱落风险无关。说明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致视网膜剥离作用,但属于急性毒性反应,需要进一步开展药物流行病学调查。一棒打死并不科学,每种
24、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已经数十年,当然会发现许多相关较小的不良反应。客观的说,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均较轻,能被大多数患者所耐受。最常见味觉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便秘等,常与剂量有关。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才易致肝损害。同时,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有头晕、头痛、失眠、眩晕及情绪不安等,以失眠最多见。严重时可发生复视、色视、抽搐、神志改变等中枢神经和幻觉、幻视等精神症状,但极少见,通常在剂量过大、有精神病或癫痫病史等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偶见。与茶碱或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同用,可增加中枢的毒性反应。所以,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不宜使用。还有研究发现,儿童用药
25、后可出现关节疼痛和水肿,所以不宜用于儿童。药物可经乳汁分泌,用药期间暂停哺乳,孕妇也不宜使用。此外,该类药物可能还会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症状,发生率0.6%左右。偶见过敏性休克,个别出现光敏性皮炎,以服用洛美沙星最为多见。因此,用药期间应避免过度日光或人工紫外线照射。与茶碱或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同用,可增加中枢的毒性反应。近年来,该类药物还偶尔发现导致心脏、肌腱、血糖、严重肝损害等特殊不良反应。当然,从这一研究结果,也提醒医生和患者都要警惕药物不良反应。服喹诺酮类药物时应注意遵医嘱服用,空腹服用或进餐前至少 1 小时、餐后至少 2 小时服用,因为食物同服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宜多
26、进水以保持 24 小时排尿量在 1200 毫升以上,出现不适后及时停药就医。肝功能、肾功能减退者,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常见六种抗菌“明星”一、诺氟沙星。作为第一个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与氧氟沙星相似。口服易受食物影响,空腹比饭后服药的血药浓度高 23 倍。主要用于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敏感菌感染,效果良好;对无并发症的急性淋病有效;治疗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眼等部位的感染,疗效一般。二、环丙沙星。口服吸收较快,但不完全。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该药在目前临床应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中较高。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胃肠道、呼吸道、骨关节、腹腔及皮肤软组织等
27、感染。常见胃肠道反应,也有神经系统症状,偶见变态反应、关节痛或一过性转氨酶升高。该药“挂瓶”用时,血管局部有刺激反应。三、氧氟沙星。口服吸收迅速完全,突出特点是在脑脊液中浓度高。对革兰阳性菌作用比诺氟沙星强;对其他葡萄糖非发酵性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比诺氟沙星及庆大霉素强。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及眼部的感染。因有较好的抗结核杆菌活性,对已耐链霉素、异烟肼、PAS 的结核杆菌仍有效,所以是治疗结核病的二线药物,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时呈相加作用。不良反应少而轻,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偶见神经系统症状和转氨酶升高。四、左氧氟沙星。抗菌活性比氧氟沙星强 2 倍,临床用量为氧氟
28、沙星的一半,易制成注射剂。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是环丙沙星的 24 倍,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是环丙沙星的 4 倍。除对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致病菌抗菌活性极强外,对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最突出的特点是不良反应远低于氧氟沙星,在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副作用也是较小的。五、洛美沙星。口服吸收完全,70% 以原形从尿排出,对繁殖期细菌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期细菌均显示迅速杀菌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抗菌后效应。对葡萄球菌属具有较强抗菌活性,对衣原体、支原体、结核杆菌等也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皮肤、软组织和骨组织感染。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
29、症状、变态反应等。在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洛美沙星最易发生光敏反应,其发生率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高。六、莫西沙星。1999 年批准用于临床,有文献称为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口服吸收率为 90%,体内分布较环丙沙星广。对多数阳性和阴性菌、厌氧菌、结核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作用强;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和衣原体作用明显强于环丙沙星;对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超过司氟沙星。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不良反应少,至今未见严重过敏反应,几乎没有光敏反应。暑期来到,钱老先生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办起了书法班。记者来到他家中时,还能看到窗户外贴着刚劲有力的几个大字“书法培训” ,然而令他
30、沮丧的是应者寥寥。钱老师告诉记者,他自己特别爱好书法。由于有这个特长,多年来寒暑假都会办班儿,但是最近几年,来学书法的人越来越少了。“20 年前那才叫盛况空前呢,家长们都愿意送孩子来学毛笔字、钢笔字。 ”他回忆道。曾经,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还是一项令人无比钦羡的技能,而计算机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情况。钱老师无限怀念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实之惑电脑改变汉字生态圈“我也想让孩子学学写字什么的,但是培训课太多,英语、奥数,哪怕是乒乓球、网球都比写字重要吧,现在大家都用电脑了,字写得好有什么用呢?”一位初一孩子的妈妈这样说。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的孩子正在一家知名的英语培训机构学习,且选择的是最为昂贵
31、的一对一课程。“学写汉字不再有用”是大多数人现实的想法。进入电脑时代,汉字书写已被拼音输入、键盘选字代替。人们通过键盘输入文字,打印出来的全部是印刷体。你可以选择电脑上各种“漂亮”的字体,手写汉字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 。像汉字这种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电脑输入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就更显严重。随着计算机、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电子文档逐渐改变了大众书写方式,键盘几乎取代了笔,成为文字的“书写工具” 。“五笔输入法”把每一个汉字拆成最多 4 个部分,虽说让人记住了汉字的基本架构,但难免有时会“缺胳膊少腿” ,而绝大多数习惯用“拼音输入法”的人,则可能连汉字的具
32、体构造都记不住。在方便、快捷、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诱惑下,人们由习惯成依赖,由依赖成退让,对于年轻一代来说, “敲字”和“录入”已经代替了“写字” 。书写之忧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在光明网的一项调查中,85.29%的人认同全民汉字手写水平在下降。中国青年报也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显示,83%的人承认自己有提笔忘字的经历。同时,大多数人表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手写机会不多。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曾经说:“现在我们有多少人提笔忘字?写字的水平也越来越差,写出的字不像个汉字。 ”书法家朱春晖多年来一直在为汉字的书写问题大声疾呼,表达了对“中国人已经不会写中国字”的担忧。他说,对于想不出的字,不少
33、人的解决之道是: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来。这样的做法,虽于使用上并无大碍,但多少让人感觉到一丝寒意,数千年历史的汉字,竟然以这样一种方式被“记住”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国人“提笔忘字”的危机具有可怕的弥散性,既体现在成年人中间,也表现在青少年学生身上。五笔字型的发明者王永民对记者表示, “拼音输入法”的广泛使用让人们提笔忘字更加严重,很多人对汉字只知音不知形。历史情怀谁来传承汉字之美近日,一则“师大老教师毛笔手书录取通知书”的新闻受到广泛关注。这则新闻引发了很多人的感慨,认为“收到这样的通知书特别温情,有文化气息,值得珍藏” ;同时也表示,在电脑输入大量取代手写的
34、时代里,人们逐渐淡忘了传统的书信来往,用笔手写信件的日子渐行渐远。“现在,你还会用笔写信吗?”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多数人直言现在已经很少有机会用笔写字,更别提写信了。但对于书信,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或温馨、或纠结、或感动的回忆。记者的一位同事说,我们不再写信,不再传纸条,甚至不再写贺卡,汉字不再有温度。“汉字的温度”代表了许多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情结。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输入法大赛”启动仪式上,一位长期为汉字传承奔走的老院士告诉记者:“堪忧的是现实,欣慰的是情感。汉字承载着历史记忆,我遇到的大多数人都认同决不能放弃汉字这门艺术,但仅凭这样的情感能否改变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和中国人
35、不再写汉字的事实?”尽管他在公开的讲话中慷慨激昂地表达了对汉字传承的坚定信心,但在私下的交流中却显得十分无奈。汉字之美美在形体。一位老师这样写道: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在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的穿插挪让中,蕴含着一种和谐之美。如“食”字,上面的“人”字像粮仓,而两捺共存一字之中,最后一捺变成点,看起来多么和谐。 “扇”字,为了让字站得更稳,“羽”字甘愿让自己一半身子露在外面做支撑,给人一种平衡之美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加强书写训练,不断品味汉字的形体之美,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轻松地记住了字形,更受到了一种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 “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
36、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一部分专家认为,把汉字文化的尴尬境地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在新技术冲击的背后,很多人忘记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汉字演化技术变革一直都是推动者人们往往从艺术的角度来考察汉字的演变。实际上,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有人忧心汉字的消亡。然而值得欣慰的是,汉字总能找到历史的突破口,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所以专家们总结,汉字的演进背后,也是一部技术的进化史。研究结果表明,甲骨文的字体风格,明显带着刻画的痕迹。这跟它的载体材质密切相关。篆
37、书写成长体,则因为竹简是窄长条,使得字形不能往左右横向展开。一些表示四蹄动物的字,在细长的竹简上侧过身子,写成了头上尾下四蹄向左的形状。纸的发明,彻底打破了竹简的约束,书写者在宽幅的纸张上连续运笔,催生了行书、草书等新字体的出现,纸张成为汉字书法艺术的重要技术基础。王永民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也与汉字的存亡相关。他告诉记者,上世纪 70 年代末 80年代初,随着电脑进入中国,汉字遇到一个巨大的难题。电脑键盘只有 26 个字母键,用它怎么能输入汉字呢?当时世界上有很多舆论,说汉字真的完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王永民说,他发明的五笔字型真正解决了汉字的输入问题。他一直坚定地认为,五笔字型是电脑时代汉
38、字文化的最好传承者,尽管许多专家对此存在争议。今天,当计算机时代到来,科技飞跃,拼音输入占据大部分输入市场的时候,汉字又会有怎样的明天?这是一个等待历史回答的问题。对此,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表示,我们要承认汉字书写已依赖电脑输入的事实,这并不是坏事。但汉字除了表达的功能外,还有审美和品位追求的功能,有书写过程的愉悦感和抒发感,这些电脑不能代替,非书法不可。他认为,两岸都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体验书写的美与愉悦。还有一部分专家将希望寄托在日益完善的手写输入法上。他们认为,现在的大屏幕智能手机提供手写输入方法,用手指在屏幕上书写即可,将很大程度拯救无人写字的困境。不过目前来说,汉字手写识别的技术
39、还未能尽善尽美。 西天脊化工集团苯胺泄漏重大环境事件、福建紫金矿业集团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泄漏事件、大连中石油陆上输油管爆炸火灾事故引发海洋污染事件、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我国已进入环境事件高发期,为提高地市级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7 月 25 日,全国地级市环保局长环境应急管理培训活动在北京结束,全国 31 个省级环保部门环境应急机构主要负责人、近 420 名地市级环保局长接受了培训。热点回顾锰渣泄漏引发跨省污染由于受连日降雨的影响,去年 11 月 7 日下午,铜仁市万山区万泰锰业有限公司锰渣库底部导洪管破裂,锰渣进入下溪河汇入锦江。据监测,贵州省出境断面总锰浓度超标倍数一度高达 51 倍,严重威
40、胁下游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辰溪县及湘西州泸溪县沿江 20 多万群众的饮水安全。11 月 8 日上午 10 时 38 分,环境保护部接到贵州省环保厅报告后,联合有关水处理专家分两路于 8 日晚分别抵达贵州和湖南,并成立处理指挥中心。11 月 8 日,麻阳县停止了从锦江取水的麻阳县第二水厂、锦和镇水厂及沿江多个乡镇取水点的取水,麻阳县城供水能力减少了一半以上;11 月 9 日,辰溪县停止了谭湾镇水厂及锦江沿线乡镇的取供水。采用消防车等送水,引导群众不取用受污染的江水。11 月 12 日,用沙袋和稻草等全面封堵了锰渣库导洪管破裂处。并在锰渣库下游用沙袋等构筑 20 多道拦截坝,减缓下泄速度;向下游河
41、道、沟渠等投加石灰、絮凝剂来降低污染物浓度,加快贵州出境断面水质达标进程,减轻对下游影响16 日上午 6 时,贵州省出境断面持续达标,下游湖南麻阳县、辰溪县、泸溪县涉及到的锦江、沅江超标河段全部达标,沿江全线恢复供水。核心关注企业布局不合理或威胁饮用水安全近年来,环境事件屡屡发生。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资源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地区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环境风险异常突出。据环保部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在查的 4.6 万家企业中,12%的企业距离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不足 1 公里,10% 的企业距离人口集中居住区不足 1 公里,72%的企业
42、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和太湖沿岸重点流域沿岸。尾矿库也存在严重的环境风险隐患。截止到 2009 年年底,全国共有危库、险库、病库2098 座,小型库约占 95%。安全和环保投入严重不足,极易发生次生环境事件。目前,全国除西藏外,其他各省市区均发生过突发环境事件。其中,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较多。“不报” “迟报”与“不会报”“环境突发事件信息上报越及时、越准确,应急响应就越主动、越有效,就越有可能将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环境保护部应急办主任田为勇说。田为勇表示,当前信息报告中还存在种种问题。 “许多事件信息不是地方环保部门主动报告的,而是环保部通过其他途径获悉相关信息。 ”迟报也屡
43、见不鲜,有的是事件发生之初报告不及时,有的是事件进展续报不及时。“还有的地方不会报,不知道什么事件该上报。通常来说,之所以出现不报、迟报、瞒报等情况,绝大部分是因为应急管理人员凭主观经验判断,认为小事不用报或存侥幸心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报就不报。但由于突发环境事件的突发性和不可控性,随时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田为勇说。专家建言应抓住五个“第一时间”田为勇认为,应急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或不发生事件。他希望通过培训班,系统讲解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让地方环保局“一把手”知道环境突发事件如何“事前防范” 、 “事中应对” 、 “事后处理” 。田为勇还对各省负责人和环保局长
44、,提出了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工作的五个“第一时间”原则。即“第一时间报告”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明原因、提出建议” ;“第一时间开展监测,明确污染物、污染程度和范围,为决策提供参考” ;“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信息;“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事件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全过程管理”防止“措手不及”与事件高发相对应的是,我国地级市环保局“一把手”基本不是“科班”出身。 “四川省有 21 个地级市,只有 2 位地市级环保局一把手是从环保系统提拔上来的,其他的都来自其他部门或从县长等提拔上来。 ”四川省环保厅总工李合意说,解决环境突发事件不但要有丰富的环
45、保知识,还能根据事态发展快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而那些“履新”的环保局“一把手”碰到环境突发事件,有时事态发展甚至是急转直下,难免有些措手不及。“现在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合意说,此外,以前大家重视的是环保日常管理,认为应对环境突发事故只是“擦屁股” ,通过培训明白了应急是“全过程管理” ,特别是要把事故“泯灭”在发生之前。全过程管理是: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管理。田为勇说,事前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做好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统计分析,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找到事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预测预警,从而降低事件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或避免事件发生。“我市的县一级环保部门还没有专门的应急
46、机构,市环保局是把应急跟信访放在了一起。现在我们发现环境应急工作确实非常重要,以后要加大市县应急能力的培养。 ”湖北省咸宁市环保局局长王用新说。加强部门联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除环保部门外,通常还涉及其他相关部门。因此,必须加强部门联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比如预警信息,主要涉及气象、地震等部门。此次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国家地震局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向我们提供了地震速报信息。我部根据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排查环境隐患,防范次生突发环境事件。事件信息主要涉及公安部、交通部、水利部、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交通运输和生产安全事故是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最主要原因。
47、目前,已有 25 个省级环保部门与安监部门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12 个省级环保部门与公安消防部门签署了应急联动协议,山西省、甘肃省环保部门与交通运输部门签署了应急联动协议。 ”田为勇说。“四川曾发生过一起突发水污染事件,当地环保局长联合了水务、消防等部门,很快就把污染给消除掉了。 ”李合意说,联动机制非常重要。数字说明我国环境事件高发。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环境突发事件近 600 起。发生诱因复杂,其中交通、生产安全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分别占 40%、35% ,自然灾害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占 15%,违法排污导致突发环境事件占 10%。其中,水污染事件占“大头” ,约 48%,大气、土壤污染事件分别
48、为 37%、5%左右,其他污染事件约 10%。在经过自 2009 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9 个月的缺位后,新一轮的补贴政策呼之欲出。日前,有关专家在天津举办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方案,科技部、工信部等四部委正在制定实施细则,并将于近期正式启动。据中国投资协会能源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张杰曾透露,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将不再强制要求地方政府给予补贴,而是由中央财政统一发放补贴款;原先补贴只针对试点城市,新政策将扩大到全国,且标准统一。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有哪些亮点?能否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入快车道?今后新能源汽车政策
49、指向如何? 出台背景 补贴政策空缺多日 发展亟须新政早在 2001 年,我国就将电动汽车的发展列入了“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进行大规模的电动汽车的研究与示范。2009 年新能源汽车 “十城千辆”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至 2010 年底,该项目又扩大至在 25 个试点城市进行示范推广。与此同时,在其中的 6 个城市启动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试点工作。2012 年国务院将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确定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进一步升级。按照我国 2012 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目标,到 2015 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 50 万辆;到 2020 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 200 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 500 万辆。据了解,2009 年锂电池的成本为 5 元/瓦斯,目前锂电池成本已经下降近 50%,能量密度提高了一倍以上,单体电池的循环寿命也显著地提高。全国动力电池的年产量可以达到 200 亿瓦斯,可以满足 20 万辆汽车的配套。截至 2013 年 3 月,全国 25 个示范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从 2012 年底的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