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12日-1964)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12日-1964)1:同辈群体的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关系的不平等性B、价值的趋同性C、交往的自愿性D、关系的平等性E、群体的凝聚性 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3: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单项选择题A、认识基础B、关键C、核心D、行动指南 4: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多项选择
2、题A、审美的学习B、解决问题的学习C、知识的学习D、技能的学习E、行为规范的学习 5: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判断题对错 6: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单项选择题A、普及教育B、普及义务教育C、普及基础教育D、普及国民教育 7: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高。单项选择题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 8: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有()。多项选择题A、主体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特定性原则D、生成性原则E、有效的监控原则 9:成年人有一定的阅历,
3、懂得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儿童是正确的。()判断题对错 10:在学习过程中,越是困难的问题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判断题对错 11: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2:课时计划就是教案。()判断题对错 13:导入提问与一般课堂提问的区别是()。单项选择题A、问题具有启发性B、问题表述清楚明白C、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正确回答D、仅仅依靠现有知识无法完全回名 14: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既有
4、正规学习,又有非正规学习B、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自学C、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D、既有在教室学习,又有在居所学习 15:按学科分别组织的渺小学习和研究活动是()单项选择题A、科技活动B、社会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学科活动 16: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17: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先进性组织。()判断题对错 18: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
5、统包括的要素有()。单项选择题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D、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 19: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复式教学 20: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是()单项选择题A、 理想B、 信念C、 意志D、 道德 21:课堂教学的具体形式有()。多项选择题A、复式教学B、班内分组教学C、班内个别教学D、全班上课E、现场教学 22:“学
6、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单项选择题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 23: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直接经验B、科学实验C、社会实践D、间接经验 24:下列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将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杜威B、布鲁纳C、斯宾塞D、赫尔巴特 25: 二战后的现代教育出现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的趋势。()判断题对错 26: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27: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
7、,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连贯性原则D、导向性原则 28: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29: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单项选择题A、蔡元培B、席勒C、王国维D、斯宾塞 30: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查看答案 1:答案B,C,D,E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A 解析 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4:答案C,D,E 解析 5:答案错误 解析 美
8、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6:答案B 解析 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普及义 务教育。 7:答案C 解析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应该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该得低分。所以,区分度又叫鉴别力。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8
9、:答案A,B,C,D,E 解析 9:答案错误 解析 10:答案错误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正确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9S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17:答案错误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B,C,D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此话出自论语。 23:答案D 解析 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24:答案C 解析 2
10、5:答案正确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27:答案D 解析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要求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基本要求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蔡元培在中国首次提出“美育”,他提倡要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0:答案C 解析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狼孩的故事正是违背了个体发展的阶段性。由此可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