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优秀论文 探讨 3.0T 磁共振多序列关节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关节软骨成像 早期诊断摘要:第一部分 3.0T 磁共振腕关节软骨多序列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对腕关节软骨成像质量的影响,优化获取 3DFSPGR(three dimension fat saturation spoiled gradient echo)序列最佳关节软骨扫描参数。 材料与方法: 选择成人尸体腕关节 3 只,用 GE EXCITE3.OT 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检查,MRI 序列包括自旋回波 T1 加权像(SE TI
2、WI) 、自旋回波 T2 加权像(SE T2WI) 、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 、脂肪抑制加权像(FS PDWI)及三维脂肪抑制扰像梯度回波序列像(3DFSPGR) ,其中后者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minimum(2.2ms) 、minfull(6.6ms) 、outphase(3.2ms) )结合不同翻转角(Flip,5#176;、10#176;、20#176;、30#176;、60#176;)进行冠状、横轴位扫描,分别得到每一序列的相同层面图像并计算不同参数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 ,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CNR)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 和不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辆比较。取Plt;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FS PD 序列、3DFSPGR序列软骨信号噪声比较高:3DFSPGR 序列 TE/Flip(6.6ms/30#176;)时具有最好的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 PDWI、FS PDWI 及3DFSPGR 序列间关节软骨的 SNR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3DFSPGR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较 PDWI、FS PDWI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SE T1WI、SE
4、T2WI 序列关节软骨SNR、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PDWI、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结论: 3DFSPGR 在TE/Flip(6.6ms/30#176;)时关节软骨显示最清晰,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FS PDWI 序列关节软骨显示较清晰,可作为关节软骨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 第二部分 3.0 磁共振多序列关节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 3.0T 磁共振多序列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5、选择临床确诊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rheumatoid arthritis,RA) 、双侧腕关节 X 线平片无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 35 例,男 7 例,女 28 例,年龄 1862 岁,平均 43.7岁。对病人双侧手及腕关节分别进行 SE T1WI、SE T2WI、FS PDWI、3D FSPGR冠、横轴位扫描,应用 GE SIGNA EXZTE3.OT 磁共振仪,用 software4.2 软件进行后处理。对所有序列的相同层面腕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分别计算出腕关节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 SNR 及二者之间的 CNR。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3.0 进行统计学分析。用
6、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病例中,滑膜增厚 30 例,占85.7;肌腱炎 21 例,占 60;骨髓水肿 5 例,占 14.3;关节积液 3 例,占 8.6;关节软骨变薄、破坏 29 例,占 80.3;SE T1WI、SE T2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3DFSPGR 与 FS PDWI 序列病变关节
7、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相比,前者均大于后者,二者之间的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 结论: FS PDWI、3D FSPGR 较常规 MRI 序列能够早期、准确地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的改变,应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MRI 检查中的常规检查序列组合。正文内容第一部分 3.0T 磁共振腕关节软骨多序列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对腕关节软骨成像质量的影响,优化获取 3DFSPGR(three dimension fat saturation spoiled gradient echo)序列最佳关节
8、软骨扫描参数。 材料与方法: 选择成人尸体腕关节 3 只,用 GE EXCITE3.OT 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检查,MRI 序列包括自旋回波 T1 加权像(SE TIWI) 、自旋回波 T2 加权像(SE T2WI) 、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 、脂肪抑制加权像(FS PDWI)及三维脂肪抑制扰像梯度回波序列像(3DFSPGR) ,其中后者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minimum(2.2ms) 、minfull(6.6ms) 、outphase(3.2ms) )结合不同翻转角(Flip,5#176;、10#176;、20#176;、30#176;、60#176;)进行冠状、横轴位扫描,分别得到每
9、一序列的相同层面图像并计算不同参数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 ,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CNR)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 和不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辆比较。取Plt;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FS PD 序列、3DFSPGR序列软骨信号噪声比较高:3DFSPGR 序列 TE/Flip(6.6ms/30#176;)时具有最好的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 PDWI、FS PDWI 及3DFSPGR 序列间关节软骨的 SNR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3DFSPGR
10、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较 PDWI、FS PDWI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SE T1WI、SE T2WI 序列关节软骨SNR、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PDWI、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结论: 3DFSPGR 在TE/Flip(6.6ms/30#176;)时关节软骨显示最清晰,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FS PDWI 序列关节软骨显示较清晰,可作为关节软骨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 第二部分 3.0
11、磁共振多序列关节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 3.0T 磁共振多序列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rheumatoid arthritis,RA) 、双侧腕关节 X 线平片无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 35 例,男 7 例,女 28 例,年龄 1862 岁,平均 43.7岁。对病人双侧手及腕关节分别进行 SE T1WI、SE T2WI、FS PDWI、3D FSPGR冠、横轴位扫描,应用 GE SIGNA EXZTE3.OT 磁共振仪,用 software4.2 软件进行后处理。对所有序列的相同
12、层面腕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分别计算出腕关节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 SNR 及二者之间的 CNR。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3.0 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病例中,滑膜增厚 30 例,占85.7;肌腱炎 21 例,占 60;骨髓水肿 5 例,占 14.3;关节积液 3 例,占 8.6;关节软骨变薄、破坏 29 例,占 80.3;SE T1WI、SE T2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
13、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3DFSPGR 与 FS PD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相比,前者均大于后者,二者之间的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 结论: FS PDWI、3D FSPGR 较常规 MRI 序列能够早期、准确地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的改变,应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MRI 检查中的常规检查序列组合。第一部分 3.0T 磁共振腕关节软骨多序列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对腕关节软骨
14、成像质量的影响,优化获取 3DFSPGR(three dimension fat saturation spoiled gradient echo)序列最佳关节软骨扫描参数。 材料与方法: 选择成人尸体腕关节 3 只,用 GE EXCITE3.OT 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检查,MRI 序列包括自旋回波 T1 加权像(SE TIWI) 、自旋回波 T2 加权像(SE T2WI) 、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 、脂肪抑制加权像(FS PDWI)及三维脂肪抑制扰像梯度回波序列像(3DFSPGR) ,其中后者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minimum(2.2ms) 、minfull(6.6ms) 、outph
15、ase(3.2ms) )结合不同翻转角(Flip,5#176;、10#176;、20#176;、30#176;、60#176;)进行冠状、横轴位扫描,分别得到每一序列的相同层面图像并计算不同参数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 ,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CNR)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 和不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辆比较。取Plt;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FS PD 序列、3DFSPGR序列软骨信号噪声比较高:3DFSPGR 序列 TE/Flip(6.6ms/30#17
16、6;)时具有最好的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 PDWI、FS PDWI 及3DFSPGR 序列间关节软骨的 SNR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3DFSPGR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较 PDWI、FS PDWI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SE T1WI、SE T2WI 序列关节软骨SNR、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PDWI、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结论: 3DFSPGR 在TE/Flip(6.6ms/3
17、0#176;)时关节软骨显示最清晰,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FS PDWI 序列关节软骨显示较清晰,可作为关节软骨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 第二部分 3.0 磁共振多序列关节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 3.0T 磁共振多序列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rheumatoid arthritis,RA) 、双侧腕关节 X 线平片无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 35 例,男 7 例,女 28 例,年龄 1862 岁,平均 43.7岁。对病人双侧手及腕关节分别进行 SE T1WI、SE T2WI、F
18、S PDWI、3D FSPGR冠、横轴位扫描,应用 GE SIGNA EXZTE3.OT 磁共振仪,用 software4.2 软件进行后处理。对所有序列的相同层面腕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分别计算出腕关节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 SNR 及二者之间的 CNR。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3.0 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病例中,滑膜增厚 30 例,占85.7;肌腱炎 21 例,占 60;骨髓水肿 5 例,占 14.3;关节积液 3 例,占
19、8.6;关节软骨变薄、破坏 29 例,占 80.3;SE T1WI、SE T2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3DFSPGR 与 FS PD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相比,前者均大于后者,二者之间的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 结论: FS PDWI、3D FSPGR 较常规 MRI 序列能够早期、准确地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软骨
20、的改变,应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MRI 检查中的常规检查序列组合。第一部分 3.0T 磁共振腕关节软骨多序列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对腕关节软骨成像质量的影响,优化获取 3DFSPGR(three dimension fat saturation spoiled gradient echo)序列最佳关节软骨扫描参数。 材料与方法: 选择成人尸体腕关节 3 只,用 GE EXCITE3.OT 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检查,MRI 序列包括自旋回波 T1 加权像(SE TIWI) 、自旋回波 T2 加权像(SE T2WI) 、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 、脂肪抑制加权像(FS PDW
21、I)及三维脂肪抑制扰像梯度回波序列像(3DFSPGR) ,其中后者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minimum(2.2ms) 、minfull(6.6ms) 、outphase(3.2ms) )结合不同翻转角(Flip,5#176;、10#176;、20#176;、30#176;、60#176;)进行冠状、横轴位扫描,分别得到每一序列的相同层面图像并计算不同参数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 ,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CNR)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 和不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辆比较。取Pl
22、t;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FS PD 序列、3DFSPGR序列软骨信号噪声比较高:3DFSPGR 序列 TE/Flip(6.6ms/30#176;)时具有最好的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 PDWI、FS PDWI 及3DFSPGR 序列间关节软骨的 SNR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3DFSPGR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较 PDWI、FS PDWI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SE T1WI、SE T2WI 序列关节软骨SNR、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
23、5) ;与 PDWI、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结论: 3DFSPGR 在TE/Flip(6.6ms/30#176;)时关节软骨显示最清晰,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FS PDWI 序列关节软骨显示较清晰,可作为关节软骨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 第二部分 3.0 磁共振多序列关节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 3.0T 磁共振多序列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rheumatoid arthritis,RA) 、双侧腕关节 X 线平片
24、无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 35 例,男 7 例,女 28 例,年龄 1862 岁,平均 43.7岁。对病人双侧手及腕关节分别进行 SE T1WI、SE T2WI、FS PDWI、3D FSPGR冠、横轴位扫描,应用 GE SIGNA EXZTE3.OT 磁共振仪,用 software4.2 软件进行后处理。对所有序列的相同层面腕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分别计算出腕关节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 SNR 及二者之间的 CNR。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3.0 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lt;0.
25、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病例中,滑膜增厚 30 例,占85.7;肌腱炎 21 例,占 60;骨髓水肿 5 例,占 14.3;关节积液 3 例,占 8.6;关节软骨变薄、破坏 29 例,占 80.3;SE T1WI、SE T2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3DFSPGR 与 FS PD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相比,前者均大于后者,二者之间的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
26、骨 CN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 结论: FS PDWI、3D FSPGR 较常规 MRI 序列能够早期、准确地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的改变,应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MRI 检查中的常规检查序列组合。第一部分 3.0T 磁共振腕关节软骨多序列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对腕关节软骨成像质量的影响,优化获取 3DFSPGR(three dimension fat saturation spoiled gradient echo)序列最佳关节软骨扫描参数。 材料与方法: 选择成人尸体腕关节 3 只,用 GE EXCITE3.OT 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检查,M
27、RI 序列包括自旋回波 T1 加权像(SE TIWI) 、自旋回波 T2 加权像(SE T2WI) 、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 、脂肪抑制加权像(FS PDWI)及三维脂肪抑制扰像梯度回波序列像(3DFSPGR) ,其中后者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minimum(2.2ms) 、minfull(6.6ms) 、outphase(3.2ms) )结合不同翻转角(Flip,5#176;、10#176;、20#176;、30#176;、60#176;)进行冠状、横轴位扫描,分别得到每一序列的相同层面图像并计算不同参数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 ,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CNR) ,所有数据
28、采用 SPSS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 和不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辆比较。取Plt;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FS PD 序列、3DFSPGR序列软骨信号噪声比较高:3DFSPGR 序列 TE/Flip(6.6ms/30#176;)时具有最好的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 PDWI、FS PDWI 及3DFSPGR 序列间关节软骨的 SNR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3DFSPGR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较 PDWI、FS PDWI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9、(Plt;0.01) ; SE T1WI、SE T2WI 序列关节软骨SNR、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PDWI、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结论: 3DFSPGR 在TE/Flip(6.6ms/30#176;)时关节软骨显示最清晰,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FS PDWI 序列关节软骨显示较清晰,可作为关节软骨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 第二部分 3.0 磁共振多序列关节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 3.0T 磁共振多序列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
30、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rheumatoid arthritis,RA) 、双侧腕关节 X 线平片无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 35 例,男 7 例,女 28 例,年龄 1862 岁,平均 43.7岁。对病人双侧手及腕关节分别进行 SE T1WI、SE T2WI、FS PDWI、3D FSPGR冠、横轴位扫描,应用 GE SIGNA EXZTE3.OT 磁共振仪,用 software4.2 软件进行后处理。对所有序列的相同层面腕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分别计算出腕关节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 SNR 及二者之间的 CNR。所有
31、数据均采用 SPSS13.0 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病例中,滑膜增厚 30 例,占85.7;肌腱炎 21 例,占 60;骨髓水肿 5 例,占 14.3;关节积液 3 例,占 8.6;关节软骨变薄、破坏 29 例,占 80.3;SE T1WI、SE T2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32、3DFSPGR 与 FS PD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相比,前者均大于后者,二者之间的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 结论: FS PDWI、3D FSPGR 较常规 MRI 序列能够早期、准确地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的改变,应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MRI 检查中的常规检查序列组合。第一部分 3.0T 磁共振腕关节软骨多序列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对腕关节软骨成像质量的影响,优化获取 3DFSPGR(three dimension fat saturation spoiled
33、gradient echo)序列最佳关节软骨扫描参数。 材料与方法: 选择成人尸体腕关节 3 只,用 GE EXCITE3.OT 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检查,MRI 序列包括自旋回波 T1 加权像(SE TIWI) 、自旋回波 T2 加权像(SE T2WI) 、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 、脂肪抑制加权像(FS PDWI)及三维脂肪抑制扰像梯度回波序列像(3DFSPGR) ,其中后者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minimum(2.2ms) 、minfull(6.6ms) 、outphase(3.2ms) )结合不同翻转角(Flip,5#176;、10#176;、20#176;、30#176;、60#1
34、76;)进行冠状、横轴位扫描,分别得到每一序列的相同层面图像并计算不同参数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 ,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CNR)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 和不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辆比较。取Plt;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FS PD 序列、3DFSPGR序列软骨信号噪声比较高:3DFSPGR 序列 TE/Flip(6.6ms/30#176;)时具有最好的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 PDWI、FS PDWI 及3DFSPGR 序列间关节软骨的 S
35、NR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3DFSPGR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较 PDWI、FS PDWI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SE T1WI、SE T2WI 序列关节软骨SNR、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PDWI、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结论: 3DFSPGR 在TE/Flip(6.6ms/30#176;)时关节软骨显示最清晰,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FS PDWI 序列关节软骨显示较清晰,可作为关节软骨
36、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 第二部分 3.0 磁共振多序列关节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 3.0T 磁共振多序列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rheumatoid arthritis,RA) 、双侧腕关节 X 线平片无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 35 例,男 7 例,女 28 例,年龄 1862 岁,平均 43.7岁。对病人双侧手及腕关节分别进行 SE T1WI、SE T2WI、FS PDWI、3D FSPGR冠、横轴位扫描,应用 GE SIGNA EXZTE3.OT 磁共振仪,用 software
37、4.2 软件进行后处理。对所有序列的相同层面腕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分别计算出腕关节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 SNR 及二者之间的 CNR。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3.0 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病例中,滑膜增厚 30 例,占85.7;肌腱炎 21 例,占 60;骨髓水肿 5 例,占 14.3;关节积液 3 例,占 8.6;关节软骨变薄、破坏 29 例,占 80.3;SE T1WI、SE T2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
38、正常软骨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3DFSPGR 与 FS PD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相比,前者均大于后者,二者之间的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 结论: FS PDWI、3D FSPGR 较常规 MRI 序列能够早期、准确地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的改变,应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MRI 检查中的常规检查序列组合。第一部分 3.0T 磁共振腕关节软骨多序列成像实验研究 目
39、的: 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对腕关节软骨成像质量的影响,优化获取 3DFSPGR(three dimension fat saturation spoiled gradient echo)序列最佳关节软骨扫描参数。 材料与方法: 选择成人尸体腕关节 3 只,用 GE EXCITE3.OT 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检查,MRI 序列包括自旋回波 T1 加权像(SE TIWI) 、自旋回波 T2 加权像(SE T2WI) 、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 、脂肪抑制加权像(FS PDWI)及三维脂肪抑制扰像梯度回波序列像(3DFSPGR) ,其中后者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minimum(2.2ms) 、m
40、infull(6.6ms) 、outphase(3.2ms) )结合不同翻转角(Flip,5#176;、10#176;、20#176;、30#176;、60#176;)进行冠状、横轴位扫描,分别得到每一序列的相同层面图像并计算不同参数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 ,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CNR)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 和不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辆比较。取Plt;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FS PD 序列、3DFSPGR序列软骨信号噪声比较高:3DFSPGR 序列
41、 TE/Flip(6.6ms/30#176;)时具有最好的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 PDWI、FS PDWI 及3DFSPGR 序列间关节软骨的 SNR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3DFSPGR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较 PDWI、FS PDWI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SE T1WI、SE T2WI 序列关节软骨SNR、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PDWI、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结论: 3DFS
42、PGR 在TE/Flip(6.6ms/30#176;)时关节软骨显示最清晰,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FS PDWI 序列关节软骨显示较清晰,可作为关节软骨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 第二部分 3.0 磁共振多序列关节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 3.0T 磁共振多序列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rheumatoid arthritis,RA) 、双侧腕关节 X 线平片无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 35 例,男 7 例,女 28 例,年龄 1862 岁,平均 43.7岁。对病人双侧手及腕关节分别
43、进行 SE T1WI、SE T2WI、FS PDWI、3D FSPGR冠、横轴位扫描,应用 GE SIGNA EXZTE3.OT 磁共振仪,用 software4.2 软件进行后处理。对所有序列的相同层面腕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分别计算出腕关节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 SNR 及二者之间的 CNR。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3.0 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病例中,滑膜增厚 30 例,占85.7;肌腱炎 21 例,占 60;骨髓水肿 5
44、例,占 14.3;关节积液 3 例,占 8.6;关节软骨变薄、破坏 29 例,占 80.3;SE T1WI、SE T2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的 CNR 均较低,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3DFSPGR 与 FS PDWI 序列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相比,前者均大于后者,二者之间的病变关节软骨 SNR、病变软骨/正常软骨 CN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 结论: FS PDWI、3D FSPGR 较常规 MRI 序列能够
45、早期、准确地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的改变,应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MRI 检查中的常规检查序列组合。第一部分 3.0T 磁共振腕关节软骨多序列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对腕关节软骨成像质量的影响,优化获取 3DFSPGR(three dimension fat saturation spoiled gradient echo)序列最佳关节软骨扫描参数。 材料与方法: 选择成人尸体腕关节 3 只,用 GE EXCITE3.OT 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检查,MRI 序列包括自旋回波 T1 加权像(SE TIWI) 、自旋回波 T2 加权像(SE T2WI) 、质子密度加权像(P
46、DWI) 、脂肪抑制加权像(FS PDWI)及三维脂肪抑制扰像梯度回波序列像(3DFSPGR) ,其中后者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minimum(2.2ms) 、minfull(6.6ms) 、outphase(3.2ms) )结合不同翻转角(Flip,5#176;、10#176;、20#176;、30#176;、60#176;)进行冠状、横轴位扫描,分别得到每一序列的相同层面图像并计算不同参数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 ,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CNR)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 SNR 和不同 CNR 的整体比较,不同序列
47、参数值采用 q 检验进行两辆比较。取Plt;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FS PD 序列、3DFSPGR序列软骨信号噪声比较高:3DFSPGR 序列 TE/Flip(6.6ms/30#176;)时具有最好的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对比噪声比; PDWI、FS PDWI 及3DFSPGR 序列间关节软骨的 SNR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3DFSPGR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较 PDWI、FS PDWI 序列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SE T1WI、SE T2WI 序列关节软骨SNR、软骨与骨髓、软骨与肌腱的 CNR 均较低,
48、它们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与 PDWI、FS PDWI、3DFSPGR 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 结论: 3DFSPGR 在TE/Flip(6.6ms/30#176;)时关节软骨显示最清晰,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FS PDWI 序列关节软骨显示较清晰,可作为关节软骨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 第二部分 3.0 磁共振多序列关节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 3.0T 磁共振多序列软骨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rheumatoid arthritis,RA) 、双侧腕关节 X 线平片无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 35 例,男 7 例,女 28 例,年龄 1862 岁,平均 43.7岁。对病人双侧手及腕关节分别进行 SE T1WI、SE T2WI、FS PDWI、3D FSPGR冠、横轴位扫描,应用 GE SIGNA EXZTE3.OT 磁共振仪,用 software4.2 软件进行后处理。对所有序列的相同层面腕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分别计算出腕关节头状骨软骨、病变软骨的 SNR 及二者之间的 CNR。所有数据均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