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4日-8399).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715777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4日-839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4日-839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4日-839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4日-8399)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4日-8399)1:格塞尔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判断题对错 2:课的类型是由()课的种类。单项选择题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B、教学任务决定的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的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3:在具体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运用得较多的两种领导方式是多项选择题A、民主式和权威式B、教学中心式和集体中心式C、权威式和放任式D、放任式和民主式 4:我国的教育结构确定了以下哪几种类型?()多项选择题A、基础教育B、中

2、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E、成人教育 5: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活动,是促进个体的德性社会化的活动。多项选择题A、思想B、政治C、情感D、道德品质E、智力 6:没有方法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选用什么样的方法。()判断题对错 7: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单项选择题A、关键期B、机能期C、发展期D、差异期 8: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判断题对错 9: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抚养者”的教师之间没有什么质的不同。()判断题对错

3、 10:在古代社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体现的是教师的()单项选择题A、道德形象B、人格形象C、财富形象D、文化形象 11: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单项选择题A、I904年B、I922年C、1949年D、1986年 12:在非指导性教学法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单项选择题A、促进作用B、领导作用C、管理作用D、主导作用 13:以分班、分组为测验的根本目的的是()。单项选择题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成就测验D、标准测验 14: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知识广博B、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C、富有感情D、有感染力 15: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

4、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单项选择题A、实践性B、可行性C、衔接性D、发展性 16: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单项选择题A、认识基础B、关键C、核心D、行动指南 17: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特点。单项选择题A、示范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创造性 18: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判断题对错 19:()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单项选择题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 2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改革。单项选择题A、内容B、课程C、方法D、途径 2

5、1: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业成功B、人性完善C、适应社会D、身心健康 22:提出“贤者以己昭昭,使人昭昭”道德修养方法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23:教学从本质上讲是()。单项选择题A、一种认识活动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C、教师的教学活动D、智育活动 24: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单项选择题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 2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的是引导式教学。()判断题对错 26: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单项选择题A、热爱学生B、团结协作C、个

6、人发展D、为人师表 27: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原则。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B、直观性C、因材施教D、巩固性 28:导入提问与一般课堂提问的区别是()。单项选择题A、问题具有启发性B、问题表述清楚明白C、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正确回答D、仅仅依靠现有知识无法完全回名 29: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是指()。单项选择题A、多元教育B、终身教育C、民主教育D、全民教育 30: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单项选择题A、发展关键期B、机能期C、发展期D、差异期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的

7、动因。 2:答案B 解析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3:答案B 解析 4:答案A,B,C,D,E 解析 略。 5: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德育的含义,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是促进个体的德性社会化的活动。 6:答案正确 解析 7:答案A 解析 见关键期的定义。 8:答案正确 解析 9:答案错误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904年我国小学教育最早被规定为义务教育。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以分班、分组为测验根本目的的是安置

8、性测验。 14:答案B,C,D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16:答案A 解析 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17:答案A 解析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1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9:答案B 解析 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 20:答案B 解析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21:答案B 解析 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人性完善。 22: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体育竞赛不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25:答案错误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有差别地教学。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D 解析 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除文盲的运动,这一运动得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30: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发展关键期的定义。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