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1月17日-6744)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1月17日-6744)1:在德育方法中,()是陶冶法的典型特征。多项选择题A、摆事实、讲道理B、创设良好的情境C、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D、操行评定E、潜移默化 2: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分组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个别教学 3:结构化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 4:班会的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集体性B、客观性C、自主性D、针对性 5: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
2、证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工作B、教育计划C、教育途径D、教育手段 6: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他于1632年出版了其代表作()多项选择题A、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学与发展D、普通教育学E、给教师的建议 7:童年期的年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36、7岁B、6、7岁11、12岁C、11、12岁13、14岁D、13、14岁17、18岁 8: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多项选择题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难度适中D、便于检测E、总结性评价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单项选择题A、1985年B、1986年C、198
3、7年D、1988年 10: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是()。单项选择题A、小学德育目标B、小学德育的内容C、小学德育的原则D、小学德育的方法 11:平时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单项选择题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B、教师、学生、教室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12: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3:在中国,()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多项选择题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E、朱熹 14:弗洛伊
4、德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判断题对错 1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师生关系具有()特点。单项选择题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辩证统一D、教学相长 16: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B、校舍安排C、课程标准D、教科书E、教学指导书 17:()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单项选择题A、教学方法B、教学原则C、教学任务D、教学目的 18: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单项选择题A、思想政治素质B、教育理论素质C、职业道德素质D、职业技能素质 19:我国教育家()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单项选择题A、孔子B、荀子
5、C、扬雄D、韩愈 20:元认知策略包括()。多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计划策略C、努力管理策略D、监视策略E、调节策略 21: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单项选择题A、唯一工作B、中心工作C、必要工作D、重要工作 22:中小学在学校里的学习与成人比较,具有特殊性。判断题对错 2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单项选择题A、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24: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是对教育上的()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单项选择题A、自
6、然性与社会性B、受动性与能动性C、共性与个性D、方向性与现实性 25: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单项选择题A、知、情B、知、行C、意、行D、知、意 26:提出“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德修养方法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27:我国在建国后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废除了旧学制,实行新学制,其时间是()。单项选择题A、1949年10月1日B、1950年10月1日C、1951年10月1日D、1952年10月1日 2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
7、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单项选择题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9:()提出了设计教学法。单项选择题A、杜威B、华虚朋C、柏克赫斯特D、克伯屈 30: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单项选择题A、并不重要B、是教育的主体形式C、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D、教育形式更为灵活,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查看答案 1:答案B,E 解析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
8、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2:答案C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A,C,D 解析 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5:答案A 解析 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教学工作。 6:答案B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B,C,D 解析 9: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 10:答案A 解析 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11:答案A 解析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式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即所谓三结合教育。 12:答案B 解析 在知识经济
9、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13:答案B 解析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 14:答案错误 解析 题干的观点是威尔逊的主张。 15:答案D 解析 师生关系具有教学相长的特点。 16:答案A,C,D,E 解析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学指导书是一种辅助性教学依据。故ACDE选项均为学校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B,D,E 解析 21:答案
10、B 解析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而非唯一工作。 22:答案正确 解析 学生学习的特殊性体现在: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略。 25:答案B 解析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略。 28:答案B 解析 这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9:答案D 解析 设计教学法,是以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说和杜威的实验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而创立的一种教学构想。创始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哲学教授、杜威的追随者克伯屈。 30:答案B 解析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