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有表格.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712703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有表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有表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有表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有表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有表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教 案科 目:科学年 级:姓 名:课 程 表节次星 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科学(6) 科学(6) 科学(3) 科学(4)午 休 第五节科学(5) 第六节科学(5) 第七节科学(4) 科学(3)学 生 成 绩 登 记 表序号姓 名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期中测试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第十单元期末测试1 王胜臣 2 路文雨 3 张玉琪 4 张向红 5 李敏 6 侯永晨 7 王东旭 8 付甜甜 9 郭同艳 10 金殿元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6-2017 年度第 二 学期五年级下科学 科 教学进度表2

2、017 年 2 月 27 日20162017 年度第 二 学期 五年级科学下科学科整体备课2017 年 2 月 27 日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1 2.273.3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3.6-10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 13-17 造一艘房子 浮力 4 20-24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5 27-31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热起来了 6 4.3-7 给冷水加热 液体的热胀冷缩 7 10-14 空气的热胀冷缩 金属热胀冷缩吗 8 17-21 热是怎样传递的 传热比赛 9 24-2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时间在流逝 10 5.1-5

3、 11 812 太阳钟 用水测量时间 12 15-19 我的水钟 机械摆钟 13 22-26 摆的研究 做一个钟摆 14 29-6.2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昼夜交替现象 15 6.5-9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证明地球在自转 16 12-16 谁先迎来黎明 17 19-23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8 26-30 地球在公转吗 19 7.3-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20 10-14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21 17-2122 24-28学情分析第一: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接触了俩年多的科学课学习,或者说已经涉及到一定的科学教学,但是在已有基础上实施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五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已经

4、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但是对科学课的认识和学习科学课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对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第三:对五年级的小学生的了解,大部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很少有能在教师引导主动学习的,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第四:五年级的小学生绝大部分基本不会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各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如下。“沉和浮”单元是从“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开始的。学生对“沉、浮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沉、浮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的学习更有基础。这

5、一单元将通过与沉、浮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沉、浮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热”单元是从“热起来了”引人的。由液体、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的系列观察实验活动,过渡到保温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及如何保温和散热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热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热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有关热概念的的理解。“时间的测量”单元通过对时间在流逝及各种钟、摆的研究、认识,引起学生对惜时如金的关注,发现自己不惜时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利用时间

6、,会动手制作钟摆和分钟计时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地 球的运动”单元是学生初次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现象的探究,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学要求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

7、是可以重复验证的。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

8、也有消极影响。科学知识: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本册教材具体目标: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

9、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4.引导

10、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关键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教具准备水槽、泡沫、木块、胡萝卜、蜡烛、小柿子、小石块、曲别针、

11、马铃薯、橡皮泥、硬纸块、小瓶、细沙、简易天平、观察记录表、小刀、可以放入水中研究的小物体、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课时安排第一单元:沉与浮 8 课时第二单元:热 8 课时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8 课时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8 课时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所采取的措施1 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2 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3 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

12、实践能力;4 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5 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6 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7 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课标要求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具体要求

13、为:1、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与浮(整体备课)单元概况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造一艘房子5、浮力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知 识目 标1、学会用切分和叠加

14、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知道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到改变物体 3、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通过橡皮泥沉浮实验明白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4、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5、知道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6、知道物体浸入水中

15、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7、知道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8、知道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反之则上浮。能 力目 标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认识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2.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3.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4.能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了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5.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单元目标情 感目 标1、认

16、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2、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3.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4.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5.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6.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重难点 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教学方法

17、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科学游戏、辩论会、报告会、交流会、科学幻想等。教具准备 水槽、泡沫、木块、胡萝卜、蜡烛、小柿子、小石块、曲别针、马铃薯、橡皮泥、硬纸块、小瓶、细沙、简易天平、观察记录表、小刀、可以放入水中研究的小物体、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烧瓶、L 型玻璃

18、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钢丝条、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图片、资料、铁架台;铁丝(铜条)、热水;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等。 课时安排 8 课时课标要求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单元小结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习目标:学会用切分和叠

19、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准备:水槽、泡沫、木块、胡萝卜、蜡烛、小柿子、小石块、曲别针、马铃薯、橡皮泥、硬纸块、小瓶、细沙、简易天平、观察记录表、小刀、可以放入水中研究的小物体。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一、导入: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二、出示学习目标: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学生参与学生默读、记忆5 分钟二、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20、:(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出示砖块、木块、水槽,预测砖块、木块的沉浮。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3.出示塑料块,预测其沉浮。再将其轻轻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出示课本中的七种物体2.学生完成表 1 中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的填写。3.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分发实验器材,小组实验,记录结果。4.把预测和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5.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

21、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2.学生完成表 2“预测”、“理由”这两列。3.领器材,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5.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

22、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6.学生实验,组织交流学生默读说学习步骤学生交流自由活动想法。10 分钟三、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点拨1、指名汇报学习收获2、教师总结。3、完成导学练(归纳整理 当堂达标 7 题)学生汇报交流展示15 分钟四、课堂巩固训练,查缺补漏1、做导学练(同步自测 8 题)3、订正答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8 分钟五、教学小结,知识拓展创新1、谈学习收获。2、知识拓展:学生口答 2 分钟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学习目标: 知道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教学难点:学习用画图和分析的

23、方法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教学准备: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时间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一、导入:1.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

24、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二、出示学习目标:知道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学生参与学生默读、记忆5 分钟二、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示:一、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

25、?二、用小瓶子继续研究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学生默读说学习步骤学生交流自由活动想法。10 分钟三、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点拨1、指名汇报学习收获2、教师总结。3、完成导学练(归纳整理 当堂达标 7 题)学生汇报交流展示15 分钟四、课堂巩固训练,查缺补漏1、做导学练(同步自测 8 题)3、订正答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

26、正8 分钟五、教学小结,知识拓展创新1、谈学习收获。2、知识拓展: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学口答 2 分钟板书设计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到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通过橡皮泥沉浮实验明白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3.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准备:水槽 1 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 1 个,记录表;教学课件,轮船图片资料

27、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一、导入:1.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二、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到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通过橡皮泥沉浮实验明白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3.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在探求原因的

28、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学生参与学生默读、记忆5 分钟二、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示:一、让橡皮泥沉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沿入水中,有的浮在水上,这是什么原因呢?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 200 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3

29、.小组实验,完成表格。给每个小组发一个量杯,一定量的橡皮泥和一张表格。4.观察表格,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5.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该怎样做呢?学生默读说学习步骤学生交流自由活动想法。10 分钟三、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点拨1、指名汇报学习收获2、教师总结。3、完成导学练(归纳整理 当堂达标 7 题)学生汇报交流展示15 分钟四、课堂巩固训练,查缺补漏1、做导学练(同步自测 8 题)3、订正答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8 分钟五、教学小结,知识拓展创新1、谈学习收获。2、知识拓展:

30、学生口答 2 分钟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造一艘小船学习目标: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教学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教学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多媒体课件、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一、导入:1.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

31、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 10 分钟内。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和船名,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垫圈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的时候动作要轻,垫圈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一开始可以先统一多放几个,然后再逐个增加,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下时小船里的垫

32、圈个数减 1 作为小船的载重量)。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二、出示教学目标: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学生参与学生默读、记忆5 分钟二、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示:一、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1.阅读教材 11 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二、造个性船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

33、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1)准备:决定造一艘什么船;准备需要的材料。(2)制作:画出船的设想草图;动手制作。(3)改进和完成: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演示、介绍我的小船。我的小船有哪些特点?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4.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默读说学习步骤学生交流自由活动想法。10 分钟三、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点拨1、指名汇报学习收获2、教师总结。3、完成导学练(归纳整理 当堂达标 7 题)学生汇报交流展示15 分钟四、课堂巩固训练,查缺补漏1、做导学练(同步自测 8 题)3、订正答案

3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8 分钟五、教学小结,知识拓展创新1、谈学习收获。2、知识拓展: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学生口答 2 分钟板书设计 4、造一艘小船5、浮力学习目标:1.知道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知道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知道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教学重点: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教学难点: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准备:小组实验一:精确刻度杯一个,

35、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在实验二的材料基础上,补充两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一、导入:二、出示教学目标:1.知道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知道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知道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学生参与学生默读、记忆5 分钟二、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示:一、感受浮力

36、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二、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2.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

37、格中。3.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三、测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3.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学生默

38、读说学习步骤学生交流自由活动想法。10 分钟三、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点拨1、指名汇报学习收获2、教师总结。3、完成导学练(归纳整理 当堂达标 7 题)学生汇报交流展示15 分钟四、课堂巩固训练,查缺补漏1、做导学练(同步自测 8 题)3、订正答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8 分钟五、教学小结,知识拓展创新1、谈学习收获。2、知识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学生口答 2 分钟板书设计 5、浮力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学习目标:知道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反之则上浮。教学重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

39、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教学准备:水槽、钩码、测力计、一个水槽、一个钩码、一个测力计、一个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细线、实验记录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一、导入:二、出示教学目标:2.知道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反之则上浮。学生参与学生默读、记忆5 分钟二、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示: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1.提问:浮在

40、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如果学生找不到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入水中,体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你有什么感受?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4.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5.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汇报结果。二、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2.测量钩码分别浸入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

41、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6.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1.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石块放在水中是下沉的?(重力浮力,石块下沉)2.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它在水中是上浮的?(重力浮力,塑料块上浮)3.学生画一画石块和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情况。4.全班交流,师板演、引导,明确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来判断沉浮情况。学生默读说学习步骤学生交流自由活动想法

42、。10 分钟三、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点拨1、指名汇报学习收获2、教师总结。3、完成导学练(归纳整理 当堂达标 7 题)学生汇报交流展示15 分钟四、课堂巩固训练,查缺补漏1、做导学练(同步自测 8 题)3、订正答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8 分钟五、教学小结,知识拓展创新1、谈学习收获。2、知识拓展:学生口答 2 分钟板书设计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重力浮力,石块下沉。重力浮力,塑料块上浮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学习目标:知道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教学重点: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教学难点:总结归纳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教学准备:课件、马铃

43、薯 1 个、500ml 烧杯(2 个)、300ml 清水、300ml 盐水、每组 1 个马铃薯、1 个大烧杯、酒精灯、2 把不同颜色勺子、白糖、食盐、筷子。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一、导入:1.描绘死海的奇怪现象,对比平时游泳的实际情形。2.谈话引思,导入新课。二、出示教学目标:知道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学生参与学生默读、记忆5 分钟二、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示:一、直观演示,引入探究1.出示一个马铃薯、两杯水2.谈话引思:如果把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水中,它会怎么样。3.学生猜想,展开讨论。4.教师演示

44、操作,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猜想。5.板书实验现象:马铃薯在液体中有沉有浮。6.引发思考:同一个马铃薯,在一个杯中沉,在另一个杯中浮,出现这样的现象,大家有什么想法?二、师生探究,质疑问难1.交流探讨: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沉浮的解释。2.结合第一个问题的解答,交流探讨: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3.教师归纳小结:马铃薯在两杯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不同。4.引申思考:为什么两杯水会产生不同的浮力那?三、参与实验,验证猜想1.观察比较教师演示实验的两个水杯,比较水量多少。(杯子大小一样,水量几乎一样。)2.把教师做演示实验的马铃薯分别放入到学生自备的几个水量不同的清水杯中。3.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验

45、证自己的猜想。5.进一步观察比较两杯“水”,寻找“水”性质不同的依据。6.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思考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是不同的“水”?四、实践应用,获取新知1.教师导引学生参与实践操作:请大家分组进行“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实践活动来亲自求证。2.每个小组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学生默读说学习步骤学生交流自由活动想法。10 分钟三、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点拨1、指名汇报学习收获2、教师总结。3、完成导学练(归纳整理 当堂达标 7 题)学生汇报交流展示15 分钟四、课堂巩固训练,查缺补漏1、做导学练(同步自测 8 题)3、订正答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8 分钟教学时间:

46、1 课时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学习目标:1.知道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2.知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教学重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明确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关系。教学准备: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量筒、天平。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五、教学小结,知识拓展创新1、谈学习收获。2、知识拓展:用本节课所学来解释一下死海中的现象。阅读教材资料。学生口答 2 分钟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7、 时间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一、导入:1.出示三杯高低不同的液体,将马铃薯分别放入液体中。学生看到三种不同现象:浮、半浮半沉、沉。请学生猜测,教师顺便揭秘:浓盐水、浓糖水、清水。2.教师总结:看来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不一定是浓盐水。那么马铃薯的沉浮与液体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不想研究?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板书课题)。二、出示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2.知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学生参与学生默读、记忆5 分钟二、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示: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1.用测力计

48、测量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检验原来的推测。2.(出示实验提示)为了更好的进行实验,老师有这些温馨提示:钩码要全部浸没。3.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并思考后面的问题。4.汇报交流: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一样吗?学生根据“受到的浮力”一栏得出,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一样。5.教师进一步追问: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6.学生进行猜测,最后教师引向“可能与同体积的液体轻重不同”有关。二、推测与验证1.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哪个重?2.实验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3.教师演示实验,部分环节请学生操作三、沉浮原理的

49、应用1.判断塑料块的沉浮2.软木塞、塑料块和葡萄在分层液体中的沉浮3.比重计学生默读说学习步骤学生交流自由活动想法。10 分钟三、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点拨1、指名汇报学习收获2、教师总结。3、完成导学练(归纳整理 当堂达标 7 题)学生汇报交流展示15 分钟四、课堂巩固训练,查缺补1、做导学练(同步自测 8 题)3、订正答案。学生独立完成, 8 分钟教学时间:1 课时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整体备课)漏 集体订正五、教学小结,知识拓展创新1、谈学习收获。2、知识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学生口答 2 分钟板书设计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单元概况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