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春之声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歌:渴望春天 2、欣赏:春之声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教材分析: 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
2、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 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春之声即春之声圆舞曲 ,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这首作品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充满着无限的活力。这首乐曲不同于作为舞蹈伴奏的圆舞曲,而是作为纯粹的音乐会曲目创作的。乐谱中的各段落也没有其他圆舞曲一样,标上圆舞曲的顺序号。体裁则兼具维也纳圆舞曲和回旋曲的特点。四、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 五、教学难点: 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创作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 、
3、新课导入播放乐曲春之声,创设情景,帮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二) 、 欣赏春之声1、聆听舞曲的主题部分,请学生说出乐曲带来什么样的情绪感受?判断这首乐曲的节拍。2、继续提问:这种生机勃勃的感受更接近于哪个季节给予我们的感受?3、教师出示作品名称春之声4、出示课本中的两幅画作,请学生选择与刚才所听乐曲片段更为接近的绘画风格并简述判断的理由。5、简介曲作者。6、出示第一主题谱例,带领学生边聆听、边跟着录音哼唱这段旋律。同事画出旋律线,尝试分析这段旋律为何给我们以生机勃勃之感。 (三) 、歌曲渴望春天21、听赏童声合唱
4、渴望春天 ,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2、聆听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3、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手指一位音乐大师画像说:“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创作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关于他,同学们早就充满了好奇,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为什么会成为音乐家?学生发言,想知道更多的情况课后查阅资料。
5、让学生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通过故事引起学生对莫扎特及其作品的好奇。 4、师充满激情的讲述莫扎特晚期的故事:世间上恐怕没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样,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莫扎特的一生经历贫穷、疾病、妒忌、倾轧等种种坎坷,特别是到了后来和大主教发生冲突以致决裂,学生认真听故事,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要求进一步结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体会如阳光般灿烂,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风格,使学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缅怀一代音乐大师,并对他的作品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5、复听歌曲,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 ,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a、作品的体裁 : 1
6、 男声合唱 2 童声合唱 3 女声合唱 b、作品的情绪 : 1 热烈激动 2 明朗愉快 3 低沉忧伤 c、歌曲的拍号 : 1、3/4 2、6/8 3、3/8 d、作品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最后一题同桌互答师再总结。 6、师再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录音小声哼唱,并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三连音”符号、 “#”号等,让学生理解节奏的变化和特点这些都是为表达歌曲的已经和情感服务的。7、教师弹奏渴望春天 ,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老师左手的伴奏,并模仿一下伴奏音型,拍一拍,让学生感受词与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的情绪,体会对美好春天向往的
7、心情。边听边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或随意律动,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一致、和谐,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8、深入介绍莫扎特创作渴望春天时的情景: 师:这首歌曲作于 1791 年 1 月 14 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在轻轻的歌曲旋律中听着小故事,填出与括号中相类似的内容,进一步体会歌曲的内涵,引起学生对莫扎特的敬意,做好情感的铺垫。 9、师再放歌曲录音,最后帮助学生分析、写出结构示意图。 学生边听歌曲,边思考:歌曲分几
8、句,有没有重复句?请生边听边用手指出重复句的出现,并在师的帮助下写出结构图式:a+a1+b+a2 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使学生在分析出歌曲的结构后,能模仿创作。 10、在教师钢琴的伴奏下,学生进一步练唱歌曲。 1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练习击拍三连音节奏,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用钢琴伴奏,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和节奏准确。312、师让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师按学生讨论的意见,采取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打节奏。 (四) 、艺术拓展; 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春 ,请听录音范唱,是以提问的方式恰逢学生思考讨论二者在表现
9、春天主题式的共性与特点。 2、教师为学生选配几段音乐,请学生背诵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3、师让学生根据渴望春天 ,尝试进行旋律的创作。 师要求学生注意: a、词曲风格要统一。 b、可模仿渴望春天的结构。 c、最后要有结束感。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师巡视指导,亦可学生哼唱,教师帮助记谱。完成后各组唱唱,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通过创作实践让学生打破作曲的神秘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音乐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五) 、课后作业 : 师让学生收集各种有关莫扎特的资料、图片等,并布置明确的分工:第一组收集其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第二组收集关于莫扎特的音乐评论;第三组收集以春天为题材的其他音乐家的作品;第
10、四组收集表现春天的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如诗歌、散文、绘画、舞蹈下节课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对教学能收放自如,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心灵互动的气氛,学生能有情感并且熟练的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对教学能收放自如,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心灵互动的气氛,学生能有情感并且熟练的演唱歌曲。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春节序曲 二、教材分析: 春节序曲是李焕之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作于 1954-1955 年间,这一乐章广受人们的喜爱,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乐曲以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通过对热烈欢快的大秧歌
11、舞的场景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情绪。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五声调式。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小学生有明显变化,是对小学阶段的一次升华,同时通过多次合理的音乐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还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和音乐审美素质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4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品质。2、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与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3、
12、欣赏乐曲,学习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理解感受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 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速度等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七、教学方法:聆听欣赏法、比较法、实践体验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聆听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春节序曲 (1) 、聆听全曲,欣赏后谈体会。 教师小结肯定成绩并简单介绍李焕之及作品。 (2) 、分段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作品。 引子:热烈欢快的管弦齐鸣和锣鼓声,把人们带入春节的喜庆气氛中。 教师:课件展示引子的旋律并播放音乐。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对引子的理解。引
13、导学生敲打锣鼓节奏,感受引子带给我们的喜庆气氛。 第一部分:表达了人们欢度新春欢欣愉快的心情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教师:课件展示主题一、主题二的曲谱并播放音乐,引导学生理解主题音乐。 学生活动:以小游戏的形式进行,课件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出现主题一时,学生伸出一根手指并高举手臂律动表示;出现主题二时伸出两根手指并律动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部分音乐情绪、节奏、节拍的特点。 第二部分: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前程的憧憬。 教师:课件展示第二部分主题音乐的曲谱,完整播放音乐,欣赏之前提出问题,主题音乐出现几次,分别用什么演奏?音乐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律动起来并轻声哼唱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说
14、出本部分音乐情绪、节奏、节拍的特点。 学生活动:随琴哼唱第二部分主题音乐。 教师:课件播放歌曲新春秧歌闹起来 ,让学生比较第二部分主题音乐与新春秧歌闹起来的异同。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旋律相同而节拍速度不同塑造的音乐形象是不同的。师生共跳大秧歌,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得出这两部分存在着鲜明的对比。 第三部分: 教师:课件播放,之前提出这一部分与前面所听音乐是否有联系?欣赏之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是第一部分的缩短再现,并引导学生认识这一部分音乐比第一部分音乐在情绪上更加热烈,速度也更快了,特别是民族打击乐器的加入,形成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的歌舞联欢的场
15、面,在沸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简单介绍三部曲式结构。(3) 、完整欣赏全曲。 教师:课件播放春节序曲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学生:喜欢做小指挥家的到前面指挥,其余学生起立,引子部分利用凳子做锣鼓打节5奏;第一部分同小游戏的做法律动;第二部分师生拉手律动并哼唱音乐主题;最后一部分也要动起来,可以拍手,可以利用凳子做锣鼓打节奏。 2、复习歌曲渴望春天 三、拓展阶段: 感受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给大家带来的歌曲春之声圆舞曲 ,感受其节拍特点,领同学们旋转在圆舞曲中,陶醉在美好的春天里!本节课我们接触了不同节拍、不同情绪、不同形式的有关“春”的音乐作品,平常你们欣赏音乐时注意这些了吗? 四、小结:音乐来源于
16、生活,生活离不开音乐,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吧!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完成的比较出色,但若能在感受音乐、想象音乐的基础上,创造音乐, (例:让学生自己谱写节奏谱,并在乐曲表示欢庆的地方,用自己的谱子进行打击乐的伴奏)学生的创造力将得到极大的发挥。第二单元 飞翔的翅膀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鸟,小鸟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教唱小鸟,小鸟 ,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鸟雀跃和 展翅高飞的形象,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 三、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它以小鸟为题,尽情抒发了少年儿童“爱春天、爱阳光、爱树木、爱
17、花香”的心情和壮志凌云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点: 能较熟练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6/8 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练习及旋律演唱。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几幅风景画,展示春天的景色,感受春天的美景。老师说:“小鸟非常的可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歌曲小鸟小鸟 ,听后请你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 (二):感受歌曲:1、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欢跃、亲切地;活泼地 师:这样一首欢快的歌曲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唱得是什么内容呀?(生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唱得是什么内容呀?(生回答)下面就请大家认真听一听歌曲中都唱了什么? 3、学生听歌曲内容,听后复述:春
18、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在自由地飞翔,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岗,小鸟迎着春天歌唱 64、生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 (三):学习歌曲: 1.节奏的学习: A、展示小鸟欢快跳跃的节奏(提示休止符的停顿) xx| x0xx x0xx | x0xx x0 | 爱春 天 爱阳光 爱湖 水 爱花 香 B、展示小鸟自由飞翔的节奏(提示附点的时值) xx| x xx x xx| x. xx x. | 小 鸟 小 鸟 迎着 春 天歌唱 C、按节奏朗读歌词。 2、再听歌曲。学生看歌词轻唱感受歌曲。 3、学生轻声跟琴演唱歌曲,教师适当指导。 4、 “啦啦”先放慢速度唱,唱清楚后再连起来唱。 5、全
19、班学生熟练演唱歌曲。 (教师提问 1、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2、用什么样的表情表现歌曲?) 6、在学生较好的演唱第一段后再演唱第二段。 7、处理歌曲: 全曲可用 mp - f - mp 等力度记号来处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唱一唱,比一比,选择一组设计恰当的统一下来。 (四) 、全班熟练演唱歌曲。 (五) 、分男、女生演唱。 (六) 、背唱歌曲,跟录音伴奏唱。 (七) 、小结: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反思: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不是很牢固,所以复习是必要的,在聆听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 6/8 拍的强弱规律的认识和乐感,效果明显。歌曲的学唱不难,关键是对歌曲情绪的表现。我从一开
20、始就强调旋律的特点,让学生感受情绪。在学习中不仅抓住拍子的特点,也要体会歌词的含义,时刻注意情绪的表达,以情带声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人类与小鸟的关系。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百鸟朝凤 二、教学目标: 1、培养爱护鸟类的观念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认识唢呐,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 3、欣赏百鸟朝凤能主动感受、体验、模仿动作,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三、教学重点: 欣赏百鸟朝凤 ,认识唢呐,感受其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难点: 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有独创性的表现音乐。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7六、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出示百鸟朝凤图,讲故事
21、。 师:大家都知道凤凰被誉为“百鸟之王”在我国人民心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个有趣的百鸟朝凤的故事,哪位同学来讲一下? 学生讲故事(放幻灯片) (二):新授课程:师: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我们能够感受到百鸟朝凤时的热闹气氛。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就仿佛能看到百鸟争鸣的景象。 1、请同学们欣赏百鸟朝凤的片段,大家猜一猜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 (出示幻灯片)教师介绍唢呐(区别于长笛) 师:唢呐不仅能惟妙惟肖的模仿鸟叫,还能模仿个别小动物的叫声及人的声音等等。唢呐的音色是这样的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唢呐会用它独具魅力的音色把我们带到鸟的王
22、国里畅游。我们一起来欣赏百鸟朝凤 ,出示主旋律,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幻灯片) (1)你能听出唢呐模仿了哪几种鸟是鸣叫声? (2)这句音乐表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剪切蝉鸣声) 师:乐曲用欢快的旋律,生动的表现了大自然中百鸟争鸣的热闹场景。 3、音乐活动: 师播放音乐,学生分组活动 第一组做吹唢呐的姿势,表演那种满足、激动的情绪 第二组表演各种小鸟的姿态 4、教师介绍乐曲的背景 5、下面我们就来逐段的欣赏乐曲 百鸟朝凤 欣赏引子部分、第一乐段、第二乐段,边欣赏边即兴的做动作。 6、思考: 这首乐曲名叫百鸟朝凤 “百” 、 “朝”是什么意思?你还能给乐曲取出另外的名字来吗? 乐曲中这种欢乐的气氛是形
23、容鸟类还是人们? (三) 、小结: 同学们,每首乐曲呈现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音乐都是表达人类真实感情的,以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音乐作品。 最后请大家边听音乐边发挥自己思维的独创性,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音乐表现的场景:(可让学生用画画或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想象) 我仿佛看到了 我仿佛听到了 教学反思: 经过尝试和探索,我觉得在课堂上应设景造境,让学生边听边做律动,多给学生表演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表演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8第三单元 八音之乐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 1、 “八音”的种类及相应的乐器,并听辨其音色。2、欣赏:二泉映月 。二、教学目标:
24、 1、能够积极感受、体验民族乐器的音色,加深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2、 运用讲解、合作、探究等教学法,在了解“八音”激起乐器组成的基础上,感受主要乐器的音色;运用聆听、分析等教学方法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探究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中的作用。3、简介“八音”及相应乐器,初步辨别主要乐器音色;学习理解二泉映月所采用的变奏是中国民间音乐比较有代表性的乐器音色。三、教学重点:1、掌握“八音”的基本含义,并能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听辨有代表性的乐器音色。2、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探究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中的作用。四、教学难点:我国民间音乐常见的变奏体曲式
25、结构。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二胡、锣、琵琶、唢呐等乐器演奏的音频片段,请学生分别听辨乐器的音色,并说出乐器名称。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民族乐器之林,学习第三单元八音之乐 。(二)进入新课1、结合音响片段,简介“八音” 。“八音”是中国古代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材料制成的乐器的统称。分别出示乐器图片并播放音频,判断属于哪类乐器。2、欣赏二泉映月 。a、聆听全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情绪感受?为什么?教师:演奏乐器为二胡,属于丝类。作品音乐情绪哀怨、深沉,是哪些音乐要素的运用与变化使作品充满这样的情感基调?b、分析作品。出示引子部分的谱例,学生
26、边听边画出此乐句的旋律线。再次聆听引子的部分旋律,学生分析:旋律线是上行还是下行?节奏邢台是前紧后松还是前松后紧?力度由弱到强还是由强到弱?教师总结.出示谱例,学生聆听作品的音乐主题。建议采用学生可熟练演奏的乐器,例如:口风琴、竖琴、口琴等练习演奏音乐主题。9学生演唱并熟记音乐主题。复听二泉映月 ,音乐主题在作品中以变奏的形式出现了几次?教师小结。作品中是如何进行变奏的?音乐情绪又有哪些变化?教师:对比聆听变奏一与变奏二音乐片段,分辨出其旋律上有何异同?教师小结。3、简介民间音乐家华彦钧。(三) 、小结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的音乐文化,并把它推向世界,许多伟大的音乐人在努力,许多我们的同龄朋友
27、,比如那些学习民乐的同学也在努力。而我们呢?就奉献一份热爱吧!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不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2、欣赏:春江花月夜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古典音乐名曲的欣赏,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内涵和民族乐器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2、通过学习熟悉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鱼咬尾”与“换头合尾” 。3、复习“鱼咬尾”这一民族音乐旋律发展手法并体会民族调式的风格,了解“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三、教学重点:简单了解民族器乐曲“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四、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民族调式的风格。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 、
28、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民族乐器的音色,并欣赏了二胡独奏曲。那么我们想想把所有的民族乐器放在一起合奏是不是别有特色?下面给同学介绍一下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展示民族乐器的图片和民族管弦乐队的位置图,引导学生直观认识民族管弦乐队。 )通过大屏幕的图片以及题目,大家能联想到什么?今天欣赏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它是一首有标题的音乐,你能通过标题想象一下它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学生:春天、江水、花朵、月亮。教师: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张若虚,他用诗的语言描写过春天、江水、花朵和月亮。(板书: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今天我们看看如何用音乐的语言,用民族器乐来
29、描写这些情景的?10(二) 、进入新课1、初听全曲教师出示乐曲标题并介绍乐段顺序。请同学们初听时注意乐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每一段音乐的结尾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2、复听选段:江楼钟鼓、花影层叠、渔歌唱晚。a.引子江楼钟鼓教师:我们初听这部作品时,是不是感觉到作品非常有民族性?你们知道这种民族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吗?出示乐曲主题乐谱,引导学生分析乐谱,特别注意结束音,结束在“2”音应该是什么调式?学生:商调式。 视唱这段主题旋律,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 视唱乐段结束句并背唱结束句旋律; 启发、学习传统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连锁传递“鱼咬尾” 。b.花影层叠教师:请同学们听赏,6 小节之后,节奏有什么变化
30、?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6 小节后节奏变得密集,出现了琵琶用轮指和滚奏的方法演奏的一段旋律。教师:同学们联想小标题,设想一下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辨听主奏乐器怎样表现“风弄花影,纷乱层叠” 。教师小结。c.水深云际启发、感受江中云、月的倒影及天水合一的意境;旋律进行中“八度音程”大跳,表现了水中云的倒影;颤音、波音描绘天水合一的意境。学生:感受旋律的变化。d.渔歌唱晚教师出示乐谱,请学生分析节奏特点,关注后半拍起唱。教师:在我们中国传统音乐以及民歌中,有很多在表现吟唱时都运用了后半拍起唱的节奏,唱起来很有含蓄之美。思考乐曲的力度有什么变化?学生:弱强弱。教师:这样的力度力求表现什么场景?学生
31、:细心聆听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e.回澜拍岸速度快而热情,加之琵琶扫弦技法的演奏,能够感受到渔舟竞归、江水激岸的艺术情境。f.欸乃归舟(全曲高潮)欸乃拟声词,用来表现摇橹声。音乐速度的变化:由慢到快。乐器数量的变化:由少到多,实际上是力度的变化教师:这些音乐中速度与力度的变化,使你产生什么联想?学生讨论。11g.尾声感受音乐的意境:归舟远去,一片幽静。听辨主奏乐器箫;知吹管乐器箫。学生:听辨回答问题。了解吹管乐器箫的音色。h.完整欣赏介绍“换头合尾”这一传统民族音乐结构特点。思考:为什么几乎每乐段结尾都一样?实际上这首作品如同巨幅山水画卷,慢慢展开呈现春江美景。这种创作方式蕴含着怎样的文化
32、内涵?教师小结。学生思考展开联想。(三) 、小结1、民族管弦乐队编制。2、 “换头合尾”的音乐发展手法。3、民族调式的风格。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不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二)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唱歌:凤阳花鼓欣赏:幸福歌 洞庭鱼米乡二、教学目标:1、在演唱体验和欣赏实践的动态解读中,领略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品质;在与教师共同的学习中,积极思辨、开启心智,初识民歌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一直有着外向的吸纳和融合与动态流变的特性。2、在学民歌凤阳花鼓和欣赏民歌的过程中,分析歌曲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感受、体验各地区民歌不同的音乐风格;在民歌的学习中,用聆听作品
33、、找出骨干音等方法,辨别民族五声调式。在歌曲乐段的分析中,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3、能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准确表达民歌风格的实践能力;欣赏歌曲洞庭鱼米乡 ,对节拍的韵律及变换具有感知能力。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完整背唱歌曲凤阳花鼓 。四、教学难点:能够准确把握民歌凤阳花鼓的风格并加以表达。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12(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学生听凤阳花鼓音乐进教室。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凤阳花鼓 。 3、观看视频:介绍凤阳花鼓的短片。 (设计意图:以敲锣打鼓的形式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初步了解凤阳花鼓的
34、历史。 )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设问:这首歌唱了什么内容,情绪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范唱,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 2、用模唱的方法学习歌曲的歌词部分。 (1)教师提问:鼓敲击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用“咚”模唱歌曲的歌词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歌曲,用正确的发声状态歌唱,为学唱做好铺垫。 ) 3、填唱歌词,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1)跟着钢琴,慢速地填唱歌词。 (2)解决歌曲的难点部分。 难点部分先学唱歌谱,再填入歌词演唱。 (3)用原速演唱歌词部分。 (4)合着伴奏演唱歌曲,学生唱歌词部分,教师唱衬词部分。 (设计意图:由慢速到原速
35、逐步学唱歌词部分,降低了学唱的难度。歌曲的难点部分先学唱歌谱,在唱准歌谱的基础上再填上歌词。 ) 4、学生学唱衬词部分。 (1)学生跟琴学唱衬词部分。 (2)加入力度处理衬词部分。 (设计意图:衬词部分是这首歌曲比较有特点的地方,进行了强、弱的力度处理,使衬词部分活泼、有趣。 ) 5、学生合着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6、进行歌曲处理。 (1)为歌词部分加入二声部演唱。 (2)在教师的指挥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由齐唱歌曲到二声部演唱歌曲,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感染力。 ) (三) 、对比欣赏歌曲幸福歌 洞庭鱼米乡初听湖北民歌幸福歌教师:作品展现了怎样的情绪?在演唱形式上运用了
36、何种方式?学生:生动活泼,情绪热烈欢快,具有乐观向上的态度。领唱和齐唱。教师:这首歌曲采用了民歌中常用的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请看谱例, “领”的旋律与“和”的旋律,在旋律发展上有什么特点?学生:旋律基本相同。教师:乐句很相似, “和”在“领”的旋律上发展而来。教师:现在由老师来“领” ,同学们来“和” ,我们唱一唱。 (教师领的时候速度渐快、力度渐强。 )教师:老师在演唱时在音乐要素上出现了哪些变化?你们也跟着变化了吗?老师“领”的力度和速度影响了大家的“和” , “领”起了什么作用?13学生:“领”是指挥者, “领”掌握了节奏。有了指挥,就能步调一致。 “领”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和”
37、使情绪更热烈了。(设计意图:演唱情绪、演唱形式是本曲突出的特征。问题设计既明确了所要关注的内容,又给学生留出听辨及思考感悟的空间,带领学生一起参与体验,能更好地总结演唱形式上的特点。 )2、教师简单的分析歌曲3、初听湖南民歌洞庭鱼米乡教师:作品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壮美的画面?学生:白矾远影的湖光山色,湖区人民的淳朴乡情尽在歌声之中。分析作品(设计意图:发给学生学案,认真聆听音乐后,以填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 )了解此曲创作背景,总结再生型民歌的特点。(设计意图:民歌来源于劳动人民,音乐家的创作更离不开民族的沃土。 )(四) 、小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民歌,领略了江淮和荆楚地区不同的民歌风
38、格和音乐文化。民歌是我们民族的魂,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它延续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不仅需要我们传承,更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五)作业欣赏钢琴曲花鼓片段,此作品是由哪首民歌改编而成?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内容多,检测在课后作业中完成。让学生体会钢琴曲花鼓对民族传统音乐既是传承、发展,又是创新。 )教学反思:首先将安徽黄梅戏唱段与戏曲、美景的图画结合,给学生第一次感受。有了安徽戏安徽景的渲染,教师提出让学生唱出歌曲韵味的要求得水到渠成。 凤阳花鼓作为一首喜庆歌曲,还要唱得活泼、热烈。于是,给学生第二次视听冲击,选择凤阳花鼓队在
39、喜庆节日里的表演和演唱会现场情绪激昂的互动演唱,两个场景的展示,学生会通过歌声告诉老师:什么叫热烈,什么叫欢快!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姑苏行 将军得胜令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我国江南地区多元化的民族音乐文化,探究传统音乐的表现方式与艺术魅力。2、聆听作品,了解将军得胜令中使用的打击乐器,进一步了解这些乐器的音色和特点,并通过打击乐段落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段落分析;分段对比欣赏姑苏行 ,进一步了解乐曲的结构及每一段的音乐情绪。3、欣赏将军得胜令 ,了解作品“夹吹夹打”的表演方式;在视唱姑苏行主题音乐的同时,初步了解笛子谱中对技巧的记谱及吹奏方法。14三、教学重点:1、欣赏姑苏行 ,
40、欣赏自主进行段落分析,并视唱主题。2、欣赏将军得胜令 ,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段落分析。四、教学难点:对将军得胜令的段落分析,了解“夹吹夹打”的表演方式。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复习歌曲凤阳花鼓 。(二) 欣赏将军得胜令1、 完整欣赏作品。教师:聆听作品,了解作品的情绪及表现内容,并关注乐曲中运用了哪些打击乐器?学生:作品描写了英雄凯旋归来时的欢腾景象。作品情绪热烈、欢快,用到了十面锣、排鼓、小锣、小鼓、木鱼等打击乐器。乐曲由四个段落+尾声组成,每个乐段之间都由锣鼓乐过渡连接。2、 复听几个打击乐段落。教师:打击乐在这个作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咱们再
41、来欣赏这几个片段,认识这些乐器的同时,关注一下它们的音色。学生:进一步聆听、观察、了解这些打击乐器。教师:这里使用的最重要的打击乐器是什么?学生:十面锣。教师:介绍“十面锣”3、了解浙东锣鼓。4、教师:哪位同学知道这首作品是什么地区的音乐?学生:我国南方地区。教师:介绍浙东锣鼓。(三)欣赏姑苏行1、初听作品。教师:出庭乐曲,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能否根据乐曲的旋律判断其地域?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根据速度变化,简单划分段落。学生:边欣赏边填写手中的学案表格。段落 速度 情绪学生:乐曲是一首笛子独奏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节奏轻松明快,如同一幅江南美景的水墨画卷。教师:(出示乐曲名称):
42、姑苏行是一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笛子独奏曲,乐曲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浓郁的江南风味。教师:在曲式结构上作品采用了带引子的三段体结构,引子 A+B+A,段落非常清晰。2、简介作者。153、旋律特点。教师:分别欣赏两句旋律,听一听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两句有相似的地方,其中一句被拆成了两句。4、观察乐谱并进行分析。5、简单介绍曲笛。6、完整的欣赏作品,进一步感受这首作品的艺术魅力个风格特点。(四)小结: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的音乐文化,并把它推向世界, 许多伟大的音乐人在努力,许多我们的同龄朋友,比如那些学习民乐的同学也在努力。而我们呢?就奉献一份热爱吧!教学反思:通过欣赏,不断培养学生对民
43、族音乐的热爱。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斑鸠调 。欣赏:赛龙夺锦 赤兔嘶风 。二、教材分析: 歌曲斑鸠调是江西安远的民间小调,也是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 。灯歌是人们在农闲时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载歌载舞的以唱丰收、唱太平年景、贺新年为主的歌曲。曲调欢快活跃,常伴以锣鼓或丝竹乐队的伴奏。因为唱词头一段以“斑鸠鸟”为引题,故又称“斑鸠调” 。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欣赏,认识并了解我国赣南、福建、广东的音乐艺术作品,能够对当地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2、聆听并学唱斑鸠调 ,体会赣南民歌特点;欣赏乐曲赛龙夺锦 ,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乐器;欣赏赤兔嘶风 ,认识福建南音这一
44、音乐艺术形式。3、了解赣南民歌是客家的支脉,强调五声徵调式、小三度和纯四度的乐理知识;了解广东音乐、福建南音的主要演奏乐器,具备判断其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能够区分广东音乐、福建南音。四、教学重点:准确学唱斑鸠调的旋律和歌词。五、教学难点:辨析广东音乐和福建南音所用的主奏乐器音色。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音频。教师:听完歌曲,你们眼前勾画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教师:曲中有哪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斑鸠、杜鹃、哈蟆)16教师:这首歌曲是赣南客家民歌斑鸠调 。 斑鸠调原名上山调 ,是流行于赣南的客家民歌,曲调原是赣南的一首茶歌。(二)学唱
45、斑鸠调1、再听歌曲教师:我们再次聆听斑鸠调想一想它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是齐唱还是重唱、对唱?这首歌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它属于什么调式?学生:对答、齐唱。教师:一问一答(范唱前两句) , “春天嘛个叫(哟嗬嘿) ”, “嘛个”是“什么”的意思,这是问句;“春天斑鸠叫(哟嗬嘿) ”,这是答句(师唱问句生唱答句) 。前两句一问一答,后两句齐唱。这首歌有几个乐段?学生:一个乐段。2、学唱歌曲教师:单乐段,它有几个乐句?来一起视唱旋律。教师:它有几个乐句?学生:两句。教师:分别是那两句?学生:第一句第 1 小节至第四小节;第二句第 5 小节至结尾。教师:这是一首两句体单乐段的歌曲,结束音落在哪个音上了?学
46、生:5 音。教师:那么从终止音 5 能判断出斑鸠调是什么调式吗?学生:五声徵调式。教师:下面我们填上歌词,学唱这首歌。感受赣南民歌的特点。小结赣南民歌的特点。教师:在我国的丝竹乐中除了江南丝竹还有广东音乐和福建南音。下面我们就分别欣赏它们各自的代表作。(三)欣赏赛龙夺锦 赤兔嘶风1、欣赏赛龙夺锦教师:聆听赛龙夺锦 ,想一想它是不是广东音乐?学生:是广东音乐。教师:广东音乐赛龙夺锦又叫龙舟竞渡 ,作品是广东音乐名家何柳棠的代表作。教师:赛龙夺锦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赛龙舟的场面。教师:什么节日赛龙舟?学生:端午节。教师:简介赛龙夺锦教师:下面我们再次欣赏,同学们边聆听边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
47、景。另外,听一听音乐中有哪些你熟悉的乐器。学生:唢呐、扬琴等。教师:有没有听到音调高的胡琴在演奏?学生:有。教师:介绍胡琴高胡。172、欣赏赤兔嘶风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福建南音套曲八骏马中的一个片段赤兔嘶风 ,能不能从音乐中感受到骏马展足的动态,聆听时,辨析一下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学生:笛、二胡、箫、三弦、琵琶等。教师:介绍曲颈琵琶教师:能感受到骏马走路的步态吗?是从旋律中还是从节拍的律动中感受到的呢?学生:从节拍的律动中可以感受到骏马走路的步态。教师:它的节奏近似民间“马腿”的鼓点,这种节奏在八骏马全曲中反复出现。(四)小结本节课我们学唱了江西赣南民歌斑鸠调 ,它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歌舞
48、音乐;欣赏广东音乐赛龙夺锦和福建南音赤兔嘶风 ,了解了除江南丝竹以外的丝竹乐器以及它们的主奏乐器。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应很好的继承并发扬光大。教学反思:这节课在让学生听斑鸠调的时候,初听歌曲时,有的学生做出一些表情,皱紧了眉头表示听不了这种女高音的唱腔,有些同学甚至把耳朵堵上,以表不满的情绪。听完一遍后,我没有直接对这首歌曲作任何讲解,再用扁平的声音与通俗随性的声音又作范唱,提出问题:“这次听完以后,大家觉得哪种声音更合适来演绎这首斑鸠调来赞美春天呢?”学生的回答很另外满意,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教师的范唱与比较,在听觉上渐渐能辨别美声、民族、通俗在歌唱中的一般特点,了解到演唱形式是与歌曲的内容、形式、音域相结合的。本课时,多以讨论形式为主,进行师生交流。对于学生中普遍喜欢流行音乐形式的歌曲,在意识中很多同学体现的是对当今潮流推动下,对高雅音乐与经典音乐审美的不适应和意识减弱的现象。另外音乐课本中曲目内容缺乏更新意识也为其中原因。我想,教材与学生时代、现实生活不能作到相结合与统一,而导致音乐课难以融入到学生心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二)欧洲与大洋洲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桑塔露琪亚二、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