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7

类型毕业设计(论文)-镜盒式计算器底盖注塑模具设计【含图纸】.doc

  • 上传人:QQ153893706
  • 文档编号:1710173
  • 上传时间:2018-08-19
  • 格式:DOC
  • 页数:37
  • 大小:68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毕业设计(论文)-镜盒式计算器底盖注塑模具设计【含图纸】.doc
    资源描述:

    1、(图纸,加 153893706年 月设计说明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题 目 :镜盒式计算器底盖注塑模具设计学 生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I摘 要注塑成型是塑件生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设计通过注塑模具产品,利用实体模型测量产品的尺寸,对实体进行建模,并对塑件的材料和塑件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塑件的模具进行设计,包括塑件成品的设计、工艺参数的分析与计算、工作部分的设计、模具结构的设计和加工方案的制定,确定塑件的最佳浇注位置,并通过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得到对实际生产来说最合理的浇注位置。在确定模具型腔数目后,分析产品的气穴、熔接痕、充填时间、

    2、充填结束时的体积温度、流动前沿处的温度、速度/时间转换点压力、充填结束时的压力、注射位置处压力等,可确定注塑模具的合理性。最后本运用PROE 4.0及其EMX4.1模块来完成模具整体设计工作。关键词:模具设计;PROE4.0;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AbstractPlastic shaping be used in common for plastic products to manufacture.Basing on the actual plastic products of electric blanket, the designer uses the actual model to m

    3、easure the product, creates a model for the actual product and making an analysis to th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Designs the plastic mould,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plastic finished product, analysis and account of craft parameter, the design of work piece, mould structure and the pro

    4、cessing project. The designer focuses on the design and account work of parting-surface and slide. Using the designer uses 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 6.1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product,deciding the best location. And making a increase Basing on actuality to get the best effect . After deciding th

    5、e number of cavity for mold ,using 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 6.1 to make an analysis for air pocket,weld lines,fillingtime,bulk temperatures of sandouting,temperature at flow front,pressure at V/P switchover point,screen out pressure,pressure at injected location and so on, to sure the rationality o

    6、f mould design. The last using Pro-Engineer4.0 and EMX4.1 module is applied to the whole design.Keywords: mould design;PROE4.0; plastic products of electric blanket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目 录引 言 1第一章 设计任务与流程 21.1 毕业设计任务 .21.注塑模具设计的流程 2第二章 塑件成品、注塑模具设计与构型 42.1 概述 42.2 模具设计环境和应用软件 42.2.1 PROE4.042.2.2 AutoCAD 52.3

    7、零件的三维图和二维工程图建模 .52.3.1 零件的立体图建模 .52.3.2 零件的二维工程图绘制 .62.4 塑件的基本数据 .62.4.1 塑件塑料品种的确定 .62.4.2 塑件材质 .72.4.3 塑件结构分析 .92.4.4 塑件体积与质量 .92.4.5 塑件图及其尺寸公差 .102.4.6 分型面及排气形式的确定 .102.4.7 型腔数的确定与型腔的分布 .11第三章 分析设计与计算 113.1 浇注系统的设计 113.1.1 主流道设计 .113.1.2 冷料穴设计 123.2 成型方案 .133.2.1 成型部分的设计 133.2.2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15大学本科毕业

    8、设计说明书3.2.3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 163.2.4 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的计算 173.3 导向机构设计 .193.3.1 合模导向机构 193.4 脱模机构设计203.4.1 脱模力计算.203.4.2 推杆脱模机构设计.203.5 冷却系统的计算213.6 模架形式及规格213.7 设备的选择与校核.223.7.1 注塑机的选择223.7.2 校核.243.7.3 其他.243.8 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的绘制25结 论26参 考 文 献27谢 词28附 图 32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引 言模具产品是工业产品制造的基础,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科

    9、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注塑模具设计也随着科技发展明显缩短生产周期,用一系列软件对注塑模具进行分析设计,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本设计在注塑模具成型工艺飞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用 PROE4.0 软件进行建模,用 CAD 软件进行工程图的绘制,多种软件交替进行,为注塑模具设计带来了极大方便,同时使设计更为合理精确,更是大大缩短了注塑模具的设计周期,同时节约了成本。本说明书为机械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目录、设计指导书、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

    10、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 大学几年的学习即将结束,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在完成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谨表谢意。虽然在设计中得到了指导老师的用心指导,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而且缺乏经验,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各位老师

    11、指正。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2第一章 设计任务与流程1.1 毕业设计任务设计题目:镜盒式计算器底盖注塑模具设计,塑件实物为镜盒式计算器底盖,该零件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其中塑件上的方形孔与其他零件有配合要求,侧壁有粗糙度要求,同时塑件下表面及上表面也应平整光滑。设计要求:1. 绘制该塑件的工程图,确定塑件所用塑料品种;2. 为满足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为该塑件设计注塑模具。1.2 镜盒式计算器底盖的注塑模具设计的流程基本内容:塑件设计、工艺性分析、确定收缩率和分型面、浇道系统设计、冷却系统、模具结构件设计、注射设备选择、绘制模具设计图纸。1.塑件设计,利用软件 PROE4.0 进行塑件的

    12、立体建模,再在软件 AutoCAD中完成塑件尺寸及公差等技术要求的标注,并输出工程图。2.注塑设备选择,确定塑件的型腔数,并计算塑件的投影面积,通过注射量的校核、注射力的校核、锁模力的校核、安装部分的尺寸校核、开模行程的校核、顶出装置的校核,结合注塑设备的资料确定注塑设备的型号。3.确定收缩率和分型面,首先由塑件性能的要求等,确定塑件的塑料,通过查资料确定塑件的收缩率。根据镜盒式计算器底盖的工艺及结构特点,确定具体的分型面,大致应为球面轴套的孔中心线所在平面。4.模架,通过塑件的大小及型腔数、浇注系统、导向部件、推出机构、调温系统等的初步估算,确定使用模架的型号。5.浇注系统设计,本塑件使用的

    13、是冷流道浇注系统,在浇注系统设计中,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3包括流道的设计、喷嘴的选择、主流道衬套的选择等,还必须研究一模四腔浇注系统的平衡性设计。6.成型零件,确定型腔数和分型面。对模腔和模芯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成型部件的工作尺寸。7.顶出机构的设计,根据开关座的结构特点,设计顶出机构。8.冷却系统的设计。9.零部件加工工艺制定,结合现代加工手段,利用数控 CNC,电火花,线切割等方法,制定最符合经济效益的加工工艺。10.完成整套模具的二维工程图的绘制。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4第二章 塑件成品、注塑模具设计与构型2.1 概述注塑件的模具设计是注塑制品加工工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但不同的模具公

    14、司,不同的设计人员,采用不同的CAD软件进行模具辅助设计,都有自己的一套设计过程。本设计先用PROE4.0进行实体建模,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设计最后用CAD软件完成制图。2.2 模具设计环境和应用软件2.2.1 PROE4.0PROE4.0 是一个优秀的 CAD/CAE/CAM 软件,在模具的设计与制造领域,PROE4.0 较早地在广东深圳、东莞、广州以及华东一带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它的应用,可以大大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提高模具质量,降低生产成本。2.2.2 AutoCADAutoCAD 是著名的工程图画图软件,用以绘制二维工程图。2.3 零件的三维图和二维工程图建模2.3.1 零件的立体图建模

    15、利用 PROE4.0 分析所给零件的外形和尺寸,利用 PROE4.0 的建模方法,根据镜盒式计算器底盖的形状和使用特点进行建模(如图 2-1 所示)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5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6图 2-1:镜盒式计算器底盖立体图在 PROE4.0 中的建模2.3.2 零件的二维工程图绘制工程图是在设计的最后用作指导生产的三视图图样。工程图图样的制作可以说是正式将零件或装配模型的设计归档的过程,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生产部门的生产制作。2.4 塑件的基本数据2.4.1 塑件塑料品种的确定本设计中塑件实物为不透明制件,根据塑件的使用要求,确定所用塑料应是聚丙烯 PP.2.4.2 塑件材质中文

    16、学名:聚丙烯 PP;1.PP 的性能聚丙烯 PP,聚丙烯在常温下为白色蜡状固体,外观与高密度聚乙烯相似,但比高密度聚乙烯轻和透明,无臭无味无毒,密度为 0.900.91 ,是现有塑3/cmg料中最轻的一种,吸水率为 0.010.025。1)聚酰胺的力学性能。PP 在室温以上有较好的冲击性能,但由于它本身分子结构的规整度很高,其低温冲击强度较聚乙烯低。除环境温度外,聚丙烯的冲击强度还与等规度、分子量、成型加工条件有关。聚丙烯的刚度和硬度比聚乙烯高,二者均随等规度和 MI 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等规度时,MI 大的聚丙烯表现出高的刚性和硬度。显然,这是由于分子量降低、结晶度增加的结果。优良的耐弯曲疲

    17、劳性是聚丙烯的一个特殊力学性能,如把聚丙烯包片直接弯曲成铰链或注射成型的铰链,能经受几十万次的折叠弯曲而不损坏。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7聚丙烯摩擦因数小于聚乙烯,自身对磨时摩擦因数为 0.012,对钢的摩擦因数是 0.33。聚丙烯力学方面的缺点是韧性不够好,特别是温度较低时脆性明显。2)聚丙烯的热性能。聚丙烯的熔融比聚乙烯提高 4050,一般为164170。100%等规度聚丙烯熔点为 176。聚丙烯的耐热性稍乙烯,无载下最高连续使用温度可超高 120,轻载下可达120,低载下可达 110,较重载荷下可达 100。聚丙烯耐沸水、耐蒸气性良好,在 135的高压锅内可蒸煮 1000h 不破坏,特别适

    18、宜于制备医用高压消毒用品。聚丙烯的分子量对耐热性也有影响,分子量提高,热变形温度都会下降,但耐寒性改善。3)聚丙烯属于非极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并因其吸水率小于0.01%,安的电绝缘性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它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很小,几乎不受温度和频率的影响。因此,可在较高温度和频率下使用。4)聚丙烯的化学性能。氧化与老化:聚丙烯易受空气中氧气的氧化。尽管它们在氮气等惰性气体环境中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但当暴露在大气中,特别是受到光和热的作用时,它们的性质就逐渐变坏。试验表明:未加稳定剂的聚丙烯粉末在空气中置放 4 个月就会变质,在 150经 0.53.5h 就会发脆。因而示加稳定剂

    19、的聚丙烯没有使用价值。耐化学药品性:聚丙烯的注塑制品表面光洁,的表面硬度和刚性、耐应力开裂、耐热,聚丙烯肯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除强氧化剂、浓硫酸、浓硝酸、硫酸与铬酸混凝土酸等对它有侵蚀作用外,其它试剂对聚丙烯无作用。5)聚丙烯的应用。聚丙烯的注塑制品表面光洁,的表面硬度和刚性、耐应力开裂、耐热,是应用于的重要方面。聚丙烯可制备下列用途的制品:医疗器械具中的注射器、盒、输液袋、输血工具、病人用具有;一般用机械零件中的轻载结构件,如壳、泵叶轮、手轮、特别适用于制备反复受力的铰链、活页、法兰、接头、阀门等。6)注塑是 PP 塑料最重要的成型方法,可以采用柱塞式注塑机,螺杆式注塑机,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

    20、明书8后者更适用于形状复杂制件、大型制品成型。螺杆式注塑机的工艺参数见下表。注塑机类型 喷嘴形式 喷嘴温度/ 料筒温度/前段 中段 后端螺杆式 普通 170-190180-200 200-220 160-170模具温度/ 注射压力/MPa 保压力/ MPa 注射时间/s40-80 70-120 50-60 0-5保压时间/s 冷却时间/s 成型周期/s 螺杆转速/r.min 120-60 15-50 40-120 30-602.4.3 塑件结构分析通过观察测量可知该塑件为不对称结构2.4.4 塑件体积与质量取 PP 的密度为 0.900.91g/cm 3,取 0.90g/cm3由 proe4.

    21、0 可算出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5,如图 2-4。则可计算零件的体积为: =78.5085749024cm3V塑零件质量为: = 70.65g M塑2.4.5 塑件图及其尺寸公差标注尺寸在绘制图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传统的模具设计需要计算成型零件的加工尺寸,模具型芯和型腔的加工尺寸可以通过公式 )1(SL塑 件模 具 计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9基本尺寸,S 指塑件的平均收缩率。而在使用 proe4.0 进行模具设计的过程中,塑件已经定义了其收缩率(取 2%) ,则不需要通过繁琐的计算而直接可以标注出成型零部件的基本尺寸。但尺寸标注还有一个公差的问题,这是无法从软件自动导出的,需要设计者设定。由于

    22、塑料收缩率范围和稳定性各有差异,首先必须合理化确定不同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即由收缩率范围较大或收缩率稳定性较差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应取得大一些。否则就会出现大量尺寸超差的废品,为此,各国对塑料件的尺寸公差制订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国也曾制订了部级专业标准,但大都无相应的模具型腔的尺寸公差。德国国家标准中专门制订了塑件尺寸公差的 DIN16901 标准及相应的模具型腔尺寸公差的 DIN16749 标准。此标准在世界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可供塑料模具行业参考。由于本人没能收集到这个标准,则就按照惯例考虑到工厂模具制造的现有条件,模具制造公差取 3z, 指塑件的尺寸公差 4。本套模具的装配图

    23、和非标准件零件图如附图所示。塑件大致的尺寸(长宽高)为 1521128(mm) 。大多数尺寸的公差为 1.0或更大。对于小于 1.0的尺寸的地方就要注意,由于精度比较高,建模时就应该沿减料方向适当加大基本尺寸或者增加脱模斜度以便试模后可以修改达到合乎要求的尺寸精度。2.4.6 分型面及排气形式的确定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和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成为分型面,是动模和定模的分界面。注塑模具有一个分型面也有多个分型面,分型面应尽可能简单,以便于塑件的脱模和模具的制造,同时分型面的位置应位于塑件的断面轮廓最大处。分型面还应考虑型腔排气顺利、确保塑件质量、无损塑件外观等因素 6。分型面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24、.分型面的方向尽量采用与注塑机开模方向垂直的方向;2.分型面一般开设在产品的最大截面处;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03.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一侧;4.有利于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等;5.有利于成型零件的加工与制造。由于本设计塑件采用单分型面,而单分型面无外乎以下三种结构情况:1.型腔完全在动模一侧。2.型腔完全在定模一侧。3.型腔各有一部分在动定模。根据塑件的结构特点,依照设计原则,本设计的注塑模具分型面各有一部分在动定模,即第三种形式。排气方式的确定,由于塑件较小,排气量小,因此采用分型面及推杆和推杆孔间的间隙排气。2.4.7 型腔数的确定与型腔的分布1. 型腔数的确定注塑模具型腔数的确定

    25、与现有注塑机的规格、所要求的塑件质量、塑件的几何形状、塑件成本及交货期等因素有关。针对本设计的塑件,由于尺寸精度和重复精度要求不高,且工件尺寸较小,为使结构简单,采用一模二腔。2. 型腔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平衡、模温调节系统的设计及模具在开合模时的受力平衡等问题。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本设计中由于采用一模二腔,着重考虑模具在开合模时的受力平衡和浇注系统的平衡,因而型腔对称方式布置。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1第三章 分析设计与计算3.1 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是塑料熔体从注塑机喷嘴流向型腔的通道,浇注系统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设计浇注系统

    26、时应考虑塑料成型特性、塑件形状及大小、塑件外观、模具成型塑件的型腔数、冷料、成型效率、注射机安装模板大小等因素。对浇注系统的设计要求有:1.对模腔的填充迅速有序。2.尽可能同时充满各个型腔。3.对热力和压力损失较小。4.极可能消耗较少的塑料。5.能够使型腔顺利排气。6. 不会使冷料进入型腔。7.浇注痕迹对塑件外观影响很小。8.浇注系统凝料容易与塑件分离火切除。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四部分组成 7。3.1.1 主流道设计由于该塑件拟用卧式注塑机,因此主流道为锥形流道。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的塑料熔体和喷嘴反复地接触和碰撞,容易损坏,所以模具的主流道通常宜设计成可拆卸与更换的衬套结

    27、构。这样更可以使主流道穿过模具结构中的两块模板结合处溢料造成主流道凝料脱出的困难。浇口套尺寸设计如下图所示。经过设计参数如下:1. 主流道小端直径 d 是与注塑机喷嘴相配合的,其径向尺寸应大于喷嘴孔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2径 0.5-1mm,即 d=注塑机喷嘴直径+(0.5-1)mm,以便当主流道与喷嘴同轴度有偏差时主流道凝料易从定模侧脱出。由最后设计可知注塑机喷嘴直径取 2.0,故 d=2.5.2. =2-4,本设计取锥度 为 3。3. 球面半径应比喷嘴球面半径大 1-2mm,以保证注射过程中喷嘴与模具紧密接触,防止熔体流入因两球面配合误差形成的间隙中,妨碍主流道凝料的脱出。4. 主流道长

    28、度 L 可根据定模板座的厚度来确定,一般60mm,取 L=46,定位环设计:为了节省材料,定位环与主流道衬套分开设计,如下图所示。其外径 D 与注塑机的定位孔之间采用较松配合。3.1.2 冷料穴设计冷料穴一般设在主流道正对面的动模板上,当分流道较长且到浇注口有拐角时,也开设分流道冷料穴。冷料穴的作用是捕集料流前锋的“冷料” ,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影响塑件质量,开模时又能将主流道的凝料拉出。冷料穴的直径与主流道大端直径相同或略大一点,长度约为直径的 1-1.5 倍。本设计采用的为推切式,所以直接用圆头推杆即可以了。3.2 成型方案从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方面考虑,确定成型的方案,该产品的成型方案采

    29、用一模四腔,对称式布置,浇注形式采用冷流道,浇口为潜浇口,分流道为圆形,主流道为圆锥形。3.2.1 成型部分的设计成型塑件外表面或上表面的零件称凹模或型腔。凹模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式、整体嵌入式、局部镶嵌式、组合式等。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3成型塑件内表面或下表面的零件称凸模或型芯。型芯按复杂程度和结构形式大致有整体式型芯和组合式型芯。本设计塑件结构简单,成型用的型芯型腔结构较简单,可用数控机床直接加工。为节约成本和保证精度,本设计采用整体嵌入式,其立体图如附图所示。其凸模结构如下图所示。图 1:凸模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4型腔固定板型芯固定板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53.2.2 成型零部

    30、件结构设计工作尺寸的计算有型腔与型芯的径向尺寸、型腔与型芯的高度尺寸、中心距尺寸等的计算。在计算时,必须根据塑件的尺寸和精度要求来确定相应的成型零件的尺寸和精度等级。塑件中方形孔与其他零件有一定的配合要求,其精度为 MT3,其余尺寸无配合要求,精度要求不高,故取塑件的均为 MT5 级;由于塑件的所有尺寸要求都没有达到高精度要求,因此,所有工作尺寸按平均收缩率法计算。PP 的平均收缩率 SCP=(S max+Smin)/2=(1%+2.5)/2=1.75%,取2.0,为塑件的尺寸公差,生产实践证明,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 z 约为塑件总公差的取 1/3-1/4,因此在确定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公差值时,可

    31、取塑件公差值的 1/3-1/4,或取 IT7-IT8 级作为模具的制造公差 10。3.3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型腔尺寸计算:塑件尺寸较小,系数 x=0.55,以下同。LM= (L(1+ SCP) -x) 0+ z= (75*(1+ 0.02) -0.55*0.28)0+0.56/3=75.620+0.19mmL= (L1(1+ S CP) -x) 0+ z= (55*(1+ 0.020) -0.55*0.24) 0+0.44/3=55.910+0.15mmHM= (H(1+ SCP) -x) 0+ z= (4*(1+ 0.020) -0.55*0.10) 0+0.20/3=4.0250+0.

    32、07mm型芯尺寸计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6LM= (L2(1+ SCP) -x) 0- z= (75*(1+ 0.020) -0.75*0.56) - 0.28/3 0=76.08-0.090mmLw= (L3(1+ SCP) -x) 0- z= (55*(1+ 0.020) -0.75*0.44) - 0.24/3 0=55.77-0.080mmHM= (H(1+ SCP) -x) 0+ z= (0.45*(1+ 0.020) -0.75*0.20) 0+0.20/3=0.3090+0.07mm3.4 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的计算1.型腔壁厚计算塑料模具型腔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因为它们

    33、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受到塑料成型熔体的高压作用。如果型腔侧壁和支撑厚度过小,可能因强度不够而产生塑性变形甚至破坏;也可能因刚度不足而产生挠曲变形,导致溢料和出现飞边,降低塑件尺寸精度并影响顺利脱模。对于小尺寸型腔,因在发生大的弹性变形之前,其应力往往已经超过了材料的许用应力,所以应以强度计算为主。在不知道分界尺寸时,应分别按照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对型腔尺寸进行计算,其大值为型腔的壁厚尺寸。根据本设计的成型零件的结构,用组合式矩形型腔侧壁计算公式,按强度计算: PH1l2/(2HS2)+ PH1b/(2HS)式中,S 型腔侧壁厚度,P型腔最大压力,取 P=55MPa,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7H型腔侧

    34、壁总高,H1型腔深度,H1/H=0.73,l型腔长度 l=20.75mm,b型腔宽度,b=9.5mm,允许变形量, =0.05mm,代入数值,解得 S=1.5mm,按刚度计算:PH1l4/(32FHS3)式中,符号意义同上,其余 E弹性模量,E=2.06X10 5MPa, 模具材料的许用应力, =158MPa。代入数值解得,S=1.0mm 。取两个计算结果的最大值为型腔的壁厚尺寸,故 S=1.5mm。2.底板厚度的计算按刚度计算:5Pbl4/(32ET3)式中 T 为型腔底板或凸模支撑板厚度,B=2S+b=33mm,其余同上。代入数值得:T=30mm按强度计算:3Pbl3/(4BT2)=代入数

    35、值得,T=18mm。取两个计算结果的最大值为型腔底板或凸模支撑板厚度 T=30mm。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83.3 导向机构设计3.3.1 合模导向机构合模导向机构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两种形式,本设计采用导柱导向。导柱导向机构的主要零件是导柱和导套。1.导柱导柱结构和技术要求 11:(1) 长度 导柱导向部分的长度应比凸模部分高出 8-12mm,以免出现导柱未导正方向而型芯先进入型腔。(2) 形状 导柱前端应做成锥台形或半球形,以使导柱顺利的进入导向孔。锥形头高度取与相邻圆柱直径的 1/3,前端还应倒角。(3) 材料 导柱应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坚韧而不易折断的内芯,因此多采用 20 钢经

    36、渗碳淬火处理,硬度为 50-55HRC,导柱固定部分表面粗糙度 Ra 为 0.8m,导向部分表面粗糙度 Ra 为 0.8-0.4m。(4) 数量及布置 导柱应合理均布在模具分型面的四周,导柱中心至模具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模具强度,导柱中心到模具边缘距离通常为导柱直径的 1-1.5 倍。(5) 配合精度 导柱固定端与模板之间一般采用 H7/m6 或 H7/k6;导柱的导向部分通常采用 H7/f7 或 H8/f7 的间隙配合。2.导套本设计选用带头导套,为了方便导套压入模板同时便于导柱进入导套,在导套端面内外倒圆角 R,模具导向孔为通孔。导套内孔与导柱之间为间隙配合 H7/f7,外表面与模板

    37、孔为较紧的过渡配合H8/f7,其前端设长为 3mm 的引导部分,按间隙配合 H8/e7 制造,其粗糙度内外表面均为 Ra1.6m。导套的材料为为 20 钢,采用渗碳淬火处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93.4 脱模机构设计3.4.1 脱模力计算脱模力 Qe 有两部分组成,即 Qe=Qc+Qb式中 Qc 为制件对型芯包紧的脱模阻力,N;Qb 为使封闭壳体脱模需克服的真空吸力,N,Qb=0.1A b=0.1*4.4*6.4=2.816N,这里 0.1 的单位为 MPa,A b为型芯的横截面积,mm 2。比例系数 =cp/t=3.44/0.75=4.587在脱模力计算中,将 =cp/t1.5 视为厚壁

    38、制件,其中 t 为制件壁厚, cp 为型芯的平均半径,t=0.8mm,对于矩形型芯, cp=(l+b)/=(6.4+4.4)/=4.587mm。脱模阻力Qc=2(l+b)EhK f/((1+K )cos)式中, E塑料的拉伸弹性模量,查表,PA 的取值为 E=2*103MPa;塑料的平均成型收缩率,查表得,=0.020;h型芯脱模方向高度,mm,h=3.25mm;l、b矩形型芯的断面两边边长,mm,l=20.75mm,b=9.5mm;塑料的泊松比,查表得,=0.3;型芯的脱模斜度,取 0,Kf脱模斜度修正系数,其计算式为:Kf=(fcos-sin)/(1+ fsincos)=0.4f制品与钢材

    39、之间的静摩擦因数,查表得,f=0.4,K壁厚之间的计算系数,计算式为K=22/(sin+2 cos) =3.0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20代入数值,得 Qc=125.4N.脱模力 Qe =Qc+Qb=125.4+2.8=128.2N3.4.2 推杆脱模机构设计推杆是推出机构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本设计将推杆设计成直杆式圆柱形推杆,常用直径为 1.5-25mm,本设计取直径为 3mm。高度不大于 600mm。推杆与推杆孔之间的配合段用 H7/f7。材料选用 T8A 头部局部淬火。配合表面粗糙度 Ra 为 0.8m12。在推杆装入模具后推杆的长度应能使推杆的端部高于型腔平面 0.05-0.1mm

    40、。复位杆的设计:在推杆脱模机构中用复位杆复位是最常见的。复位杆对称布置,取 4 根,均布于推杆固定板四周,位于型腔和浇注系统之外。复位杆端面低于模板平面0.05mm。与复位杆头部接触的定模板应淬火。3.5 冷却系统的计算本塑件在注塑成型时不要求有太高的模温,因而在模具上可不设加热系统,是否需要冷却系统可作如下计算 13。塑件的产量为 0.3 kg/h,查表得单位质量的 PA 在成型温度下的单位热流量Q 为 4.0x102 kJ/kg.塑件固化时每小时释放的热量WQ=0.3*4.0x102=120kJ/h求冷却水的体积流量 qvqv= WQ/(C2(T3-T4)式中,q v冷却介质的体积流量,m

    41、 3/min;冷 却 介 质 的 密 度 , kg/min, =1x103kg/min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21T3冷 却 介 质 的 出 口 温度,T 3=30;T4冷 却 介 质 的 入 口 温度,T 4=25;C2冷却介质的比热容,kJ/(kg) ,C 2=4.2 kJ/(kg)代入数值得,q v=1x10-4 m3/min。选取来冷却水管直径为 4mm。3.6 模架形式及规格根据模具的总体结构:定模板,A 板,B 板,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垫块,动模板,采用推杆脱模机构。而模架的大小是由模芯的大小来确定的,模芯的布置如图 3-18 所示,模芯的大小是 15095mm,选取模架大小为 12

    42、5200mm。定模板,动模板,垫块厚度的确定:定模板的厚度根据定模镶块的厚度及标准模架的规格确定,为 17.5mm。动模板的厚度根据动模镶块的厚度及支撑板强度计算的要求和标准模架的规格确定,为 17.5mm,垫块厚度根据推出距离(15mm) 、顶针面板厚度(12.5mm) ,顶针底板厚度(15mm)及标准模架的规格确定,为 50mm。其他零件的尺寸按标准模架选用。综上所述,所选模架为 C1-20X22.5-Z1 GB/T 12556-1990,结构如图 1 所示14,15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22图 1 AI 型工字模3.7 设备的选择与校核3.7.1 注塑机的选择根据塑件测绘所得的数据计

    43、算出塑件的体积约为 7.85cm3,根据模具结构图计算出浇注系统的体积约为 3.5 cm3,因此一次所需注塑量约为 11.35 cm3。考虑注塑机注塑系数(0.85) ,注塑机的注塑量应大于 11.35cm3,初步拟定为 SZ-30/60,注塑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8。注塑机主要技术参数注塑机型号 XS-Z-30 XS-Z-60理论注塑量/ cm 3 30 60注射压力/MPa 119 122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23锁模力/KN 250 500合模形式 液压-机械 液压-机械移模行程/ mm 160 180最大成型面积/ mm 2 90 130最大模具厚度/ mm 180 200最小模具厚

    44、度/ mm 60 70定位孔直径/ mm 63.5 55喷嘴球半径/ mm 12 12喷嘴孔半径/ mm 4.0 4.03.7.2 校核1.注塑压力的校核注塑压力 P 应满足Pk 、 P0式中:k 、 安全系数,常取 k、 =1.25-1.4;P0塑料成型时所需注塑压力,对 ABS,常取 60-100 MPa。由于所用塑料尺寸较小,取注塑压力为 80 MPa,在安全系数取k、 =1.4,Pk 、 P0,代入数值有 119112,符合要求。2.锁模力的校核锁模力 F 应满足要求Fk 0Ap式中:k 0锁模力安全系数,一般取 k0=1.1-1.2;A塑件与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约为 1.2

    45、cm3;p型 腔 的 平 均 压 力 , 对 该 模 具 取 30MPa;经计算所需锁模力为 4.3KN,小于注塑机的锁模力,符合要求。3. 模具与注塑机装模部位相关尺寸的校核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24(1) 喷嘴尺寸。主流道小端直径 d1大于注塑机喷嘴直径,取d1=d+0.5=2.5mm浇口套球面半径 R2应比喷嘴球面半径 R1大 1-2mm,取R2= R1+2=7.5mm(2) 定位圈尺寸。注塑机定位孔为 100mm, 定 位 圈 外 径 直 径 与 注 塑 机 的 定 位 孔 制 件 取 较 松配 合 , 取 98 。.20(3) 最大模板厚度 Hmax与最小模板厚度 Hmin.模具厚度

    46、应满足HmaxHH max式中:H max=300mm,H min=80mm。由于模具总高 Hm=251mm,符合要求。(4) 开模行程的校核取出塑件所需的开模行程 H 为H=H1+H2=3.25+11.75=15mm式中:H1塑件脱模距离, ;H2塑件高度,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由于所用注塑机为液压式,故开模行程 SK应满足SKH+5-10mm 符合要求。3.7.3 其他模具的结构、尺寸确定以后,还应确定模具材料,由于使用标准模架,材料的选用主要针对浇口套、成型零件等 16。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253.8 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的绘制模具装配图用来表达模具整体结构,外形尺寸,模具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是指导模具装配、检验、维修等工作条件的技术文件。零件图实在装配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是零件制造与检验的依据。装配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毕业设计(论文)-镜盒式计算器底盖注塑模具设计【含图纸】.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7101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