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十六单元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ppt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706531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6.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单元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第十六单元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第十六单元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第十六单元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第十六单元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六单元 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节 认识与了解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三节 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目 录,考纲点击,重难提示,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3.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1.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重点) 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重点) 3.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难点),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 形成:,分布:,(2)干旱: 成因:,分布:,(3)寒潮:,2地质灾害 (1)地震的成因及分布:,(2)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 泥石流:,滑坡:,3水文灾害 (1)洪涝包

2、括洪水和涝渍两种主要类型:,类型,洪水,涝渍,成因,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分布,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低湿洼地,从气候因素看,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关系,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所以通称为洪涝,(2)风暴潮的类型有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台风风暴潮,温带气旋风暴潮,发生季节,夏秋,春秋,海水上涨动力,台风,温带气旋,特点,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发生地区,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

3、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1洪水灾害成因的分析方法,因素,影响,自然原因,流域状况,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大,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低,因素,影响,自然原因,水系状况,支流多少,支流多特别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道曲直,河道弯曲,河谷坡度,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宽窄,入海口狭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2.分析某地地质灾害多发的方法最常发生的

4、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1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读世界各大 洲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1)我国东部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水旱灾害,原因是什么? (2)欧洲西部与其他大洲相比,水旱灾害较少,试分析其原因。 (3)寒潮能够长驱直入影响北美大部分地区,试分析主要原因。 (4)试分析地震灾害在南美洲多发的原因。 (5)北美洲飓风灾害多发的海域在哪里?而且该海域风暴潮多发,试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原因。,解析:本题通过世界各大洲主要自然灾害分布,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第(1)题,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造成了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多发。第(2)题,

5、欧洲西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易出现水旱灾害。第(3)题,从地形因素考虑长驱直入的原因。第(4)题,南美洲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第(5)题,墨西哥湾是北美洲飓风和热带风暴潮的多发区,其多风暴潮的原因与地势、风力有关。,答案:(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雨主要是因为夏季风的影响导致锋面雨带的推移而形成,季风环流不稳定,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2)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不易引起水旱灾害。 (3)北美洲东西两侧是山地,中部为大平原,利于冷空气的长驱直入。 (4)南美洲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6、多地震灾害。 (5)墨西哥湾。 地势低平,海水易入侵;夏秋季节盛行偏南风,且多飓风,风助潮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两条灾害带上,即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表解如下:,灾害带,位置,主要自然灾害,形成原因,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环太平洋灾害带,环太平洋沿岸,宽数百千米的地带,地震、火山、台风、海啸、风暴潮等,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灾害带,位置,主要自然灾害,形成原因,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旱

7、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近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2年8月31日晚菲律宾东部海域发生里氏7.6级地震,海啸波高可达1米,造成多人伤亡。北京时间2012年6月10日5时在台湾宜兰县附近海域发生5.9级地震。 材料二 2012年5月10月底,强热带风暴(台风)已发生23起,主要影响我国沿海、日本及朝鲜半岛。 材料三 受台风“达维”的影响,天津滨海新区于2012年8月3日下午迎来今年最大风暴潮。,(1)材料中的地震、台风、风暴潮灾害在分布上有何共同

8、特点?请分析原因。 (2)20N50N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内山地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由材料知,地震、台风、风暴潮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处板块交界处,临近台风多发的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风暴潮多由台风引起。第(2)题,20N50N之间是全球山地最集中的地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答案:(1)都分布在环太平洋灾害带。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临近西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多台风;台风能引起风暴潮。 (2)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使环境的稳定

9、性增加的原理:,(2)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导致环境的稳定性降低的原理:,2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影响人自身的易损程度:,(2)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3)工程措施影响受灾体易损程度:,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1)不同地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地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建设防灾系统,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救援,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能“缩小”灾害的影响,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时局动荡、人心失稳的地区,减灾不力,防灾无措施,“放大”灾害效应,进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天灾人祸并行,引起巨大灾

10、难,(2)高风险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3读某地区不同年份地理环境变化图,完成下列 问题。,(1)从1965年到2011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两图中易发生自然灾害的是哪幅图,原因是什么? (3)若乙图中发生里氏7.0级地震,东西两岸易损程度高的是哪岸?阐述判断依据。 (4)乙图中要减轻自然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及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面提取图中信息:(1)森林破坏地理环境稳定性下降水土流失,洪涝灾害。(2)城市建筑规模扩大地震易损程度高。(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当改变及进入高

11、风险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危害程度增大。(4)针对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采取相应防灾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答案:(1)林地变成城市用地(建筑用地)和耕地。 (2)乙图。林地的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洪水加剧。 (3)西岸。建筑用地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 (4)植树造林;完善排水系统,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提高城市建筑物的抗震强度,降低易损性;迁出洪水高风险区的居民,加强抗灾减灾教育,加强救援立法,“缩小”灾情。,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与成因,例1 (2012海南高考)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12、,思维流程,联系西太平洋沿岸多发的自然灾害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即可,审设问,定思考方向,从图中“珊瑚礁碎屑”被搬运到“沿海陆地上”可推知该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审图表,抓关键要点,从题干“太平洋西岸热带海岸”“村庄受灾损毁”可知该题考查西太平洋沿海的自然灾害类型、危害,审题干,标关键语句,根据图中珊瑚礁碎屑物质的分布在沿海地区,并高出平均高潮位,则可以推出发生过的自然灾害导致海水水位上涨,将大量珊瑚礁带到沿海较高地区,所有具备这种影响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 答案 海啸灾害。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

13、地势高处)沉积下来。 风暴潮(台风)灾害。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易引起风暴潮。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例2 (2011新课标全国卷)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思维流程,注意对崩塌和滑坡两方面分析时要从人类活动、地形、气候、土质等角度入手,审设问,定思考方向,注意图中黄土和基岩之间的关系;切坡地形等关键信息,

14、审图表,抓关键要点,从题干中“开挖山坡”可知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从“丘陵”“暴雨”等可知考查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审题干,标关键语句,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根据图文资料,崩塌、滑坡的原因既要考虑黄土本身特点及暴雨诱发自然原因,还要考虑人工开挖等人为原因。 答案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山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1读“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所在的自然灾害带。 (2)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甲地灾情形成的原因。 (3)据图

15、归纳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的分布。 解析:本题考查洪涝灾害。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图示洪涝多发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中纬度的环球灾害带。图示甲位于恒河三角洲,当地洪涝灾害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从当地洪涝灾害多发(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原因)和抗灾能力较差等方面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变率大,故洪涝灾害多发。,答案:(1)北纬(2050)环球灾害带。 (2)甲地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丰沛;河网密布;人口密度大;防灾减灾能力弱。 (3)东部季风区。,2(2013衡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12

16、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下图为山东省西南部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问题,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仔细观察图中地面沉降量等值线的总体变化特点,更要点明极值区的分布及变化。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第(2)题,从节水、补水、寻找替代水体等角度回答。 答案:(1)

17、特点:沉降幅度由东北向西南减小;沉降幅度由城区向四周减小(距主城区越近地面沉降幅度越大,靠近河流的地方沉降幅度较小)。 原因: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发生沉降。 (2)人工回灌;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3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问题。,(1)从地形条件看,泥石流多发地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请你指出泥石流多发地所处的高原或山脉的名称(至少3处),并说明山地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2)从降雨条件看,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 (3)图中A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山脉分布区,但为什么这里是泥石流多发

18、地? (4)图中B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多暴雨地区,却是泥石流多发地,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2)题,结合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判断;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陡峭的沟谷;大量松散的堆积物;充足的水源。在山区和高原地区,地表起伏大,因风化作用产生的碎屑物质多,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松散物质,一旦遇有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就易形成泥石流。第(3)题,A处大致位于乌拉尔河附近,为干旱地区,从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分析。第(4)题,B位于东西伯利亚山地,地形起伏大,纬度高,故冻融作用强,导致岩石风化,且当气温升高时,冰雪融化导致洪涝。,答案:(1) 欧洲中南部有阿尔卑斯山,欧亚两洲分界处有乌拉尔山,亚洲中部有

19、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等,北美西部有落基山、南美西部有安第斯山等。原因是:山地坡度陡,泥石易被雨水冲走;山地风化作用强,产生的碎屑物质多等。 (2) 小雨时,地表泥石不能被雨水带走,泥石逐渐积累。一遇暴雨,积累的泥石便随水而下,形成泥石流。,(3) 这里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地表碎屑物质多;在干旱地区,往往降雨变率大;干旱地区地表植被缺乏。 (4) B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B地气候寒冷,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较多的松散物质;冬季多冰雪,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的水流。,4(2013吉水模拟)读受不同海平面升高影响下某国 土地变化图(图中虚线为国界线),回答下列

20、问题。,(1)A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该地区风暴潮比较严重的原因。 解析:根据图中国界轮廓等相关信息知,A为孟加拉国,濒临孟加拉湾海域。第(1)题,从气候(降水)、地势、植被等方面分析A国水灾多发的原因。第(2)题,该区域风暴潮比较严重的原因与风力、风向、地势、海湾特征、飓风等都有关系。,答案:(1)该国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恒河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床淤塞。 (2)该地区夏季多西南季风,势力较强,有时还受飓风影响;孟加拉湾口大内小,导致风暴潮潮差较大;孟加拉湾沿岸地势低平。,考纲点击,重难提示,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21、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重点) 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重点) 3.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难点),中国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特点,危害,分布,地震,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又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北东边界,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深、危害大,人员伤亡大、财产损失多,同时诱发其他自然灾害,分布不均匀,明显的带状分布,主要分布在八大地震带,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特点,危害,分布,滑坡,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

22、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夏季多暴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分布广泛,类型齐全,暴发频繁,规模巨大,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土地、森林植被等,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以及黄土高原和秦岭大巴山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特点,危害,分布,泥石流,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夏季多暴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分布广泛,类型齐全,暴发频繁,规模巨大,冲毁城镇、乡村、矿山,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损坏农作物、耕地及林木,此外,还堵塞河道,阻断航运,引起洪涝灾害,云南省西北 和东北山区、 四川省西部、 陕西省南部 秦巴

23、山区、 甘肃省南部 白龙江流域、 辽宁省东部 山地和西藏 自治区喜马 拉雅山地,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方法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是该地区地质、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如下所示:,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 严重的国家之 一。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泥石流分布图。,材料二 2012年6月27日20时至28日6时许,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白鹤滩镇矮子沟遭受局部特大暴雨,降雨量达236毫米,导致三峡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区矮子沟处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这次“6.28”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37人失踪,4人遇难,80余间民房倒塌,损毁

24、乡村公路30千米。 (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6.28”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读出泥石流的分布区域。第(2)题,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工程建设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答案:(1)西南地区。(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岩石破碎,土层松动;工程建设开挖坡脚,坡度较陡。,中国的气象灾害,1洪水灾害,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分析,影响,洪水灾害,暴雨洪水,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易导致涝

25、灾发生,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分析,影响,洪水灾害,融雪洪水,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对农业影响最为严重,冰凌洪水,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影响城市、交通、工业等,2旱灾,分区,旱灾类型与特点,东北区,在盛夏季节,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的旱灾,华北区,全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正值冬小麦

26、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长江区,旱灾多发生在78月,俗称“伏旱”,有时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水电和城市供水,分区,旱灾类型与特点,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桂西则以春旱为主。沿海地区的旱灾频率与强度均超过内陆,西南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伏旱发生在78月,以东部更为严重,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是夏旱(56月)出现的高频区,3台风与寒潮灾害成因、源地,时空分布及危害的 对比分析,1图解华北地区多气象灾害的原因,2图解长江流域多暴雨、洪涝的原因,2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区旱灾存在季节差异,分析造成A、B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

27、然原因。 (2)2009年至2010年,云南省遭受严重干旱,2012年春天,云南省又是一个干旱开年。三年旱情叠加让云南很“受伤”。旱灾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 解析:第(1)题,A位于华北地区,春旱现象严重。从春季的气温上升,蒸发量大,降水少方面分析;B位于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形成伏旱。第(2)题,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蝗虫灾害。,答案:(1)A区:春季雨带尚未到达华北,降水少; 升温快,多大风 ,蒸发旺盛。 B区:夏秋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2)森林火灾,虫灾。,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与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1自然地理背景 (1)气象灾害:,(2)地质灾害:,(3)生

28、物灾害:我国地域辽阔,多种多样的气候、土壤、植被为多种有害生物滋生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人文地理背景(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2)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3)我国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3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灾害种类,分布区,地震灾害,东经105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洪涝灾害,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气象灾害,旱灾以西北、华北、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部最为严重,海洋灾害,东海海域最为突出,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及岛屿,地质灾

29、害,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在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3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1)请说出中国“一类地区”中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中国自然灾害“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一类地区”主要是我国西部地区,多地质灾害。第(2)题,注意包括两问:分布特点、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三类地区”主要包括东部沿海省市,分析原因要注意图中显示经济损失大,要分析相对较小,则必须分析其经济总量较大。,答案:(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0、,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或西北的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包括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轻,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我国的地质灾害,例1 (2012福建高考)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

31、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思维流程,注意“红层地貌”“外力作用”“自然原因”“红层地貌区”“简述”“主要危害”等关键词,审设问,定思考方向,注意图示区域断裂发育、河流众多;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的季风区,审图表,抓关键要点,红层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的特点,审题干,标关键语句,第(1)题,该地区的气候、地形、地表物质等条件都有利于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第(2)题,主要考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带来的危害。 答案 (1)崩塌、滑坡、泥石流。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 (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

32、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我国的气象灾害,例2 (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思维流程,第(1)题,注意本题设问是洪水发生的气候条件,所以本题分析原因时主要抓住哪个月份降水多即可;第(2)题,回答需抓住河流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审设问,定思考方向,明确图示区域所在位置与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审图表,抓关键要点,注意“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审题干,标关键语句,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从而根据自然灾害的形成与防治来组织答案

33、。从图示经纬度、等高线来看,A地位于地势陡峻的河谷地带,处在北纬30附近,受锋面雨带的影响,6月份降水集中易引发洪水灾害。A、B两地的地形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不同,其预防洪涝灾害的措施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进行回答。 答案 (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1福建省地质构造活动强烈,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预防地质灾害十分重要。下图示意福建省的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 (2)

34、说明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质灾害。图示反映地震多集中于沿海地区,而滑坡、泥石流多分布于山区;预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般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气象措施结合民众的防灾意识等方面分析。,答案:(1)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强度),建设护坡工程;植树造林;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应急处置机制);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意识),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2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 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

35、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解析:第(1)题,主要通过读图,准确地描述出涝渍灾害区的分布范围,然后根据涝渍的致灾因子、受灾体等进行合理的描述。在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涝渍灾害是因为水多并且排水不畅造成的,因此,地形特征、降水特点是直接的致灾因子,受灾地区的经济密度也是影响致灾强度的因子,经济密度越大,受灾越严重。第(2)题,此题审题很重要,考查的是“预防”措施,而不是“抗灾和救灾”措施。 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

36、的排涝系统。,3(2012福建质检)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 中。下图示意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指出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简述雷电灾害的预防措施。,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有月份和日数信息,据此比较差异即可;结合材料可知,雷电的发生与对流强弱、积雨云有关,则与当地气温、湿度有关。第(2)题,可从防御和监测两方面分析。 答案:(1)差异:南方出现雷电的月份较北方多,雷电日数较北方多。原因:南方较北方气温高,高温期长,对流旺盛;湿度大,雨季长。 (2)加强民众防雷教育,提升防雷意识和能力,贯彻防雷政策法规(如:雷电天气

37、时减少使用手机,避开水面及其他空旷的场地等);加强雷电的监测、预报、预警;完善防雷设施建设(如:安装避雷设施等)。,4(2012上海高考)阅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219,松辽平原,169,357,环渤海平原,415,799,黄淮平原,846,1407,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2151,(1) 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

38、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由表格明显看出水旱灾害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南北差异:南多北少;北方以华北最严重。发生频次: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方水旱灾害特点不同:南水灾北旱灾。第(2)题,注意本题设问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水旱最严重,从发生的气候、地形角度分析。气候抓住降水量大和时间长;地形抓住地势地平。第(3)题,长江中下游平原需抓住河流在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丘陵地区(与上游类似: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

39、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答案:(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3)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

40、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考纲点击,重难提示,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2.中国防灾、减灾的 主要成就,1.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重点) 2.地震和洪灾中的自救和互救措施。(重点) 3.工程性防御措施在自然灾害防御中所起的作用。(难点),我国防灾减灾手段和措施,1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手段,具体内容,灾害监测,监测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提供数据、信息,灾害预报,对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及程度预先作出警报,手段,具体内容,防灾,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如灾前准备好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救灾物资,确定合适的储备地点,抗灾,修建工程设施等,救灾,对灾民进行救护和救济

41、、抢修损坏的设施,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灾后重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2自然灾害防御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1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 图。读图回答问题。,(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解析:第(1)题,台风过境前的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少。第(2)题,A处于沿海,易引发风暴潮,B处于山区,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其防治措施主要是护坡固沙、植树种草等。答案:(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2)A地:风暴潮;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护坡

42、固沙、植树种草。(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可酌情给分),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1地震地震是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员在地震中的伤亡。具体图解如下:,(2),(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22日以来暴雨洪水共造成江西、广东、云南、湖南、内蒙古、广西、福建、四川、甘肃等9省(区)69个县(市、区)452个乡(镇)71万人受灾,死亡11人,失踪8人,转移群众1.6万人,农作物受灾49千公顷,倒塌房屋7 080间,直接经济损失约7.05亿元。截止至6月24日,国家防总先后共派6个工作组赶赴抗洪一线协助指导

43、防汛救灾工作。,材料二 灾害自救的几种方式。,(1)我国南方为洪灾多发区,个人平时应做好防洪准备,具体内容有哪些? (2)材料二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有哪几种,原因分别是什么? (3)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有哪些?,解析:第(1)题,防洪准备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第(2)题,发生泥石流、水灾时应往高处逃;山崩、地震时要快速寻找安全的空间,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好头部,防止被砸伤。当火灾发生时浓烟上升,贴近地面可获得氧气,也能防止把浓烟吸入人体内。第(3)题,从工程、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答案:(1)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44、;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2)。 原因分别为: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会被淹没,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地震时不应躲在屋梁下,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3)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等。,自然灾害的防御,例1 (2012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问题。,(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思维流程,第(1)题,判断的依据应侧重于灾害的成因上去分析;第(2)题,从两种灾害的共同措施上去分析,审设问,定思考方向,明确甲灾害分布在美国的西部,即太平

45、洋沿岸;乙灾害分布在美国东南部、东部地区,即墨西哥湾和大西洋沿岸,审图表,抓关键要点,注意关键语句“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审题干,标关键语句,第(1)题,美国西部由于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跃,多地震灾害,即图中甲灾害为地震。飓风是生成于海洋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乙类灾害多出现在墨西哥湾沿岸及大西洋沿岸,此灾害为飓风。第(2)题,注意从“共性”“灾前防范”角度分析。 答案 (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

46、训等。,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例2 (2011安徽高考 )根据材料和图, 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思维流程,第(1)题,注意本题设问是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可结合这里的地形特征及暴雨的影响来回答;第(2)题,就自救方法而言,一方面从宿营地的选择入手,另一方面从逃生路线的选择入手,审设问,定思考方向,明确四川盆地边缘的位置及可能出现的天气特征,审图表,

47、抓关键要点,注意“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关键语句,审题干,标关键语句,四川盆地边缘为山地,地势起伏大,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形成暴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野营遇此情况,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等。答案 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台风每年都给我国许多地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广东地处中

48、国南部沿海,是我国遭受台风灾害损失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12年三个热带气旋“杜苏芮”“韦森特”“启德”登陆广东,时间分别是6月30日2时30分、7月24日4时15分、8月17日12时30分,加上此前没有登陆广东却造成严重影响的“泰利”,共有4个热带气旋严重影响广东,给广东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39.35亿元。,(1)说出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台风造成的损失辽宁、广东两省哪个大,并简述原因。 (3)假如你是一名沿海地区的中学生,你将如何防御台风灾害? 解析: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对南方的危害大于北方地区,因此要及时预报,及时躲避台风灾害,以减少人员伤亡。,答案:(1)沿海、南方重,其他地区轻。 (2)广东省灾害损失大于辽宁省。广东省靠近台风发源地,台风登陆次数多,强度大;人均GDP高,经济损失大(经济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发达)。(3)时刻关注台风预警信息;台风到来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2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 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