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某市场卫生经济学规划.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706239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5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场卫生经济学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某市场卫生经济学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某市场卫生经济学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卫生经济学入门第一章 卫生经济学概论第一节 卫生领域中面临的经济问题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目的是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一、卫生费用的不断上涨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先进技术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卫生服务需求水平和对健康要求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卫生费用不断上涨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随时间推移卫生总费用的水平逐年增高,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从卫生总费用的筹资结构来看,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

2、重不断增加,而社会卫生支出和政府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不断增加,而社会卫生支出和政府卫生支出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从卫生总费用的分配结构看,卫生总费用主要用于医疗服务,且医疗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二、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资源的稀缺性: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选择的必要性:由于存在着资源的稀缺性,即资源的数量有限,因此而产生了如何如何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取得更高经济效率的问题。为此,人们在利用有限资源去满足人类不同欲望时就必须作出选择。选择:指如何利用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欲望。选择包括了三个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任何经济现

3、象现象背后都存在着这三个基本选择,选择是经济学产生的基础。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如何通过选择来确定社会稀缺资源如何得到有效利用的科学。在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着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的问题,其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这是卫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三、卫生服务消费者的选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需要,人们总是将健康作为第一位需要。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为,无论是个人选择还是社会选择,并没有将健康作为第一位选择。

4、这味着在维护健康和增加其它形式消费或其它方面投入的效用(满足感)之间存在着交换或替代。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各种效用同时增加,增加在健康投入方面的效用就意味着要减少在其它方面投入所带来的效用。作为消费者,通常是在预算约束的前提下,根据个人或家庭的投入或消费偏好选择能够使其效用达到最大化的投入或消费组合,包括是否选择维护和增进健康的投入或消费。如果在健康方面的选择所带来的效用低于其它选择,则在支付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选择将会是后者而不是前者。维护和增进健康的措施有多种,卫生服务只是其中的一种。人们是否选择利用卫生服务来维护和增进健康、为什么选择利用卫生服务以及选择何种类型和数量的卫生服务

5、,涉及到种因素,其中,卫生服务在维护和增进健康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是卫生服务消费者是否选则利用卫生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四、卫生服务与健康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卫生服务:第一,卫生服务是卫生产业的产出,即在卫生方面的各类投入(人力、物质或货币投入)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第二,卫生服务是维护和增进健康的投入,而不是一种最终产出,即提供各种卫生服务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投入的结果是健康状况的改变。在卫生服务提供与健康增进关系问题上存在三种观点:一是肯定卫生服务对健康的作用,二是认为卫生服务的作用有限,卫生服务只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之一。三是卫生服务不利于甚至有害于健康,主要基于以下事实:1)很多治疗本身具有副

6、作用;2)在临床上的误诊和治疗不当对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或损害;3)卫生服务还会带来社会危害。因此,产生了有限的资源是否有必要投入到卫生服务、投人多少以及投入到哪些卫生服务等问题。五、卫生服务提供者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救死扶伤是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职责,但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如果不考虑经济利益,医疗服务的成本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得到补偿?如果考虑经济利益,当与“救死扶伤”的职责发生冲突时应该采取何种行为?医疗服务提供者与其它经济主体一样,也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采取相应的行为,关键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程度,如果过度则将会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如何对卫生服务提供者建立以

7、及建立起何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他们提供有效、合理的卫生服务?是目前卫生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所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六、卫生服务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在卫生方面的投入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卫生领域所面临的宏观卫生经济问题,一方面,卫生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增进了劳动生产力,因而卫生服务的提供将会为社会创造很大的价值,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过高的医疗费用使政府、社会或个人难以承受,社会各方不得不为获得卫生服务而支付越来越多的费用,有限的资源不得不更多的用于卫生服务,从而影响到资源在其它领域的投入和因此而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的价值(机会成本)第二节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经济学分析方法(一

8、)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其作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两类;实证经济分析和规范经济分析。实证经济分析研究“是什么”的问题或实际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问题,即对事实或现象的描述;规范经济分析则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实际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经济学可以分为两大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某种或某类商品或服务的经济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学则研究世界和国家总体的经济状况、社会经济总量的经济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它们构成了经济学的两大重要分支。通过经济学分析可以对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经济理论是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的基础,依据经济学理论中的

9、一套基本概念、假设和公理化的推理体系,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或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预测。利用统计学或计量经济学的技术与方法可以对经济理论加以模型化,即建立经济模型。它是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可以综合描述多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可以此进行定量预测。最优化技术和均衡技术是经济分析中常常使用的两个基本工具。前者是指在分配稀缺的资源时如何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即产出一定成本最低,或成本一定产出最大;后者是指如何确定供需是否达到了均衡状态。(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在卫生领域中的适用性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涉及到很多经济理论与方法,但这些理论与方法是在既定假设前提下建立的,只有在满足这

10、些假设前提的情况下,经济理论和方法才适用。由于卫生服务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卫生经济分析时,更应注意在卫生领域是否存在着经济理论和方法建立的假设前提。二、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现代的卫生经济问题的解决除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外,还需要吸收和利用其它学科,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政策学和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第三节 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一、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一)卫生服务市场在卫生服务市场,需求、供给和价格的相互关系、卫生服务提供者和需求者的相互作用、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以及市场和政府各自在何领域发挥作用、发挥何种作用及作用的结果等,构成了卫生经济

11、学的基本内容。(二)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卫生服务提供体系是由各类不同特征的卫生服务提供者(卫生机构)所组成,成为提供各种卫生服务的资源基础和前提条件。对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的研究,将描述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卫生服务提供类型、提供数量、提供结构和卫生费用的影响。(三)卫生资源的筹资、分配与使用卫生资源的筹资、分配与使用是指卫生资源的筹集渠道和筹集水平、卫生资源的分配方式、流向与结构以及卫生资源的使用效果与效率等。(四)卫生经济学评价卫生经济学评价是应用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对卫生资源投入效果和效益的评价,目的是探讨有限的资源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卫生经济学评价包括了成本效益分

12、析、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五)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作为收入再分配和卫生资源(资金)筹集的一种形式,调节着卫生资源的配置,并通过不同的支付方式和费用分担方式影响供需双方的行为,进而对卫生服务利用和提供以及卫生费用产生影响。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如医疗保险系统、医疗保险模式以及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等。(六)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机构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建立有效的经营机制,使生产要素的投入合理、组合状态达到最优,高效率的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卫生服务,是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它涉及到对卫生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完善以及相应的卫生机构管理

13、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成本控制制度等内容的研究。(七)药品经济学药品经济学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药品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以及药品与其它卫生服务和资源的关系,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完善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为政府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二、卫生经济研究与卫生改革经济改革是卫生改革的核心内容。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通常带有盲目性,而缺乏实践的理论又往往是空洞的。因此,卫生改革的实践需要经济理论的支持与指导,同时也推动了理论研究和发展,卫生经济研究是与卫生改革密切联系的。近年来在卫生改革中遇到了很多急需解决的卫生经济问题,并成为卫生经

14、济研究的热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卫生经济改革的取向2政府职能3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4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5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服务提供体系6医疗费用控制7药品问题及其改革8农村卫生发展9城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本指导将针对上述部分问题,在介绍基本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经济规律和探讨产生这些经济行为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相关问题可能途径与方法。第二章 卫生服务需求第一节 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一、卫生服务的需求与需要(一)需求的概念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的形成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消费者的购买愿望;二是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卫

15、生服务的个人需求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的收人水平(预算约束 )、卫生服务的效果和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好。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表示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凡影响个人需求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市场需求。此外,市场需求还受消费者人数的影响。因此,市场需求量的改变是个人变化和或消费者数量变化的结果。(二)需要的概念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应获得卫生服务量。通常是

16、由医学专业人员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获得卫生服务的合理数量。广义的卫生服务需要包括由消费者个体认识到的需要和由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可分为4种情况:专家和个人都认为没有卫生服的需要;专家和个人都认为有卫生服务的需要;个体认为有健康问题,需要利用卫生服务,但医学专家认为殳有卫生服务的需要;个体实际存在健康问题,尚未被个体所认知,但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该个体需要利用医疗卫生服务。(三)需要与需求的区别及联系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可分为4类:没有认识到的需要,即机体出现了健康问题,但个体没有认识或感觉到,因而也就不会去利用卫生服务;认识到的需要,但因种

17、种原因没有转化为需求;消费者愿意且有能力购买,医生从专业的角度也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卫生服务量,这部分构成了卫生服务利用的主体;没有需要的需求。前两种情况构成了卫生服务的潜在需求,潜在需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卫生服务利用障碍的大小,应采取措施减少潜在需求,使之转化为需求。(四)政策意义作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依据。这是在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对两种资源配置手段(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的)的选择。二、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 消费信息缺乏卫生服务是一种服务,其提供与消费行为是同时进行的,消费者可以根据价格信息和以往消费经验或他人的介绍,媒体宣传等效果信息来选择是否消费,但在消费过程开始后,通常不知道提供服务的准确数

18、量、质量和最终结果,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息缺乏,这是与一般商品所不同的特征。卫生服务是具有高专业性和高技术性的服务,病人很难掌握复杂的医疗信息。卫生服务的消费存在着明显的信息缺乏,消费者没有足够的信息来作出自己的消费选择。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由于存在着消费者信息缺乏,因而在卫生服务的选择上,医生拥有主动地位,他们作为患者的代理人为病人选择服务,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医生为他们所选择和提供服务。此外,消费者到医疗机构就诊,往往带有求助心理,对医生形成一种依赖,希望通过医生所提供的服务来维护和增进健康。这也是导致需求被动性的主要原因。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与其他商品或服务不同,

19、卫生服务消费除消费者受益外,还会有益于他人,即卫生服务的利用在消费者出现之外取得了正效益,体现了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由于存在者着个体差异,因而卫生服务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即很难预测具体的患病时间、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和需要卫生服务的类型与数量,卫生服务的需求是因人而异的。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由于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需要通过消费信用(如医疗保险)来解决医疗问题。此外,为了使国民能够获得基本的卫生服务以及解决贫困人口对卫生服务以及解决贫困人口对卫生服务的低可及问题,政府和社会也会在卫生服务上有所投入。因此,卫生服务费用是通过政府、社会、保险组和个

20、人共同支付的,也因此改变了卫生服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及卫生服务供给者的提供行为,带来在卫生服务需求数量、质量和费用等方面相应的变化。第二章 卫生服务需求 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求分析一、需求分析(一) 需求分析与需求模型需要分析的目的是发现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解释不同特征人群卫生服物的利用特点、差异和变化,并预测未来服务的需求水平。通过需求分析,可以建立起需求水平与影响因素之间的计量模型,以反映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影响该种商品或服务的诸多因素的关系。(二)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1一般的经济学因素卫生服务需求受到卫生服务的价格、收入、货币储蓄、相关物品(服务)的价格,消费偏好及对

21、物品(服务)未来供应情况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1)卫生服务价格 通常,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价格越低,需求量越高。2) 需求者收入收入越高,消费者对卫生服务的支付能力越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通常对卫生服务需求也越高;反之,亦然。3)货币储蓄同样收入的消费者,货币储蓄额高,则可用于消费的货币量就少,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水平相对低;反之,亦然。4)相关物品(服务)的价格 相关物品(服务)包括互补物品(服务)和替代物品(服务)。一般来说,某物品(服务)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价格成正向变动,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向变动。5)消费偏好消费偏好: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都会有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对

22、某种商品或服务,称为消费偏好。偏爱心理产生的原因:产品或服务存在着实际差异;主观因素所致;在很大程上历史、社会、文化、家庭等因素也会产生综合影响。消费者对卫生服务存在着质量偏好。任何低质量或不适宜的卫生服务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可能是永久性的,致命的。卫生服务一经提供是不可退换的。患者即使获得了经济赔偿,但健康的损害是金钱所不可替代的。所以卫生服务的性质决定了消费者非常注重卫生服务的质量,在寻求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往往寻求他们认为是高质量的卫生服务。卫生服务质量是指卫生服务提供的效果,即与规定的要求相比较,卫生服务提供的优劣程度。但消费者认为的“高”质量卫生服务与真正的高质量卫生服务往往不相一

23、致,主要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卫生服务的不确定性、卫生服务效果具有不可对比性、卫生服务效果滞后性等,使消费者很难对卫生服务的真实质量进行正确的判断,常常以投入要素的质量、价格、医生的服务态度以及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要求等作为质量的判定标准。目前对质量的理解有二:一是在提供同样服务下的健康改善,二是用高技术或卫生资源作为高质量的替代。前者能够真正反映卫生服务的效果,后者确实是改善健康状况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没有成本约束,则对高投入和高技术的过度追求,将会导至医疗费用的提高升高。6)对未来物品(服务)供应情况的预期:对未来物品(服务)供应情况,包括对价格和供给量的预期,也影响着当前的需求

24、量。2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是卫生服务需求发生的决定因素,但由于并不是所有健康状况不良者都对自身的健康损害有所认识,也不是认识到自身健康状况不良者都去利用卫生服务,因而健康不是卫生服务需求发生的充分条件。 健康状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健康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消费者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水平。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生理特征、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等。 3供给状况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供给状况将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产生直接影响。卫生服务供 给的类型、数量、结构、质量和费用、卫生机构的地理位置等是否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匹配,将直接影响到卫生服务的需求水平,供不应求和供非所需就会抑制人们对卫生服务

25、利用。 4医疗保健制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不同的医疗保健制度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不同,免费医疗、部分免费医疗与完全自费医疗患者相比较,前者由于没有支付就医所需的全部医疗费用(等于0价格或低价格购买卫生服务),因而与自费患者相比,通常更多的利用卫生服务。实质上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是通过改变医疗服务的价格对需方的医疗消费行为,进而对 需求量产生影响。在医疗保险系统中,对需方采用不同的医疗费用分担形式和分担比例,包括设立起付线、共付比和封顶线,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需方的医疗服务消费行为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水平。 5时间指用于卫生服务的时间,包括到卫生机构路途上的时间、在卫生机构内的等候时间(等候挂号、

26、等候就诊、等候交费、等候检查和等候取药等)以及就诊时间。时间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对于某类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的时间长,意味着成本相对高,有可能价格也高,从而对需求产生影响。二是时间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作出一种选择或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称为这一选择或决策的机会成本。卫生服务的机会成本越高,对需求量的影响越大。但不同类型的人卫生服务的机会成本不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时间机会成本高的人卫生服务需求水平低于时间机会成本低的人。时间成本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具有两方面的政策意义:随着服务价格的降低(如提供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卫生服务),卫生服务需求将对时间成本更为敏感。低时

27、间成本的人比高时 间成本的人更有可能得到卫生服务;可通过降低时间成本方法增加某些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6供给者的双重身份在卫生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医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病人选择卫生服务的代理人,同时有时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所以医生的决策成为决定卫生服务选择是否合理的关键因素,假如医生是多提供卫生服务或提供某种类型卫生服务的受意者,他们酒会出自于自身的利益多提供服务或多倾向于提供某种服务,甚至提供不必要的服务。在经济学中称为诱导需求或需求的创造。二、需求曲线(一)需求曲线需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

28、关系。需求表:用表格的形式描述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需求曲线:用图形的形式来表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图2-1),它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函数表达式为:Qd=f(p)其中,Qd表示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p表示该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该函数既可以是线性函数,也可以是非线性函数。图2-1 需求曲线 (二)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有两种含义:一是需求量的变动:在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卫生服务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二是需求水平的变动:在卫生服务本身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其它因素的变动(如收入的改变)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水平的变动,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其它因素的变

29、动将带来需求量的升高或降低。 第四章 医疗服务价格第一节 价格的形成及其作用一、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概念市场均衡:指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状态下的均衡,即当提供者愿意提供的数量恰好等于需求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时,供给量与需求量的交汇点就是市场均衡点。均衡价格:在市场均衡状态下,需求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供给者愿意接受的价格是完全一致的,该价格称为均衡价格。(二)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市场供求关系自发作用的结果。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产生了供给剩余,这会引起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并导致其行为发生改变:降低价格和减少提供量,而价格的降低可以带来需求量的增加,最终实现市场均衡,价格下降

30、到均衡价格水平。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小于需求量,产生了需求剩余,这会引起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供不应求),供给者的行为随之发生改变:提高价格和增加提供量,价格的提高又会使消费者减少购买量,最终实现市场均衡,价格上升到均衡价格水平。一般情况下,当价格位于均衡点时,市场相对稳定,否则,市场上的供求量就会发生变化,尽终使价格趋于新的平衡,或恢复原有平衡。(三)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在特定地域内,在供需关系自发作用下所形成的市场均衡称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一个市场均衡状态的改变会引发其它相关市场均衡状态的变化以及与相关市场密切联系的其它市场的变化,即引发了许许多多市场的一

31、系列变化,这种调整会一直不断进行下去,直到最后所有的市场都重新达到均衡状态或新的均衡状态,即达到了一般均衡。二、价格的功能及作用 (一)传导信息价格可以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价格的变化反映了市场中商品或服务的短缺或过剩状态,陧供者根据价格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或提供,直到均衡价格形成。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会导致其它产品或服务供求状况的改变和价格的调整,导致市场均衡从局部均衡发展为般均衡。因此,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信息,不仅影响这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本身,还会对其它产品或服务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价格起到了传导信息的作用,它是价格诸多功能中的最基本功能,价格其它功能的实现是以价格的传导信息功能为前提

32、条件的。(二)资源配置价格通过其传导信息功能引起提供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进而导致供需关系的变化和新价格的形成。由于提供生产或服务需要一定的资源,因而在此过程中,资源的投入与流向也会随供给量的变化而改变。当价格上升时,提供者会增加提供,因而会增加资源的投人,资源流向这种产品或服务;当价格降低时,提供者会减少提供,因而会降低资源的投入,资源流出该领域而流向其它产品或服务。因此,价格的变化可以调节整个社会中各类资源的配置,成为市场机制发挥其调节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因素。(三)促进技术进步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平均生产成本所决定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如果某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和

33、个别生产成本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平均生产成本,在同样的价格下就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大的降价空间,可通过价格手段扩大市场份额,因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不断采用新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价格起到了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第二节 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一、市场机制下的价格对需求、供给产生影响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价格,主要包括:(一)生产或提供成本与价格价格的高低是相对于成本水平而言的。在生产或提供服务过程中都要消耗一定的成本, 这些成本的消耗将通过价格来补偿。因此,成本对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提供者所能

34、接受的最低价格。(二)需求水平市场价格的形成与需求水平有密切关系。需求水平主要取决于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如果一个地区收入普遍较低或缺乏购买意愿,则提高价格的医疗服务利用量将会受到抑制。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而不会对需求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价格的制定需要考虑需求水平。(三)需求价格弹性与价格总利润(价格一成本)提供数量。对于富有需求弹性的产品或服务,由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价格过高,需求量会明显减少,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规模,造成规模不经济而导致成本提高,因而总利润也未必因提价而增加;反之亦然,即降价可以作为提供者扩大市场份额、

35、增加利润的有效手段。因此,这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水平需要在价格、成本和提供数量之间进行平衡后(目的是使总利润达到最大)来确定。对于缺乏弹性的产品或服务,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不敏感,提供者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会作出提高价格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的生活必需晶,就会对需方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这类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常常是政府管制的对象。(四)市场性质与价格在经济学中将市场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市场。从完全竞争市场到垄断市场,提供方对价格的控制程度逐渐增强。在垄断市场中,提供者几乎是唯一的,且无替代产品,所以很容易利用垄断地位操纵价格。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的产品

36、或服务,垄断会导致价格在一定范围内的进一步上升,而需求者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升高的价格。因此,通常价格会受到政府的管制。在完全竞争市场,每一个提供者都无法控制市场价格,只能被动的接受价格,竞争使得每一个提供者难以利用提高价格的手段获得更高的利润。对于医疗服务,由于存在着天然的行业垄断性,因而总体上看,医疗服务的价格很难通过市场经济主体的充分竞争而形成。如果价格完全靠市场作用来形成,则易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的垄断价格。但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高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或有限竞争来实现,部分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的服务则以管制价格为主。(五)医疗保险与价格医

37、疗保险对价格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对于参加医疗保险的消费者,由于保险为其支付了全部或部分的医疗费用,等于降低了他们在利用医疗服务时应直接支付的价格,因而个人卫生服务需求将会增加,利用卫生服务消费者的数量也会增加。消费者使用卫生服务时自付比例越低,那么相对来说这种服务越便宜,对消费者医疗服务需求影响越大。从提供者的角度来分析,由于有了医疗保险,相当于在利用医疗服务时价格降低,因而消费者对价格反应变得不太敏感,需求弹性较没有参加保险时有所降低,即使价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只要自己支付的钱在收入占很小比例,就不会对需求产生很大影响。(六)信息与价格对于医疗服务,消费者拥有的信息量少在一定程度上弱

38、化了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有可能导致价格的上升。在价格受到政府管制的我国,提供者会在提供类型和数量上“做文章”,也会导致自费者所支付医疗费用的增加。有人提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通过是增加消费者拥有的信息量,包括服务的价格、费用和效果方面的信息。一方面,可以增加提供者之间的竞争,促使他们降低价格或费用;另一方面,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可以降低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货币成本,减少在此方面对消费者的利益损害。但也有人提出,应该向消费者提供什么信息的“度”不易把握,主要是很多医疗服务的效果不易在不同的医院之间进行比较和判定。(七)诱导需求与价格供方可以创造需求是医疗服务与其它一般商品或服务不同

39、之处。按照古典经济学的原理,供给增加,破坏了原有的市场平衡,价格将会相应降低,但在医疗领域中的经济规律有时与之相悖。医疗服务提供者为了在供给增加时仍保持自己的目标收入,就会利用自身的天然垄断地位“创造需求”,导致随供给增加,需求水平上升,使价格不变,甚至升高。二、政府管制价格政府管制价格:指政府根据需要和目标运用行政手段规定并强制执行的某些产品或服务价格的政策。在医疗领域价格机制对供需行为和资源配置存在着调节失灵,因而需要政府通过价格管制来干预市场价格,目的是调节医疗服务的提供、消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价格管制包括了服务市场的价格管制和要素市场的价格管制,前者直接影响医疗服务的供给与消费,后

40、者对医疗服务的成本产生影响。(一)管制价格的主要形式1最高限价政府规定某些产品或服务价格的上限,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提供价格只能在此价格以下变动,但不能高于这个价格。通过对最高价格的控制,使价格不能任意上涨。该价格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目的是使市场提供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产品或服务,还可以起到反垄断、保证国家和社会公共产品需要、提高产品或服务分配的公平性以及抑制通货膨胀等作用。2最低限价政府规定某些产品或服务价格的下限,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提供价格只能在此价格以上变动,但不能低于这个价格,目的是保护某类提供者的利益、鼓励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3绝对控制政府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直接规定一种价格,提供者

41、必须严格的按照这种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不能够提高或降低价格。政府可以通过这种严格的价格管制,直接调节产品服务的供求状况以及资源配置。4双面管制政府对某些产品或服务价格既规定上限也规定下限,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提供价格只能在此范围内变动,但不能超出这个价格范围。目的是防止价格的暴涨暴跌。(二)政府管制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在管制价格下,市场信号不能发挥其正常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当供不应求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价格会上升,但在管制价格下(最低限价除外),提供者会因价格信号保持不变或变化不大而不增加提供或增加有限提供,既阻碍了更多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产品或服务领域,也造成产品数量

42、短缺。反之,当供给过剩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价格会降低,但在管制价格下(最高限价除外),提供者会因价格信号保持不变或变化不大而不减少提供或减少的数量有限,导致市场产品积压,服务利用水平较低,造成资源的浪费。2商品短缺政府实行最高限价或严格的管制价格会导致超额需求。超额需求的存在说明市场供给短缺,会出现排队抢购的现象,甚至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或导致黑市交易的出现。3较高的管理成本管制价格的制定是建立在一系列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但要制定出适合各地区情况的各类产品或服务的合理价格并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相应调整,需要很高的调查和分析成本。4导致寻租行为的产生寻租是一种通过非经营性活动而获利的行为

43、,其实质是一种“钱权交易”。在一个非完全管制的社会,如果用行政力量干预市场活动,就可以在很多地方制造出商品的差价,这些差价 被称为“租金”,提供者往往将差价中的一部分拿出来进行寻租,以获得低价的生产要素。三、补贴政策与税收政策为支持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除采用最低限价的价格管制政策外,还可以采用补贴政策。补贴政策与最低限价政策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通过对生产者的补贴降低了生产成本,但 价格仍通过市场中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而形成,并没有对市场价格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只是因生产者成本降低、增加产量而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间接影响,但仍然是市场价格;而后者则由于政府直接对价格的干预,弱化或破坏了市场价格机制

44、的作用。政府为限制某个行业的发展,或控制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除采用最高限价外,也可以利用对该行业产品征税的形式,但最高限价影响或破坏了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而征税没有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影响的只是生产成本,使提供者因生产成本提高,利润降低而减少提供量。 第三节 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及其改革一、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调整的回顾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从1953年到1957年,政府规定卫生事业是福利性事业,政府向居民提供免费的预防保健服务,并建立了职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资金来自于政府和企业,向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在此期间,政

45、府逐渐增加对医院的投入,并对医院实行免税政策。虽然在1956年制订的暂行收费标准,使医疗服务价格较以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一些服务的价格低于成本,但由于政府实行差额预算补助(结余上缴,亏损由上级政府补助的预算办法),加上药品的批零差价收入,医院可以保持收支平衡,并使国民能够享受低价的医疗服务。(二)第二阶段从1958年到1980年。政府为了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的福利性,以达到全民实行免费医疗或低价医疗的目标,自1958年起,三次大幅度降低医疗服务的价格。在此期间的卫生经济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政府承担了医院的基本建设投资、设备购置和维修,并实行是“全额管理、定项补助、结余上缴”的政策。医疗服务的价格低于不含工资的成本,药品的批零差价收入可以作为医院的收入,但由于药品零售价格的降低,对成本的补偿作用减弱,而政府补助的增加并没有随着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幅度同步进行。因而医院虽然可以保持收支平衡,但无资金用于医院的发展和固定资产的维护。(三)第三阶段从1980年至今。80年代医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财务报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