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日本文化的嬗变.ppt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704458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日本文化的嬗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日本文化的嬗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日本文化的嬗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日本文化的嬗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日本文化的嬗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日本文化的嬗变,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日本文化是在与中国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因此,欲把握日本文化发展的脉络与其各个时代的特征,必先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及其特征。,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南北文化的差异。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北儒南老”,“北礼南易”,北“三宗”(天台、法相、华严)与南“禅宗”,“北碑南帖”和“北擅工笔,南擅写意”,“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等等,说的都是南北文化的差异。大而论之,中国的北方文化多追求理想主义、程式主义和大而

2、全主义,南方文化则更多地体现为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和节俭主义,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来看,华夏文明开化自北而南,南北文化并行发展,唐以前北方文化主导,南北差异显著,有唐一代南北融合,唐以后南北差异渐微,宋以后南方文化主导,及至明迁都又出现逆转,以迄清。,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以此眼光观察中日文化交流,饶有趣味。日本摄取中国文化大致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大化改新前后到平安时代(7941185年)中期,这个阶段主要是受以唐为代表的中国北方文化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从平安时代中期一直到到室町时代(13331568年),这个阶段主要受以宋为代表的中国南方文化的影响。,

3、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秦朝(前221前207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211年 东汉(公元25年220年)195年 三国(公元220年279年)59年 西晋(265年316年)51年 东晋(316年420年)104年五胡十六国(304-439年)135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169年(南:宋、齐、梁、陈;北: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37年 唐代(618907 年)289年 五代十国(907960年)53年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和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国” 北宋(960年11

4、27年)16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北南宋共319年。 元朝(1279年1368年)89年 明朝(1368年1644年)276年 清朝(1636年1911年)275年,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经济: 土地制度: 国有土地所有制(屯田制、均田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时有庄园)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赋役制度: 初税亩(公元前6世纪初鲁国) 编户齐民(两汉) 租庸调制(隋唐) 两税法(780年唐朝)以人丁为主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纳钱代役和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纳税 一条鞭法(

5、明朝)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地丁银制度(清朝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政治:中央集权专制制度逐步加强 选官制度从贵族到门阀到科举,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意识形态:从诸子百家到独尊儒术 从经学到理学到考据学儒释道的融合,唐为一大转折,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中国的朝贡体系朝贡体系起于商的畿服制度,确立于汉,鼎盛于明。“厚往薄来” 的朝贡贸易。东汉以来至唐基本保持对日册封,宋对日无册封,日本朝廷遣僧侣和商人与宋朝廷交往,明册封足利义满为国王,存在堪合贸易,清后无。,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圣德太子改革和大化改新,日本倾举国之力,派遣谴隋和谴唐史,全面学习中

6、国文化,效法隋唐的文物制度,创设了“二官八省”和国、郡、里相结合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新税法相结合的经济制度以及以“奈良六宗”(三论宗、法相宗、俱舍学派、成实学派、华严宗和律宗)为代表的日化佛教以及以六国史、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为代表的“唐风文化”(“公家文化”)。,改新诏内容1.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別臣、連、伴造、國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處處田庄,实行公地公民制。 2.制定地方行政区画(京师、畿内、国、郡(评)、里) 、确立中央集権的政治体制。 3.编制户籍,实施“班田收授法” 。 4.制定统一税制 罢旧赋役,而行田之調。制定统一税制。另外,改革

7、葬礼等旧俗。,世 界 中 古 史 教 学 提 纲,律:刑法 令: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律令内容包括班田、赋税、户籍、政府机构、军事制度、身份制度、司法制度等。,世 界 中 古 史 教 学 提 纲,班田制编制户籍,50户为一里 在户籍者均给口分田(男两段,女2/3,奴1/3) 六年一次编户籍,分田,死后收回 另外有交纳地租的位田、功田、赐田 免租的寺田、神田、职田等 租:每段稻两束两把(收获量的3%) 庸:正丁每年中央服役10天 调:定量的地方特产 杂役:正丁每年地方服役60天 之外还有仕丁、雇役、兵役,世 界 中 古 史 教 学 提 纲,世 界 中 古 史 教 学 提 纲,日 本 史 教 学 提

8、 纲,但是,大化改新虽有仰慕中华文明,大化日本风俗之志,但是却缺乏因地施策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出现了许多不顾及国情,盲目照搬中国典章制度和“大跃进”的弊端,结果大都以失败而告终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度很快就被摄关政治、院政和幕府政治所取代;以“班田制”为代表的公地公民制度不到五十年就蜕变为私地私民的庄园制;而到平安时代中期后,“唐风文化”风光不再。,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宋文化在日本的境遇与中国北方文化大不相同,“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语)的南方文化进入日本,如鱼得水,如春雨润物。平安时代末期到镰仓时代(11851333年)初期,日本文化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唐文

9、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日渐淡出,日本文化进入了一个“宋风化”(日本学者喜欢称之为“国风文化”)的阶段。,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从一元的朝廷到朝廷、幕府的二元的政治制度; 从租庸调到贯高制和石高制; 从“奈良六宗” (三论宗、法相宗、俱舍学派、成实学派、华严宗和律宗) 到“镰仓六宗”(净土宗、净土真宗、时宗、日莲宗、临济宗、曹洞宗); 从经学到理学; 从“物语”文学和“物语”史学到日本的和歌、能乐、狂言、茶道、花道、书道、庭院到处可以看到兼容、创新、经世、理性、民族和平民化等时代特征;在在可以感受到日本文化由“唐风”到“宋风”的嬗变。,世 界 中 古 史 教 学 提 纲,世 界 中 古 史 教

10、 学 提 纲,世 界 中 古 史 教 学 提 纲,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日本吸收宋文化并不象谴唐史时代那样由政府主导,倾举国之力,但这种以学问僧和商人为主体的民间文化交流却对日本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这充分表明以宋文化更符合日本的国情。,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日本文化的嬗变说明一个道理,即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主体性,在吸收外国文化的时候都会(也必须)按照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加以取舍,成功的学习外国文化也往往表现为向本国主体文化的复归。另外,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历史演变,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日两国后来发展的不同路径。,日 本 史 教 学 提 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