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D-SCDMA原理,第一章 TD-SCDMA概述 第二章 网络结构、接口及协议 第三章 物理层结构 第四章 信道结构与呼叫流程 第五章 信道编码与复用 第六章 扩频与调制 第七章 物理层过程 第八章 TD-SCDMA关键技术,TD-SCDMA原理(目录1),第一章 TD-SCDMA概述 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 1.2 3G技术标准 1.2.1 3G三大技术标准 1.2.2 3G三种主要技术的比较 1.2.3 全球3G频谱分配 第二章 网络结构、接口及协议 2.1 TD-SCDMA网络结构 2.2 TD-SCDMA通用协议模型 2.3 TD-SCDMA网络接口 2.3.1 Uu接口 2.3.
2、2 Iub接口,2.3.3 Iur接口 2.3.4 Iu接口 第三章 物理层结构 3.1 TD-SCDMA的物理信道结构 3.2 TD-SCDMA的帧结构 3.3 TD-SCDMA的时隙结构 3.3.1 下行导频时隙DwPTS 3.3.2 上行导频时隙UpPTS 3.3.3 保护间隔GP 3.3.4 常规时隙TS0TS6 3.3.5 常规时隙物理层信令TPC/SS/TFCI,TD-SCDMA原理(目录2),第四章 信道结构与呼叫流程 4.1 TD-SCDMA信道模式 4.2 TD-SCDMA物理信道分类 4.2.1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4.2.2 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
3、H 4.2.3 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 4.2.4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4.2.5 寻呼指示信道PICH 4.2.6 下行导频信道DwPCH 4.2.7 上行导频信道UpPCH 4.2.8 专用物理信道DPCH,4.3 传输信道 4.3.1 传输信道基本概念 4.3.2 传输信道类型 4.4 逻辑信道 4.5 信道间的映射关系 4.5.1 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4.5.2 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之间的映射,TD-SCDMA原理(目录3),第五章 信道编码与复用 5.1 TD-SCDMA数据简要发送过程 5.2 编码和复用过程 5.3 信道编码 5.3.1 信道编码技术 5.3.
4、2 信道编码方案 5.3.3 信道编码举例 5.3.4 交织技术原理,第六章 扩频与调制 6.1 扩频与调制概述 6.2 扩频原理 6.2.1 扩频通信定义 6.2.3 TD-SCDMA系统扩频码 6.2.4 TD-SCDMA系统扩频过程 6.2.5 TD-SCDMA系统解扩频过程 6.2.6 TD-SCDMA系统扩频干扰 6.3 扩频通信的特点 6.4 扰码 6.5 TD-SCDMA系统码组,第七章 物理层过程 7.1 寻呼基本流程 7.1.1 系统消息广播流程 7.1.2 寻呼流程 7.1.3 RRC连接建立和直传过程 7.1.4 RRC连接释放 7.1.5 Radio Bearer Se
5、tup过程 7.1.6 Radio Bearer Release过程 7.1.7 Cell Update过程 7.2 小区搜索 7.3 同步接入 7.3.1 基站间的同步技术 7.3.2 上行同步技术 7.4 随机接入,TD-SCDMA原理(目录4),第八章 TD-SCDMA关键技术 8.1 TDD技术 8.2 智能天线 8.3 联合检测技术 8.4 动态信道分配技术 8.5 接力切换 8.6 功率控制 8.6.1 功率控制-开环 8.6.2 功率控制-闭环-内环 8.6.3 功率控制-闭环-外环 8.6.4 功率控制参数 8.7 其他关键技术 8.7.1 HSDPA新增信道 8.7.2 HS
6、DPA技术特点 8.7.3 MBMS技术,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 1.2 3G技术标准1.2.1 3G三大技术标准1.2.2 3G三种主要技术的比较1.2.3 全球3G频谱分配,第一章 TD-SCDMA概述,第三代,IMT-2000,UMTS,WCDMA,CDMA,2000,需求驱动,宽,带,业,务,TD- SCDMA,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为模拟制式,以FDMA技术为基础。典型代表是美国AMPS系统和后来改进型系统TACS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nd Generation,2G)是以传送语音和数据为主的数字通信系统,典型的系统有GSM(采用TDMA方式)、DAMP
7、S、IS-95 CDMA和日本的JDC(现在改名为PDC)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CDMA与FDMA和TDMA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使CDMA技术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归纳起来,CDMA应用于数字移动通信的优点有:1、系统容量大。2、系统通信质量更佳。3、频率规划灵活。4、适用于多媒体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rd Generation,3G),能够将语音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相结合,其可能的增值服务将包括图像、音乐、网页浏览、视频会议以及其他一些信息服务。3G意味着全球适用的标准、新型业务、更大的覆盖面以及更多的频谱资源,以支持更多用户。3G的无线传输技术(RTT)有以下需求:信息传输
8、速率:1、高速运动,144 kbps;2、步行运动,384 kbps;3、室内运动,2 Mbps。,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2),1.2.1 3G三大技术标准(1),目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CDMA2000、WCDMA和TD-SCDMA,其中,CDMA2000和WCDMA属于FDD方式(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而TD-SCDMA属于TDD方式(Time Division Duplexing),即系统的上下行信号工作于同一频率。,TD-SCDMA系统采用 技术。,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双工技术有:( ),同一用户的上下行链
9、路,FDD和TDD,TDD,相关题目: 双工技术,用于区分 ;,3G三种主要技术的比较,1.2.2 3G三种主要技术的比较(1),问题1 TD-CDMA使用但WCDMA不使用的调制方式为 ( ) A、QPSK B、16QAM C、8PSK D、BPSK,相关题目 1、R4中TD-SCDMA使用的调制方式有( )。A、QPSK B、GMSK C、16QAM D、8PSK,问题2 TD-SCDMA的载频间隔为 ,码片速率 , 信号检测方式为 。,1.2.2 3G三种主要技术的比较(2),C,2、TD-SCDMA使用 两种调制方式。,AD,QPSK和8PSK,1.6MHz,1.28Mcps,联合检测
10、,ITU,欧洲/日本 WCDMA,美国TDD,中国,1.2.3 全球3G频谱分配(1),1.2.3 全球3G频谱分配(2),目前,分配给FDD的核心频段有120MHz,分别是1920至1980MHz,和2110至2170MHz;在补充频段分配有60MHz资源,分别是1755至1785MHz,和1850至1880MHz。中国电信的CDMA2000和中国联通的WCDMA基于FDD模式。TDD拥有核心频段55MHz资源,分别是1880至1920MHz,和2010至2025MHz;在补充频段拥有100MHz资源,是2300至2400MHz。中国移动的TD-SCDMA标准则基于TDD模式。,相关题目 T
11、DD模式共占用核心频段 ,补充频段 , 单载波带宽 ,可供使用的频点有 个。,55MHz,100MHz,1.6MHz,93,2.1 TD-SCDMA网络结构 2.2 TD-SCDMA通用协议模型2.3 TD-SCDMA网络接口2.3.1 Uu接口2.3.2 Iub接口2.3.3 Iur接口2.3.4 Iu接口,第二章 网络结构、接口及协议,RNS:Radio Network Subsystem,一个RNC和其管辖下的所有NodeB的总称; SRNC:Serving RNC,服务RNC。同CN相连的RNS叫SRNS,即服务RNS。这个RNS中的RNC就叫做SRNC; DRNC:Drift RNC
12、,即漂移RNC; CRNC:Control RNC,即控制RNC。 CN:Core Net核心网 UE:终端,2.1 TD-SCDMA网络结构(1),TD-SCDMA系统使用的是UTRAN (全球陆上无线接入 )接入方式,故又称为UTRAN 系统。,TD-SCDMA系统从功能上看可以分成不同功能的子网,包括核心网(CN)、无线接入网(UTRAN)和用户设备(UE)三部分组成。1 TD-SCDMA系统的核心网CN是由GSM系统的CN演化而成,它具有与GSM系统相似的结构: (1) CN通过A接口与GSM系统的BSC相连,通过Iu接口与UTRAN的RNC相连。(2) CN主要处理UMTS内部所有语
13、音呼叫、数据连接和交换,以及与外部其它网络的连接和路由选择。2 UTRAN完成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在UTRAN内部,第三代的无线网络子系统(RNS)和第二代的基站子系统(BSS)地位相同。RNS部分通过Iu接口与CN相连。 RNS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一个或多个Node B。Node B可以处理一个或多个小区,并通过Iub接口与RNC相连。RNC之间通过Iur进行信息交互,Iur接口可以是RNCS之间物理上的直接连接,也可以靠通过任何合适传输网络的虚拟连接来实现。 NodeB 产品是TD-SCDMA RAN 系统的重要组成网元,NodeB 通过Iub 接口与RNC相连,NodeB 通
14、过Uu 接口与UE 通信。,2.1 TD-SCDMA网络结构(2),2.2 UTRAN通用协议模型(1),物理层,信令承载,ALCAP,应用协议,无线网络层,传输网络层,控制面,传输网络控制面,用户面,数据流,数据承载,信令承载,传输网络用户面,传输网络用户面,从水平方向上可以分为传输网络层和无线网络层; 从垂直方向上则包括以下四个平面: 1.控制平面:包含应用层协议,如:RANAP、RNSAP、NBAP(Node B Application Part)和传输层应用协议的信令承载。 2.用户平面:包括数据流和相应的承载,每个数据流的特征都由一个和多个接口的帧协议来描述。 3.传输网络层控制平面
15、:包括为用户平面建立传输承载(数据承载)的ALCAP协议(Access Link Control Application Part,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以及ALCAP需要的信令承载。 4.传输网络层用户平面:用户平面的数据承载和控制平面的信令承载都属于传输网络层的用户平面。,2.2 UTRAN通用协议模型(2),TD-SCDMA系统的网络接口主要有Uu接口(NodeB和UE之间的接口)、Iub接口(NodeB与RNC之间的接口)、Iur接口(RNC与RNC之间的接口)和Iu接口(RNS与CN之间的接口)。,2.3 TD-SCDMA系统网络接口,相关题目 1、TD-SCDMA系统包括哪几种接
16、口( )A、UU IUB IU B、UU CB IB C、MOC MTC MM D、BO CC OM,2、RNS的4个接口 ( ),A,Iub、Iur 、Iu 、Uu,2.3.1 空中接口(1),TD-SCDMA系统的空中接口是指移动终端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Uu。无线接口从协议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三层: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网络层(L3)。 MAC和物理层之间的SAP是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对应。由物理层来完成映射的全过程。其中L2和L3划分为控制平面(C-平面)和用户平面(U-平面)。在L2中,控制平面中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MAC)、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在用户平面除MAC和RLC
17、外,还有分组数据汇聚层(PDCP)和广播/多播控制层(BMC)。L3划分为多个子层,其中最底层就是无线资源管理(RRC)层。RRC层属于接入层(AS),而其上面的移动性管理(MM)和呼叫控制(CC)则属于非接入层(NAS)。RLC和MAC之间的业务接入点(SAP)提供逻辑信道,物理层和MAC之间的SAP提供传输信道。RRC与下层的PDCP、BMC、RLC和物理层之间都有连接,用以对这些实体的内部控制和参数配置。,2.3.1 空中接口(2),问题1无线接口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接口,无线接口协议主要用来建立、重配置和释放各种3G无线承载业务。协议栈主要分三层即 。,相关题目 1、Uu口的第2层即数据链
18、路层包括哪4个子层 ?,2.3.1 空中接口(3),物理层、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层(L3),注:无线接口从协议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三层:物理层(L1); 数据链路层(L2);网络层(L3)。,2、无线接口的第二层被分成四个子层,从控制平面上看,包 括 ; 而在用户平面上除了这两个子层之外,还包含 。,答:MAC、RLC、PDCP、BMC,分组数据协议汇 聚子层(PDCP)和广播/多播(BMC)子层,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2.3.1 空中接口(4),Uu接口协议栈(CS),2.3.1 空中接口(5),UE只监听PICH寻呼指示信道和接收广播信道信息。空闲模式UE由非
19、接入层标识,如IMSI、TMSI和P-TMSI,此时在UTRAN中没有单独的空闲模式的UE信息。当UE高层有业务请求时或注册区发生变化时或PLMN发生变化时或接收到寻呼请求,UE会发起RRC连接请求,收到网络侧的RRC连接确认后,UE的状态根据网络侧的命令转入CELL_FACH状态或者CELL_DCH状态。当RRC连接失败时,UE回到空闲模式,可能的情况是网络侧拒绝或者网络侧没有回应(超时)。,2.3.2 Iub接口(1),Iub接口是RNC和Node B之间的接口,完成RNC和Node B之间的用户数据传送、用户数据及信令的处理和Node B逻辑上的O&M等。它是一个标准接口,允许不同厂家的
20、互联。 功能:管理Iub接口的传输资源、Node B逻辑操作维护、传输操作维护信令、系统信息管理、专用信道控制、公共信道控制和定时以及同步管理。,2.3.2 lub接口(2),Iub协议结构,2.3.3 lur接口(1),Iur接口是两个RNC之间的逻辑接口,用来传送RNC之间的控制信令和用户数据。它是一个标准接口,允许不同厂家的互联。 功能:Iur口是Iub口的延伸。它支持基本的RNC之间的移动性、支持公共信道业务、支持专用信道业务和支持系统管理过程。,2.3.3 lur接口(2),Iur协议结构,2.3.4 lu接口(1),Iu接口是连接UTRAN和CN的接口,也可以把它看成是RNS和核心
21、网之间的一个参考点。它将系统分成用于无线通信的UTRAN和负责处理交换、路由和业务控制的核心网两部分。 结构:一个CN可以和几个RNC相连,而任何一个RNC和CN之间的Iu接口可以分成三个域:电路交换域(Iu-CS)、分组交换域(Iu-PS)和广播域(Iu-BC),它们有各自的协议模型。 功能:Iu接口主要负责传递非接入层的控制信息、用户信息、广播信息及控制Iu接口上的数据传递等。,2.3.4 lu接口(2),Iu口逻辑结构,2.3.4 lu接口(3),Iu-CS协议结构,2.3.4 lu接口(4),Iu-PS协议结构,2.3.4 lu接口(5),Iu-BC协议结构,问题1Iub接口是RNC与
22、Node B之间的接口,Iub接口是一个不开放的标准接口。( ),相关题目 1、Iu接口控制平面的协议是( ),Iub接口控制平面的协议 是 ( ),Uu接口控制平面的协议是( )。 A 、 NBAP B 、RANAP C 、FP D、ALCAP E、RRC,注:Iub接口属于无线接口中的一种,无线接口是一个完全开放 的接口。,F,B,A,E,2、Iu-CS接口的控制面应用协议是 ,Iub接口的控 制面应用协议是 ,Iur接口的控制面应用协议 是 。,RANAP,NBAP,RNSAP,3.1 TD_SCDMA的物理信道结构 3.2 TD-SCDMA的帧结构 3.3 TD-SCDMA的时隙结构
23、3.3.1 下行导频时隙DwPTS 3.3.2 上行导频时隙UpPTS 3.3.3 保护间隔GP 3.3.4 常规时隙TS0TS6 3.3.5 常规时隙物理层信令TPC/SS/TFCI,第三章 物理层结构,3.1 TD_SCDMA的物理信道结构(1),TD-SCDMA帧结构每帧有两个上/下行转换点 TS0为下行时隙 TS1为上行时隙 三个特殊时隙GP, DwPTS, UpPTS 其余时隙可根据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灵活UL/DL配置,TD-SCDMA系统的物理信道采用四层结构:系统帧号、无线帧、子帧、时隙/码。 TDD模式下的物理信道是一个突发,在分配到的无线帧中的特定时隙发射。 一个物理信道是由频
24、率、时隙、信道码和无线帧分配来定义的.,3.1 TD_SCDMA的物理信道结构(2),3.2 TD_SCDMA的帧结构(1),每一个子帧又分成长度为675us的7个常规时隙(TS0 TS6)和3个特殊时隙:DwPTS(下行导频时隙)、Gp(保护间隔)和UpPTS(上行导频时隙) TS0总是固定地用作下行时隙来发送系统广播信息,而TS1总是固定地用作上行时隙 每个5ms的子帧有两个转换点(UL到DL和DL到UL),3.2 TD_SCDMA的帧结构(2),3GPP定义的一个TDMA帧长度为10ms。一个10ms的帧分成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子帧,每个子帧的时长为5ms。这是考虑到了智能天线技术的运用,
25、智能天线每隔5ms进行一次波束的赋形。 子帧分成7个常规时隙(TS0 TS6),每个时隙长度为864chips,占675us)。DwPTS(下行导频时隙,长度为96chips,占75us)。GP(保护间隔,长度96chips,75us)。UpPTS(上行导频时隙,长度160chips,125us) 子帧总长度为6400chips,占5ms,得到码片速率为1.28Mcps。 TS0用作下行时隙来发送系统广播信息,广播信道PCCPCH占用该时隙进行发射。 TS1总是固定地用作上行时隙。 其它的常规时隙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配置成上行或下行以实现不对称业务的传输,上下行的转换由一个转换点(Switch
26、Point)分开。每个5ms的子帧有两个转换点(DL到UL和UL到DL ),第一个转换点固定在TS0结束处,而第二个转换点则取决于小区上下行时隙的配置。,问题1 TD-SCDMA中每个5ms的子帧有一个时隙转换点。( ),注:TD-SCDMA中每个5ms的子帧有两个转换点(DL到UL和UL到DL ),第一个转换点固定在TS0结束处,而第二个转换点则取决于小区上下行时隙的配置。,相关题目: 1、物理信道由系统帧、无线帧和时隙来定义的,1个无线帧周期是:( )。 A、5ms B、10ms C、15ms D、675us,错,2、一个子帧中,有( )个上下行的转换点。 A、1 B、2 C、3 D、不定
27、,B,3、TD-SCDMA子帧长度为( )。其帧结构中,常规时隙( ) 总是固定为下行,常规时隙( )总是固定为上行。每个子帧总 是从时隙( )开始。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间由( )分 开,这在每个子帧中共有( )个。,B,5MS,TS0,TS1,TS0,时隙转换点,2,用于下行同步和小区初搜: 该时隙由96 Chips组成: 32用于保护;64用于导频序列;时长75us 32个不同的SYNC-DL码,用于区分不同的小区; 全向或扇区最大功率发射,不进行波束赋形;,3.3.1 下行导频时隙DwPTS,用于建立上行初始同步和随机接入,以及越区切换时邻近小区测量; 160 Chips: 其中128用于
28、SYNC-UL,32用于保护 SYNC-UL有256种不同的码,可分为32个码组,以对应32个SYNC-DL码,每组有8个不同的SYNC-UL码,即每一个基站对应于8个确定的SYNC-UL码 SYNC-UL码用于区分不同的UE,3.3.2 上行导频时隙UpPTS,96 Chips保护时隙,时长75us 用于下行到上行转换的保护 在小区搜索时,确保DwPTS可靠接收,防止干扰UL工作 在随机接入时,确保UpPTS可以提前发射,防止干扰DL工作 确定基本的基站覆盖半径(11.25km) 对于大一些的小区,提前UpPTS将干扰临近UE的DwPTS的接收,这是允许和可接受的,3.3.3 保护间隔GP,
29、3.3.4 常规时隙TS0TS6(1),由864 Chips组成,时长675us; 业务和信令数据由两块组成,每个数据块分别由352 Chips组成; 训练序列(Midamble)由144 Chips组成; 16 Chips为保护; 可以进行波束赋形;,3.3.4 常规时隙TS0TS6(2),整个系统有128个长度为128chips的基本midamble码,分成32个码组,每组4个。 在同一小区同一时隙上的不同用户所采用的midamble码由同一个基本的midamble码经循环移位后产生。 一个小区采用哪组基本midamble码由基站决定,当建立起下行同步之后,移动台就知道所使用的midamb
30、le码组,Node B决定本小区将采用这4个基本midamble中的哪一个。 一个载波上的所有业务时隙必须采用相同的基本midamble码。原则上,midamble的发射功率与同一个突发中的数据符号的发射功率相同,但不进行扩频处理。 训练序列的作用:上下行信道估计;功率测量;上行同步保持。,问题对于TD-SCDMA系统,除了下行导频和上行接入时隙外,其他所有用于信息传输的时隙都具有相同的结构( ): A 、一个数据部分、一个训练序列码 B 、两个数据部分、一个训练序列码和一个保护时间片 C 、两个数据部分、一个训练序列码 D 、一个数据部分、一个训练序列码和一个保护时间片,相关题目 1、以下说
31、法正确的有:( )。 A、5ms的子帧长度有利于实现快速功控、上行同步和一些新技术(如智能天线)。 B、TS 1TS 6用于承载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 C、UpPTS和DwPTS间有96chips的保护时间间隔,用于上下行时隙转换的保护。 D、一个时隙最多可以同时承载16个用户。,B,注:见右图。,ABCD,问题 2、以下TD-SCDMA系统的GP时隙描述正确的包括哪些?( ) A、用于上行到下行时隙转换的保护 B、在小区搜索时,确保DwPTS可靠接收 C、时长75us,96Chips D、防止干扰上行工作 E、随机接入时,UpPTS如果提前发射,可以避免干扰下行工作,4、下面关于训练序列的描述
32、不正确的包括哪些?( ) A、常规时隙中码长为128chips B、在信道解码时被用来作为信道估计,并携带用户信息 C、传输时不进行基带处理和扩频,但不与经基带处理和扩频的数据一起 发送 D、可用于功率控制和上行同步保持,3、关于TS0TS6的功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成了4个域:两个数据域、一个训练序列域(Midamble)和一个用 作时隙保护的空域(GP) B、需要进行扩频、加扰操作 C、必须波束赋形,对用户定向发射接收; D、需要功率控制,BCDE,ABD,ABC,3.3.5 常规时隙物理层信令TPC/SS/TFCI (1),Data symbols,Midamble,Dat
33、a symbols,TPC symbols,SS symbols,G,P,1,st,part of TFCI code word,2nd part of TFCI code word,Data symbols,Midambl,e,Data symbols,TPC symbols,Time slot x (864 Chips),SS symbols,G,P,3,rd,part of TFCI code word,Radio Frame 10ms,Sub-frame 5ms,Sub-frame 5ms,Time slot x (864 Chips),位置:位于midamble的两侧 TPC: 调整
34、步长是1, 2或3dB SS;最小精度是1/8个chip TFCI;分四个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子帧内,3.3.5 常规时隙物理层信令TPC/SS/TFCI (2),TPC(Transmit Power Control)用于功率控制,该控制信号每个子帧(5ms)发射一次。这也意味着TD的功控频率是每秒200次。每次调整步长为1,2,3dB. SS(Synchronization Shift)是TD-SCDMA系统中所特有的,用于实现上行同步,他也是每隔一个子帧进行一次调整。,3.3.5 常规时隙物理层信令TPC/SS/TFCI (3),TFCI(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
35、on Indicator)用于指示传输的格式,对每一个CCTrCH,高层信令将指示所使用的TFCI格式。对于每一个所分配的时隙是否承载TFCI信息也由高层分别告知。如果一个时隙包含TFCI信息,它总是按高层分配信息的顺序采用该时隙的第一个信道码进行扩频。TFCI是在各自相应物理信道的数据部分发送,这就是说TFCI和数据比特具有相同的扩频过程。对于每个用户,TFCI信息将在每10ms无线帧里发送一次。,问题上行同步技术中,Node B使用( )控制命令来UE的时间提前量的 A. SS B. TPC C. TFCI D. Midamble,判断题 TD-SCDMA系统中,三个类型的L1控制信号:T
36、FCI 、TPC、SS都是在每10ms无线帧里发送一次。 ( ),注: SS是TD-SCDMA系统中所特有的,用于实现上行同步, 也是每隔一个子帧进行一次调整。 TPC(Transmit Power Control)用于功率控制,该控制信号每个子帧(5ms)发 射一次。这也意味着TD的功控频率是每秒200次。 TFCI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用于指示传输的 格式。 Midamble不是控制命令。,A,F,4.1 TD-SCDMA信道模式 4.2 TD-SCDMA物理信道分类4.2.1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4.2.2 辅助公共
37、控制物理信道S-CCPCH4.2.3 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4.2.4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4.2.5 寻呼指示信道 4.2.6 下行导频信道DwPCH4.2.7 上行导频信道UpPCH4.2.8 专用物理信道DPCH 4.3 传输信道4.3.1 传输信道基本概念4.3.2 传输信道类型 4.4 逻辑信道 4.5 信道间的映射关系4.5.1 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4.5.2 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之间的映射,第四章 信道结构,逻辑信道:直接承载用户业务;根据承载的是控制平面业务还是用户平面业务分为两大类,即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传输信道:无线接口层2和物理层的接口,是物理层对MA
38、C层提供的服务;根据传输的是针对一个用户的专用信息还是针对所有用户的公共信息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两大类。 物理信道:各种信息在无线接口传输时的最终体现形式,每一种使用特定的载波频率、码(扩频码和扰码)以及载波相对相位都可以理解为一类特定的信道。,4.1 TD-SCDMA信道模式,4.2 物理信道分类,公共物理信道CPCH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寻呼指示信道(PICH) 专用物理信道(DPCH),相关题目 公共物
39、理信道包含( )。 A、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B、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 C、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D、寻呼指示信道PICH,ABCD,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仅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BCH的数据,提供全小区覆盖模式下的系统信息广播, UE上电后将搜索并解码该信道上的数据以获取小区系统信息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是单向下行信道,帧格式中没有物理层信令TFCI、TPC或SS,为了满足信息容量的要求,P-CCPCH使用两个码分信道来承载BCH数据(P-CCPCH1和P-CCPCH2)。P-C
40、CPCHs固定映射到时隙0(TS0)的扩频因子SF=16的两个码道 和 ;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作为信标信道(Beacon Channel)还具有以下特点:以参照功率进行发送;发送时不进行beamforming;在其占用的时隙专用m(1) 和 m(2) 两个训练码。 对P-CCPCH信道的测量是UE物理层的一个重要测量。,4.2.1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题目 用于下发系统消息广播的物理信道的是( )。 A、S-CCPCH B、P-CCPCH C、PRACH D、DPCH,相关题目 1、TD-SCDMA中,时隙TS0总是固定地用作下行时隙来发送系统广播信息,是广播信道P-CCPCH独
41、自占用的时隙。( ),注:P-CCPCH仅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BCH的数据,提供全小 区覆盖模式下的系统信息广播。,B,2、TD-SCDMA系统中必须分配在TS0的物理信道是P-CCPCH。 关于P-CCPCH,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总是位于时隙TS0 B、占用第1、2个Midamble Shift,即m(1)和m(2) C、信道编码及交织周期为5ms D、仅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BCH的数据,帧里面没有TFCI、 TPC、SS信令,C,T,4.2.2 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Second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42、 CHannel)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FACH和PCH的数据,S-CCPCH所使用的码和时隙等配置信息在小区中广播。 S-CCPCH是单向下行信道,固定使用SF=16的扩频因子,不使用物理层信令SS和TPC,但可以使用TFCI,信道的编码及交织周期为20ms。受容量限制,S-CCPCH也使用两个码分信道(S-CCPCH1和S-CCPCH2)来构成一个S-CCPCH信道对。该信道可位于任一个下行时隙,使用时隙中的任意一对码分信道和Midamble移位序列。在TS0,主、辅公共控制信道也可以进行时分复用。在一个小区中,可以使用一对以上的S-CCPCHs。 物理层根据配置可以把来自一条或多条FACH
43、和一条PCH得数据组合在一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Coded 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上,然后再根据所配置将CCTrCH数据映射到一条或者多条S-CCPCH物理信道上。,题目 S-CCPCH 中用于承载传输信道中的( )。 A、FACH B、PCH C、RACH D、BCH,相关题目 1、关于S-CCPCH,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位于任意下行时隙,承载传输信道FACH和PCH数据 B、可以使用TFCI、TPC、SS C、占用的时隙和扩频码在BCH中广播 D、可以配置在任意时隙,任意信道码、任意训练序列位移,如果在TS0,可以与P-CCPCH时分
44、复用同一套信道参数,AB,注: S-CCPCH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FACH和PCH的数据。,B,2、P-CCPCH与S-CCPCH都可以在TS1上时分复用,同时都不 需要进行功率控制。( ),3、必须配置在TS0的物理信道是( )。 A、PICH B、P-CCPCH C、S-CCPCH D、DwPCH,AB,F,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Fast Physical Access Channel)不承载传输信道信息,FPACH所使用的码和时隙等配置信息在小区中广播。 FPACH是单向下行信道,扩频因子SF=16,单子帧交织,信道的持续时间为5 ms,数据域内不包含SS和TPC控制信令,因为F
45、PACH不承载来自传输信道的数据,也就不需要使用TFCI。 Node B使用FPACH来响应在UpPTS时隙收到的UE接入请求,从而调整UE的发送功率和同步定时偏移。,4.2.3 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题目 关于FPAC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下行时隙,不承载传输信道消息 B、单无线帧交织,信道持续时间为10ms C、占用的时隙位置、扩频码和midamble shift在BCH中广播 D、没有TFCI、TPC、SS信息,ACD,注: FPACH是单向下行信道,不承载传输信道信息,扩频因子 SF=16,单子帧交织,信道的持续时间为5 ms,数据域内不 包含SS和TPC控制符号,
46、因为FPACH不承载来自传输信道 的数据,也就不需要使用TFCI。,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a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RACH的数据,PRACH所使用的码和时隙等配置信息在小区中广播。 PRACH为单向上行信道,它可以使用的扩频因子有16、8、4。受信道容量限制,对不同的扩频因子,信道的其它结构参数也相应发生变化:SF=16,持续时间为4个子帧(20 ms);SF=8, 持续时间为2个子帧(10 ms);SF=4,持续时间为1个子帧(5 ms)。 PRACH信道可位于任一上行时隙,使用任意允许的信道化码和Midamble位移序列。
47、小区中配置的PRACH信道(或SF=16时的信道对)数目与FPACH信道的数目有关,两者配对使用。传输信道RACH的数据不与来自其它传输信道的数据编码组合,因而PRACH信道上没有TFCI,也不使用SS和TPC控制符号。,4.2.4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问题 关于PRAC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来承载传输信道RACH的数据 B、无TFCI,可以使用SS和TPC C、一组PRACH(14个PRACH)与一个FPACH配对使用 D、一组PRACH中PRACH的数量不能超过RACH的TTI(5ms、10ms、20ms)所对应的子帧(1、2、4),注: PRACH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RACH的数据,为单向上行 信道,它可以使用的扩频因子有16、8、4。受信道容量限制, 对不同的扩频因子,信道的其它结构参数也相应发生变化: SF=16,持续时间为4个子帧(20 ms);SF=8, 持续时间为2个 子帧(10 ms);SF=4,持续时间为1个子帧(5 ms)。 传输信道RACH的数据不与来自其它传输信道的数据编码组 合,因而PRACH信道上没有TFCI,也不使用SS和TPC控制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