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4465).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702903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446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446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446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4465)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4465)1:头脑风暴法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判断题对错 2:下列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布鲁姆C、加涅D、罗杰斯 3: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分化与整合B、同化与平衡C、分化与对抗D、对立与统一 4: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单项选择题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 5:根据对竞争利弊的分析,我们认为,有利于集体主义的培养,

2、也是学校教育所应该推崇的是()单项选择题A、群体内竞争B、群体间竞争C、个人间竞争D、个人与群体竞争 6: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单项选择题A、相似性B、概括经验C、学习策略D、心向 7: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单项选择题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 8: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单项选择题A、12B、5120C、6070D、7080 9: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单项选择题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

3、言语直观 10: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横向的维度。()判断题对错 11:计划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精加工策略B、支持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元认知策略 12: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单项选择题A、信息加工B、智力活动C、信息输入D、心理变化 13: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理解问题是首要环节。()判断题对错 14: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单项选择题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15: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单项选择题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 16:以下

4、属于内部反馈的是()。单项选择题A、视听觉获得的反馈信息B、教师给予的反馈C、看录像得到的反馈D、计算机给予的反馈 17: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多项选择题A、根据信息加工所依据的信息B、根据反应的时间和精确性C、根据思维的方向D、根据创新性 18:()是指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单项选择题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沉思型D、冲动型 19: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单项选择题A、规定限制B、理解C、协助D、同情 20: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21: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5、,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单项选择题A、SB量表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 22: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23: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单项选择题A、初二年级B、初三年级C、高一年级D、高二年级 24: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单项选择题A、一种量值B、一种题型C、某种题型D、多种题型 25: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学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判断题对错 26:()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

6、验着目的的实现。单项选择题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 2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了解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调查法C、临床个案法D、自然实验法 28:青年初期的学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单项选择题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辩证思维D、直觉思维 29: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单项选择题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30: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判断题对错 31:课堂纪律较差,学生注意力分散,属于课堂气氛中的哪一类型()单项选择题A、积极

7、的B、消极的C、反抗的D、叛逆的 32:小敏原来很怕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敏身上发生了()学习单项选择题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态度D、言语信息 33: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单项选择题A、作出分析B、作出判断C、进行评估D、作出决策 34: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判断题对错 35: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判断题对错 36:干扰主要是()多项选择题A、前摄抑制B、后摄抑制C、倒退现象D、材料过多E、忽视策略 37: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单项选择题A、直觉B、想象C、行为D、伦理 38:用小猫逃出迷

8、笼的著名实验来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苛勒B、巴甫洛夫C、桑代克D、斯金纳 39: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单项选择题A、心理变化B、信息加工C、智力活动D、信息输入 40: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单项选择题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 41:所谓“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人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充分发挥其()单项选择题A、身心的潜能B、主观能动性C、工作的积极性D、智力水平 42:“嗯,我懂!”、“我能体会!”、“请继续讲!”、“原来如此!”,采用如此之类的语言与学生开展的评估性会谈属于会谈

9、的()。单项选择题A、倾听技术B、面质技术C、询问技术D、鼓励技术 43: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单项选择题A、联合群体B、松散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 4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判断题对错 45: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 46: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学习行为B、社会理论C、社会生活实践D、文化视野 47: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多项选择题A

10、、行为对抗B、认知失调C、拉帮结伙D、情感冲突E、孤立 48: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不决定于他们能力上的差异,而在于他们的()。单项选择题A、学习积极性B、智力水平C、学习自觉性D、学习时间 49: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单项选择题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 50: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和先后顺序。()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P321) 2:答案D 解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

11、Rogers)。(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答案A 解析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综合的分化,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这就是说,各部分相对独立的特殊动作是从未分化的浑然一体的动作中分化出来的。 4:答案D 解析 反射最早是由桑代克提出的。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B 解析 【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9:答案C 解析 所谓模象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

12、映。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象直观。 10:答案错误 解析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维度。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13:答案错误 解析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首要环节是发现问题。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根据变通性(也称灵活性)的定义,选B。 16:答案A 解析 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A 解析 教师促成的纪律有结构的创设和体贴,BCD属于体贴,规定

13、限制是结构创设。 20:答案A 解析 略。 21:答案D 解析 比纳量表,又称比纳一西蒙量表。 22:答案B 解析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而言,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 23:答案A 解析 A初二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6:答案B 解析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第三阶段从3岁到7岁(学前期儿童),儿童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

14、的的实现。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7:答案A 解析 略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30: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1:答案B 解析 32:答案C 解析 33:答案D 解析 应选D,教材P217.(本解析由hollyyu提供) 34: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35:答案错误 解析 36:答案A,B 解析 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7:答案D 解析 略 38:答案C 解析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尝试一错误说,他最初研究

15、学习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猫逃出迷笼的实验。 39:答案A 解析 40:答案C 解析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D 解析 43:答案D 解析 44:答案错误 解析 (P88)改正: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 45:答案B 解析 奥尔波特是首先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 46:答案C 解析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因此,答案选C。 47:答案A,B,D 解析 人际排斥是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为对抗为特征。 48:答案D 解析 49:答案D 解析 食物为无条件刺激,诱发的唾液是无条件反应。 5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